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由日本心理学家岸见一郎和奥冈昌高合著的畅销心理成长书籍。这本书基于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介绍了“自我决定心理学”的观点,探讨了人们如何克服害怕失败,勇敢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本书在心理学、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领域有很高的评价。
好书推荐序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日本作家古贺史健编著的哲学著作,于2013年12月首次出版。该书采取了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围绕“人是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展开了简单却深刻的讨论。“哲人”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青年”解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获得幸福,又如何鼓起被讨厌的勇气去面对他人。
该书采用对话体的方式,描写了一名被诸多烦恼缠绕、眼里矛盾与混沌、根本无幸福可言的“青年”,在听到了一名“哲人”的主张“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后便来与其争论,“青年”逐渐在一夜一夜与“哲人”辩论中懂得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一样!”。该书内容为: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等。
该书不仅分析了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根源,而且还一一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涉及的案例朴实平直,没有以“躁郁症”或“多重身份”等险奇案例吸引眼球,更多的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议题。针对“什么是幸福”这个永久的哲学追问,提出独到见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如何获得幸福”的具体对策。
关系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 胡慎之: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也许阅读过程中你会被作者的“犀利”颠覆三观,心生不爽。但不爽过后,抬头看窗外,满目清凉,世界会美好很多。
我们还能改变吗
很多人认为,无论读了多少书,走过多远的路,作为根基的“性格和秉性”,绝不会变。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性格和秉性是由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此处的生活方式包含人生观、世界观、性格和生存方式等,而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尽管有些客观因素,比如国籍、种族、家庭、先天缺陷等,是先天决定的,但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在人出生以后,接下来的行为都由自己负责。一般的人都是在10岁左右,不自觉地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要如何改变自己
改变的答案需要自己去寻找,而不要希冀别人给出。在寻找个人改变的密码钥匙之前,不要只关注被给予了什么,而应关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只关注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并不会变化。被给予的东西也不可能因为我们的不满而更换。我们需要利用现有的东西更新自己后续的人生剧本。不要以消极、僵化的思想等待被给予,而要以积极的心态,变化的眼光积极地去创造。
当我们深吸一口气,撸起袖子准备迎接改变时,首先要做好“摒弃现有生活方式“的决心。要勇于跳出现有的舒适圈,进入拉伸区,要勇于面对与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陌生与不安,在极大的不确定中去摸索与探寻个人的、全新的、动态的确定性!当下定决心以后,你会发现,世界其实很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人生幸福。
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生于人世间,忙忙碌碌,孜孜以求,到底是为了什么?很多人的答案是很可悲的,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认可可以是客观结果但不应是主观目的。主观目的应当是负责任地过好自己的一生,能不能得到认可并不是自己的人生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从根本上否定认可欲求。
我们并不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有的人只有通过认可,才能消除自卑感,增加自信心,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这种情节,也是讨好型人格的底层原因。把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奋斗目标,会陷入一种不可控的危险,即:“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去做坏事儿”。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即使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追求认可,更多地发生在家庭内部,尤其是父母与子女间。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总爱问我们:你到底在为谁学习?这还用问?为了家长嘛!…… 孩子在形成独立思想之前,父母的认可和表扬仿佛就是他们一切努力的目标,很多家长也乐此不疲,以自己的方式试图塑造或改造自己的孩子。然而,不知父母是否意识到,即使再怎么认真仔细地照顾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规划孩子的人生。孩子终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生活。尤其在家庭内部,做父母的更要有意识地分离课题。要分清哪些是孩子的课题,哪些是父母的课题。要勇于放下“不是自己的课题“。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从而以”爱“的名义,干涉孩子的课题。阿德勒心理学的原则,家长应当竭尽全力援助,而不是妄加干涉。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妄加干涉。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大抵根源于此。
这里又要提到认知的问题,父母要提高自己的认知,了解哪些是孩子的课题,哪些是家长的课题。父母是无法改变孩子的,能够改变自己的唯有孩子自己。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摸索自己的人生道路,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父母所做的就是陪伴与指引,而不要以爱的名义强加干涉。与孩子保持合适的距离,合适的距离就是:伸伸手即可触及,但不踏入对方领域。要注意,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以此为前提,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由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是极不自由的生活方式。这样做的原因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但我们没必要讨好任何人,唯一需要讨好的人是自己。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这并不是自我,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希望别人顺从自己的喜好和欲求的才是自我!
不想被别人讨厌,是一种很自然的欲望和冲动。按这种惯性生活,就像自斜坡滚落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真正的自由,是把自己从下向上推的自由。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不需要得到谁的认可和赞许,甚至被别人讨厌也无所谓。被别人讨厌,这是独立个人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自由生活的表现。
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当然这里的被别人讨厌并不是故意惹人讨厌。一个是客观一个是主观。没有人会没有任何目的地惹人讨厌。但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生活奋斗,别人讨厌我那是别人的课题,与我无关。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获得幸福的勇气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之卡
作为社会的人,都希望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动改变人际关系,并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我们不可以,也不能操纵他人。我们的目的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人际关系的“王牌“,掌握在当下的自己手中。如果被认可欲求束缚,这张人际关系”王牌“就掌握在别人手中。我们也就失去了自由!
认知收获
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迷失自我,为了不被讨厌而牺牲自己的真实感受。
然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却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恰恰是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由“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整理而成,由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共同创作。
我们之所以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害怕被别人讨厌,根源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不足。
我们往往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认同之上,忘记了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阿德勒强调,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人的看法,而是来源于自我实现的努力。因此,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一步。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告诉我们,正视自己的不足,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改进,我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书中还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阿德勒看来,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我。相反,我们应该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实现个人和集体的成长。
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爱,也不肯能活成所有人期待的样子。一味在意别人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的人,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
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