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模型(Mental Model)?
你可能会在不少文章、培训课里面,看到这个名字。它们往往会用复杂的词汇和概念,通常还会扯上一些名人,把它包装得高深莫测。
但实际上,思维模型究竟是什么呢?
用大白话来说,它其实就是每个人认知世界、思考问题的基本模式和习惯。
举个例子:你一定知道「批判性思维」—— 接收信息时,不盲信,而是先停下,后退一步,去审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尽可能甄别出它的价值。
这就是一种思考的习惯,也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思维模型」。
大家也许还记得之前写过的「认知三层次模型」。其实,思维模型,就是把「认知层」里面,一些普适的技巧和思维方式抽离出来,找到背后的规律和原则,打包起来,方便遇到不同的场景时调用。
这就是「模型」的含义 —— 从一系列元素里面,找出背后的共性,把它们总结、归纳起来,浓缩成一个简单的、可复用和迁移的结构。
所以,为什么思维模型能够帮你洞悉事物本质?就是因为,有效的思维模型,都是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一些总结。它本身就蕴含着关于「本质」的信息。
它未必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但透过思维模型,你能够更好地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也许,能够帮你打破一些,以往一直存在着的盲区和障碍。
这就是这个系列的目的 —— 我会用几篇文章,深入聊一聊「思维模型」,并分享几个简单、有效的模型,希望能给你一些多角度的启发。
但还是那句话:它们是「认知层」的高度浓缩,要迁移到「应用层」,需要自己不断地练习和联想。并不是读完这几篇文章,你就自动学会它们了。
如果你参加过训练营,不妨用训练营的知识来阅读和吸收,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
1. 二阶思维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在一条街道上,有一家生意非常好的猫咪餐厅。出品很赞,但是价格很高。后来,有另一家餐厅 —— 假设叫做萌犬餐厅,也想来分一杯羹。他们能做出跟猫咪餐厅相同质量的出品,但价格低了许多。
那么,会怎么样?
最容易想到的结果是:通过更低的价格,萌犬餐厅能把原本去猫咪餐厅消费的顾客吸引过来,使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
但现实生活有这么简单吗?
例如:萌犬餐厅用低价策略,会不会导致猫咪餐厅的反击,也采取降价应对?这样一来,会不会进入价格战,双方不断降价,原本的利润空间都被挤压?
萌犬餐厅拉来一大批客人,能否消化和承载?如果客人需要排队,甚至由于客流量太多、服务跟不上,导致客人的体验非常差,会不会反而影响了口碑?
萌犬餐厅用低价策略,除了原本猫咪餐厅的顾客,还会吸引到哪些人?显然,是觉得猫咪餐厅价格太高、舍不得消费的人。那么,会不会拉低了萌犬餐厅的「档次」,让那些想请客的人心生顾虑?
诸如此类。
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时,我们总是倾向于去思考「当下的」「短期的」结果。但绝大多数时候,短期的结果未必能持久,它可能会产生各种可能性,导向各种不同的新结果。
而这些新结果,更未必都是「好」的,它们往往会带来全新的问题和额外的麻烦。
所以,什么是二阶思维?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遇事多想一步,去思考:
-
如果我这样做,会得到什么结果?(一阶)
-
如果我得到了这个结果,随着时间推移,它会产生哪些新的可能性和结果?(二阶)
当然,你还可以继续下去,思考每一种可能性往下延伸的三阶、四阶……但那些就过于复杂了,不是人脑能够计算的。
其实,大多数人日常的习惯,仅限于「一阶」,连二阶都达不到。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非常排斥这种思维,因为它涉及「可能性」—— 任何涉及可能性的事物,都是不确定的、不可控的,需要大量的认知资源和计算量。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人考虑问题总是很全面,能够未雨绸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二阶」的思维方式,总能够快人一步,考虑到更复杂、更长远的可能性,并据此作出判断和决策。
学会二阶思维,需要拥抱「概率」。你会发现,结果往往不是确定的,它有多条可能的分支。而每一条分支,都有自己的可能性 —— 正是这一点,使无数人望而却步。
但这也正是平庸跟「聪明」的差别所在。
「可能性」永远不是敌人,不要排斥它,相反,它是我们的朋友。习惯去思考各种可能性,可以帮助锻炼你全面思考问题、提前做好规划的能力。
你会更清晰地看到:我该做些什么,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达成我的目标,起到最好的效果。
这也是不断拓展思维宽度,提高脑容量的练习方式。
2. 整体思维
如果你读过我关于学习的文章,一定会知道:我非常推崇「整体思维」的思考方式,它是我在学习方法论上面的基本原则。
那么,什么是整体思维呢?
它基于两条假设:
1)一切事物在底层上都是互相联系的;
2)整体能提供比个体本身更多的信息。
第一条很好理解,第二条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要买一件沙发,除了考虑它的材质、舒适度、耐用性、价格之外,还要考虑什么?它跟家里的风格是否搭配,对吧。
如果你整个房子是现代简约风格,却放了一个实木红木沙发,那显然非常奇怪。
这就是「整体性」。沙发这个个体,放进整体的语境中,就被赋予了新的信息。
再举一个例子。稍微了解过艺术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文艺复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维纳斯」绘画,尤其是以提香和乔尔乔内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为什么那么多画家喜欢画维纳斯呢?是因为他们崇拜女神吗?
如果你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百思不得其解。但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的贵族喜欢收藏裸女的画像,但是又多少有伤风化,于是怎么办呢?就委托画家找模特,画,画完了,安上维纳斯的名头,安心地藏在家里。
再比如,都喜欢画人体,为什么威尼斯画派受到的评价,就比洛可可的画家(比如弗朗索瓦·布歇)正面呢?是因为前者的技法比后者好吗?
当然也不是。原因还是要从艺术史里面去找:威尼斯画派崛起时,是文艺复兴,人从宗教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这时的人体画叫做「崇尚自由」;而洛可可所处的时代,是路易十五、十六时期,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尾声,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前兆。所以这时的人体画,就叫做「奢靡纵欲」,是要被打破的旧势力。
简而言之:我们永远不能孤立地去考虑问题和事物,而应该不断地追问自己:
-
它的背景和场景是什么?
-
它为什么会出现?
-
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导致了什么?
也就是把我们研究的对象本身,通过深入挖掘底层,不断地建立联系,来将它跟我们已知的系统、体系,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前面讲的例子,是艺术史范畴,很好理解。但有些时候,单单局限在一个领域里面还不够,你可能还要学会跨领域,把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消化它们。
举个例子:做设计,如何能做出好作品?除了要懂设计,你可能还要懂心理、品牌、市场营销,甚至包括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向客户交付满意的结果。
做产品,除了要懂产品本身,还要懂交互、审美、心理、行业和公司战略,包括项目管理能力,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这已经不仅仅是「学习」了,而是整个生活、工作和职业生涯。
就像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无论你做何种工作,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更加往「整体性」靠拢。从分工、细化的时代,走向多面、立体的时代。
你必须把自己的工作跟团队、项目、业务连接起来,从整体的维度去思考和看待,重新审视过往的经验,重新优化、组合,发现新的创新点。
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3.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其实在 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一文中,已经初步涉及到了。
那么,什么是系统?
其实也很简单,系统就是「元素」和「结构」的组合。把一定的元素,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使它们具备整体性,这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系统思维,最关键的一点,也是一条假设:
系统就是一个「转换」(transformation)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系统的存在,一定是因为它达成了一种「转换」:能将某些不够好的、无序的状态,转变成更优的、有序的状态。
举个例子:
为什么会有「公司」的存在?为什么我们要受雇于人,而不是自己为自己工作?
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公司,每个人掌握的技能都是细分的,要谋生,你就必须怎么做呢?找到能够跟你互补的人,一起合作生产出产品,再找到有需求的客户,卖给他们,得到的利益再作分配。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里,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极大一部分是被浪费掉的 —— 他们将无法专注在自己的技能和生产上面。
这时,他们所有能力产生的总和,可能是 10+10+10 = 20。有 10 的部分被浪费掉了。
但有了公司,这整个流程,就可以由公司来完成。
同样是这些「元素」,由一个杂乱的结构,变成有序的结构,就诞生了一个系统「公司」。这个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一个无序、低效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找伙伴、合作、找客户),转变成一个有序、高效的状态(公司提供岗位,每个人各司其职) —— 这就是一个「转换」。
这样,总的产出就一定会比之前高,可以达到28、30。
当然,随着信息不对称的打破,触及成本的大大降低,这个系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维持它存在的代价(也就是公司的股东权益)居高不下。
那么,公司将逐步转向小型化、晶体化,每个人将更多的为自己工作,就是一个可预见的未来。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思维」。
在这个例子中,初期无序、低效的状态,就是「输入」(Input),而最终结果,高效、有序的状态,就是「输出」(Output)。
系统的意义,就是通过一个「转换」,将元素彼此间的结构打破、重组,以达成从 Input 向 Output 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所节省出来,或者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有一部分就会成为系统的「燃料」。
只要这个差额存在,燃料存在,系统就会一直运转下去。
系统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几乎遍地都是。公司可以看作系统,城市可以看做系统,一个餐饮店,一个班级,一个公众号,都可以看做一个完备的、小小的系统。
它的本质,就是帮助你,从更高的维度,用整体的视角,摒弃掉纷纭复杂的干扰,去专注于它的「输入」和「输出」 —— 这就是系统的本质,也是世界上许许多多事物所存在、持续发展的本质。
(后面的文章中,也会更进一步聊聊输入、输出、元素和结构,希望能帮助你更加理解系统)
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你会发现,很多原本模糊、不明白的障碍,都将迎刃而解。
今天先分享这些内容。下一篇文章,会再进一步聊聊几个有用的「思维模型」。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建议,也欢迎随时给我留言。
小练习:从身边找到一个系统,试着去思考它的输入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