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技术管理,首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者的角色认知问题,因此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增强管理者的角色认知,持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要认清自我并管理好自己,要树立对管理者角色的正确认知,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持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系统思考,不断修炼,持续实践,逐步提升个人领导力。
要学会管理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首先要了解管理的起源,在我们国家,很多的管理思想都是藏于各类文学、哲学、史书之中,像《孙子兵法》、《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资治通鉴》、《王阳明传习录》等等,里面有非常多的管理智慧。而现代将管理的起源,其实很多时候将的是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这个主要源自西方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
因此,关于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一些管理大师的言论、作品、思想理论中窥探一二: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决策。”
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
那么,针对技术管理的定义,常见的说法是:技术管理用于计划、开发和实现技术能力,完成组织战略和运营目标。技术管理通常是指在技术行业当中所作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带领着自己所管理的团队完成某项技术任务。管理者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来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继而完成技术任务。
一、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很多的管理者都是从小白入手,经过千锤百炼,逐步成长为管理精英。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做好管理者的角色转换,认清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误区,明确管理者的正确的角色定位。
1、做好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大部分技术管理者都是从工程师跃升过来的,因此这里面会面临几个方面的角色转换问题:一是从专才向通才转变,二是从对事向对人+事转变,三是从管好自己向带好团队转变,四是从被安排向主动规划转变,五是从过程导向向目标/结果导向转变,六是从追求个人业绩向追求团队业绩转变。
2、认清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误区
在向管理者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很容易会步入一些误区,例如有官僚主义作风倾向,从工程师升级到技术管理者,通常会有一种这个权力的放大,容易出现急躁冒进、官僚作风凸显等问题,由此会导致工作开展等各方面受影响。其次,也容易一味盲从地听从下属的意见,容易把自己定位为民意代表。再次是依旧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员工,和之前的工程师角色没有任何差别。除此之外就是容易充当传话筒。
除了上述这些角色定位误区之外,作为技术管理者,也容易出现找借口、推卸责任,危机意识淡薄、缺乏老板心态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向技术管理者角色转换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
文能设计定需求,武可写码做架构,目标要够大,这样你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而这个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精通哪一类技术,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做为一个有追求的程序员,也要熟悉低代码开发工具,代码量少,系统的稳定性和易调整性都会得到一定的保障。
就比如国内领先的JNPF低代码快速开发工具,采用主流的两大技术Java/.Net开发,100%交付源码,有拖拽式的代码生成器,灵活的权限配置、SaaS服务,强大的接口对接,随心可变的工作流引擎。支持多端协同操作,100%提供源码,支持多种云环境部署、本地部署,只需要你化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配置,它们的投资回报率是非常高。
开源地址:https://www.jnpfsoft.com/?csdn
3、明确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作为一名技术管理者,要时刻明白管理者的四种维度:一是在上级面前代表下级,二是在下级面前代表上级,三是在同僚面前代表内部客户,四是在客户和供应商面前代表公司。
因此,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就是明确在承上、启下、平行三个层次上的相应定位。
作为规划者:
- 要清楚公司整体战略、中远期规划、近期重心、部门定位及发展方向;
- 要牢记部门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任务;
- 要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战术,将总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一个人。
作为执行者:
- 要向每一个团队成员真实、准确传递公司整体战略、部门定位及发展方向、倡导的价值观和理念等;
- 要明确团队及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按工作流程、标准、规范等结合实际开展相关工作;
- 要持续追求高效率工作、高价值产出。
作为危机/问题解决者:
- 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
- 不要局限于单一的解决方案,准备多种解决方案;
- 要制定可行的应急方案,有效应对和处理危机。
作为模范者:
- 要做好自我管理,跟上公司发展、团队成长步伐;
- 要持续学习,让自己成为高效能人士;
- 要为团队、为下属立标杆、做表率、树榜样。
作为绩效伙伴:
- 要同时关注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管理者绩效;
- 要与下属之间建立平等、协商的关系;
- 要做好绩效辅导,帮助下属达成目标、取得进步。
作为监督/控制者:
- 要维护团队协作的游戏规则;
- 要自觉维护制度的落实,更需要组织监督;
- 做好监督/检查是对工作重视的体现。
作为领导者:
- 要明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
- 要明白领导力的巨大作用;
- 要明白领导者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教练员:
- 要明白提高下属的能力和素质是管理者的责任;
- 要“鞭打慢牛”,不能“卸套不用”而自己去干;
- 不要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狭隘思想。
作为内部客户:
- 要将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看成内部客户;
- 要让沟通、协作变得更加顺畅、有序、高效;
- 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合作。
二、认清自我并管理好自己
1、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 CEO”。德鲁克认为:
在知识社会中,个人角色不再受组织层级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是管理者,而且所有人都有必要修炼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德鲁克最有影响力的三个理念是:目标管理、知识工作者和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在成为一名技术管理者的道路上,个人认为非常有必要系统性地阅读和领会一些管理著作,例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技艺之精髓》等。
2、做好时间管理
无论是古人对于时间重要性的论述,还是现代人们对于时间认知的改变,我们都非常清楚时间的宝贵,因此管理好时间,才能谈做好管理。
在时间管理方面,有著名的四象限法则,同时通过记录时间都去哪儿了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利用整块的时间,通过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坚持要事优先,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时间等等,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在时间管理方法方面,有大家都熟知的 GTD、番茄工作法、吃青蛙 ABCDE 法等等,而时间管理的工具就数不胜数了,比如滴答清单、高效 TODO、番茄土豆等等。
3、做好情绪管理
关于情绪,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的: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或者听说过头脑特工队这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里面提到了五种情绪,分别代表的是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和愤怒。也就是说,我们要能够学会包容和理解每一种情绪。同时,我们要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表达情绪,这当然也是一种需要我们学习的能力体现。我们会面对各种压力,比方说像来自工作的压力、来自领导的压力、来自生活的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环境的压力等等,因此,我们需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个名词,叫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一种能够从挫折中恢复原状,从失败中学习经验,从挑战中获得动力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生活中的任何压力和困难的能力。增强心理韧性,有利于我们做好情绪管理。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
4、增强系统思考能力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到了五种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是一项架构整体的修炼,能让人们看见互相关联的事件以及渐渐变化的形态。
5、持续学习与实践
这是我们得以持续前进、持续成长的源泉,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古今管理大师们的管理智慧上,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并在工作中持续实践、持续改进、持续积累,定能有所获益。
最后,借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结束这篇文章,这 7 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在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随着不确定性的持续增加,只有不断更新和不断完善自我,我们才能迈向新的成长路径,才能在技术管理这条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