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4.1 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1. 两种形式的制约关系
2. 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
3.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4. 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5. 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
2.4.2 硬件同步机制
1. 关中断
2. Test-and-Set 指令
3. Swap 指令
4. 小结
进程的异步性必然导致若干进程对系统资源进行无序争夺,从而导致系统混乱。为保证多个进程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必须引入进程同步机制。
进程同步进制的主要任务:是使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地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
2.4.1 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1. 两种形式的制约关系
1)间接相互制约关系。由于共享系统资源。
2)直接相互制约关系。由于进程之间的相互合作。
2. 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
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为临界资源 。
3.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问题描述
有一群生产者进程在生产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进程去消费。为使生产者进程与消费者进程能并发执行,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一个具有 n 个缓冲区的缓冲池,生产者进程将其所生产的产品放入一个缓冲区中;消费者进程可从一个缓冲区中取走产品去消费。
2)解决方法
变量定义如下:
int in = 0; //数组单元输入指针
int out = 0; //数组单元输出指针
int count = 0; //记录缓冲池产品数
item buffer[n]; //具有n个缓冲区的缓冲池
缓冲池是被组织成循环缓冲的。
在生产者进程中使用一个局部变量 nextp,用于暂时存放每次刚刚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在消费者进程中,则使用一个局部变量 nextc,用于存放每次要消费的产品。
生产者
void producer() {
while(1) {
//produce an item in nextp
while(count == n); //缓冲池已满,do no-op
buffer[in] = nextp; //放入产品
in = (in + 1) % n; //指向下一个数组单元
count = count + 1; //缓冲池产品数加一
}
}
消费者
void consumer() {
while(1) {
while(count == 0); //缓冲池已空,do no-op
nextc = buffer[out]; //取出产品
out = (out + 1) % n; //指向下一个数组单元
count = count - 1; //缓冲池产品数减一
//consume the item in nextc
}
}
3)存在问题
虽然上面的生产者程序和消费者程序在分别看时都是正确的,而且两者在顺序执行时其结果也会是正确的,但若并发执行时就会出现差错,问题就在于这两个进程共享变量 count 。
假设 count 初值为 5 。生产者对它做加 1 操作,消费者对它做减 1 操作,这两个操作在用机器语言实现时,分别可用以下形式描述。
reg1 = count; |reg2 = count;
reg1 = reg1 + 1; |reg2 = reg2 - 1;
count = reg1; |count = reg2;
祖传计组图。
实际执行时,由于时间片完可能导致两段程序中各语句穿插执行。
reg1 = count; (reg1=5)
reg1 = reg1 + 1; (reg1=6)
reg2 = count; (reg2=5)
reg2 = reg2 - 1; (reg2=4)
count = reg1; (count=6)
count = reg2; (count=4)
倘若再将两段程序中各语句交叉执行的顺序改变,将可看到其它答案。这表明程序的执行已经失去了再现性。为了预防产生这种错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把变量 count 作为临界资源处理,亦即,令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互斥地访问变量 count 。
4. 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把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把一个访问临界资源的循环进程描述如下:
while(true) {
进入区:检查有无进程进入。
临界区:进程访问临界资源。
退出区:将访问标志复位。
剩余区:其它部分的代码。
}
5. 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
1)空闲让进
当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应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2)忙则等待
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它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
3)有限等待
对要求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应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免陷入 “死等” 状态。
4)让权等待
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进程陷入 “忙等” 状态。
2.4.2 硬件同步机制
利用计算机硬件指令来解决临界区问题。对临界区管理时,将标志看作一把 “锁” 。
- 初始时锁是打开的。
- 进入临界区前,进程必须先进行 “锁测试” 。
- “锁开” 则进入,“锁关” 则等待。
- “锁开” 进入时,应立即将其锁上,以防止其它进程进入。
- “锁测试” 和关锁操作必须是连续的(原子操作)。
计算机硬件提供了三大指令:关中断、Test-and-Set 指令、Swap 指令。
1. 关中断
原理:在进入锁测试之前关闭中断,直到完成锁测试并上锁之后才能打开中断。这样,进程在临界区执行期间,计算机系统不响应中断,从而不会引发调度。
缺点:
- 滥用关中断权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与系统安全相关的中断无法被响应)
- 关中断时间过长会影响系统效率
- 不适用于多 CPU 系统(这个关了还有那个)
2. Test-and-Set 指令
TS 指令的一般性描述如下:
boolean TS(boolean * lock) {
boolean old;
old = * lock;
* lock = true;
return old;
}
利用 TS 指令实现互斥的循环进程结构可描述如下:
do {
//...
while TS(&lock); //entry section
//... //critical section
lock = false; //exit section
//... //remainder section
} while(true);
do ... while ... 记得最后的分号。
在进入区,若恒有 lock == true,则代表临界区已上锁,其它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
3. Swap 指令
Swap 指令在 8086/8088 中又称为 XCHG 指令,用于交换两个字的内容。
Swap 指令的一般性描述如下:
void swap(boolean * a, boolean * b) {
boolean temp;
temp = * a;
* a = * b;
* b = temp;
}
为每个临界资源设置一个全局的 boolean 变量 lock,其初值为 false(代表没有上锁)。再设置一个局部的 boolean 变量 key 。利用 Swap 指令实现互斥的循环进程结构可描述如下:
do {
key = true;
do { //entry section
swap(&lock, &key);
} while(key != false);
//... //critical section
lock = false; //exit section
//... //remainder section
} while(true);
由于 lock 的初值为 false,因此第一个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内循环一次即退出循环。此时,lock 值为 true,其它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将一直在内循环中循环。直到第一个进入临界区的进程执行到退出区,lock 值被设置为 false 。
4. 小结
利用上述硬件指令能有效地实现进程互斥,但当临界资源忙碌时,其它访问进程必须不断地进行测试,处于一种 “忙等” 状态,不符合 “让权等待” 原则,造成处理机时间的浪费,同时也很难将它们用于解决复杂的进程同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