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嘿,各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小伙伴!咱都知道,现在这社会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到处都是机会。咱专业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好多职业大门。不管是搞软件、弄数据,还是摆弄网络,市场需求都特别大。接下来,就给大伙唠唠咱这专业能找哪些好工作,说不定就能帮你找到心仪的岗位,开启美好职场路啦!
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以从事哪些岗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从事的岗位众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3 个常见岗位:
一、软件开发工程师:
主要负责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软件系统。比如开发一款在线教育软件,需使用 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及相关框架,像 Java 的 Spring Boot 框架搭建后端服务,以实现课程管理、用户学习记录跟踪等功能;前端利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结合 Vue.js 构建交互界面,让学生能便捷学习。该岗位要求熟练掌握编程语言与开发框架,具备良好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随着经验积累,可晋升为技术主管、架构师,负责整体技术规划与团队管理。
二、数据分析师:
工作围绕收集、清洗、分析数据展开,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以电商企业为例,要从海量交易数据中,用 SQL 提取数据,Python 的 pandas 库清洗和分析,Matplotlib 进行可视化,从而洞察销售趋势、用户购买偏好等。这需要掌握数据分析工具与统计学知识,具备数据敏感度与报告撰写能力。未来可发展为高级数据分析师或数据科学家,承担更复杂数据分析与建模任务。
三、网络工程师:
专注于规划、建设和维护企业网络。像构建企业办公网络,需设计网络拓扑,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保障网络稳定与安全。同时要设置防火墙策略,防范网络攻击。此岗位要求熟悉网络协议、网络设备配置,掌握网络安全技术与故障排查方法。后续可晋升为网络架构师,负责企业网络架构设计,或转型网络安全专家,专注网络安全防护。
现在呢,大家估计都了解了有关的岗位的具体的工作,对于上列讲的岗位面试可能会提问的常见问题我做了一些有关整理:
软件开发工程师:
一、技术基础问题
- 请介绍你熟悉的编程语言及特点,在项目中的应用。
- 答案模板:我熟悉 [编程语言 1]、[编程语言 2] 等。以 [编程语言 1] 为例,它的特点是[列举主要特点,如 Python 的简洁易读、丰富的库]。在 [项目名称] 项目里,我用 [编程语言 1] 完成了 [具体功能模块,如数据爬取与预处理]。通过 [相关库或框架名称],高效实现了 [阐述实现效果,如快速获取网页数据并整理成结构化格式]。
- 谈谈对面向对象编程(OOP)的理解,用你熟悉的语言举例说明其特性。
- 答案模板: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主要特性有封装、继承和多态。以 Java 为例,封装是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类中,比如一个
User
类,把用户的属性(如姓名、年龄)和操作(如获取姓名的方法)封装在一起,通过访问修饰符控制访问。继承是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如Student
类继承User
类,可复用User
类的部分代码。多态是指同一个方法在不同对象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父类Animal
有makeSound
方法,子类Dog
和Cat
重写该方法,实现不同叫声。
- 答案模板: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主要特性有封装、继承和多态。以 Java 为例,封装是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类中,比如一个
- 什么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以冒泡排序为例说明。
- 答案模板:时间复杂度衡量算法运行时间随输入规模增长的变化,空间复杂度衡量算法运行过程中占用空间随输入规模的变化。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最坏和平均情况下是 ,因为要进行 次比较。最好情况是 ,数据已有序时只需一趟比较。空间复杂度是 ,因为只需常数级额外空间用于交换元素。
二、项目经验问题:
- 讲述一个你主导的项目,你在其中承担的角色、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 答案模板:在 [项目名称] 项目中,我担任 [具体角色,如项目经理或核心开发人员]。主要负责 [阐述负责的核心工作,如整体架构设计和关键模块开发]。遇到的挑战是 [描述具体问题,如项目前期需求频繁变更,导致进度受阻]。我通过 [说明解决方案,如与需求方深入沟通,制定需求变更流程,定期召开需求评审会,确保团队和需求方对需求理解一致],最终项目按时交付,满足了用户需求。
- 在项目中,你是如何进行代码版本控制的?常用的命令有哪些?
- 答案模板:我常用 Git 进行代码版本控制。在项目开始时,初始化本地仓库,使用
git init
命令。日常开发中,通过git add
命令将修改的文件添加到暂存区,再用git commit -m "提交说明"
提交到本地仓库。与远程仓库交互时,用git push
将本地代码推送到远程仓库,git pull
从远程仓库拉取最新代码。当需要创建新分支并行开发时,使用git branch [分支名]
创建分支,git checkout [分支名]
切换分支。
- 答案模板:我常用 Git 进行代码版本控制。在项目开始时,初始化本地仓库,使用
- 请分享一个项目中优化代码性能的经历,你是如何发现性能问题及采取了哪些优化措施?
- 答案模板:在 [项目名称] 中,我发现系统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响应缓慢。通过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如 Python 的 cProfile),定位到某个核心算法函数占用时间过长。分析发现该函数存在大量重复计算。优化措施是引入缓存机制,将计算结果缓存起来,避免重复计算。同时,对算法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循环和条件判断。优化后,系统性能显著提升,处理相同数据量的时间缩短了 [X]%。
三、技术框架与工具问题:
- 如果使用 [框架名称,如 Spring Boot] 开发 Web 应用,说说它的核心组件及作用。
- 答案模板:Spring Boot 的核心组件包括
Spring Core
,提供基础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功能,让组件之间解耦,便于维护和扩展。Spring MVC
用于构建 Web 应用,处理 HTTP 请求,实现视图和控制器分离。Spring Data
简化数据库访问,支持多种数据库,如关系型数据库(通过Spring Data JPA
)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Spring Data MongoDB
)。还有Auto - Configuration
自动配置,根据项目依赖自动配置相关组件,减少开发人员手动配置的工作量。
- 答案模板:Spring Boot 的核心组件包括
- 谈谈你对数据库索引的理解,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创建索引?
- 答案模板: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类似书籍的目录,用于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库表中的数据。适合创建索引的情况有:经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如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ge > 30
,age
字段适合建索引;连接表时使用的字段,在多表连接查询中,连接字段建索引可加快连接速度;排序字段,若经常对某字段排序,建索引可提高排序效率。但要注意,索引会占用额外空间,且插入、更新、删除操作时会增加维护成本,所以不能过度创建。
- 答案模板: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类似书籍的目录,用于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库表中的数据。适合创建索引的情况有:经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如
- 在开发过程中,你使用过哪些自动化测试工具?请简要介绍其功能。
- 答案模板:我使用过 [测试工具名称,如 JUnit(针对 Java)或 pytest(针对 Python)]。以 JUnit 为例,它是 Java 语言的单元测试框架。提供了注解,如
@Test
用于标记测试方法,@Before
和@After
分别在测试方法执行前后执行一些初始化和清理操作。能方便地编写和组织测试用例,对类中的方法进行单元测试,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提高代码质量,同时支持测试套件,可将多个测试用例组合在一起执行。
- 答案模板:我使用过 [测试工具名称,如 JUnit(针对 Java)或 pytest(针对 Python)]。以 JUnit 为例,它是 Java 语言的单元测试框架。提供了注解,如
四、团队协作与沟通问题:
- 在团队项目中,如果与团队成员产生意见分歧,你会如何处理?
- 答案模板:首先,我会保持开放的心态,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确保我完全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分析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我们会一起结合项目的目标、时间限制、资源等因素进行讨论。如果必要,会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小规模的试验,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最终以对项目最有利为原则,共同协商出一个统一的方案,确保团队协作不受影响,项目顺利推进。
- 请举例说明在项目中你是如何与不同角色(如产品经理、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的。
- 答案模板:在 [项目名称] 项目中,与产品经理沟通时,我主动参加需求评审会,提前熟悉需求文档,对不明确的地方及时提问,确保对需求理解清晰。日常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或邮件,及时反馈需求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如技术难点导致需求实现难度大,与产品经理协商解决方案。与设计师沟通,我积极参与设计评审,了解设计理念和交互细节,针对设计与技术实现的冲突,如某些动画效果在当前技术框架下实现成本高,与设计师讨论替代方案,以达到既满足设计要求又能高效实现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项目各环节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 在团队开发中,如何保证代码风格的一致性?
- 答案模板:我们会制定统一的代码风格规范,如参考行业通用的代码规范(如 Python 的 PEP8,Java 的 Google Java Style),并结合项目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在项目开始时,对团队成员进行规范培训,确保大家熟悉并理解规范。使用代码格式化工具,如 Python 的
autopep8
,Java 的Google Java Format
插件,在编码过程中或提交代码前自动格式化代码,使其符合规范。同时,建立代码审查机制,在代码合并前,由团队成员互相审查代码,对不符合规范的地方及时指出并修改,从而保证整个项目代码风格的一致性。
- 答案模板:我们会制定统一的代码风格规范,如参考行业通用的代码规范(如 Python 的 PEP8,Java 的 Google Java Style),并结合项目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在项目开始时,对团队成员进行规范培训,确保大家熟悉并理解规范。使用代码格式化工具,如 Python 的
数据分析师:
1. 数据分析基础概念
问题:请解释什么是数据的标准差,它有什么作用?
答案模板:标准差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它通过计算数据与其均值的偏离程度,衡量数据的波动情况。以数据集 {x₁, x₂, …, xₙ} 为例,先计算均值,然后求各数据与均值差的平方和,再除以数据个数得到方差,标准差就是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的作用在于,让我们直观了解数据的稳定性和离散状况。比如在分析股票收益率时,标准差小意味着收益率波动小,投资相对稳定;标准差大则表明收益率波动剧烈,投资风险较高。在质量控制中,可判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标准差越小,产品质量越稳定。
2. 工具与技能
问题:在数据分析中,你常用的工具是什么,如何用它进行数据清洗?
答案模板:我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是 [工具名称,如 Python 或 SQL]。以 Python 为例,借助 pandas 库进行数据清洗。首先,使用pd.read_csv()
或pd.read_excel()
等函数读取数据,构建 DataFrame 对象。
对于缺失值处理,若某列数据大部分完整,数值型数据可采用fillna()
方法,以均值填充,如df['column_name'].fillna(df['column_name'].mean(), inplace = True)
;若是分类数据,可用众数填充,即df['column_name'].fillna(df['column_name'].mode()[0], inplace = True)
。
针对重复值,通过df.duplicated()
方法标记重复行,再用df.drop_duplicates(inplace = True)
删除重复数据。
对于异常值,利用numpy
库结合业务逻辑判断。例如,假设某列数据应在合理范围 [a, b] 内,可通过df['column_name'] = np.where((df['column_name'] < a) | (df['column_name'] > b), np.nan, df['column_name'])
将异常值替换为缺失值,后续再按缺失值处理方式解决。
3. 项目经验
问题:分享一个你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项目,你采取了哪些步骤?
答案模板:在 [项目名称] 项目中,面临的业务问题是 [阐述具体业务问题,如某 APP 用户活跃度下降]。
第一步是明确目标,确定要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用户活跃度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提升活跃度的策略。
第二步进行数据收集,从 APP 后台日志获取用户行为数据,如登录时间、使用时长、操作频率等;从数据库获取用户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地域等。
第三步开展数据清洗,运用前文提到的数据清洗方法,处理缺失值、重复值和异常值,确保数据质量。
第四步实施数据分析,先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用描述性统计了解各变量的分布情况,如计算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不同年龄段的登录频率等。接着做相关性分析,判断各因素与用户活跃度的关联程度,比如发现年轻用户群体使用时长与活跃度相关性高。
第五步是建立模型,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模型,如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活跃度的影响权重。
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如发现新功能引导不足导致部分用户流失,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如优化新功能引导流程、推出个性化推荐内容,以提高用户活跃度,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4. 数据可视化
问题:在展示分析结果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答案模板:选择图表类型需依据数据特征和分析目的。若要呈现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如每月销售额变化,折线图是理想选择,因其能清晰展示趋势走向和变化规律。
对于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大小关系,像各部门业绩对比,柱状图可直观呈现差异,方便进行数量比较。
当展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例如不同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比,饼图能形象展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突出占比情况。
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散点图可有效展示两者的相关性,帮助判断变量间是否存在某种趋势。
若要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如学生成绩分布,直方图可清晰呈现数据在不同区间的分布频率。
5. 数据理解与解读
问题:给出一组销售数据,发现某地区销售额突然下降,你会从哪些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模板:面对某地区销售额突然下降的情况,我会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
内部因素:
产品层面:查看该地区销售的产品是否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意愿;检查产品是否过季或款式老旧,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核对产品库存,是否存在缺货导致销售机会流失。
价格层面:对比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产品价格,是否因价格调整导致价格过高,失去价格竞争力;检查是否有价格优惠活动取消,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销售团队层面:调查该地区销售团队人员变动情况,新成员可能需要时间适应市场;了解销售策略是否改变,新策略可能未有效吸引客户;查看销售培训是否到位,影响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和效率。
外部因素:
市场环境层面:研究该地区宏观经济形势,如经济衰退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分析当地消费趋势变化,若消费者偏好发生转移,会影响相关产品销售。
竞争对手层面:调查是否有新竞争对手进入该地区市场,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了解竞争对手是否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或促销活动,吸引了原本的潜在客户。
其他特殊因素:考虑当地政策法规变化,是否出台限制相关产品销售的政策;关注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对当地消费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工程师:
网络基础概念
问题 1:请解释 OSI 七层模型和 TCP/IP 模型,并说明它们的区别。
答案模板:OSI 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物理层负责处理物理介质上的信号传输;数据链路层处理成帧、错误检测和介质访问控制;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或不可靠数据传输;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表示层处理数据的表示、加密和压缩;应用层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接口。
TCP/IP 模型是一个四层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网络接口层对应 OSI 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际层类似于 OSI 的网络层;传输层与 OSI 传输层功能相似;应用层涵盖了 OSI 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功能。
它们的区别在于,OSI 模型是理论上的标准模型,层次划分细致,注重功能的明确界定,但在实际应用中显得过于复杂。而 TCP/IP 模型是基于实际应用发展起来的,更注重实用性和效率,在网络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网络故障排查时,OSI 模型可帮助我们按层次逐步定位问题,而 TCP/IP 模型更贴合实际网络架构进行快速诊断。
问题 2:什么是子网掩码?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模板:子网掩码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数,与 IP 地址结合使用,用于区分 IP 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它的形式与 IP 地址类似,由一连串的 1 和随后的一连串 0 组成,1 对应网络部分,0 对应主机部分。例如,常见的子网掩码 255.255.255.0,转换为二进制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子网掩码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划分子网,通过改变子网掩码的位数,可以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成多个较小的子网,提高网络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比如,企业内部网络可通过子网划分,将不同部门的网络隔离开来。二是确定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根据子网掩码和 IP 地址的逻辑与运算,可得到网络地址;将网络地址的主机部分全置为 1,就得到广播地址。在网络通信中,这有助于数据准确地发送到目标网络和主机。
网络设备与配置
问题 1:请描述如何配置一台路由器,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
答案模板:首先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通常通过命令行界面(CLI),使用特定命令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然后配置各个接口的 IP 地址,使其与对应的网段相匹配。例如,对于连接到网段 192.168.1.0/24 的接口,使用命令 interface [接口名称]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再使用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接口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接着,启用路由功能。如果是静态路由,需要手动配置路由表,指定到达不同网段的下一跳地址。例如,要到达 192.168.2.0/24 网段,下一跳地址为 192.168.1.2,使用命令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若是动态路由协议,如 OSPF 或 RIP,需要在路由器上启用相应协议,并宣告要参与路由的网络。以 OSPF 为例,使用命令 router ospf [进程号]
进入 OSPF 配置模式,然后通过 network [网络地址] [反掩码] area [区域号]
宣告网络。
最后,检查配置是否正确,可使用 show ip route
命令查看路由表,确保不同网段的路由信息正确。这样,路由器就能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
问题 2:交换机有哪些工作模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模板:交换机常见的工作模式有直通式、存储转发式和碎片丢弃式。
直通式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的目的 MAC 地址后,立即开始转发数据帧,不进行完整的数据帧校验。其优点是转发速度快,延迟低,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网络环境,如语音和视频传输。但缺点是无法检测到数据帧中的错误,可能会将错误帧转发到网络中。
存储转发式交换机在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后,先进行 CRC(循环冗余校验)等错误检测,确认数据帧无误后再根据目的 MAC 地址进行转发。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有效过滤错误帧,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准确性,适用于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网络。然而,由于需要完整接收并校验数据帧,转发延迟相对较大。
碎片丢弃式交换机检查数据帧的长度是否够 64 字节(以太网最小帧长度),如果小于 64 字节,说明是冲突碎片,则丢弃该帧;如果大于 64 字节,则进行转发。它结合了直通式和存储转发式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错误帧的转发,同时转发延迟也相对较小,适用于一般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
问题 1:如何防范网络中的 ARP 攻击?
答案模板:防范 ARP 攻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采用静态 ARP 绑定。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和主机上手动绑定 IP 地址和 MAC 地址,这样即使攻击者发送伪造的 ARP 响应包,设备也不会更改正确的 ARP 表项。例如,在 Windows 系统中,使用命令 arp -s [IP 地址] [MAC 地址]
进行静态绑定。
其次,使用 ARP 防护软件。这类软件可以实时监测 ARP 数据包,发现异常的 ARP 攻击行为时及时报警并采取阻断措施,如阻止非法 ARP 包的发送或接收。
再者,在交换机上启用端口安全功能。通过限制端口的 MAC 地址学习数量,防止攻击者利用 ARP 欺骗在交换机上伪造大量 MAC 地址表项,导致交换机性能下降或网络瘫痪。
另外,部署 ARP 防火墙。防火墙可以对 ARP 数据包进行深度检测,识别并拦截恶意的 ARP 攻击流量,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问题 2:解释一下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防火墙类型有哪些?
答案模板: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预先设定的规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流进行检查和控制。它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如同网络的大门,只允许符合规则的数据包通过,阻挡不符合规则的数据包,从而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常见的防火墙类型有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和状态检测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它根据数据包的源 IP 地址、目的 IP 地址、端口号等信息,与预先设定的规则进行匹配,决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这种防火墙速度快,对网络性能影响小,但安全性相对较低,因为它只检查数据包的表面信息,无法检测到隐藏在应用层数据中的攻击。
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工作在应用层,它不直接让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主机进行通信,而是通过代理服务器中转。代理服务器对每个应用层请求进行分析和验证,只有合法的请求才会被转发到外部网络,外部网络的响应也通过代理服务器返回给内部主机。这种防火墙安全性较高,能有效防范应用层攻击,但对网络性能有一定影响,因为它需要对每个请求进行深度处理。
状态检测防火墙结合了包过滤和状态监测技术,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它不仅检查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还会跟踪每个连接的状态,只有属于合法连接的数据包才会被允许通过。例如,当内部主机发起一个 TCP 连接请求时,防火墙会记录该连接的状态信息,后续属于这个连接的响应数据包才能顺利通过。这种防火墙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防火墙类型。
项目经验与故障排查
问题 1:分享一个你在网络项目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你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模板:在 [项目名称] 项目中,遇到的挑战是 [描述具体挑战,如网络升级后部分区域网络连接不稳定,频繁出现丢包现象]。
首先,我通过网络测试工具,如 ping 和 traceroute 命令,初步确定问题区域和可能的故障点。发现部分节点的延迟过高,且丢包集中在特定网段。
接着,检查网络设备的配置,对比升级前后的配置文件,未发现明显错误。但在查看交换机的日志时,发现有大量的 MAC 地址漂移告警。这表明可能存在网络环路或非法设备接入。
然后,对相关区域的网络布线进行排查,发现有一处网线被误接,导致网络环路。将错误连接纠正后,再次进行网络测试,丢包现象明显减少。
最后,为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我在交换机上启用了生成树协议(STP),它可以自动检测并阻断网络环路,确保网络的稳定性。经过这些步骤,成功解决了网络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保障了项目网络的正常运行。
问题 2:如果网络出现故障,用户无法访问互联网,你会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排查?
答案模板:如果遇到网络故障导致用户无法访问互联网,我会按照以下步骤排查:
第一步,确认故障范围。询问其他用户是否也存在同样问题,若是个别用户问题,可能是其设备故障;若大量用户受影响,则问题可能出在网络设备或网络链路。
第二步,检查用户设备。查看用户电脑或移动设备的网络连接设置是否正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配置。尝试重启设备,若为无线网络,检查无线连接是否正常,密码是否正确。
第三步,检查本地网络设备。查看用户所在区域的交换机指示灯状态,若指示灯异常,检查交换机配置和连接的网线是否松动。如果是通过路由器连接网络,检查路由器的运行状态,包括是否正常拨号,路由表是否正确。
第四步,检查网络链路。使用 traceroute 命令追踪数据包的路径,查看在哪一跳出现问题。如果在内部网络正常,而在连接外网的网关处出现丢包,可能是外网链路故障。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确认是否存在网络维护或故障。
第五步,检查 DNS 服务。尝试使用公共 DNS 服务器(如 8.8.8.8 或 114.114.114.114)替换现有 DNS 配置,若能正常访问互联网,则说明原 DNS 服务器可能存在问题,可进一步排查本地 DNS 服务器或联系相关人员解决。
第六步,查看网络设备日志。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上查看日志信息,寻找可能的故障线索,如设备过载、端口错误、路由错误等,根据日志提示进行相应处理。通过以上逐步排查,通常能找出网络故障原因并解决问题。
结语:
咱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那出路可多了去了!搞软件开发、弄数据分析,或者搭建维护网络,都不在话下。只要你愿意不断学习,把本事练得更精,在这数字时代,保准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闯出好前程!
上面提供的有关面试后会提问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主要是给你们提供一个思路,平时还是注重积累知识,要增强自己的专业实力,在面试前有充分的准备才可以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