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 回文子串
动规五部曲
1、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在判断字符串S是否为回文时,如果知道 s[1],s[2],s[3] 这个子串是回文的,那么只需要比较 s[0]和s[4]这两个元素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这个字符串s 就是回文串。
判断一个子字符串(字符串的下表范围[i,j])是否回文,依赖于,子字符串(下表范围[i + 1, j - 1])) 是否是回文。
所以为了明确这种递归关系,dp数组是要定义成一位二维dp数组。
布尔类型的dp[i][j]:表示区间范围[i,j] (注意是左闭右闭)的子串是否是回文子串,如果是dp[i][j]为true,否则为false。
2、确定递推公式
当s[i]与s[j]不相等,dp[i][j]一定是false。
当s[i]与s[j]相等时,这就复杂一些了,有如下三种情况
- 情况一:下标i 与 j相同,同一个字符例如a,当然是回文子串
- 情况二:下标i 与 j相差为1,例如aa,也是回文子串
- 情况三:下标:i 与 j相差大于1的时候,例如cabac,此时s[i]与s[j]已经相同了,我们看i到j区间是不是回文子串就看aba是不是回文就可以了,那么aba的区间就是 i+1 与 j-1区间,这个区间是不是回文就看dp[i + 1][j - 1]是否为true。
if (s[i] == s[j]) {
if (j - i <= 1) { // 情况一 和 情况二
result++;
dp[i][j] = true;
} else if (dp[i + 1][j - 1]) { // 情况三
result++;
dp[i][j] = true;
}
}
3、dp数组如何初始化
dp[i][j]初始化为false。如果为true,则表示已经全部匹配了
4、确定遍历顺序
首先从递推公式中可以看出,情况三是根据dp[i + 1][j - 1]是否为true,在对dp[i][j]进行赋值true的。
dp[i + 1][j - 1] 在 dp[i][j]的左下角,如图:
如果这矩阵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遍历,那么会用到没有计算过的dp[i + 1][j - 1],也就是根据不确定是不是回文的区间[i+1,j-1],来判断了[i,j]是不是回文,那结果一定是不对的。
所以一定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遍历,这样保证dp[i + 1][j - 1]都是经过计算的。
5、举例推导dp数组
图中有6个true,所以就是有6个回文子串。
注意因为dp[i][j]的定义,所以j一定是大于等于i的,那么在填充dp[i][j]的时候一定是只填充右上半部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string s) {
vector<vector<bool>> dp(s.size(), vector<bool>(s.size(), false));
int result = 0;
//本题遍历顺序改变,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for (int j = i; j < s.size(); j++) {
if (s[i] == s[j]) {
if (j - i <= 1) {
result++;
dp[i][j] = true;
} else if (dp[i + 1][j - 1]) {
result++;
dp[i][j] = true;
}
}
}
}
return result;
}
};
516. 最长回文子序列
子序列定义为:不改变剩余字符顺序的情况下,删除某些字符或者不删除任何字符形成的一个序列。
动规五部曲
1、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j]:字符串s在[i, j]范围内最长的回文子序列的长度为dp[i][j]。
2、确定递推公式
如果s[i]与s[j]相同,那么dp[i][j] = dp[i + 1][j - 1] + 2;
如图:
如果s[i]与s[j]不相同,说明s[i]和s[j]的同时加入 并不能增加[i,j]区间回文子序列的长度,那么分别加入s[i]、s[j]看看哪一个可以组成最长的回文子序列。
加入s[j]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dp[i + 1][j]。
加入s[i]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dp[i][j - 1]。
那么dp[i][j]一定是取最大的,即: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3、dp数组如何初始化
首先要考虑当i 和j 相同的情况,从递推公式:dp[i][j] = dp[i + 1][j - 1] + 2; 可以看出 递推公式是计算不到 i 和j相同时候的情况。
所以需要手动初始化一下,当i与j相同,那么dp[i][j]一定是等于1的,即:一个字符的回文子序列长度就是1。
其他情况dp[i][j]初始为0就行,这样递推公式: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中dp[i][j]才不会被初始值覆盖。
4、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归公式中,可以看出,dp[i][j] 依赖于 dp[i + 1][j - 1] ,dp[i + 1][j] 和 dp[i][j - 1],如图:
所以遍历i的时候一定要从下到上遍历,这样才能保证下一行的数据是经过计算的。
5、举例推导dp数组
输入s:"cbbd" 为例,dp数组状态如图:
红色框即:dp[0][s.size() - 1]; 为最终结果。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ongestPalindromeSubseq(string s) {
vector<vector<int>> dp(s.size(), vector<int>(s.size(), 0));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dp[i][i] = 1;
//本题采用动态规划遍历顺序,与647. 回文子串题一样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for(int j = i + 1; j < s.size(); j++) {
if (s[i] == s[j]) {
dp[i][j] = dp[i + 1][j - 1] + 2;
} else {
dp[i][j] = max(dp[i][j - 1], dp[i + 1][j]);
}
}
}
return dp[0][s.size() - 1];
}
};
动态规划总结
动态规划这里时刻牢记动规五部曲,鉴于自身没有什么强大思维能力,所以每次写题的时候,慢慢来慢慢思考,动态规划给我的感受算不上难的那种,重点是在动规五部曲中前三步(当然其实没有都很重要),dp数组的定义,可以很好的推导出递推公式,通过递推公式可以方便初始化,然后确定遍历顺序,最后通过例子验证思路的正确性。
在做动规题目时,当我遇到新题的时候,思路不是特别清晰,但是通过看讲解理解了解题思路之后,慢慢的可以写出个大概来,但是细节处理不到位,在确定遍历顺序与初始化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感到疑惑,这时必须去看题解了,理解题目思路以后,可以在脑中回想一下,或者在纸上模拟。动规不是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并熟练应用的,如果想达到熟练应用的地步应该每天去看看解过的题目,明白这道题是如何思考的,这类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
在动规里面给我印象深刻的题目有背包系列问题,股票问题,以及子序列问题,这几类题目平时练得比较多,因此在刷题过程中,即使每天会忘记一些,但是在做过一道题目以后,也能比较轻松解第二道题(大部分时候是能理解第二道题题解),这三个系列的题在leetcode上有比较多的题目供我们练习,可以每天再多看一道题,加深理解(即使不想做新题也可以从旧题出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