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大量考的是“下一步”、“本应该”的顺序逻辑。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整本书十个知识领域,穿起来形成一个线性的结构。
在整理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认为,线性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每个过程之间,应该是简单的这样一根线,B就明确地在A后面,这就理解得太狭隘和僵化了。
比如PDCA就是一个环,在考试的时候,执行中发现了问题,下一步咋处理?监控、整改、变更等等;本应该怎么处理?在规划的时候做好各项计划。
还有,迭代、增量,是不断循环往复的。
所以,到底先有哪个?这个没法明确地说,项目的起点也不是那么精准的一个点。比如,项目还八字没一撇呢,见了一次客户,那是不是识别了相关方呢?但是按PMBOK的顺序,应该是先有项目章程,再识别相关方啊!这样理解,就没法做项目了。
PMBOK中,提到过几个词:渐进明细、滚动式规划,就是这个意思。有个顺序,但是别僵化,计划的过程就是不断细化的过程。
有几个内容还是需要澄清一下:
1. 十个子计划,都是指南,就是公司的管理规定、标准。这个是PMO制定的,项目没有的时候就有了。就像我们还没入职,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早就有了;
2. 现有十个子计划,还是现有项目管理计划?这个也没有死的规定。有子计划,就整合为总体计划;有总体计划,也可以用总体计划来更新子计划。
3. 沟通管理计划、相关方参与计划。这两个有些特殊,就是具体项目的计划。项目经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理相关方和沟通,应该是最先制定好的两个计划。
4. 识别相关方,和十个子计划有先后顺序吗?有,但是别死板。比如,一入职,公司就给了一套标准的项目管理规范,那就是现有十个子计划了;但是没有特别完备额管理规范呢?而是先识别了相关方,也可以啊,继续定各个管理规范就行了。
总之,PMP考试和学习,别死板和僵化。项目管理,不是单纯技术,不是生产工序,非此即彼,上下顺序泾渭分明。PMBOK的写法是想给我们一个套路,但是学会了,还得灵活运用。
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