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参悟-125] :实修 - “心性、自性”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学习、修、悟的区别?

目录

一、“知识、技能”

1.1 什么是知识技能

1.2 知识、技能的位置

1.3 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

二、"明心见性"

2.1 什么是"明心见性"

2.2 "明心见性"解读

2.2.1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2.2.2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2.2.3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2.2.4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

2.2.5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2.2 心性、自性的位置

2.3  "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冥想、内观、悟

三、学习、修、悟的区别?

3.1 学习能力 VS 悟性

3.2 学习 =》修 =》悟的区别

3.3 正见与开悟的区别

3.4 开悟的特征

3.5 开悟的途径:学习正见 -》修行-》修心-》觉知 =》开悟


一、“知识、技能”

1.1 什么是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指的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知识是人们所接受和学习的有关事物性质、规律、概念和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包括科学、人文、社会和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内容。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研究和思考等方式获取,并通过记忆、理解和应用等方式来掌握。

技能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掌握的行动能力。技能可以是手工技能,如插花、编制、木工等;也可以是思维技能,如逻辑思维、创新思维、领导能力等。技能通过实践和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来提高和优化。技能和知识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技能;而只有不断地实践并反思调整技能,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知识技能的掌握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通过掌握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而掌握技能,则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挑战和需求,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对能力。因此,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人们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关键。

1.2 知识、技能的位置

知识、技能在认知层面。

1.3 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

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习是获取新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进行。

知识是指对事物、概念、理论、原理、规律等的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课程、听讲座、观看视频、进行研究等途径来获取知识。学习知识需要理解和吸收所学内容,可以通过笔记、概念地图、复习等方式加深记忆和理解。

技能是指通过训练和实践所得到的能力,例如编程、绘画、演讲、交际等。学习技能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实际操作,可以通过练习、实践项目、模拟情境等方式进行。反复的实践和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技能水平。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学习过程中,关键的是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寻求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二、"明心见性"

2.1 什么是"明心见性"

在前文中,实修需要融汇贯通各种思想(道)和各种法门(术),从架构上看,人的思想是分层的,其中最难修的潜意识的探索和修行,佛家所说的本心和本性都潜藏在潜意识层,“佛性”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宇宙大道也蕴藏在内心深处,修行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是一个在佛教和道家思想中常被提及的概念,它强调通过深入内省和修行,认知自己内心的本性和真相。

"明心"指的是觉察和洞察自己内心的过程。这是通过冥思默想、禅修、静心等修行方式来实现的。通过观察自己的思维、情绪和意识流动,我们可以逐渐了解自己的内心,认知自己的欲望、贪婪、痛苦等。这种觉察使我们能够超越表面的思维和情感,认识到自己更深层的本质。

“见性"则指的是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和真相。佛教和道家思想认为,每个人的本性都具有智慧、自由、清净的特质,称为"佛性”、“道性"或"真性”。通过明心,我们能够超越妄念、执着和分别心的干扰,直接体验到自己本性的智慧和自由。这个体验被认为是超越有限的自我,达到真实自我和宇宙本源的境界。每个人的真我,都蕴藏着智慧和宇宙的本源。

"明心见性"是一种通过个人修行和自我觉察来实现的境界。通过明心见性,人们可以超越迷惑、烦恼和无知,获得内心的平静、智慧和解脱。这个概念在佛教和道家思想中被视为实现真实幸福和智慧的关键。该思想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人的各种情绪情感,都来着于大脑神经系统的感受,而非真实的世界,当一个人对外界的看法变了,人的情绪也随着变化,人的感受也随之变化。
也就是说“心”和“性”都隐藏的潜意识中。

自性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现实中所有存在的本来面目或者真实实相。自性在佛教中不同于有本质实体的“自我”概念,也不是一个个体的观念、经验或者心理特质,它是一种超越了有限个体意识、思维和概念的无限、不可描述的本质

在佛教的一些传统中,自性常常被描述为一种超越个体身心状态和世界现象的无限、纯净和愉悦的真实境界。所有的有限存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个体的还是万物的,都是在这个真实境界的基础上展现的表现。因此,佛教思想强调透过正确认识这个无限、纯净、愉悦的自性,才能摆脱生老病死等无尽痛苦的轮回,最终实现解脱和觉醒的境界。

需要注意的是,自性在佛教思想中并不等同于各种宗教信仰中或者先验哲学中的上帝、神灵或者绝对者。自性并非一个“存在者”,也不是一个有实体的“本体”,而是一种在超越分别、思维和概念的境界中直接体验到无限本质,他存在于一切生命之中,包括人和动物。当至于自性到底是意识层面上的什么“存在”,是无法用现存的语言描述的,只能体验,不能明说,尽在不言中,一旦用语言描述出来,自性就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修行那么难得原因之一。

修行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修行者直接体验到这种安然、纯净的“自性”。

2.2 "明心见性"解读

六祖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2.2.1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可以理解为在佛教中,自性本来就是纯净无染的。这句话强调着每个人内在的本性本质都是清净、无瑕疵的。

在佛教中,自性指的是每个人内在的本质、真实的本质。它是超越了烦恼、执著和无明的境界。自性纯净无染,没有妄念和烦恼的遮障。它代表着智慧、慈悲和解脱的本质。

然而,由于我们常常被无明所遮蔽,分别执著和烦恼的缠绕,我们不能直接体验到自性的清净。通过佛法的修行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清除这些遮蔽和执著,使我们能够更加直接地认识、体验和实现自性的清净本质。

当我们觉知到自性的清净本质时,我们才能超越一切的烦恼和忧虑,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备注:

本性本质都是清净、无瑕疵,是隐藏在基因深处的清净、无瑕,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大道、运行规律。

2.2.2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表明在佛教观点中,自性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

根据佛教的教义,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都在无常性的循环中生灭变化,无常性是所有现象的特质。然而,自性本体是超越这个生灭变化的无常性的,它是始终存在并且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

自性的本质是本来清净、纯粹、不受侵犯的,不受生、老、病、死、喜、怒、悲、乐等痛苦和执著的束缚。自性超越了轮回的生死循环,它是无始无终、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通过佛教的修行和实践,人们可以通过直接体验和领悟自性的本质。这种觉悟的体验使人们超越了分别和执著,认识到自性本来的无生无灭的真实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自性的本质的理解和体验通常是通过个人修行和内心的觉知实现的。因此,它可能因个人的修行境界和实现程度而有所差异。

备注:

是什么不受肉体的生死轮回呢?那就是整个宇宙、包括人本身的生灭变化的规律。

整个宇宙可以没有“人”、没有“我”,不过是各种分子、原子的分离、组合而已。

人有了“我”,才有了恐惧、自私、痛苦等一切的负面情绪。而隐藏在基因内部的宇宙运行的法则、规律是不受生老病死影响,不生不灭,一直就在那里!!!基因控制人的复制过程,就是一种大道规律!!!

2.2.3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这句话强调在佛教中,自性本来就是自我完备的,即每个人都是整个宇宙,每个细胞的基因包含了人体全部信息!!!甚至包含了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内在本性具备了一切所需的条件和潜力。自性是完整而自足的,不需要依赖外在因素或者依附于其他事物来获得完整性。

根据佛教的观点,每个人的自性包含佛性或菩提心的潜质,这是一种具备觉悟和智慧的本质。在自性的层面上,我们已经具备了开展慈悲智慧和实现解脱之路所需的一切资源。

然而,由于我们被妄想、无明和执著所困扰,我们经常无法意识到自性的本质和实现其内在的完备性。通过佛法的修行和实践,我们可以去除这些迷惑和执着,以实现自性本来的完整性。

当我们觉知到自性的内在的完备本质时,我们能够利用内在的慈悲、智慧和解脱的力量,帮助自己和他人摆脱痛苦和迷惑,实现内心的和谐和幸福。

2.2.4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表明在佛教观点中,自性本质是不会动摇的

这句话指的是每个人内在的本性具有稳定、不变的特质自性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不受外在因素或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根据佛教的教义,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都在无常性的循环中生灭变化。然而,自性作为本体超越了这种无常性的变化。它是固定、稳定的存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或改变。基因控制生命的规律,是不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也不随个体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佛教的修行和实践,个人可以直接体验和领悟自性的本质。这种觉悟的体验使人们超越了迷惑、执著和变动的表象,认识到自性本来的稳定和不动摇的真实性质。

2.2.5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强调在佛教中,自性具有生生不息、创造一切事物的能力基因的规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在基因中,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分人与动物,没有贵贱之分,基因创造生命世界!!!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内在本性具备创造万法、生成万物的能力自性本身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能够产生、演化和支持宇宙中的一切现象和现实。

根据佛教的观点,自性本质无边无静,具备了佛性或菩提心等潜质,其创造力和生命力是无限的。在自性的层面上,我们与宇宙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从而引发了一切事物的生成和演化。

然而,由于我们被无明和执著(纷繁复杂的现象)所困扰,我们经常无法意识到自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通过佛法的修行和实践,我们能够觉醒到自性的本质和实现其无限的创造潜力。

当我们觉知到自性的无限创造力时,我们能够利用内在的智慧和慈悲,创造和促进和谐、善良和有益的事物,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福祉和幸福。

2.2 心性、自性的位置

灵性在潜意识层面。

心性、精神和灵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潜在性质,他们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和基因中....,是无法通过显现化的语言表达、层显、甚至学习。

以下是它们与潜意识的关系:

  1. 心性:心性是个人内在的本质或特质,包括性格、气质、信仰、价值和意愿等。这些内在的特质和倾向可能不易被察觉,处于我们的潜意识层。通过意识地探索内在的体验、认知和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性。

  2. 精神:精神是指个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包括情感、自我认识、精神文化生活和行为等方面。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可能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例如,过度焦虑或抑郁情绪可能源自潜意识中的某些经验或记忆。

  3. 灵性:灵性关注的是个人的内在世界超越个人经验的维度,包括对上帝、生命、智慧或意义的体验和追求。灵性的体验通常源自人的内在,可能需要超越潜意识或个人经验。 然而,通过探索自身的潜意识和练习冥想、内观等修行方法,我们可以深入认识内心,并更好地体验和追求灵性。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潜意识和内心都是独特的,并受到个体生活背景和文化影响。探索自身的潜意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要保持开放、接纳和不断学习的态度。

2.3  "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冥想、内观、悟

"明心见性"是一个关于个人内在本质和真实面目的佛教概念,修行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把握内住、觉知涵养、观照证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朝着"明心见性"的目标努力:

  1. 立定心思惟: 通过观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明了心里所有的情绪因素和原因。通过反思和检视,让自己的心思稳定下来,避免被情感所左右。

  2. 内观冥想: 内观冥想是当下最常见的修行方法之一。通过对自己内心深入观察,包括自己的驱动和情感变化,从更深层面,逐渐悟到它们的本性。

  3. 深浅相应的禅定: 通过在坐禅修行中培养觉知和内观的能力,深化自己对内在直接体验的认知。通过缩短和延长阶段时间来控制自己的禅定状态,达到 迷惑、禅定、般若 三印紧缩的效果。

  4. 慈悲与善巧:从慈悲心出发,以服务于众生的态度(大乘佛法),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并以善巧的方法摆脱生命中的障碍并带给自己更多乐趣。

  5. 省思: 用心思和审视心的能力,反省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意识等一系列因素,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这种自省习惯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健康、明智的心态。

        当然,个人的修行方式一定要灵活多变,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才能更好地实现"明心见性"的目标,同时也要持续地进行修行、探索和体验,以逐渐获得对内心和真实性的直接认知和觉悟。

三、学习、修、悟的区别?

3.1 学习能力 VS 悟性

"学习能力"和"悟性"是两个不同但有关联的概念,是不同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个体获取知识、技能和理解的能力。它涉及到接受和处理新信息、思维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方法、集中注意力、逻辑思考、记忆力等技巧来提升。一个人优秀的学习能力可以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悟性:是指个体对深刻或抽象的观念和真理的直觉或领悟能力。它涉及到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洞察事物内在本质和真相的能力。悟性通常与直觉和哲学思维、灵性有关,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智慧(隐藏在基因和潜意识中的“实相”、“”宇宙大道”、“隐性的规律”、个人的天赋潜能)

尽管学习能力和悟性是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在一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有较好的学习能力意味着个体更能快速获取和掌握知识,这种知识的积累可以对悟性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相反,拥有较高的悟性可能会加快个体在学习新知识时的理解和领悟速度

总的来说,学习能力悟性都是促进个体知识和智慧的重要因素。一个具备良好学习能力和较高悟性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日常生活和复杂的学习情境。对于提升学习能力和悟性,培养积极学习意识,不断开展思考和深入思考,并注重自我反思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3.2 学习 =》修 =》悟的区别

学习、修、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特别是在宗教、哲学和人生哲学领域。

学习:指的是通过阅读、听讲、观察等方式积累和掌握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学习是一个较为理性的过程,主要注重的是知识的获取和积累

修:指的是通过一定的实践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品行和境界。修练一般是针对人的内在生命或是精神提升,例如禅修、冥想、打坐、瑜伽等。修行一般注重的是心境的净化和发展,是一种对心灵的锤炼和升华

悟:指的是人们通过对生命和世界的领悟,从而达到超越自我觉醒境界的提升。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领悟和认识,通常是在修行的基础上得到的。悟是一种对宇宙本源和生命本质认识体悟,是人生的一个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学习、修、悟三者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强调知识的获取、掌握和应用,可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世界;修行强调精神和心灵的锤炼和提升,可帮助人们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而悟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和领悟,主要强调对生命和宇宙本源的超越性认识和体悟。

3.3 正见与开悟的区别

正见(Right View)和开悟(Enlightenment)在佛教修行中是相关但不同的概念。

正见:是佛教八正道的一部分,是指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它涉及对佛法教义的正确理解,包括对苦、集、灭、道四圣谛的认知,以及对无我和缘起的理解。正见是修行的基础,它为修行者提供正确的指导和观念基础,帮助他们从根本上理解世界的本质和实相通过培养正见,修行者能够逐渐超越执着、分别和错误的观念

开悟:是指个体通过直接体验而达到的彻底觉醒和解脱的境地。它超越了概念和思维,通过直接体验自性的本质和真相,实现了无条件的智慧和解脱。开悟是对真实性直接认知,摆脱了无明和痛苦的境地,获得了超越轮回的觉醒。开悟是一个高度的精神境界它不仅包括对佛法教义的理解,还依赖于直接体验和觉知。

因此,正见是指正确理解和认知佛法教义,是修行的基础和指导;而开悟是通过直接体验而获得的超越有限个体意识的彻底觉醒。正见是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逐渐培养和发展的;而开悟是一个个体自身通过深度的实践和直接的体验而达到的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正见和开悟在佛教修行中相互关联,正见可以为开悟提供指导和基础,而开悟则验证和深化正见的真实性。在修行的过程中,正见和开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4 开悟的特征

开悟是一个深层次的心灵觉醒和认知的提升过程,具有一些特征和表现:

  1. 真实性和清晰度:开悟的人能够看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超越表面的表象,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和本质。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感受和思想有更为真实的认知。

  2. 无私和慈悲心:开悟的人具有无私的心态,能够超越个人利益和欲望,关心他人的幸福和利益。他们展现出慈悲心和同情心,对他人的痛苦和苦难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关注。

  3. 自我超越和自我融合:开悟的人能够超越自我,将自我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他们意识到自己与他人、自然和宇宙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体现出一种超越个体的境界。

  4. 内在的平静和喜悦:开悟的人在内心保持着一种平静和喜悦的状态,不受外在环境和情绪的影响。他们能够在内心深处找到安宁和满足,不再追逐外在的物质和功利。

  5. 非对抗和包容:开悟的人不再与他人或环境对抗,而是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一切。他们能够接纳和容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不与他人争斗和争执。

  6. 深刻的智慧和洞察力:开悟的人具有更深层次的智慧和洞察力,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途径。他们可以超越日常的局限性,追求更高的真理和智慧。

需要注意的是,开悟不是一种瞬间的转变,而是一个长期的成长和修行过程。每个人的开悟过程和特征也可能有所不同,这些特征只是一些普遍的表现和指向。

3.5 开悟的途径:学习正见 -》修行-》修心-》觉知 =》开悟

开悟是一个超越有限个体意识的觉醒境地,它超越了思维和概念,直接体验真实自性的本质和真相。虽然开悟的路径因不同的修行传统和个人实践而有所不同,但一些常见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和研究佛法:学习佛法教义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对佛法概念的理解和正见。通过学习佛法的教义和故事,修行者可以获得对真实性的直接认知和觉醒。

  2. 冥想和觉知实践:冥想是一种深度的内观实践,通过观察和觉知身心的运动来培养觉醒的能力。通过冥想,人们能够逐渐超越思维的限制,直接体验当下的真实性和存在。

  3. 瞑想和悟性实践:瞑想是一种专注和集中心思的修行方法,通过培养悟性和直觉力来逐渐超越有限个体意识的界限。在瞑想中,人们可以培养对思考、情绪、感觉和身体经验的觉察,从而逐渐超越妄念和執著。

  4. 师父的指导和教导:在一些修行传统中,师父的指导和教诲对于实现开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父通过传授正确的修行方法、提供指导和解答疑惑,引导修行者走向开悟的路径。

  5. 悟性和觉知的日常实践:开悟并非只发生在冥想或专门的修行时间中,修行者可以通过培养悟性和觉知的日常实践,将觉醒的境地延伸到每个瞬间的生活中。通过觉知并直接体验普通的日常活动,如行走、吃饭、洗碗等,可以超越分别和执著,进一步开展觉醒的境地。

        请注意,实现开悟是一项深入而长期的修行,它可能需要时间、持续的努力和内省。每个人的修行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当下的精神世界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开悟的途径和方法,个人的实践和直接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31546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将.NET应用转换成Window服务

写在前面 本文介绍了将.NET8.0应用程序转换成Windows服务。 需要在NuGet中获取并安装:Microsoft.Extensions.Hosting.WindowsServices 包 代码实现 using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 using WorkerService1;public class Progra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机器学习300问】6、什么是机器学习中的特征量?

一、首先我们看三个例子 例一:在辨别水果的任务中,人类一般会通过外观、味道、颜色等方面信息来进行区分。而机器学习则通过水果的颜色、重量、气味成分的量等被称之为“特征量”的数值来区分。 例二:在手写数字识别任务中,人类…

【Golang】二进制字符串转换为数字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 Go 语言将十六进制字符串转换为二进制字符串,将不定长整型补码字符串转换为数字,以及如何将 IEEE754 标准的单精度(32位)和双精度(64位)浮点数字符串转换为数字。最…

LaTeX中的框以及框中的子图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框(盒子)\fboxframed包framed环境leftbar环境 mdframed包fcolorbox命令tcolorbox包adjustbox包调整盒子的宽度和高度旋转盒子 框中的子图问题一:框中插入图片问题二:给框中图片加上图名、编号caption包 问题三&…

动态规划学习笔记

背景 一般形式是求最值,核心是穷举。 首先,虽然动态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穷举求最值,但是问题可以千变万化,穷举所有可行解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你熟练掌握递归思维,只有列出正确的「状态转移方程」…

【Python】新鲜出炉的海洋捕食者算法Python版本

2020年发表的海洋捕食者算法《Marine Predators Algorithm: A nature-inspired metaheuristic》。 作者只在原论文中给出了MATLAB代码,网上也没有Python版本,我自己用Python重写了MATLAB代码。 """2020海洋捕食者算法 """…

【自控实验】4. 数字仿真实验

本科课程实验报告,有太多公式和图片了,干脆直接转成图片了 仅分享和记录,不保证全对 使用matlab中的simulink进行仿真 实验内容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G(S)的不同,完成两个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仿真。 …

C#上位机与欧姆龙PLC的通信12----【再爆肝】上位机应用开发(WPF版)

1、先上图 继上节完成winform版的应用后,今天再爆肝wpf版的,看看看。 可以看到,wpf的确实还是漂亮很多,现在人都喜欢漂亮的,颜值高的,现在是看脸时代,作为软件来说,是交给用户使用的…

【目标检测】YOLOv5算法实现(七):模型训练

本系列文章记录本人硕士阶段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自学及其代码实现的过程。其中算法具体实现借鉴于ultralytics YOLO源码Github,删减了源码中部分内容,满足个人科研需求。   本系列文章主要以YOLOv5为例完成算法的实现,后续修改、增加相关模…

vue3hooks的使用

在 Vue 3 中,hooks 是用于封装组件逻辑的方法,类似于 Vue 2 中的 mixins。 使用 Hooks 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读性、可复用性和可测试性,降低代码之间的耦合度,使得组件的状态更加可控和可预测。 要使用 hooks,…

【VRTK】【Unity】【游戏开发】更多技巧

课程配套学习项目源码资源下载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1697242/88485426?spm=1001.2014.3001.5503 【概述】 本篇将较为零散但常用的VRTK开发技巧集合在一起,主要内容: 创建物理手震动反馈高亮互动对象【创建物理手】 非物理手状态下,你的手会直接…

MATLAB - 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方程

系列文章目录 前言 本例演示了如何使用 Symbolic Math Toolbox™(符号数学工具箱)推导四旋翼飞行器的连续时间非线性模型。具体来说,本例讨论了 getQuadrotorDynamicsAndJacobian 脚本,该脚本可生成四旋翼状态函数及其雅各布函数…

C++|44.智能指针

文章目录 智能指针unique_ptr特点一——无法进行复制 shared_ptr特点一——可复制特点二——计数器(用于确定删除的时机) 其他 智能指针 通常的指针是需要特殊地去申请对应的空间,并在不使用的时候还需要人工去销毁。 而智能指针相对普通的指…

ubuntu20.04网络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网络图标消失,wired消失,ens33消失 参考:https://blog.51cto.com/u_204222/2465609 https://blog.csdn.net/qq_42265170/article/details/123640669 原始是在虚拟机中切换网络连接方式(桥接和NAT), 解决…

Java-网络爬虫(三)

文章目录 前言一、爬虫的分类二、跳转页面的爬取三、网页去重四、综合案例1. 案例三 上篇:Java-网络爬虫(二) 前言 上篇文章介绍了 webMagic,通过一个简单的入门案例,对 webMagic 的核心对象和四大组件都做了简要的说明,以下内容…

LeetCode---121双周赛---数位dp

题目列表 2996. 大于等于顺序前缀和的最小缺失整数 2997. 使数组异或和等于 K 的最少操作次数 2998. 使 X 和 Y 相等的最少操作次数 2999. 统计强大整数的数目 一、大于等于顺序前缀和的最小缺失整数 简单的模拟题,只要按照题目的要求去写代码即可,…

高级分布式系统-第6讲 分布式系统的容错性--进程的容错

分布式系统的容错原则既适用于硬件, 也适用于软件。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硬件部件的同类复制相对容易, 而软件组件在运行中的同类复制( 进程复制) 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容错机制。 以下是建立进程失效容错机制的一些基…

腾讯云添加SSL证书

一、进入腾讯云SSL证书: ssl证书控制台地址 选择“我的证书”,点击"申请免费证书" 2、填写域名和邮箱,点击“提交申请” 在此页面中会出现主机记录和记录值。 2、进入云解析 DNS:云解析DNS地址 进入我的解析-记录…

css3基础语法与盒模型

css3基础语法与盒模型 前言CSS3基础入门css3的书写位置内嵌式外链式导入式(工作中几乎不用)行内式 css3基本语法css3选择器标签选择器id选择器class类名原子类复合选择器伪类元素关系选择器序号选择器属性选择器css3新增伪类![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

AI教我学编程之C#类型

前言 在上一课 中我们通过C#入门程序了解到关于C#的基础知识,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作为C家族最大的黑马,在TIOBE榜单 上受欢迎程度未来两个月可能超越java的存在:C#的魅力 重点先知 1、C#程序或DLL的源代码是一组类型声明。 2、对于可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