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磁盘接口类型
- 二、磁盘设备的命名
- 三、fdisk分区
- 四、自动挂载
- 五、扩容swap
- 六、GPT分区
- 七、逻辑卷管理
- 八、磁盘配额
- 九、RAID
- 十、软硬链接
一、磁盘接口类型
IDE、SATA、SCSI、SAS、FC(光纤通道)
- IDE, 该接口是并口。
- SATA, 该接口是串口。
- SCSI, 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 SA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
- 之前硬盘像IDE,SCSI,都是并口的,现在主流SAS,以及SATA都是串口的。那么为什么现在跟多的使用串口的硬盘呢?
- 首先是串口的速度比并口的块,串口形容一下就是一条车道,而并口就是有8个车道。同一时刻能传送8位(一个字节)数据;但是并不是并口快,由于8位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传输速度就受到了限制。当传输出错时候,要同时重新传送8个位的数据,而且传输速度越快,干扰越严重。这是硬伤,这样速度就无法提升上来了。
二、磁盘设备的命名
HP服务器硬盘
- 硬盘的分区方式
MBR :硬盘大小需小于2TB, 分区工具可以使用fdisk ,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N个逻辑分区),由三部分组成
1.Bootloader主引导程序,446字节。
2.DPT分区表,64字节。分区表保存了硬盘的分区信息,每个分区都需要占用16个字节大小,保存有文件系统标识、起止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起始扇区位置(4个字节)、分区总扇区数目(四个字节)等,分区表中保存的都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分区信息,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划分成逻辑分区才可以使用,逻辑分区的分区信息保存在扩展分区内而不是保存在MBR分区表内。
3.硬盘有效标志(校验位),2个字节。
GPT : 硬盘大于2TB可以使用,分区工具gdisk(parted),可以分128个主分区。
参考文章 - 决定硬盘快慢的因素
1.寻道时间
2.硬盘的转速
3.数据传输(接口类型)
三、fdisk分区
例:
fdisk /dev/sdb /分区
1.最多只能分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加1个扩展分区。
2.逻辑分区的容量总和不能超过扩展分区的大小,逻辑分区的分区编号从5开始。
3.如果删除扩展分区,下面的逻辑分区也会都删除。
四、自动挂载
mount
-o:挂载选项 ro,sync,rw,remount
-t:文件系统类型
[root@localhost ~]# mount -o remount,ro /root/test/
remount:重新挂载一个正在挂载的设备
- 自动挂载Automount
挂载是由访问产生,卸载是由超时产生。
1.自动挂载本地资源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y autofs
[root@localhost ~]# vim /etc/auto.master
/media /etc/node.misc -t 5 #添加挂载一级目录,定义子配置文件,超时5秒卸载
[root@localhost ~]# vim /etc/node.misc
iso -fstype=etx4 :/dev/sdb1 #二级挂载点 挂载类型 挂载设备
五、扩容swap
1.第一种方式使用磁盘进行扩容
[root@localhost ~]# mkswap /dev/sdb2 #第一步将一个分区格式化
[root@localhost ~]# swapon /dev/sdb2 #第二部激活这个分区,然后空间就扩容到swap中了,但是重启会失效。所以为了避免重启失效,会将信息写入到/etc/fstab中
[root@localhost ~]# swapoff /dev/sdb2 #关闭这个分区,取消扩容
2.第二种方式模拟大文件进行扩容
[root@localhost ~]# dd if=/dev/zero of=/tmp/bigfile_swap bs=1M count=1024
[root@localhost ~]# mkswap /tmp/bigfile_swap
[root@localhost ~]# swapon /tmp/bigfile_swap
[root@localhost ~]# swapon -s #查看swap具体分区
六、GPT分区
[root@localhost ~]# gdisk /dev/sdc #分区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sdc1 #格式化
七、逻辑卷管理
1.fdisk磁盘先分区,按“t”选8e改分区类型
2.创建物理卷pv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b1 #也可以多个分区一起创建物理卷
[root@localhost ~]# pvs #查看pv
[root@localhost ~]# pvdisplay #查看所有pv,也可以后面跟具体物理卷名称
3.创建卷组vg
[root@localhost ~]# vgcreate vg01 /dev/sdb1 /dev/sdb2
[root@localhost ~]# vgs #查看卷组
[root@localhost ~]# vgdisplay #查看所有卷组,也可以后面跟具体卷组名称
4.创建逻辑卷lv
[root@localhost ~]# lvcreate -n lv01 -L 2.5G vg01 #还可以使用-l指定PE的数量和-l100%free卷组剩余空间百分比来设置逻辑卷大小
[root@localhost ~]# lvs #查看逻辑卷
[root@localhost ~]# lvdisplay #查看所有逻辑卷,也可以后面跟具体逻辑卷名称
5.格式化使用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vg01/lv01 #或者使用/dev/mapper/vg01-lv01这个路径
6.删除
[root@localhost ~]# lvremove /dev/vg01/lv01 #删除逻辑卷lv01,或者使用lvremove vg01 lv01删除
[root@localhost ~]# vgreduce vg01 /dev/sdb1 #移除卷组里面的物理卷
[root@localhost ~]# vgremove vg01 #删除卷组
[root@localhost ~]# pvremove /dev/sdb1 #删除物理卷
7.扩容
[root@localhost ~]# vgextend vg01 /dev/sdb2 #扩容卷组
[root@localhost ~]# lvextend /dev/vg01/lv01 -L +1G #扩容逻辑卷,-L参数以后可以加+1G或者直接指定最终大小
[root@localhost ~]# resize2fs /dev/vg01/lv01 #如果是逻辑卷在线扩容,需要扩展文件系统
8.迁移MySQL
创建好逻辑卷,然后将逻辑卷挂载到一个临时目录,接着将数据库安装目录/usr/local/mysql中的全部文件使用rsync同步到逻辑卷挂载的目录,最后将逻辑卷重新挂载到/usr/local/mysql目录下就完成了迁移(或者使用rsync同步/usr/local/mysql/data到逻辑卷挂载的目录,不过逻辑卷重新挂载的时候需要挂载到/usr/local/mysql/data目录下)
9.逻辑卷条带化
优缺点:将保存到逻辑卷的数据分为n份,分别写入不同的物理卷,增加读写效率,但如果任何一个物理卷出现故障,数据都无法恢复。
[root@localhost local]# lvcreate -n lv01 vg01 -L 1G -i 2 /dev/sdb[1,2] #创建条带化逻辑卷
[root@localhost local]# iostat -m -d /dev/sdb[1,2] 2 #测试
10.逻辑卷快照
[root@localhost ~]# lvcreate -n lv01_snap -L 100M -s /dev/vg01/lv01 #创建快照
[root@localhost ~]# vim /etc/lvm/lvm.conf #当快照空间使用率达到百分之80,自动扩容百分之20
snapshot_autoextend_threshold = 80
snapshot_autoextend_percent = 20
八、磁盘配额
1.开启配额参数
[root@localhost ~]# mount -o usrquota,grpquota /dev/vg01/lv01 /mnt #挂载时开启配额
2.安装quota并生成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y quota
[root@localhost ~]# quotacheck -acug #创建配额数据库文件,会在磁盘挂载目录/mnt下面生成两个文件
3.启用
[root@localhost ~]# quotaon -a
4.设置用户配额或组配额
[root@localhost ~]# edquota -u test #设置用户配额
[root@localhost ~]# edquota -g group01 #设置组配额
九、RAID
1.软硬raid
软raid:软raid运行于操作系统底层,将SCSI或者IDE控制器提交上来的物理磁盘,虚拟成虚拟磁盘,再提交给管理程序来进行管理。软raid有如下特点:占用内存空间、占用cpu资源、如果程序或者操作系统故障就无法运行。
硬raid:通过用硬件来实现RAID功能的就是硬RAID,独立的RAID卡,主板集成的RAID芯片都是硬RAID。RAID卡就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处理器、硬盘控制器、硬盘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零组件构成的。不通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支持RAID0、RAID1、RAID4、RAID5、RAID10不等。
2.软raid创建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mdadm #安装工具
[root@localhost ~]#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0 --raid-devices=2 /dev/sdb1 /dev/sdb2 #创建raid0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dstat
[root@localhost ~]# dd if=/dev/zero of=/mnt/bigfile bs=1M count=1024 #用dd写入数据,用iostat观察
[root@localhost ~]# iostat -m -d /dev/sdb1 /dev/sdb2 2
[root@localhost ~]# mdadm -C /dev/md1 -l 1 -n 2 /dev/sdb5 /dev/sdb6 #创建raid1,并查看同步过程
[root@localhost ~]# watch -n 1 cat /proc/mdstat
[root@localhost ~]# mdadm -D /dev/md1 #查看raid1详情
[root@localhost ~]# mdadm /dev/md1 -f /dev/sdb5 #将raid1的一个磁盘标记为失效
[root@localhost ~]# mdadm /dev/md1 -r /dev/sdb5 #移除raid1中的失效磁盘,可以测试出raid1的数据没有丢失
[root@localhost ~]# mdadm /dev/md1 -a /dev/sdb5 #将磁盘添加回去,相当于验证了热插拔
[root@localhost ~]# mdadm -C /dev/md5 -l 5 -x 1 -n 3 /dev/sdb{7,8,9,10} #创建raid5,并设置一个热备盘
[root@localhost ~]# vim /etc/mdadm.conf #创建配置文件
DEVICES /dev/sdb[1256789]
[root@localhost ~]# mdadm -D --scan #写入raid信息
[root@localhost ~]# mdadm --stop /dev/md5 #停止raid5
[root@localhost ~]# mdadm -A /dev/md5 /dev/sdb[789] #启动raid5
[root@localhost ~]# mdadm /dev/md5 -f /dev/sdb[789] #移除所有磁盘
[root@localhost ~]# mdadm /dev/md5 -r /dev/sdb[789]
[root@localhost ~]# mdadm --stop /dev/md5 #停止raid
[root@localhost ~]# mdadm --misc --zero-superblock /dev/sdb[789] #擦除超级块
十、软硬链接
软连接inode号不一样,硬连接inode号一样,但是不能对目录创建硬连接
[root@localhost tmp]# ln -s file1 test1 #为file1创建软链接test1
[root@localhost tmp]# unlink test1 #取消软链接,取消的时候只写链接名
[root@localhost ~]# ln -s /tmp/bbb/ /root/ccc 为目录创建软链接
[root@localhost ~]# unlink ccc
[root@localhost ~]# ln file2 test2 #创建硬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