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1、智慧园区是国家实现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载体
智慧园区建设是城市智慧化创新发展的核心,在数智化升级和低碳化转型的经济发展双引擎的驱动下,十四五、数字经济的政策大力支持,以及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园、科技园区投身于智慧园区的建设。
有数据显示,2019年各类产业园区生产总值为73.5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4%,较去年同期上升6.6%。2018年数智园区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2,688亿元,同比增长20%中国数字化进程开始转向产业互联网主导,而数智园区作为产业互联网的关键入口,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引擎。
2、园区发展新趋势及挑战
智慧园区的发展与演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应用与深度融合,智慧零碳园区、全场景智慧园区、全生命周期生态共建等成为园区发展新趋势。
3、重庆AI PARK智慧创意园区介绍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是中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地。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重庆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重庆AI PARK园区便坐落于重庆市西部科学城核心区域,金融街片区凤鸣湖畔。
AI PARK是特斯联打造的人工智能城市项目的先行示范区。是全球首个落地的AICITY微缩旗舰版样板点,建筑面积约6000平米,总投资3亿元,内设多个主题体验厅与智能实验室。包括行走的AI机器人,灯杆、垃圾桶等智能终端、50+IoT协议应用,自研算法加持。从2020年12月19日开始基础施工,202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正常运营。
AI PARK以最小可用单元的方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手段,贯穿云边端全栈技术,基于TacOS城市级操作系统,覆盖智能安防、智能通行、智能停车、智能办公、机器人服务等多个城市核心场景,为园区管理者、入驻企业、员工、访客等带来数字孪生园区运营、“安消”一体化、节能低碳智慧办公、机器人协同等跨场景的服务联动与业务协同,整个园区AI赋能的科技价值随处可见,极富创意的沉浸式智能美学的愉悦体验由此开展。
二、总体思路
1、建设目标及思路
建成以园区OS为核心,智慧基础设施完善、智慧应用成效初显的未来科技低碳之园,具体建设目标包含成为科技之园、未来之园、产业之园。
——科技之园,打造区域创新高地。聚集产业发展要素信息资源,提升生产、管理、营销智能化水平。
绿色低碳:重点通过特斯联AIoT 技术和设备、TacOS、绿色智慧生命体建筑、可持续运营等,实现 AI PARK 可持续绿色发展。
数智化管理:以数智化赋能园区管理,人机协同创建多元机器人服务型园区,探索人机和谐共生生命体。
——未来之园,引领未来都市魅力。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园区管理平台,全面增强重庆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对园区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园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辅助决策效率。
沉浸式体验:通过搭建智慧景观、智慧展厅、智慧餐厅等沉浸式体验,打造区域流量入口, 带动周边活力。
未来场景:通过未来商业、未来办公、未来城市空间营造,实现未来“人、空间、事件” 的跨场景融合,探索未来园区/城市新样板。
——产业之园,构筑产城融合引擎。打造连通园区内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应用服务平台,便民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产业集聚:通过智慧招商平台,实现大数据招商推荐,助力产业生态搭建。
产业服务:通过企业创享服务、数字运营等手段,为大中心型入园企业提供人性化服务。
创新发展:通过搭建科创中心、直播新零售等创新平台,助推产业创新发展。
2、建设价值体现
打造人人可感知的智慧、生态、人文之园。
3、技术路线及部署架构
实现园区低碳数智化运行的重要产品支撑是特斯联自主研发的TacOS(Terminus AICity Operating System)城市级操作系统,它连接着IoT层和APP层,并承载AI层能力TacOS通过IoT层收集数据,将AI和数据处理能力融合,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可插拔的场景应用组件APP。组件化的优势在于可根据园区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组件的加载和卸载,实现按需升级。目前园区内主要有数智化管理、安全、低碳和产业四类组件。若是面向不同的园区,在底层IoT的基础上,可按照园区的具体需求装载用户个性化的组件,实现千人千面。
园区采用云边端一体化的部署架构:边端iBOX网关接入物联感知设备;边端TacOS提供边端计算与服务,实现服务能力由中心至边缘的下沉;云端TacOS Cloud通过云边协同服务网络,实现云端管控、协同服务、统一的交付/运维/管控。通过云边端一体化架构,可以更好匹配各类业务场景,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应用服务效率,更好支撑产业发展和创新。
三、建设内容
重庆市AI PARK数字创意园区是一个集研发、办公、展示、体验、孵化于一体的,并兼具人文关怀的新型创意园区,可以提供未来科技研发测试场所、企业入驻、城市创新网络与成果展示、先进科技创新孵化、管理培训、未来城市和机器人互交服务体验等功能。
1、绿色科技的未来设计
AI PARK设计之初,便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园区建设的每一帧。建筑切割成富有渗透性的结构,通过山谷轮廓造型确保最大的综合守光率,减少日渐室内人造光源的使用。
通过屋顶草坪花园及室内景观植物调节建筑内外温度,减少空调使用的同时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闪闪发亮的”全金属外壳“周围,环绕的是全覆盖的立体绿化建筑,园区将绿色植物种植在建筑物屋顶以及室内的采光区,不仅使生态系统更加多元化,也可以进一步促进碳吸收。
AI PARK”金属墙“像 “芯片”一样插进起伏的地形之中,将空间进行模块化组装极大的节省了材料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材料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建筑在设计时采取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外遮阳等方式,可以在运营中实现更高效率的被动节能。
遵从简单性原则,在AI PARK极具未来感的建筑风格下,体现的是特斯联对生态的思考:一边是AI、物联网等科技应用,一边是自然资源与人的完美融合。未来的园区中没有对立,共生才是永恒的主旋律。
智慧杆塔
除了科技感的外观设计外,围绕园区城域AIoT,目前特斯联构建了CityIoT-CityOS-City Studio-City AI-City APP完整的五大产品体系,这也是特斯联建设智能型园区的基石。几大部分相互配合,提供园区的解决方案。
AI PARK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园区智能化平台体系,搭建智慧化场景应用,形成良好的智慧生态,满足园区日常运行和管理。为入住园区的企业、人员及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体验。
2、智能物联感知设施及终端-City IoT
重庆AI PARK中,布设特斯联智能IoT设备。由AI构建大脑,IoT构建神经网络,从而得到更优的数据,更好的反馈和更智能的决策。也使得AI能力能下沉到终端及边缘段为AI打通了真正落地的通道。这使得AI PARK园区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
当前AI PAKR的IoT能力已经覆盖了感知端、边缘端、中心端以及交互端。AI PARK覆盖200多种智能终端,包括视频设备、楼控能源设备、智慧杆塔、智慧互交屏、全场景机器人系列、消防设备、动力设备、通行设备等,运用50多种IoT协议实现园区的全域全时物联在线。 这些设备既是数据的入口,在与人交互的过程中,将各个场景产生的需求数据和反馈数据上传至TacOS中,也作为系统命令的执行层,执行反馈的操作,实现智能闭环。
智慧杆塔
照明是园区主要耗电单位之一,重庆AI PARK安装部署了智能灯杆。通过智能化的系统设计,有效分析园区内异常事件、行为,及时预警,提高园区服务品质与效率。
以灯杆为载体,将照明控制、视频监控、数字广播、公共WIFI、报警求助、环境监测、绿色充电、信息发布和广告互动等功能集于一体,达到“多杆合一、一杆多用”的效果。
AI PARK安装特斯联自研智慧杆塔,将照明、摄像头、LED屏、环境监测设备等融合搭载在杆塔上,能够将设备数据传输至TacOS平台,也能够根据全场景模型激活室外自动照明、广告投放、安全应急等服务。
超级智能终端机器人
特斯联TacOS作为大脑,与特斯联自主研发的楼宇自控系统、以及穿梭在楼宇间的泰坦机器人进行“0时差通信”,对AI PARK里的每一处智能终端进行统一管理,让园区中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充满低碳智慧。园内布局了特斯联研发的全场景服务机器人。所有的机器人都是“边缘网关+终端感知”的设计方法,同时接入TacOS进行统一管理,让机器人人能够与园区中的门禁、电梯等物联设备全部打通、机器人为AI PARK提供导览、物流、消毒、巡检、娱乐等多种场景服务,并结合TacOS的算法及数据能力,实现机器人与园区、与人之间的完美协同,成为人机协同高频交互的典范。
人的直立行走决定了建筑需要楼梯,当机器人也作为空间的共同使用者时,它们如何行动,也会影响建筑的空间形式。 AI PARK在墙体之中集成了机器人坡道,保证机器人可以到达各层区域。
在AI PARK入口处,设置着机器人充电台,停靠着待命的各类机型。参观者由此被机器人带领穿越甬道,到达一个围合入口庭院,仿佛来到另一个时空。然后和机器人一起走进AI PARK中展开探索。
视频设备
通过在公共区域安装360°AI摄像机组成数字化生产视频监控系统,把数字视频集成在一个统一的TacOS平台上,实现行人安防监控,并结合一键报警系统实现智能联动,当报警触发时,摄像头调转到报警位置,监控异常状态,实现智能报警。
通行控制设备
通过部署会议室Pad、门禁设备、智慧停车IoT设备,实现园区通行指令的执行。满足园区人员、车辆通行管理的需求。
3、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园区版)-TacOS
TacOS是特斯联自研打造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统,为满足园区技术智能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要求,特斯联通过TacOS实现三方面能力。1. 深入场景:将园区的物体、空间,全量进行数字化,以数字化为基础, 满足计算需求,支撑大量的智慧场景。2.平台化:通过建立统一的平台,汇聚 AI 的能力赋能不同的场景;在降低AI研发门槛的同时,建设开放的生态,携手众行业领域的专家及开发者,构建各自场景下的AI能力及产品,满足各方需求。 3.系统化:通过打造智能进化的云边协同架构,让园区及城市持续发展,不断进化。
在园区实际应用中,TacOS充分发挥平台能力,为园区管理者、体验者、建设者提供丰富的价值,包括高效的运营管理、丰富的工具和平台支撑、千人千面沉浸式体验。
AI PARK中TacOS作为数字底座,解决了多设备连接与驱动、多系统融合以及跨系统跨场景的应用问题,AIoT设备通过TacOS进行相互连接,并实现与实际场景的联动。
通过TacOS搭载的基础AI能力、整个园区变成一个“超级虚拟主机”。多业务平台、数据中心等园区智能化系统融合为能力模块,满足园区生态和产业赋能的要求。TacOS核心层包括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生态赋能管理平台、算法中心、统一设备接入服务平台、大数据治理中心,向下赋能物联网基础设施,向上赋能园区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穿透虚拟和现实,管理实际的园区业务场景。
4、园区AI赋能-City AI
AI PARK中AI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异构云底座、AI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构成,为园区提供感知能力,智能进化,特色能力,外部合作。
异构云底座依托智能物联云AIoT Cloud为园区提供云边端协同异构计算能力,支持物理部署在边缘计算盒子,软硬一体化输出,解决园区各类及复杂场景计算全局性和敏捷性的要求。大数据中台支撑数据汇聚、异构调度、大规模并行计算等需求,通过多元数据融合、数据管理引擎、调度开发引擎和批流一体数据等技术,对AI PARK内产生的多元数据进行汇集、管理、分析、开发与数据服务,实现数据接入、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发布等能力。AI平台具备算法孵化、科研共享和人才培养的能力,贯通学术生态和产业生态,基于产业数据研发相应的预训练模型,为园区甚至周边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所需的算力、数据、算法模型等核心要素,让各体量、不用AI基础的企业都能通过学术生态依据自身的需求,以低代码、模块化、直接托拉拽的简单方式实现算法孵化和成熟算法调用,进而推动区域AI产业高效实践。 AI算法以特斯联自研算法为主同时也支持第三方算法的接入,是特斯联实现生态构建,外部智能协同的重要体现。
视频设备
园区海量数据采集、统一存储、全面数据治理,为数据分析、智能应用提供大数据基础。
AI平台
智能应用场景的基础设施,为园区各类智能应用提供各类AI数据服务。AI平台内置多种AI算法,并兼容多种AI引擎,提供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分析、智能服务的等核心功能,在园区安全、智能体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完整的AI能力,包括:人工智能识别、OCR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NLP等,助力园区实现更多AI场景。
• 内置多种AI引擎,包括:知识图谱与三维重建引擎、事件检测引擎、预测与干预引擎向量搜索引擎等,满足园区更多AI计算需求。
• 大数据引擎无缝对接,依托大数据能力可快速进行数据建模、模型训练、算法输出。
• 云边协同与大规模AI计算,支撑大规模分布式并行计算服务、数据搜索服务,让模型训练和数据查找更高效。
6、园区智慧应用-City APP
City APP是园区的场景应用层,面向园区管理者、入驻企业、公众等等不同对象具有不同的服务应用,能够通过移动端、PC、智能交互屏,机器人四类入口提供跨场景、沉浸式、千人千面的交互体验,让技术复杂度在用户界面变得极为简单和友好。
管理者场景
园区管理者体验的是一套数智化、可视化、跨系统的运营管控体系,覆盖安防、通行、治理、消防、招商、能源等场景,包括园区内的人物数字化资产管理和安全管理,车辆、人员通行管理和停车场管理,用能设备的能源管理,烟、温、水、电、火的警情管理等,围绕空间业务应用,打通人、空间、事件的业务闭环,以物联驱动数字化智能闭环流转,释放人力,提高处置效率。
企业场景
对于入驻企业,园区以个人ID为媒介通过无感通行、智慧会议、舒适办公、无人配送等特色场景提升员工办公交互体验,建立可感知、会思考、可持续数字空间体。园区内建有超算中心,可提供AI所需的算力、数据、算法模型等核心要素。
TacOS上搭载的全流程AI算法平台面向企业开放,提供从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到模型部署的全生命周期AI使用服务。
四、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关键技术
包括物联关键技术、TacOS关键技术、AI平台关键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
2、创新点
1、铺设多种智能基础设施,统一接入,配置规则引擎统一控制,实现万物互联;
2、对园区的物理场景进行了数字空间的构建,实现控制场景的可视化,构建过程简单,并可以通过拖拉拽的方式进行功能组件的组合,模拟园区智能化场景的调控;
3、通过园区内的感应终端对人事物进行识别,并基于内置的行业Knowhow,进行事件驱动场景的智能化;
4、以数智化手段推动绿色低碳落地,从 “源-探-节-管”4个方面实现园区全生命周期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