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学校让搞什么生活中的数学,推荐主题各种高大上,而我独爱简单,昨天讲了大概,仅从电梯开销说明摩天大楼为什么不能无限高,今天作文记下。不过最终,我还是没有选择这个题目,而是帮助小小讲区块链或大模型,为什么呢?因为摩天大楼这个主题不够洋气。
…
圣经里说巴别塔建不成受阻于沟通,人月神话这本书里也有阐述,但即便破除掉这些限制,摩天大楼依然建不成。
设楼层为 f 的大楼,电梯面积为 S1,有效使用面积为 S2,单位面积被 x 人占据,电梯人均面积压缩率为 R,单位面积的电梯可容纳 R * x 人,一部电梯要把所有人送上各自楼层,有下列等式:R * x * S1 = x * S2 * f。
S1 / S2 大到一定程度时,这座建筑就因有效使用面积过小(对住宅而言就是公摊面积过大),回报率太低被认为不划算的,设这个阈值为 k,那么有:f / R < k,所以 f < k * R,这就是大楼的极限高度。
接下来,如何优化?
没有必要一次性将所有人运上去,在时间 T 内分多趟运上去即可,设电梯速度为 v,T * v / f 就是运送趟数,那么上面的不等式就成了 f^2 < k * R * T * v,T 足够大,v 足够快,f 就可以加高,所以我们看到摩天大楼电梯速度都很快,而且错峰用梯。
我要避开排队论。要解释为什么多部电梯比一部电梯好,一定要涉及排队论,概率统计论是数学分支中一个极其重要又优美的领域,但这对一个应试教育下初中生而言,略显难度,我就直接说结论。
接下来,速度 v 如何提上去,如果没层楼都停,速度根本上不去,所以考虑极端情况,没必要使用一部电梯,采用分多部电梯,每个楼层一部怎么样?
有趣的来了,考虑通到最高层的电梯和通到第二层电梯,最高层只需要一部电梯,而所有楼层的电梯都要经过第二层,越往上层,有效使用面积越大,于是一个等差数列来了:
- 第 f 层单位面积容纳人数:x + (f - 1) * x / R
- 第 f - 1 层单位面积容纳人数:x + (f - 2) * x / R
- …
于是,f + f^2 / R = f * R,解出 f = R*(R - 1) ,是不是已经升维了。
再加上 “时间段 T 内按速率 v 运输”,再乘以 T * v / f 系数,大楼就可以建得更高了。
但现实不能这么理想化,现实中摩天大楼的电梯都是高中低分区,由于目前的巨高层建筑并不太高,也就 500,600 米,所以也没必要采用分段递减的电梯井。
毕竟电梯井也要对建筑物提供支撑力。
在重力作用下,支撑力也是摩天大楼不能无限高的限制,为了消除这种限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案:
减轻底层压力,甚至可以把电梯建到外面,具体建模和计算,自己算。但作为一个整体,你能说建到外面就建到外面吗?就好像你不能永久外置心脏一样,荣誉与共,你负担的就是你该负担的。
所以你看日本,东南亚,中东规划的几千米的超级超级高的建筑物,它一定是锥形的。
再次推荐《增长的极限》,再次推荐同质分流。
…
克莱伯定律,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吉尔德定律,马尔萨斯陷阱,诸如此类云云,万变不离其宗。
浙江温州皮鞋湿,下雨进水不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