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的7月,于腾讯音乐(NYSE:TME、HK:01698)而言并不太平。
先是,在7月5日,企鹅FM发布官方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将于9月6日正式停止运营。
仅过十二天,7月17日,腾讯音乐发布公告,宣布首席战略官叶卓东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生效日期为2023年8月31日。据了解,叶卓东自2018年3月起担任腾讯音乐首席战略官,负责公司战略发展、投资者关系和资本市场活动,曾帮助腾讯音乐完成两次上市。
更让其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来,腾讯音乐在美股和港股双重市场上表现并不亮眼,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过多的惊喜。
那么,这一系列信息对于腾讯音乐来说,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逻辑?
一、业绩有喜有忧,月活数成关注焦点
众所周知,专业的投资者往往会通过一些估值模型和精准调研,早就已经提前洞悉并布局,借着腾讯音乐今年以来的首份财报,我们不妨来看看或许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
从表面来看,腾讯音乐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存在三大亮点:
第一,营收和归母净利实现双增,其中营收较2022年同期增长5.42%达70.0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4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8.51%。
第二,在线音乐收入在本季度首次追平社交娱乐服务收入。两项业务各实现营收35亿元,其中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高达33.8%。
第三,用户方面,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7.7%达到9440万,创历史新高。
以上的三点,是财报中极力强调和解释的,在外界看来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但是,为什么投资者反应平平呢?
笔者分析认为,核心还是在于其活跃用户数增长乏力,较之前两年的增长出现大幅度下滑有极大关联。
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在2019年—2022年用户数分别为6.53亿、6.44亿、6.22亿、5.67亿,该数值虽在2023年第一季度有所增长至5.92 亿,但同比还是下降了6.9%。在四年多的时间内,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的月活跃用户流失超6000万。
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中国的在线音乐娱乐市场用户人数就已经突破6.58亿人。
也就是说,中国在线音乐娱乐市场的用户数量虽多,但腾讯音乐近些年跌跌不休的月活用户就已经遭遇了增长瓶颈。
二、腾讯音乐还面临着什么?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基于财报数据来做的分析,专业投资者考虑到的或许还不止这些。
一方面,激烈市场竞争大环境下,社交娱乐服务赛道遭遇阻碍。
腾讯音乐最早进行的是在线音乐服务探索,在2016年之后重点转向社交娱乐服务,其中的主力就是直播,打造了全民k歌、酷狗直播等娱乐产品。财报显示,2022年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已经占到了总营收的55.95%。
但是,腾讯音乐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算优秀。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腾讯音乐的社交娱乐服务移动月活用户规模同比下降16%至1.36亿,付费用户数同比下降14.5%至710万,可以说是一路下跌。
究其原因,在于直播赛道有众多竞争对手,无论是抖音、快手,还是各类秀场直播,都已经搭成了成熟的变现生态,腾讯音乐想要在众多竞争者中抢食分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在线音乐服务业务的持续盈利性也前景堪忧。
该业务付费率在今年一季度虽然维持在15.9%高位快速增长,但究其背后,有多少是联合会员呢?
比如,腾讯音乐与中国移动、支付宝、腾讯会议、招商信用卡、中国电信等都开展了联合会员活动。换言之,不排除有不少用户是通过第三捆绑赠送渠道来开通腾讯音乐会员,显然这部分群体粘性大打折扣,一旦会员到期,用户流失也成必然。
付费用户有“泡沫”的同时,会员价更是越卖越贵。
最近,QQ音乐针对自动续费的豪华绿钻会员,价格进行了不同幅度的上调,连续包月价格从13元涨至15元;连续包季价格从35元涨到45元;连续包年价格则从138元(首年88元)涨至158元。而酷我音乐涨价更甚,豪华VIP直接从之前的88元涨价至158元。
由此也不难预见,当联合会员活动到期筛选出大部分流失用户之时,那些真正想要续费的高粘性用户在面对不断涨价的会员时,想必也会思量三分,这也无形之间给了其他同行业竞争对手抢夺流量的机会。
三、讲好资本故事并不易,未来还需开足马力
如果说,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浅显的“槽点”,那么7月18日大摩(摩根士丹利)所发布的研报,则暴露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可能更让投资者沮丧。
大摩发布研报称,预料腾讯音乐次季(即2023年第二季度)社交娱乐收入同比下跌18%,第三季则同比下跌21%。
这说明腾讯音乐在业绩增长路径的探索上依然面临压力,再结合美港股双重市场走势平平的股价,腾讯音乐被高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复盘腾讯音乐的高估之路,却值得每一个投资者总结和反思。贝多财经认为,腾讯音乐之所以一步步被高估,在于它很会利用三点:
第一,利用行业属性带来的关注,持续引起热议话题和共鸣。
互联网时代,在线音乐市场风云跌宕,从“无版权”到“有版权”,再到版权互授,它的发展脉络既牵涉到众多行业变迁,也是互联网行业从草莽到规范的“样本”和“放大器”。
而音乐又渗透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优质明星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且自带话题,所以腾讯音乐不惜砸重金进行营销,以此来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
比如,腾讯音乐TME live去年举办的两场线上周杰伦演唱会,正式开始前就已经有超过760万人预约,相关话题在短时间内冲上微博热搜并持续霸榜。据平台统计,这两场线上演唱会总观看量近1亿人次,刷新了线上演唱会观看人数的新纪录。
第二,利用“海豚湾模式”,营造流量聚集效应。
“海豚湾”指渔民把海豚赶到一片海域后,围堵起来再捕猎的一种作业方式。引申到消费市场中,品牌可借此模式来实现消费引流和转化。
在这点上,背靠微信强大用户流量的腾讯音乐,已经构建了一个以音乐为核心的社交生态圈。换言之,用户可以很便利的通过微信直播入口来享受到腾讯音乐线上音乐会;通过微信小程序来在线收听歌曲,去掉了需用户单独下载App的繁琐环节。
而且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不易让流量流失,形成聚集效应,让腾讯音乐营销更便捷触达用户。此前周杰伦TME Live线上演唱会上,腾讯音乐官方品牌店铺共上线了12件商品,直播当晚全部售罄,所得收益超700万元。
第三,锚定多个受众对象,持续讲述情怀故事。
CEO梁柱将腾讯音乐视为腾讯大文娱体系下的拳头产品,通过多种资本运作形式使其产品涵盖了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 、全民K歌四大矩阵。
毫无疑问,该产品矩阵拥有不同的受众人群且情怀粘性较高。就拿80、90后熟知的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来看,腾讯音乐于2016年不惜花重金收购两者,不断针对不同圈层受众群体通过裂变式营销来吸引用户,而该群体也愿意为自己情怀买单。
在这种氛围之下,普通吃瓜群众可能会身在迷雾中,但专业投资者却清楚——即便用情怀来讲出好故事,也仅仅是降低了腾讯音乐的竞争难度。打铁还需自身硬,商业史上无数次经验和历史经验表明,商业产品的竞争并不存在单一层面的竞争,而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全面竞争。
总的来看,腾讯音乐在美股港股双重市场股价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受到中国互联网市场整体进入存量阶段下的隐性影响。在此形势下,腾讯音乐要想改变现状并赢得投资者的青睐显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也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