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非常简单,和大家简单聊聊我在得物的这两年,也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这两年。
我是2022年的6月加入得物实习,负责某个业务中台的后端研发,那一年我21岁,还在读大三,还在迷茫未来是读研还是工作
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工作
,很大的原因是:考不上!!!(泪目
生活
上海四毒:字节,拼多多,得物,小红书!整个公司确实很卷,不过我们组还好,氛围挺好的。mentor会请客带我们去按脚,小组会定期聚餐轰趴,部门有时也会团建,也是给繁重的工作减缓一些压力。
但是生活始终都是公司和家两点一线,10点上班,10点下班,不过还好双休是有的,不过项目忙的时候,也是需要周末加加班…(听说隔壁小红书,连实习生都要大小周,亏贼!)
不过,每周最期待的是周五晚上和同事打两小时羽毛球,放松放松!
有一天周末,我写完了一篇博客,看着眼前的桌面,也开始庆幸当初选择了工作,至少我是喜欢现状的。
工作
在得物实习了一年后,23年7月,我拿到毕业证就从实习生转成正式员工了。
刚来得物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包括技术,也包括人情世故… 一开始就给mentor打打下手,后面就慢慢的开始自己独立承接一些模块,独立去接触一些新的技术栈,比如多级缓存、olap、回调
等等…
在这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接触olap,用了oltp的思维去写需求,结果不符合业务期望,后面就加班加点的根据olap的特性做优化,RT从3~4s优化到800~900ms
其实我所在的部门的技术栈并不算多,已有知识储备足够对付。但工作和学习还是不一样的,学习只需要埋头苦干,因为标准答案摆在那里了,所以 work hard 就能有好成绩。
但是业务需求是一个很薛定谔的存在
,埋头苦干之后可能会不符合业务需求,因为自己的理解可能和产品不一样,所以导致方向的偏离。工作更多也更重要的是沟通对齐
,否则就会走很多的弯路,而这些弯路最终都会成为每天的加班
,因为没人能承担延期上线的风险,所以work smart 才能有高产出。
以前我总是埋头写代码,不爱交流,也因此吃了不少亏。
我是靠背八股,刷算法进的互联网,以前一直在想,背着八股有啥用啊?后面真正到了工作才发现,大多数的八股是用在特定的场合,比如排查线上bug,cpu飙升,内存飙升,索引失效等等… 我以前一直不是很理解八股,所以记得不牢固,当在工作中逐渐熟悉之后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与记忆。
而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在研发工作中,确实用的少了一点,大多数情况都是用缓存
,空间换时间。最多就上个dp和贪心,比如说找多个子部门的最小公共父部门等等…
关于上海
其实上海给我的感觉并没有很特殊,也可能是我这个人不懂这些小资情调
。每天都是家和公司两点一线,两年了,也只是去过一次外滩。
不过要吐槽一下,上海的冬天真的冷!!
最后
其实我很喜欢我所在的组,可能是因为我是00年的,部门里面最小的,所以大家都很照顾我,如果我有比较棘手的问题,都会给予帮助和提示。
这一次的离职提的比较仓促,交接的也很匆忙,非常感谢PM、TL和BP没有卡我的审批。
我也非常欢迎大家来得物,这是一家高速发展的公司,虽然卷了一点,但里面的同事真的都是很不错的!
和大多数刚出社会的青年一样,我同样渴望被认可,也无比感恩得物的认可,也期望自己能不辜负这份认可。虽然我也不想离开,但新的故事总要开始。未知的路,总会伴随迷茫和不安,也希望自己能坚持下来。
最后的最后,真诚感恩每一位可可爱爱又善良可靠的同事,谢谢!
下一站是:北京海淀的后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