目前我在系统分析设计过程中主要使用UML2.0来表达,使用StarUML软件做实际设计,操作起来基本很顺手,下面整理一下自己的使用情况。
1. UML2.0之十三张图
UML2.0一共13张图,可以分为两大类:结构图-静态图,行为图-动态图,6+7=13张,如上图所示,采用用例图来表达设计活动。
2. 需求分析阶段使用情况
我们的太极讲究一阴一阳为之道,需求分析阶段就用两张图:用例图和活动图,足矣。
虽然UML知识讲解里都把用例图归为动态图,它的用例确实也是讲一个个活动或操作的,但是我喜欢把它当静态角度的分析工具,因为它就没表达业务流程的交互嘛,至少很不明显。
业务层面的流程设计,我用活动图,活动图比较简单灵活,可以天马行空地设计,也没讲究是什么组件、什么子系统参与的,所以客户能听得懂看得明,至少有这个条件。
这也就是书上所说的场景视图。
3. 系统设计阶段使用情况
系统设计阶段按传统讲法就是四个视图,共包括12张图,如上图所示。
实际上我平时最多只用8张图,另外4张图从来不用,感觉用不着,也可能是我理解不到位。
- 逻辑视图:所谓逻辑视图角度就是从静态角度分解系统功能点,用类来实现表达这些功能,包图和子系统都是对类进行分层分模块管理。
- 开发视图:主要从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模块组织关联方式来表达,这里我们会画出关联的存储系统、第三方系统等,场景比类图包图要大一些,就是使用组件图。
- 进程视图:从系统运行角度去设计,动态视图角度,设计具体交互流程,时序图和活动图使用最广。
- 物理视图:主要设计系统怎么部署的,就是使用部署图。
设计上四个视图不分先后,也不需要全部使用,具体采用什么、设计到什么程度,需要自己去把握,目标就是能指导好实际编码工作就OK, 所谓用兵之道、存乎一心,需要自己用心去揣摩。
每张图具体怎么使用,留待后面文章再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