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二层--MAC地址精确定位
Ethernet 2:
报头长度:18B
携带的参数:D MAC /S MAC/TYPE(标识上层协议)/FCS
802.3
报头长度:26B
携带的参数:D MAC/S MAC/LLC(标识上层协议)/SNAP(标识私有化协议)
公有协议:任何厂商都可以使用的协议
私有协议:只有开发出来这个协议的厂商可以使用
MAC地址=16进制=48bit
单播MAC:第8bit为0的,网卡产生,一对一进行单播通信
组播MAC:第8bit为1的,虚拟产生,一对多进行组播通信
广播MAC:所有bit全为1,虚拟产生,一对所有进行广播通信
TYPE标识的那些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
IPV4:0x0800,就代表,数据交由网络层IPV4协议处理
ARP:0x0806,就代表,数据交由网络层ARP协议处理
第一行主要工作对报头进行标识
1、version=版本:标识版本的
0100=IPV4
0110=IPV6
2、header length=长度:计算IP报头的总长度
0101=5*4=20B=IP报头最小值
1111=15*4=60B=IP报头最大值
1字节等于8bit 32bit=4B
3、DS field=区分服务=结合QOS---不结合QOS是无意义的字段
4、Total length=总长度:描述整体IP报头+data数据的大小
第二行主要工作进行分片
MTU:最大传输单元=字节为单位
问题一:如何判断分片是一份数据
ID=标识:分片时,所有的分片该数值都相同,就标识为同一组数据
问题二:如何判断数据完全接收完毕,准备开始重组
Flags=标志:接收到为0的分片数据时,判断接收完毕,准备开始重组
问题三:如何判断数据重组时的顺序?
Fragment offset=分片偏移:标识数据原本的对应位置
ICMP只有最后一片数据携带=ICMP=8B
第三行主要工作标识控制信息
1、portocol=协议:标识网络层之上的服务
1=ICMP 6=TCP 17=UDP 89=OSPF
2、time to live=生存时间=TTL:网络层三层环境中,用来防环的,IP自带
TTL发出数据时携带TTL值255,每经过一台设备TTL递减1,减到TTL=1时判断为,网络不可达,无法正常通信
环路:数据再网络中转发,但是一直无法抵达目的地,循环的过程就称为环路
3、header checksum=头部校验和:IP报头校验的
小结:
1、实现QOS功能控制流量 DS FIELD
2、实现上层数据分 ID FLAGS 分片偏移
3、实现IP头部的校验 H C
4、基于TTL实现网络防环 TTL
5、标识上层的协议 protocol
第四行第五行,标识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
Soures ip address=源IP地址
Destination IP address=目的IP地址
定位全局的作用---定位再设备上,标识设备的
192.168.56.1===十进制===32bit=4B,用点进行分割8bit=1B,分割成4段
二进制 | 0000 0001 | 0000 0010 | 0000 0100 | 0000 1000 | 0001 0000 | 0010 0000 | 0100 0000 | 1000 0000 |
十进制 | 1 | 2 | 4 | 8 | 16 | 32 | 64 | 128 |
每一组十进制都可以用8个二进制数来表达
变为四组十进制
IP最大值:255.255.255.255
IP最小值:0.0.0.0
192.168.56.1=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凑数法:将每一组8位二进制进行标识,最终按照次序进行依次排列,得出最终十进制的结果
192.168.56.1=十进制
1100 0000.1010 1000.0011 1000.0000 0001=二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