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导航
- 引言
- 一、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二、环形队列简介
- 三、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C++ 代码模拟实现)
- ⭕Makefile文件
- ⭕ . h 头文件
- ✅sem.hpp
- ✅ringQueue.hpp
- ⭕ . cpp 文件
- ✅testMain.cpp
- 温馨提示
引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中的POSIX信号量,这是一个强大的同步机制,用于协调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通过对信号量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们学习了如何有效地解决并发编程中的竞争条件,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效率。随着并发编程技术的不断深入,理解和掌握更多同步模型对于开发高性能、可靠的软件系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篇文章将继续我们的并发编程之旅,引入一个经典且实用的同步模型——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设计和实现。我们将介绍环形队列的数据结构,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同步机制,探索如何利用前文提到的POSIX信号量以及其他同步工具(如互斥锁)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高效、安全的数据交换。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和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深入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设计和实现基于环形队列的高效同步模型。
探索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并发编程同步机制的理解,还能够提升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继续并发编程的探索之旅,解锁更多的编程技巧和知识。
一、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是并发编程中一个经典且重要的问题模型,它描述了两类主体——生产者(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在并发环境下对共享资源(通常是缓冲区或队列)的访问模式。生产者负责生成数据并将其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则从缓冲区取出数据进行处理。该模型的核心在于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同步与通信问题,保证数据在生产和消费时的一致性和可用性,同时避免资源的冲突和浪费。对于希望深入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读者,我们在之前的内容中有所介绍——链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通过上述简介,希望读者能够对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并发编程的实践中,该模型不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场景,也提供了一种思考并发问题的方法论,对于提高编程技能和系统设计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二、环形队列简介
环形队列是一种固定大小的、使用数组实现的队列数据结构,特别在于其首尾相连的循环特性。这种结构允许当数组达到其容量上限时,新加入的元素可以放置在数组的开始位置(如果那里有空位)。环形队列的这一设计使得它在空间利用和操作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有固定缓冲区需求的场景。
🚩主要特点包括:
- 固定大小:一旦创建,队列的大小就固定不变。
- 高效操作:入队和出队操作都非常高效,因为它们仅涉及指针的简单移动。
- 两个指针:使用头指针和尾指针来分别追踪队列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
环形队列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需要高效管理固定缓冲区资源的场合。实现环形队列时,关键在于正确管理头尾指针的位置,并准确判断队列的空或满状态。
三、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C++ 代码模拟实现)
⭕Makefile文件
ring_queue:testMain.cc
g++ -o $@ $^ -std=c++11 -lpthread
.PHONY:clean
clean:
rm -f ring_queue
这段代码是一个Makefile脚本,用于编译和清理一个名为ring_queue
的项目。
⭕ . h 头文件
✅sem.hpp
// 防止头文件重复包含的预处理指令。
#ifndef _SEM_HPP_
#define _SEM_HPP_
// 引入输入输出流库,虽然在此代码中未直接使用,可能为后续扩展预留。
#include <iostream>
// 引入POSIX信号量的头文件。
#include <semaphore.h>
// 定义一个类 Sem。
class Sem
{
public:
// 构造函数,接收一个整数value作为信号量的初始值。
Sem(int value)
{
// 初始化信号量,其中&sem_是信号量对象的地址,
// 0表示信号量是当前进程的局部信号量,
// value是信号量的初始值。
sem_init(&sem_, 0, value);
}
// p操作,也称为wait操作,用于减少信号量的值。
// 如果信号量的值为0,则调用此方法的线程将阻塞,直到信号量的值大于0。
void p()
{
sem_wait(&sem_);
}
// v操作,也称为signal操作,用于增加信号量的值。
// 如果有其他线程因为等待此信号量而阻塞,则它们中的一个将被唤醒。
void v()
{
sem_post(&sem_);
}
// 析构函数,用于销毁信号量。
~Sem()
{
sem_destroy(&sem_);
}
private:
// 私有成员变量,存储信号量对象的实例。
sem_t sem_;
};
// 预处理指令的结束标志。
#endif
这个Sem
类提供了简单的接口来进行信号量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构造函数)、等待(p
方法)、信号(v
方法)和销毁(析构函数)。通过这个类,可以更方便地在C++项目中使用POSIX信号量进行同步操作。
✅ringQueue.hpp
// 防止头文件重复包含的预处理指令。
#ifndef _Ring_QUEUE_HPP_
#define _Ring_QUEUE_HPP_
// 引入所需的头文件。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em.hpp"
// 定义一个全局常量作为队列的默认大小。
const int g_default_num = 5;
// 定义一个模板类RingQueue,用于实现环形队列。
template<class T>
class RingQueue
{
public:
// 构造函数,参数default_num指定队列的大小,默认为g_default_num。
RingQueue(int default_num = g_default_num)
: ring_queue_(default_num),
num_(default_num),
c_step(0),
p_step(0),
space_sem_(default_num), // 初始化空间信号量,表示可用空间数量。
data_sem_(0) // 初始化数据信号量,表示队列中的数据项数量。
{
pthread_mutex_init(&clock, nullptr); // 初始化消费者互斥锁。
pthread_mutex_init(&plock, nullptr); // 初始化生产者互斥锁。
}
// 析构函数,销毁互斥锁。
~RingQueue()
{
pthread_mutex_destroy(&clock);
pthread_mutex_destroy(&plock);
}
// push方法,生产者调用,向队列中添加元素。
void push(const T &in)
{
space_sem_.p(); // 等待有空间可写。
pthread_mutex_lock(&plock); // 获取生产者互斥锁。
ring_queue_[p_step++] = in; // 将元素添加到队列中。
p_step %= num_; // 环形逻辑,如果到达末尾则回到开始。
pthread_mutex_unlock(&plock); // 释放生产者互斥锁。
data_sem_.v(); // 增加数据信号量,表示有新数据可读。
}
// pop方法,消费者调用,从队列中取出元素。
void pop(T *out)
{
data_sem_.p(); // 等待有数据可读。
pthread_mutex_lock(&clock); // 获取消费者互斥锁。
*out = ring_queue_[c_step++]; // 从队列中取出元素。
c_step %= num_; // 环形逻辑,如果到达末尾则回到开始。
pthread_mutex_unlock(&clock); // 释放消费者互斥锁。
space_sem_.v(); // 增加空间信号量,表示有空间可写。
}
private:
std::vector<T> ring_queue_; // 使用vector存储队列元素。
int num_; // 队列的大小。
int c_step; // 消费者在队列中的当前位置。
int p_step; // 生产者在队列中的当前位置。
Sem space_sem_; // 控制队列空间的信号量。
Sem data_sem_; // 控制队列中数据的信号量。
pthread_mutex_t clock; // 消费者互斥锁。
pthread_mutex_t plock; // 生产者互斥锁。
};
#endif // 预处理指令的结束标志。
这个环形队列的实现利用信号量space_sem_
和data_sem_
来控制队列的空间和数据,确保生产者不会在队列满时添加元素,消费者不会在队列空时尝试取出元素。同时,通过两个互斥锁clock
和plock
分别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操作,防止并发环境下的数据竞争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得RingQueue
既能高效地管理数据,又能保证线程安全。
⭕ . cpp 文件
✅testMain.cpp
// 包含RingQueue类的头文件。
#include "ringQueue.hpp"
#include <cstdlib> // 包含标准库,用于rand()等函数。
#include <ctime> // 用于time()函数。
#include <sys/types.h> // 包含类型定义,例如pid_t。
#include <unistd.h> // 包含各种常量和类型,并声明了各种函数,例如sleep()和getpid()。
// 消费者线程的工作函数。
void *consumer(void *args)
{
RingQueue<int> *rq = (RingQueue<int> *)args; // 将传入的参数转换为RingQueue指针。
while(true)
{
sleep(1); // 休眠1秒,模拟处理时间。
int x;
rq->pop(&x); // 从环形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
// 打印消费信息,包括消费的值和当前线程ID。
std::cout << "消费: " << x << " [" << pthread_self() << "]" << std::endl;
}
}
// 生产者线程的工作函数。
void *productor(void *args)
{
RingQueue<int> *rq = (RingQueue<int> *)args; // 将传入的参数转换为RingQueue指针。
while(true)
{
int x = rand() % 100 + 1; // 生成一个1到100之间的随机数。
// 打印生产信息,包括生产的值和当前线程ID。
std::cout << "生产: " << x << " [" << pthread_self() << "]" << std::endl;
rq->push(x); // 将生成的随机数放入环形队列中。
}
}
int main()
{
srand((uint64_t)time(nullptr) ^ getpid()); // 设置随机数种子,确保每次运行结果不同。
RingQueue<int> *rq = new RingQueue<int>(); // 创建一个RingQueue对象。
pthread_t c[3], p[2]; // 定义线程ID数组,3个消费者和2个生产者。
// 创建消费者线程。
pthread_create(&c[0], nullptr, consumer, (void*)rq);
pthread_create(&c[1], nullptr, consumer, (void*)rq);
pthread_create(&c[2], nullptr, consumer, (void*)rq);
// 创建生产者线程。
pthread_create(&p[0], nullptr, productor, (void*)rq);
pthread_create(&p[1], nullptr, productor, (void*)rq);
//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for(int i = 0; i < 3; i++) pthread_join(c[i], nullptr);
for(int i = 0; i < 2; i++) pthread_join(p[i], nullptr);
return 0; // 程序结束。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前面定义的RingQueue
类来创建一个多生产者-多消费者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生产者生成随机数并将其放入环形队列,而消费者从队列中取出这些数字并处理它们。
首先通过srand()
设置随机数种子,以确保每次程序运行时生成的随机数序列不同。然后,它创建了一个RingQueue<int>
对象,用于存储生产者线程生成的整数。
接着,代码创建了3个消费者线程和2个生产者线程。每个线程都被分配了一个工作函数:生产者调用productor
函数,而消费者调用consumer
函数。这些线程通过pthread_create
函数创建,并将RingQueue
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它们的工作函数。
最后,main
函数使用pthread_join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以确保程序在所有线程都执行完毕后才退出。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博主文章的关注与支持!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赞、评论和分享给您的同学,这将对我提供巨大的鼓励和支持。另外,我计划在未来的更新中持续探讨与本文相关的内容。我会为您带来更多关于Linux以及C++编程技术问题的深入解析、应用案例和趣味玩法等。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博主的更新,不要错过任何精彩内容!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我们期待与您建立更紧密的互动,共同探索Linux、C++、算法和编程的奥秘。祝您生活愉快,排便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