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中使用IP地址来确定网络上的一台主机
IPV4协议中,32位(4个字节)源IP地址和32位目的IP地址,也就是可以表示2^32=42亿9千万个地址
如今随着互联网甚至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面临着IP地址数量不充足的问题:
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就是以NAT+动态分配的方式来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的
1、动态分配IP
也就是只有在需要时才进行IP地址的分配,但是很明显这个办法治标治本,仅仅是提高了IP的利用率,但并没有增加IP地址的数目
2、NAT机制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IP地址可以分为2类:
(1)内网IP(局域网IP):10.* 或者 172.16.* ~ 172.31.* 或者192.168.*
(在同一个局域网内部,内网IP之间不能重复;不同局域网中允许重复)
(2)外网IP(广域网IP):内网IP以外的都是外网IP,是唯一的不允许重复
使用cmd就可以查看这台主机IPV4地址,可以看到是内网IP:
下面这个是外网IP,这个IP是我们所在的一大片区共用的一个IP:
在本地网络中使用私有地址,在连接互联网时转而使用全局 IP 地址的技术。
旨在通过将一个外部 IP 地址和端口映射到更大的内部 IP 地址集来转换 IP 地址
通过在路由器或防火墙设备上配置NAT,可以实现私有网络和公共网络之间的IP地址转换,从而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拓扑结构。
NAT技术包含多种类型和实现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和场景。这些方式包括:
- 静态转换: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实现一对一的映射,允许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的访问
- 动态转换: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内网、外网IP地址都是随机的,实现某些内网地址段与几个合法公网IP地址之间的地址转换
- 端口多路复用(PAT):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实现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通过一个合法公网IP地址访问外部网络,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
NAT技术还包含两种转换方式:
- 源NAT(SNAT):修改数据包的源地址,改变数据包的来源地址,实现数据包伪装等
- 目的NAT(DNAT):修改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改变数据包的目的地地址,实现平衡负载、端口转发和透明代理等
NAT机制,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一种 ”纯软件的方案“,它不仅解决了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还增强网络安全性和提高网络性能(局域网内部的设备,能够主动访问外网的设备,外网的设备却无法主动访问局域网内部的设备)
3、IPV6
IPV6是用16个字节来表示地址,也就是可以表示2^128个地址,也就是IPV4可表示地址的2^96倍,这多到可以给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不同的IP地址,甚至还绰绰有余,除非人类开始星际殖民,否则IPV6是不可能用完的
但是实际上IPV6的普及程度是非常低的,IPV6和NAT都诞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NAT一经问世就立刻被广泛应用,而IPV6则一直不温不火
最大的原因就是IPV6和IPV4不兼容,若想要广泛应用IPV6则需要完全更换设备(以前的路由器只支持IPV4),这将是巨大的消费,并且并没有收益,网速也不会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