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名称:http请求离奇失踪案
案发地点:公司内部机器
案发时间:早上9点到9点30分
案发背景:两地三中心,双机房只单边出现该问题
案发事件:服务A的某些api请求离奇失踪,超时无响应,微服务报错:connection closed exception。
监控情况:30分钟内prometheus监控指标缺,grafana接口监控指标显示无接口耗时数据。听云平台apm发现调用链到redis处超时无响应。平台层,虚拟机,微服务,k8s,中间件等各系统负载指标均正常。
案件结果:2周已过,暂未结案。
排案思路:定期抓包,链路分析,厂商协助。
当客户端声称已向服务端发送了HTTP请求,而服务端坚称未接收到任何数据包时,首先应进行的是详细的网络通信审查。这涉及到对客户端发起的HTTP请求进行端到端的追踪,以及对服务端处理逻辑的全面分析。
在客户端侧,应通过高级网络分析工具来捕捉并记录所有发出的HTTP请求数据包,确保请求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应检查本地日志文件,确认请求是否已正确生成并通过网络栈发送。
此外,应评估客户端的网络环境,包括网络连接质量、DNS解析情况以及任何潜在的网络拥塞问题,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HTTP请求的成功传输。服务端则需进行反向追踪,通过访问日志、系统日志以及网络监控工具来验证是否有对应的HTTP请求到达。
此外,服务端应检查其网络堆栈配置,包括但不限于TCP/IP参数设置、防火墙规则以及负载均衡策略,以排除配置错误导致的通信失败。服务端还应审视其应用程序层面的代码,特别是与网络通信相关的部分,如Socket编程、HTTP框架的使用等,以确保没有软件缺陷导致请求处理不当。
若初步审查未能发现明显问题,应深入分析HTTP协议栈的交互过程,包括但不限于HTTP请求头、请求体以及任何传输层的加密或压缩机制。此外,还应考虑可能涉及的中间件组件,如代理服务器、内容分发网络(CDN)等,它们可能对请求的传递造成影响。例如,代理服务器可能会缓存请求,而CDN可能会根据地理位置重定向流量,这些行为都需要在分析中加以考虑。在确认网络通信链路无误后,应进一步探讨应用层的逻辑问题。这包括对客户端请求的解析过程、服务端的请求处理逻辑以及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格式进行细致审查。
特别是对于依赖于特定请求头或参数的业务场景,应验证这些元素是否被正确处理和识别。例如,某些Web服务可能要求特定的Content-Type头或API密钥,如果这些要求没有被满足,服务端可能会拒绝请求。
最后,为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建议实施持续的网络性能监控,以及定期的系统审计和压力测试。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通信瓶颈,优化网络架构,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建立详细的文档化流程,记录每次故障的诊断步骤和解决方案,对于未来快速定位和解决类似问题也至关重要。
#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