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开始
为什么要引入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概述
原型模式代码实现(浅拷贝)
浅拷贝和深拷贝的区别
原型模式代码实现(深拷贝)
方式一:直接 copy
方式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推荐)
开始
为什么要引入原型模式
a)问题:现在有一个小猪猪,名字为 lyj,年龄为:3,颜色为:粉色,请编写程序创建和 lyj 猪猪 属性完全相同的 10 头猪猪.
b)传统的处理方式如下:
基于 lyj 这个猪猪,直接 new 出 10 只一样的猪猪.
data class Pig(
val name: String,
val age: Int,
val color: String,
)
fun main() {
val pig = Pig("lyj", 3, "粉色")
val p1 = Pig(pig.name, pig.age, pig.color)
val p2 = Pig(pig.name, pig.age, pig.color)
val p3 = Pig(pig.name, pig.age, pig.color)
val p4 = Pig(pig.name, pig.age, pig.color)
//...
println(p1)
println(p2)
println(p3)
println(p4)
//...
}
c)传统方式创建的优缺点:
优点:
- 好理解,操作简单.
缺点:
- 创建新的对象时,总是需要重新获取原始对象的属性,如果创建的对象比较复杂时,效率比较低(可能含有大量的计算操作).
- 总是需要重新初始化对象,而不是动态的获取对象运行时的状态,不够灵活.
原型模式概述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的设计模式,运行一个对象通过复制自身的实例来创建新的对象. 简而言之,提供了一个快速创建新对象的方法,这个新对象是已有对象的精确复制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决定是深拷贝 还是 浅拷贝).
优点:
- 简化对象创建:复制复杂对象时,可以通过原型模式简化对象的复制过程,并且可以动态的配置对象状态.
- 性能提升:同时提升了对象创建的速度(某些情况下,复制现有对象比创建新对象更节省资源,例如大型对象创建可能涉及到大量的计算 或者 I/O 操作,原型模式可以避免这些重复初始化的资源开销,直接复制即可).
- 解耦合,高扩展:如果原始对象发生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属性),其他克隆对象也会发生响应的变化,无需修改代码.
缺点:
- 由于要对被复制的类配备一个克隆方法,因此如果是对老代码的改造,就需要修改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角色如下:
- 原型类(Prototype):原型类,声明一个克隆自己的接口.
- 具体的原型类(ConcretePrototype):实现一个克隆自己的操作.
- 客户端(Cline):让一个原型对象克隆自己,从而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属性一样).
原型模式代码实现(浅拷贝)
a)猪猪类先实现克隆接口
data class Pig(
val name: String,
val age: Int,
val color: String,
) {
/**
* Kotlin 的数据类中默认提供了 copy 方法用于浅拷贝
*/
fun clone(): Any {
return this.copy()
}
}
b)客户端
fun main() {
val pig = Pig("lyj", 3, "pink")
val p1 = pig.clone()
val p2 = pig.clone()
val p3 = pig.clone()
//...
println("$p1, ${p1.hashCode()}")
println("$p2, ${p2.hashCode()}")
println("$p3, ${p3.hashCode()}")
//...
}
c)运行结果如下:
d)注意:
kotlin 的数据类默认提供了 copy() 方法,用于实现对这个对象的 浅拷贝,但如果在 copy 时传入其他参数,就会为当前对象创建新对象,但是对内的引用变量还是传入地址(Pig 的 hashCode 不一致,单 child 的hashCode 一致)
例如,复制当前对象并修改 name
data class Pig(
var name: String,
val age: Int,
val color: String,
val child: PigChild
) {
/**
* kotlin 的数据类默认提供了 copy() 方法,用于实现对这个对象的 浅拷贝
* 但如果在 copy 时传入其他参数,就会为当前对象创建新对象,但是对内的引用变量还是传入地址(Pig 的 hashCode 不一致,单 child 的hashCode 一致)
* 例如,复制当前对象并修改 name
*/
fun copyWithId(name: String): Pig {
return this.copy(name = name)
}
}
data class PigChild (
var name: String,
)
fun main() {
val p = Pig("lyj", 1, "pink", PigChild("aaa"))
val p2 = p.copy(name = "ccc")
println("${p.hashCode()}, ${p.child.hashCode()}")
println("${p2.hashCode()}, ${p2.child.hashCode()}")
}
执行如下:
浅拷贝和深拷贝的区别
成员变量中有 基本数据类型 和 引用数据类型.
a)浅拷贝
基本数据类型:复制 值 ,给新开辟空间的成员变量.
引用数据类型:复制 地址,给新开辟空间的成员变量.
b)深拷贝
基本数据类型:复制 值 ,给新开辟空间的成员变量.
引用数据类型:复制 该引用对象中所有的成员变量所引用的对象,直到所有可达的对象. 也就是对整个对象进行拷贝.
c)可以这样理解,浅拷贝只是对最外层的对象进行了 1 层拷贝,而深拷贝则是对象中无论有多少嵌套对象,都会进行拷贝(进行了 n 层拷贝).
原型模式代码实现(深拷贝)
方式一:直接 copy
实际上就是对成员变量中的所有 引用类型 都使用 copy 进行一遍处理.
data class Child(val name: String)
data class Parent(val name: String, val child: Child) {
fun deepCopy(): Parent {
return this.copy(child = this.child.copy())
}
}
fun main() {
val p = Parent("John", Child("New York"))
val p1 = p.deepCopy()
println(p == p1) //true
println(p === p1) //false
println(p.child === p1.child) //false
}
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将来如果 Parent 中有很多个成员变量都是引用对象 ,将来必须要一个个都进行 copy.
Ps:kotlin 中 == 表示比较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 === 表示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方式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推荐)
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如果类中有多个引用对象,就不需要一个个处理了.
data class Child(
val name: String
): Serializable
data class Parent(
val name: String,
val child: Child
): Serializable {
fun deepCopy(): Parent {
//序列化
val bo = ByteArray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bo).use { it.writeObject(this) }
//反序列化
val bi = ByteArrayInputStream(bo.toByteArray())
return ObjectInputStream(bi).use { it.readObject() as Parent }
}
}
fun main() {
val p = Parent("John", Child("New York"))
val p1 = p.deepCopy()
println(p == p1) //true
println(p === p1) //false
println(p.child === p1.child) //fal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