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提供免费算力支持,有交流群有值班教师答疑的华为昇思训练营进入第七天了。
今天是第七天,前六天的学习内容可以看链接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一天|快速入门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二天|张量 Tensor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三天|数据集Dataset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四天|数据变换Transforms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五天|网络构建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六天|函数式自动微分
学习内容
模型训练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 构建数据集。
- 定义神经网络模型。
- 定义超参、损失函数及优化器。
- 输入数据集进行训练与评估。
现在我们有了数据集和模型后,可以进行模型的训练与评估。
构建数据集
首先从数据集 Dataset加载代码,构建数据集。
定义神经网络模型
从网络构建中加载代码,构建一个神经网络模型。
定义超参、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超参
超参(Hyperparameters)是可以调整的参数,可以控制模型训练优化的过程,不同的超参数值可能会影响模型训练和收敛速度。目前深度学习模型多采用批量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进行优化,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原理如下:
w t + 1 = w t − η 1 n ∑ x ∈ B ∇ l ( x , w t ) w_{t+1}=w_{t}-\eta \frac{1}{n} \sum_{x \in \mathcal{B}} \nabla l\left(x, w_{t}\right) wt+1=wt−ηn1x∈B∑∇l(x,wt)
公式中, n n n是批量大小(batch size), η η η是学习率(learning rate)。另外, w t w_{t} wt为训练轮次 t t t中的权重参数, ∇ l \nabla l ∇l为损失函数的导数。除了梯度本身,这两个因子直接决定了模型的权重更新,从优化本身来看,它们是影响模型性能收敛最重要的参数。一般会定义以下超参用于训练:
-
训练轮次(epoch):训练时遍历数据集的次数。
-
批次大小(batch size):数据集进行分批读取训练,设定每个批次数据的大小。batch size过小,花费时间多,同时梯度震荡严重,不利于收敛;batch size过大,不同batch的梯度方向没有任何变化,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batch size,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精度、全局收敛。
-
学习率(learning rate):如果学习率偏小,会导致收敛的速度变慢,如果学习率偏大,则可能会导致训练不收敛等不可预测的结果。梯度下降法被广泛应用在最小化模型误差的参数优化算法上。梯度下降法通过多次迭代,并在每一步中最小化损失函数来预估模型的参数。学习率就是在迭代过程中,会控制模型的学习进度。
损失函数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值(logits)和目标值(targets)之间的误差。训练模型时,随机初始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开始时会预测出错误的结果。损失函数会评估预测结果与目标值的相异程度,模型训练的目标即为降低损失函数求得的误差。
常见的损失函数包括用于回归任务的nn.MSELoss
(均方误差)和用于分类的nn.NLLLoss
(负对数似然)等。 nn.CrossEntropyLoss
结合了nn.LogSoftmax
和nn.NLLLoss
,可以对logits 进行归一化并计算预测误差。
优化器
模型优化(Optimization)是在每个训练步骤中调整模型参数以减少模型误差的过程。MindSpore提供多种优化算法的实现,称之为优化器(Optimizer)。优化器内部定义了模型的参数优化过程(即梯度如何更新至模型参数),所有优化逻辑都封装在优化器对象中。在这里,我们使用SGD(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优化器。
我们通过model.trainable_params()
方法获得模型的可训练参数,并传入学习率超参来初始化优化器。
训练与评估
设置了超参、损失函数和优化器后,我们就可以循环输入数据来训练模型。一次数据集的完整迭代循环称为一轮(epoch)。每轮执行训练时包括两个步骤:
- 训练:迭代训练数据集,并尝试收敛到最佳参数。
- 验证/测试:迭代测试数据集,以检查模型性能是否提升。
接下来我们定义用于训练的train_loop
函数和用于测试的test_loop
函数。
使用函数式自动微分,需先定义正向函数forward_fn
,使用value_and_grad获得微分函数grad_fn
。然后,我们将微分函数和优化器的执行封装为train_step
函数,接下来循环迭代数据集进行训练即可。
总结
模型训练一般也是人工智能中比较耗时间的过程。不过这次训练营提供的华为昇腾芯片算力很给力,运行起来效率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