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嵌入式开发过程当中,GPIO可以说是接触最多的外设了。小到点亮一个LED灯,大到模拟总线通讯,都必不可少地需要用到GPIO资源。而对于GPIO的两大输出模式 ——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呢?
首先我们看到STM32F4xx参考手册中的IO端口基本结构:
其包含了输入驱动器和输出驱动器接口,和我们今天的主体相关的是右下角的输出驱动器结构:
可以看到这个输出驱动器可以配置为推挽、开漏或禁止。而实现推挽和开漏的关键部分就是途中的两个MOS管:P-MOS和N-MOS。
推挽输出模式
推挽(Push-Pull)实际上指的是两个不同的电流方向,也有人更形象地称之为推拉模式。推指的是电路将电流“推”入负载,拉指的是电路将电流从负载“拉”回。
在推挽输出模式下,P-MOS和N-MOS都正常工作,当然在电路实际的工作中,每一时刻只会有一个管子导通。
输出高电平时,P-MOS会导通,N-MOS截止,此时输出端体现出来的就是高电平:
同理,在输出低电平时,P-MOS截止,N-MOS导通:
也正是因为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管导通,因此在推挽输出模式下导通损耗小,效率高。同时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当输出激活时负载是直接连接到电源和地的,因此能够提供大量电流,提高了电路的负载能力。
但是推挽模式也有一个缺点,如果把两个推挽结构相连,一个输出高电平,另一个输出低电平,反映到电路上则是高电平驱动的上MOS导通,下MOS关闭,低电平驱动的上MOS关闭,下MOS导通,此时电流将从第一个结构的VDD通过上MOS再经过第二个结构的下MOS直接流向GND,整个通路上的电阻非常小,从而引起短路。因此推挽模式下无法实现“线与”逻辑。
线与:多个信号线直接连接在一起,只有当所有信号全部为高电平时,合在一起的总线为高电平;只要有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信号为低电平,则总线为低电平。
开漏输出模式
开漏就是指MOS管的漏极开路,也就是漏极什么也不接,直接作为输出端口。
在这种模式下,当输出控制为高电平时,N-MOS截止,此时由于漏极是开路的,因此无法直接输出高电平,也是其主要特性,一般称为高电平没有驱动能力,此时要想获得高电平必须要外接上拉电阻,如下图:
而控制端输出低电平时,N-MOS打开,输出端口将直接与地相连,因此其输出低电平的驱动能力是很强的,如下图所示:
虽然开漏模式无法独立输出高电平,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使其可以非常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平(完全由上拉电阻连接的电源电平决定)。因此在一些需要做电平转换的地方,开漏模式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同时上面提到的推挽模式无法实现的“线与”逻辑在开漏模式下也能够实现。在高电平与低电平相连的情况下,由于上拉电阻的存在,不会出现推挽模式下的短路问题。
当然,开漏模式也有其缺点。其上升沿是通过上拉电阻来对负载充电,因此如果电阻小时延时就小,但功耗会变大,反之延时大功耗小。
总结
最后由一个表格来总结推挽输出与开漏输出的特性与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