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Internet 因特网
- 1.1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
- 1.2 因特网的组成
- 二、三种交换方式
- 2.1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 2.2 *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 2.3 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
-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 四、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4.1 比特 和 速率
- 4.2 *带宽
- 4.3 吞吐量
- 4.4 *时延
- 4.5 时延带宽积
- 4.6 往返时间
- 4.7 *利用率
- 4.8 丢包率
- 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5.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5.2 分层的必要性
- 5.3 专业术语
- 总结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专用术语
- OSI 参考模型
-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Internet 因特网
1.1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
-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 多个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或互连网)。
- 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internet与Internet的区别:(大小写)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Internet
(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2 因特网的组成
-
边缘部分
-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
-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二、三种交换方式
2.1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2.2 *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 将报文划分为若干等长的数据段,
- 然后给各数据段添加首部构成分组
- 首部(包含重要的控制信息)
- 添加首部的作用:存放目的地址
- 结点交换机(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 分组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可走不同的路径
- 目的主机接收分组后,去掉首部,将各数据段组合还原报文
2.3 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
早期使用,现在都是分组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没有精确统一的定义
最简单的定义是:互连、自治、计算机集合
不同阶段定义不同,反映当时的网络技术发展水平
四、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常用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八个:
4.1 比特 和 速率
- 比特
- 数据量单位
- 速率 (数据率/比特率)
- 每秒传输多少个比特
- 每秒传输多少个比特
- 题
时间 t
路程 S
速度 V
V = S/t
S = Vt
t = S/V
4.2 *带宽
- 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 也就是“最高数据率”
- 单位时间内,在网络上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速率。
4.3 吞吐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4.4 *时延
-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发送速率
-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电磁波的传送速率
- 处理时延
例题:
4.5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带宽
4.6 往返时间
双向交互一次所需时间
4.7 *利用率
4.8 丢包率
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5.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TCP/IP 协议簇:
5.2 分层的必要性
数据链路层:作用范围 解决分组在一段链路或网络上的传输问题
网络层: 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问题
运输层: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5.3 专业术语
-
1. 实体 :
- 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后室)
-
对等实体:
- 收发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网页前端与 tomcat后端)
-
2.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集合(不同层级 使用对应的协议,HTTP、TCP、UDP等)
- 协议三要素:
- 语法 定义交换信息的格式 (哪些字段何种信息构成…)
- 语义 定义收发双方要完成的操作(发送请求 返回响应…)
- 同步 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
- 协议三要素:
-
3.服务
-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本层能够向上层服务。
- 要使用本层协议,需要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 实体看得见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但不知道协议
-
服务访问点: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为帧的“类型”字段
- 网络层为IP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字段”
- 运输层为“端口号”
-
服务原语 : 上下层交换一些命令
- 协议数据单元PDU :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
- 服务数据单元SDU : 同一系统内,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包
- 多个SDU可以合成为一个PDU,一个SDU可以划分为几个PDU
总结
计算机网络笔记(湖科大教书匠版本)
计算机网络微课堂 _ 湖科大教书匠 _ BLIBLI _ 视频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专用术语
OSI 参考模型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通过ISP接入英特网,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向ISP交纳规定费用,就能拿到IP。
基于ISP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