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里程计之对极几何

视觉里程计之对极几何

前言

上一个章节介绍了视觉里程计关于特征点的一些内容,相信大家对视觉里程计关于特征的描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节给大家介绍视觉里程计另外一个概念,对极几何。

对极几何

对极几何是立体视觉中的几何关系,描述相机从不同位置拍摄3D场景时,3D点与相机位姿,图像观测像素坐标之间的几何关系。这种几何关系可以作为约束应用到求解相机运动及特征点3D坐标中。

立体视觉(Stereo Vision)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立体视觉(StereoVision) = 寻找相关性(Correspondences) + 重建(Reconstruction)
● Correspondences:给定张图片中的像素P点,寻找其在另一张图片中的对应点Pr。
● Reconstruction:给定一组对应点对(P,P,),计算其在空间中对应点P的3D坐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极几何中存在以下几个概念:对极点,对极线,对极平面。其中对极线构成的约束称为对极线约束,也称为对极约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极点:左相机光心OL在右相机平面上的成像点eR,称为其中一个对极点,类似的,OR在左相机上的成像点eL,也是对极点。对极点是虚拟的点,如果相机之间不能观测到对方光心,则对极点会在图像之外。

对极线:在相机OL观测到一个点XL,实际情况该XL可能对应3D坐标中任意一个Xi,因为线OLX被因为与左相机中心重合而被左相机视为一个点。但对于右相机,每个Xi则将有不同观测,这些观测为其图像平面中的一条线,该线称为对极线。如图,右摄像机中的那条线(eRXR)就称为对极线。对称地,右相机视线ORX为一个点,而被左相机视为对极线(eLXL)。
对极线是3D空间中点X的位置的函数,一个兴趣点对应一组对极线(XLeL,XReR)。由于线OLX通过透镜OL的光学中心,因此右图中相应的对极线必须通过eR(并且对应于左图中的极线)。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对极线都包含该图像的对极点。
对极平面:趣点X与两相机中心OL、OR三点形成的平面称为对极平面。对极平面与每个相机的图像平面相交形成线即为对极线。无论X位于何处,所有对极平面和对极线都与对极点相交。

基线:两个相机光心相连的直线OLOR称为基线

对极约束

P点在图像I1中观测的位置是P1,在I2中观测的位置是P2,O1与O2为相机的光心。点P与O1,O2形成的平面称为极平面。极平面与图像平面的交线称为极线,即图中的l1与l2。其中e1与e2称为极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O1相机坐标系下P点坐标为P(X,Y,Z),归一化坐标为Pu(X1,Y1,1),则根据针孔相机投影模型,观测的像素坐标P1(u1,v1)为:

  [ u 1 v 1 1 ] =   [ f x 0 c x 0 f y c y 0 0 1 ]   [ X 1 X 1 1 ] \ \left[\begin{matrix}u_1\\v_1\\1\\\end{matrix}\right] =\ \left[\begin{matrix}f_x&0&c_x\\0&f_y&c_y\\0&0&1\\\end{matrix}\right] \ \left[\begin{matrix}X_1\\X_1\\1\\\end{matrix}\right]   u1v11 =  fx000fy0cxcy1   X1X11

化为简洁的形式如下,其中K为相机内参:

p 1 = K P u 1 p_1=KP_u^1 p1=KPu1

好了,现在假设O1相机相对于O2的运动及旋转为t与R,那么根据坐标系变换的关系,P在O2坐标系下坐标为:

P 2 = R P 1 + t P_2=RP_1+t P2=RP1+t

同样,根据相机投影模型,可以得到观测像素坐标与局部三维坐标的关系为:

p 2 = K P u 2 = K ( R P 1 + t ) u p_2=KP_u^2=K(RP_1+t)_u p2=KPu2=K(RP1+t)u

为了描述对极约束,这里需要用到投影关系,即一个坐标等比例缩放的关系,物理含义是指它们是在同一条射线上,通过投影关系,可以得到在相机O1与O2下,对P点观测的归一化坐标关系为:

p u 2 ∗ 1 s 2 = R p u 1 ∗ 1 s 1 + t p_u^2\ast\frac{1}{s_2}=Rp_u^1\ast\frac{1}{s_1}+t pu2s21=Rpu1s11+t

在等式左右同时左乘t^,上三角符号含义为取向量的反对称矩阵,运算结果为向量的外积,因为相同向量,外积为0,所以上式变为

t ∧ ∗ p u 2 ∗ 1 s 2 = t ∧ R p u 1 ∗ 1 s 1 t^\land\ast p_u^2\ast\frac{1}{s_2}=t^\land Rp_u^1\ast\frac{1}{s_1} tpu2s21=tRpu1s11

两边同时乘以p2的转置

( p u 2 ) T ∗ t ∧ ∗ p u 2 ∗ 1 s 2 = ( p u 2 ) T ∗   t ∧ R p u 1 ∗ 1 s 1 \left(p_u^2\right)^T\ast t^\land\ast p_u^2\ast\frac{1}{s_2}=\left(p_u^2\right)^{T{\ast\ t}^\land}Rp_u^1\ast\frac{1}{s_1} (pu2)Ttpu2s21=(pu2)T tRpu1s11

其中左等式,t^p2u为一个与t及p2u垂直的向量(所以对极几何t一定不能为0,不然在推导这里就不成立),既然与自身垂直,那么两个垂直向量做内积,结果为0,左侧严格等于0。则此时去掉常数项也不会影响等式成立

( p u 2 ) T t ∧ R p u 1 = 0 \left(p_u^2\right)^Tt^\land Rp_u^1=0 (pu2)TtRpu1=0

其中p1u,p2u为物体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归一化坐标,其与物体真实坐标及像素的齐次坐标关系为:

P u 1 = K − 1 u 1 齐 = s 1 P 1 P_u^1=K^{-1}u_1^齐=s_1P^1 Pu1=K1u1=s1P1
通常有如下表示:

E = t ∧ R E=t^\land R E=tR

称E为对极几何中的本质矩阵(Essential Matrix),如果把物体的归一化坐标换为像素齐次坐标,则有如下结果:

u 2 齐 K − T t ∧ R K − 1 u 1 齐 = 0 u_2^齐K^{-T}t∧RK^{-1}u_1^齐=0 u2KTtRK1u1=0

其中有如下表示:

F = K − T E K − 1 F=K^{-T}EK^{-1} F=KTEK1

F包含内参,称为对极几何中的基础矩阵(Fundamental Matrix).

本质矩阵的求解-八点法

由上可知,一对匹配点,与本质矩阵的关系可以得到一个等式:

( p u 2 ) T E p u 1 = 0 \left(p_u^2\right)^TEp_u^1=0 (pu2)TEpu1=0

其中E矩阵为3x3矩阵,有9个未知数,但实际上E只有5个自由度,表明其最少可以用五个点来列方程来求解,但这五个自由度是建立在非线性性质之上的,求解比较复杂。如果只考虑其尺度等价性,则E有8个自由度,这种线性性质会让求解更简单些,所以就有了常用的8点法。设E为:

E   =   [ e 1 e 2 e 3 e 4 e 5 e 6 e 7 e 8 e 9 ] E\ =\ \left[\begin{matrix}e_1&e_2&e_3\\e_4&e_5&e_6\\e_7&e_8&e_9\\\end{matrix}\right] E =  e1e4e7e2e5e8e3e6e9

则对极约束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 x 2 y 2 1 ] [ e 1 e 2 e 3 e 4 e 5 e 6 e 7 e 8 e 9 ] [ x 1 y 1 1 ]   =   0 \left[\begin{matrix}x_2&y_2&1\\\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e_1&e_2&e_3\\e_4&e_5&e_6\\e_7&e_8&e_9\\\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x_1\\y_1\\1\\\end{matrix}\right]\ =\ 0 [x2y21] e1e4e7e2e5e8e3e6e9 x1y11  = 0

把E写为向量形式:

e = [ e 1 e 2 e 3     e 4 e 5 e 6     e 7 e 8 e 9 ] T e=\left[\begin{matrix}e_1&e_2&e_3\\\end{matrix}\ \ \ \begin{matrix}e_4&e_5&e_6\\\end{matrix}\ \ \ \begin{matrix}e_7&e_8&e_9\\\end{matrix}\right]^T e=[e1e2e3   e4e5e6   e7e8e9]T

则上式方程为:

[ x 2 x 1 x 2 y 1 x 2     y 2 x 1 y 2 y 1 y 2     x 1 y 1 1 ] ∗ e   =   0 \left[\begin{matrix}x_2x_1&x_2y_1&x_2\\\end{matrix}\ \ \ \begin{matrix}y_2x_1&y_2y_1&y_2\\\end{matrix}\ \ \ \begin{matrix}x_1&y_1&1\\\end{matrix}\right]\ast e\ =\ 0 [x2x1x2y1x2   y2x1y2y1y2   x1y11]e = 0

使用8对匹配点,每一对匹配点构成上述的方程,那么就有8组方程,最后8组方程构成一个线性齐次方程组,这种将本质矩阵看做向量,然后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获得矩阵的方式,也称为直接线性变换法(DLT)。如下:

( x 2 1 x 1 1 x 2 1 y 1 1 x 2 1 y 2 1 x 1 1 y 2 1 y 1 1 y 2 1 x 1 1 y 1 1 1 x 2 2 x 1 2 x 2 2 y 1 2 x 2 2 y 2 2 x 1 2 y 2 2 y 1 2 y 2 2 x 1 2 y 1 2 1 . . .   x 2 8 x 1 8 x 2 8 y 1 8 x 2 8 y 2 8 x 1 8 y 2 8 y 1 8 y 2 8 x 1 8 y 1 8 1 ) e = 0 \left(\begin{array}{ccccccccc} x_{2}^{1} x_{1}^{1} & x_{2}^{1} y_{1}^{1} & x_{2}^{1} & y_{2}^{1} x_{1}^{1} & y_{2}^{1} y_{1}^{1} & y_{2}^{1} & x_{1}^{1} & y_{1}^{1} & 1 \\ x_{2}^{2} x_{1}^{2} & x_{2}^{2} y_{1}^{2} & x_{2}^{2} & y_{2}^{2} x_{1}^{2} & y_{2}^{2} y_{1}^{2} & y_{2}^{2} & x_{1}^{2} & y_{1}^{2} & 1 \\ & ... \\\ x_{2}^{8} x_{1}^{8} & x_{2}^{8} y_{1}^{8} & x_{2}^{8} & y_{2}^{8} x_{1}^{8} & y_{2}^{8} y_{1}^{8} & y_{2}^{8} & x_{1}^{8} & y_{1}^{8} & 1 \end{array}\right) e=0 x21x11x22x12 x28x18x21y11x22y12...x28y18x21x22x28y21x11y22x12y28x18y21y11y22y12y28y18y21y22y28x11x12x18y11y12y18111 e=0

根据线性方程解的情况,左侧系数矩阵为8x9的矩阵,e一定存在非零解。求解该方程,就可以得到本质矩阵E的每个元素了。

从本质矩阵恢复相机运动

在得到本质矩阵E之后,还需要从E中恢复相机的运动R与t。此时需要用到奇异值分解(SVD),假设E的SVD为:

E = U ∑ V T E=U\sum V^T E=UVT

其中U与V为正交阵,∑为奇异值矩阵。有如下性质:∑ = diag(σ,σ,0)。于是可以配凑出t与R

t 1 ∧ = U R z ( π 2 ) ∑ V T , R 1 = U R z T ( π 2 ) V T t 2 ∧ = U R z ( − π 2 ) ∑ V T , R 2 = U R z T ( − π 2 ) V T \begin{array}{c} t_{1}^{\wedge}=U R_{z}\left(\frac{\pi}{2}\right) \sum V^{\mathrm{T}}, R_{1}=U R_{z}^{T}\left(\frac{\pi}{2}\right) V^{T} \\ t_{2}^{\wedge}=U R_{z}\left(-\frac{\pi}{2}\right) \sum V^{\mathrm{T}}, R_{2}=U R_{z}^{T}\left(-\frac{\pi}{2}\right) V^{T} \end{array} t1=URz(2π)VT,R1=URzT(2π)VTt2=URz(2π)VT,R2=URzT(2π)VT

其中:

R z ( π 2 ) =   [ 0 − 1 0 1 0 0 0 0 1 ] , R z ( − π 2 ) =   [ − 0 1 0 1 0 0 0 0 1 ] R_z\left(\frac{\pi}{2}\right)=\ \left[\begin{matrix}0&-1&0\\1&0&0\\0&0&1\\\end{matrix}\right],R_z\left(-\frac{\pi}{2}\right)=\ \left[-\begin{matrix}0&1&0\\1&0&0\\0&0&1\\\end{matrix}\right] Rz(2π)=  010100001 ,Rz(2π)=  010100001

由于E与-E的等价,这里t取负号也是成立的,所以一共有四组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只有第一种情况,P点在两个相机下具有正的深度,所以只要把任意一点求解出深度,在两个相机坐标系下深度都为正,就可以得到真实解了。

单应矩阵

多视图几何中,除了本质矩阵和基础矩阵,还存在另一种常见的矩阵:单应矩阵(Homography)H,它描述了两个平面之间的映射关系。若场景中的特征点都落在同一平面上(比如墙、地面等),则可以通过单应性进行运动估计。这种情况在无人机携带的俯视相机或扫地机携带的顶视相机中比较常见。
单应矩阵通常描述处于共同平面上的一些点在两张图像之间的变换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应性在SLAM中具有重要意义。当特征点共面或者相机发生纯旋转时,基础矩阵的自由度下降,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退化(degenerate)。现实中的数据总包含一些噪声,这时如果继续使用八点法求解基础矩阵,基础矩阵多余出来的自由度将会主要由噪声决定。为了能够避免退化现象造成的影响,通常我们会同时估计基础矩阵F和单应矩阵H,选择重投影误差比较小的那个作为最终的运动估计矩阵。

单应矩阵的求解

如果特征点都在一个平面上,即点P满足:

n T P + d = 0 n^TP+d=0 nTP+d=0

那么有:

− n T P d   =   1 -\frac{n^TP}{d}\ =\ 1 dnTP = 1

这里的平面,指在O1坐标系下的平面,借助这个平面模型,按照推导基础矩阵约束过程类似,在O2中对P点观测的齐次坐标为:

p 2 = s 2 K ( R P 1 + t ) = s 2 K ( R P 1 + t ( − n T P 1 d ) ) p_2=s_2K\left(RP_1+t\right)=s_2K\left(RP_1+t\left(-\frac{n^TP_1}{d}\right)\right) p2=s2K(RP1+t)=s2K(RP1+t(dnTP1))
= s 2 K ( R − t n T d ) P 1 =s_2K\left(R-\frac{tn^T}{d}\right)P_1 =s2K(RdtnT)P1
= s 2 K ( R − t n T d ) 1 s 1 K − 1 p 1 =s_2K\left(R-\frac{tn^T}{d}\right){\frac{1}{s_1}K}^{-1}p_1 =s2K(RdtnT)s11K1p1

使用相机内参进行坐标转换时,如果只有内参K,那么点的坐标为物体归一化坐标到像素坐标,如果带深度或者比例系数s,则为物体实际坐标到像素坐标转换。记p2与p1之间的转换矩阵为H,则有

p 2 = H p 1 p_2=Hp_1 p2=Hp1

即:

( x 2 y 2 1 )   =   ( h 1 h 2 h 3 h 4 h 5 h 6 h 7 h 8 h 9 ) ( x 1 y 1 1 ) \left(\begin{matrix}x_2\\y_2\\1\\\end{matrix}\right)\ =\ \left(\begin{matrix}h_1&h_2&h_3\\h_4&h_5&h_6\\h_7&h_8&h_9\\\end{matrix}\right)\left(\begin{matrix}x_1\\y_1\\1\\\end{matrix}\right) x2y21  =  h1h4h7h2h5h8h3h6h9 x1y11

由于p2与坐标转换后的p1在同一条射线上,所以等式右边乘以任意非零常数仍然成立。这里可以通过系数调整,使h9为1,于是上述方程,可以整理得如下等式:

u 2 = h 1 u 1 + h 2 v 1 + h 3 h 7 u 1 + h 8 v 1 + h 9 v 2 = h 4 u 1 + h 5 v 1 + h 6 h 7 u 1 + h 8 v 1 + h 9 \begin{array}{l} u_{2}=\frac{h_{1} u_{1}+h_{2} v_{1}+h_{3}}{h_{7} u_{1}+h_{8} v_{1}+h_{9}} \\ v_{2}=\frac{h_{4} u_{1}+h_{5} v_{1}+h_{6}}{h_{7} u_{1}+h_{8} v_{1}+h_{9}} \end{array} u2=h7u1+h8v1+h9h1u1+h2v1+h3v2=h7u1+h8v1+h9h4u1+h5v1+h6
h 1 u 1 + h 2 v 1 + h 3 − h 7 u 1 u 2 − h 8 v 1 u 2 = u 2 h 4 u 1 + h 5 v 1 + h 6 − h 7 u 1 v 2 − h 8 v 1 v 2 = v 2 \begin{array}{l} h_{1} u_{1}+h_{2} v_{1}+h_{3}-h_{7} u_{1} u_{2}-h_{8} v_{1} u_{2}=u_{2} \\ h_{4} u_{1}+h_{5} v_{1}+h_{6}-h_{7} u_{1} v_{2}-h_{8} v_{1} v_{2}=v_{2} \end{array} h1u1+h2v1+h3h7u1u2h8v1u2=u2h4u1+h5v1+h6h7u1v2h8v1v2=v2

这样一对匹配点,就可以获得两个方程,当有4对匹配点时,则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

( u 1 1 v 1 1 1 0 0 0 − u 1 1 u 2 1 − v 1 1 u 2 1 0 0 0 u 1 1 v 1 1 1 − u 1 1 v 2 1 − v 1 1 v 2 1 u 1 2 v 1 2 1 0 0 0 − u 1 2 u 2 2 − v 1 2 u 2 2 0 0 0 u 1 2 v 1 2 1 − u 1 2 v 2 2 − v 1 2 v 2 2 u 1 3 v 1 3 1 0 0 0 − u 1 3 u 2 3 − v 1 3 u 2 3 0 0 0 u 1 3 v 1 3 1 − u 1 3 v 2 3 − v 1 3 v 2 3 u 1 4 v 1 4 1 0 0 0 − u 1 4 u 2 4 − v 1 4 u 2 4 0 0 0 u 1 4 v 1 4 1 − u 1 4 v 2 4 − v 1 4 v 2 4 ) ( h 1 h 2 h 3 h 4 h 5 h 6 h 7 h 8 ) = ( u 2 1 v 2 1 u 2 2 v 2 2 u 2 3 v 2 3 u 2 4 v 2 4 ) \left(\begin{array}{cccccccc} u_{1}^{1} & v_{1}^{1} & 1 & 0 & 0 & 0 & -u_{1}^{1} u_{2}^{1} & -v_{1}^{1} u_{2}^{1} \\ 0 & 0 & 0 & u_{1}^{1} & v_{1}^{1} & 1 & -u_{1}^{1} v_{2}^{1} & -v_{1}^{1} v_{2}^{1} \\ u_{1}^{2} & v_{1}^{2} & 1 & 0 & 0 & 0 & -u_{1}^{2} u_{2}^{2} & -v_{1}^{2} u_{2}^{2} \\ 0 & 0 & 0 & u_{1}^{2} & v_{1}^{2} & 1 & -u_{1}^{2} v_{2}^{2} & -v_{1}^{2} v_{2}^{2} \\ u_{1}^{3} & v_{1}^{3} & 1 & 0 & 0 & 0 & -u_{1}^{3} u_{2}^{3} & -v_{1}^{3} u_{2}^{3} \\ 0 & 0 & 0 & u_{1}^{3} & v_{1}^{3} & 1 & -u_{1}^{3} v_{2}^{3} & -v_{1}^{3} v_{2}^{3} \\ u_{1}^{4} & v_{1}^{4} & 1 & 0 & 0 & 0 & -u_{1}^{4} u_{2}^{4} & -v_{1}^{4} u_{2}^{4} \\ 0 & 0 & 0 & u_{1}^{4} & v_{1}^{4} & 1 & -u_{1}^{4} v_{2}^{4} & -v_{1}^{4} v_{2}^{4}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 h_{1} \\ h_{2} \\ h_{3} \\ h_{4} \\ h_{5} \\ h_{6} \\ h_{7} \\ h_{8}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 u_{2}^{1} \\ v_{2}^{1} \\ u_{2}^{2} \\ v_{2}^{2} \\ u_{2}^{3} \\ v_{2}^{3} \\ u_{2}^{4} \\ v_{2}^{4} \end{array}\right) u110u120u130u140v110v120v130v140101010100u110u120u130u140v110v120v130v1401010101u11u21u11v21u12u22u12v22u13u23u13v23u14u24u14v24v11u21v11v21v12u22v12v22v13u23v13v23v14u24v14v24 h1h2h3h4h5h6h7h8 = u21v21u22v22u23v23u24v24

求解该非齐次方程组,可以得到H矩阵的每个系数。

从单应矩阵恢复相机运动

而从H矩阵恢复相机运动,也可以通过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即:

分解的结果会有八组解,此时会把八组解都进行验证,取重投影误差最小的一组,作为最优解。

单应矩阵在相机发生纯旋转时,仍然可以求得旋转,而不是像本质矩阵,在发生纯旋转时,方程其实是失效的,此时求得的矩阵受噪声影响很大,而单应矩阵能更好的应对这个纯旋转问题,来恢复相机的运动。

三角测量

单张图像是无法得到特征点深度的,在有两张图像后,通过本质矩阵或者单应矩阵,我们可以恢复相机之间的运动。在求得相机运动后,可以通过三角测量,来求得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x1,x2是两个特征点(实际物体)的归一化坐标,那么它们满足:

s 2 x 2 = s 1 R x 1 + t s_2x_2=s_1Rx_1+t s2x2=s1Rx1+t

其中R与t为O2下O1的位姿。上式两边,同时乘以x2^,可得:

s 2 x 2 ∧ x 2 = s 1 x 2 ∧ R x 1 + x 2 ∧ t s_2x_2^\land x_2=s_1x_2^\land Rx_1+x_2^\land t s2x2x2=s1x2Rx1+x2t

显然左式等于0,于是有:

s 1 x 2 ∧ R x 1 + x 2 ∧ t =   0 s_1x_2^\land Rx_1+x_2^\land t=\ 0 s1x2Rx1+x2t= 0

该式中只有s1一个未知数,可以很方便得求出p1的深度。有了p1深度,p2的深度s2也很容易求出了。实际中由于噪声的存在,R,t不一定能使方程准确的等于0,更常见的做法是通过二小二乘的方式求得点的坐标,而不是直接求解。

参考链接:https://www.guyuehome.com/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491358.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主板各模块成本占比解析

汽车充电桩主板是汽车充电桩的重要组件,主要由微处理器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安全保护模块、传感器模块等多个模块构成。深入探究各模块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并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化做…

网络层介绍,IP地址分类以及作用

IP地址组成: TTL:生存时间 基于ICMP报文 特殊地址: 0.0.0.0-0.255.255.255 1.代表未指定的地址 默认路由 DHCP下发地址的时候,发个报文给DHCP服务器 临时用0.0.0.0借用地址,未指定地址。 2.全网地址:目…

iNet Network Scanner Mac 网络扫描工具

iNet Network Scanner for Mac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扫描工具,专为Mac用户设计。它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网络分析功能,使用户能够轻松获取Mac连接的网络和设备的详细信息。 软件下载:iNet Network Scanner Mac v3.1.0激活版 这款软件具备多种扫描…

自动驾驶-如何进行多传感器的融合

自动驾驶-如何进行多传感器的融合 附赠自动驾驶学习资料和量产经验:链接 引言 自动驾驶中主要使用的感知传感器是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这两种模态的数据都可以进行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并用于自动驾驶中,但是如果只使用单一的传感器进行上述工作…

使用Spark单机版环境

在Spark单机版环境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战操作。首先,可使用特定算法或数学软件计算圆周率π,并通过SparkPi工具验证结果。其次,在交互式Scala版或Python版Spark Shell中,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打印九九表等操作&…

Gerber文件输出

Gerber文件输出 综述:本文主要讲述了AD软件中相关文件的导出(装配图、BOM表、Gerber文件)及文件的整理。 1. 输出装配图 方法一:点击“文件”→“装配输出”→“Assembly Drawings”,即可输出装配图,但是…

代码随想录 图论-并查集

代码随想录 (programmercarl.com) 寻找图中是否存在路径这道题中的类可看做并查集的标准类 目录 1971.寻找图中是否存在路径 684.冗余连接 685.冗余连接II 1971.寻找图中是否存在路径 1971. 寻找图中是否存在路径 已解答 简单 相关标签 相关企业 有一个具有 n 个顶…

文心一言指令词宝典之职场效率篇

作者:哈哥撩编程(视频号、抖音、公众号同名) 新星计划全栈领域优秀创作者博客专家全国博客之星第四名超级个体COC上海社区主理人特约讲师谷歌亚马逊演讲嘉宾科技博主极星会首批签约作者 🏆 推荐专栏: 🏅…

OriginBot智能机器人开源套件

详情可参见:OriginBot智能机器人开源套件——支持ROS2/TogetherROS,算力强劲,配套古月居定制课程 (guyuehome.com) OriginBot智能机器人开源套件 最新消息:OriginBot V2.1.0版本正式发布,新增车牌识别,点击…

C# wpf 嵌入hwnd窗口

WPF Hwnd窗口互操作系列 第一章 嵌入Hwnd窗口(本章) 第二章 嵌入WinForm控件 第三章 嵌入WPF控件 文章目录 WPF Hwnd窗口互操作系列前言一、如何实现1、继承HwndHost2、实现抽象方法3、xaml中使用HwndHost控件 二、具体实现1、Win32窗口2、HwndSource窗…

html 元素宽度自适应 占据剩余宽度

弹性盒实现 父元素设置display: flex; 需要自适应宽度的子元素设置flex: 1; <html lang"en"> <head><style>*{margin: 0;padding: 0;}.main{display: flex;}.box1,.box2{width: 100px;height: 200px;}.box1{background: rgb(134 187 233);}.box2…

String类(三)

文章目录 string类&#xff08;三&#xff09;string类的模拟实现&#xff1a;1.默认成员变量和函数2.string的长度和下表引用3.字符串拷贝构造4. 赋值拷贝5.字符串比较6.字符串的增添操作7.insert插入操作8.遍历字符 string类&#xff08;三&#xff09; string类的模拟实现&…

存内计算:释放潜能的黑科技

什么是存内计算&#xff1f; 存内计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架构&#xff0c;它将存储器和计算单元融合在一起&#xff0c;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存内计算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消除数据搬运的延迟和功耗&#xff0c;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能效比。目前&#xff0c;存内计算技术正处…

【SAP2000】碰撞分析 Impact Analysis

碰撞分析 Impact Analysis CSI程序的动力分析功能非常广泛。一个例子是分析两个质量或结构之间碰撞效应的能力。 The possibilities of dynamic analysis with CSI programs are very extensive. An example of this is the ability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collision bet…

[WTL/Win32]_[初级]_[如何设置ListView的列宽不出现水平滚动条]

场景 开发WTL/Win32的程序时&#xff0c;经常会用到表格控件CListViewCtrl。这个控件需要设置列的宽度&#xff0c;当用完100%的宽度来平均分配给列宽时&#xff0c;一加载数据多&#xff0c;就会出现垂直滚动条后&#xff0c;水平滚动条也会同时出现的问题。怎么设置才能让水…

Redis如何应对缓存穿透问题——Java全栈知识(9)

我们在正常使用缓存的时候的流程大概就是这样的&#xff1a; 请求访问缓存&#xff0c;缓存有数据就返回&#xff0c;缓存无数据就去数据库里面查数据写入到缓存中。 1、缓存穿透问题 但是如果由恶意请求&#xff0c;短时间内大量的访问不存在的数据&#xff0c;这时每个请求…

Matlab之求直角坐标系下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目的&#xff1a;在直角坐标系下&#xff0c;求两个直线的交点坐标 一、函数的参数说明 输入参数&#xff1a; PointA&#xff1a;直线A上的点坐标&#xff1b; AngleA&#xff1a;直线A的倾斜角&#xff0c;单位度&#xff1b; PointB&#xff1a;直线B上的点坐标&#xf…

5个免费的3D钣金CAD软件

如果你正在设计简单的折叠钣金零件&#xff0c;则只需设计一些具有圆角半径的法兰&#xff1a;一个简单的钣金模块。 首先&#xff0c;你可以采用老式方式绘图并以 2D 方式完成所有操作。 许多传统制造商仍在使用 2D DWG 和 DXF 图纸。 因此&#xff0c;你很有可能只需快速起草…

视频声音生成字幕 pr生成视频字幕 以及字幕乱码的解决

目录 目录 1、首先把要生成字幕的视频拖入以创建序列 2、点击工具栏的 窗口 选择 文本 3、选择字幕下的 转录序列 4、选择输出的语言&#xff08;主要看视频声音说的是啥语言&#xff09; 5、音轨 选择 音频1​编辑 6、点击转录 7、等待转录文本 8、点击创建说明性字幕按…

【C语言】C语言运算符优先级详解

文章目录 &#x1f4dd;前言&#x1f309;运算符优先级简述 &#x1f320;逻辑与和逻辑或&#x1f309;赋值和逗号运算符 &#x1f320;位运算&#x1f309;条件表达式&#x1f309;位运算与算术运算结合&#x1f309;混合使用条件表达式和赋值运算符&#x1f309; 逗号运算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