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ash是一个 JavaScript渲染服务,是一个含有 HTTP API的轻量级浏览器,它还对接了 Python 中的 Twisted 库和 OT库。利用它,同样可以爬取动态渲染的页面。
功能介绍
利用 Splash,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 异步处理多个网页的渲染过程:
- 获取渲染后页面的源代码或截图;
- 通过关闭图片渲染或者使用 Adblock规则的方式加快页面渲染的速度;
- 执行特定的 JavaScript 脚本;
- 通过 Lua 脚本控制页面的渲染过程;
- 获取页面渲染的详细过程并以HAR(HTTPArchive)的格式呈现出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 Splash 的具体用法。
准备工作
请确保 Splash 已经正确安装好并可以在本地 8050端口上正常运行。安装方法可以参考 https:/setup.
scrape.center/splash。
win10 docker安装
- 去docker官网下载,但请一定要注意你Windows笔记本电脑版本一定要和docker匹配,否则会报错:
- 查看自己windows版本
检查 Windows 版本:按 Win + R 键,输入 winver,然后点击“确定”。这将显示一个窗口,其中包含您当前使用的 Windows 版本信息。
-
官网找一个合适的版本,一般历史版本可能官网不好找,点击这里找个适合的版本 下载。
-
安装包下载之后直接双击安装即可,不过可能会报错:
-
去给出的网址下载WSL2,安装即可。
splash安装
有了 Docker,只需要一键启动 Splash 即可,命令如下:
docker run -p 8050:8050 scrapinghub/splash
问题1:
docker: Error response from daemon: Get "https://registry-1.docker.io/v2/": context deadline exceeded.
我们可以配置国内的镜像,尽可能把所有的镜像都配置上,否则不是慢就是依然下载不下来:
"registry-mirrors": [
"https://registry.docker-cn.com",
"http://hub-mirror.c.163.com",
"https://docker.mirrors.ustc.edu.cn",
"https://cr.console.aliyun.com",
"https://mirror.ccs.tencentyun.com",
"https://registry.docker-cn.com",
"http://hub-mirror.c.163.com",
"https://docker.mirrors.ustc.edu.cn/",
"https://yxzrazem.mirror.aliyuncs.com",
"https://docker.kubesre.xyz",
"https://dc.j8.work",
"https://docker.registry.cyou",
"https://docker.hlyun.org",
"https://docker.chenby.cn",
"https://docker.jsdelivr.fyi",
"https://docker-mirrors.mjjman.com",
"https://docker.kubesre.xyz",
"https://huecker.io",
"https://dockerhub.timeweb.cloud",
"https://docker.registry.cyou",
"https://docker-cf.registry.cyou",
"https://dockercf.jsdelivr.fyi",
"https://dockertest.jsdelivr.fyi",
"https://2a6bf1988cb6428c877f723ec7530dbc.mirror.swr.myhuaweicloud.com",
"https://docker.m.daocloud.io",
"https://hub-mirror.c.163.com",
"https://mirror.baidubce.com",
"https://your_preferred_mirror",
"https://dockerhub.icu",
"https://docker.registry.cyou",
"https://docker-cf.registry.cyou",
"https://dockercf.jsdelivr.fyi",
"https://docker.jsdelivr.fyi",
"https://dockertest.jsdelivr.fyi",
"https://mirror.aliyuncs.com",
"https://dockerproxy.com",
"https://mirror.baidubce.com",
"https://docker.m.daocloud.io",
"https://docker.nju.edu.cn",
"https://docker.mirrors.sjtug.sjtu.edu.cn",
"https://docker.mirrors.ustc.edu.cn",
"https://mirror.iscas.ac.cn",
"https://docker.rainbond.cc"
]
经过我的测试,发现下载到一半依然报错,于是只能用VPN去下载了。
安装完成之后会有类似的输出结果:
这时我们打开:http://localhost:8050 即可看到 Splash 的主页,如图所示:
当然 Splash 也可以直接安装在远程服务器上,我们在服务器上运行以守护态运行 Splash 即可,命令如下:
docker run -d -p 8050:8050 scrapinghub/splash
在这里多了一个 -d 参数,它代表将 Docker 容器以守护态运行,这样在中断远程服务器连接后不会终止 Splash 服务的运行。
实例引入
上面我们打开http://localhost:8050 即可看到 Splash 的主页,右侧呈现的是一个渲染示例,可以看到其上方有一个输人框,默认显示文字是http://google.com,我们将其换成 htps://www.baidu.com 测试一下,换完内容后单击 Render me! 按钮,开始渲染,结果如下图所示。
渲染结果中包含渲染截图、HAR 加载统计数据和网页的源代码。Splash 染了整个网页,包括CSS、JavaScript 的加载等,最终呈现的页面和在浏览器中看到的完全一致。那么,这个过程由什么控制呢?我们返回首页,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脚本: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assert(splash:go(args.url))
assert(splash:wait(0.5))
return {
html = splash:html(),
png = splash:png(),
har = splash:har(),
}
end
这个脚本是用Lua语言写的。即使不懂Lua语言的语法,也能大致看懂脚本的表面意思,首先调用go方法加载页面,然后调用 wait 方法等待了一定时间,最后返回了页面的源代码、截图和 HAR 信息。
至此,我们大体了解了 Splash 是通过 Lua 脚本控制页面的加载过程,加载过程完全模拟浏览器最后可返回各种格式的结果,如网页源码和截图等。
接下来,我们就了解一下 Lua 脚本的写法以及相关 API的用法。
Splash Lua 脚本
Splash 能够通过 Lua 脚本执行一系列渲染操作,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模拟 Chrome、PhantomJS,先了解一下 Splash Lua 脚本的入口和执行方式。
- 入口及返回值
来看一个基本实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go("http://www.baidu.com")
splash:wait(0.5)
local title = splash:evaljs("document.title")
return {title=title}
end
将这段代码粘贴到上图中的代码编辑区域,然后单击 Render me! 按钮,返回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渲染结果中包含网页的标题。这里我们通过evaljs 方法传人了 JavaScript 脚本,而document.title 返回的就是网页的标题,evaljs 方法执行完毕后将标题赋值给 title 变量,随后将其返回。
注意,我们在这里定义的方法叫 main。这个名称是固定的,Splash会默认调用这个方法。main方法的返回值既可以是字典形式,也可以是字符串形式,最后都会转化为Splash的 HTTP 响应,例如:
function main(splash)
return {hello="world!"}
end
返回的是字典形式的内容。下面的代码:
function main(splash)
return 'hello'
end
返回的是字符串形式的内容。
- 异步处理
Splash 支持异步处理,但是并没有显式地指明回调方法,其回调的跳转是在内部完成的。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local example_urls = {"www.baidu.com","www.taobao.com","www.zhihu.com"}
local urls = args.urls or example_urls
local results = {}
for index,url in ipairs(urls) do
local ok,reason = splash:go("http://" .. url)
if ok then
splash:wait(2)
results[url] = splash:png()
end
end
return results
end
运行这段代码后的返回结果是代码中3个网站的页面截图,如下图所示。
代码中调用的 wait 方法类似于 Python 中的 sleep 方法,参数是等待的秒数。当 Splash 执行到此方法时,会转而处理其他任务,在等待参数指定的时间后再回来继续处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Lua 脚本中的字符串拼接和 Python 中不同,它使用的是“…”操作符,而不是66リ如果有必要,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Lua 脚本的语法,详见 http:/www.runoob.com/ua/lua-basic-syntax.html.另外,这里设置了加载页面时的异常检测。80方法会返回加载页面的结果状态,如果返回的状态码是 4xx或 5xx,那么 ok 变量为空,就不会返回加载后的图片。
splash 对象的属性
能够注意到,前面例子中 mai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 splash,这个对象非常重要,类似于Selenium中的 webDriver 对象,我们可以调用它的一些属性和方法来控制加载过程。接下来,先看 splash 的属性。
- args 属性
该属性用于获取页面加载时配置的参数,例如请求 URL。对于 GET请求,args 属性还可以用于获取 GET请求的参数;对于POST请求,args属性还可以用于获取表单提交的数据。此外,Splash 支持将 main 方法的第二个参数直接设置为 args,例如: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local url= args.url
end
这里的第二个参数 args 就相当于 splash.args 属性,以上代码等价于:
function main(splash)
local url=splash.args.url
end
- js_enabled 属性
这个属性是 Splash 执行 JavaScript 代码的开关,将其设置为 true 或 false 可以控制是否执行JavaScript 代码,默认取 true。例如: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go("https://www.baidu.com" )
splash.js enabled=false
local title = splash:evaljs("document.title")
return {title=title}
end
这里我们将 is enabled 设置为 false,代表禁止执行 JavaScript代码,然后重新调用 evaljs 方法执行了 JavaScript 代码,此时运行这段代码,就会抛出异常:
不过,我们一般不设置此属性,默认开启。
- resource_timeout 属性
此属性用于设置页面加载的超时时间,单位是秒。如果设置为0或nil(类似Python 中的None).
代表不检测超时。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splash.resource_timeout = 0.1
assert(splash:go('https://www.taobao.com'))
return splash:png()
end
这里将超时时间设置为了 0.1秒。意味着如果在0.1秒内没有得到响应,就抛出异常:
此属性适合在页面加载速度较慢的情况下设置。如果超过某个时间后页面依然无响应,则直接抛出异常并忽略。
- images_enabled 属性
此属性用于设置是否加载图片,默认是加载。禁用该属性可以节省网络流量并提高页面的加载速度,但是需要注意,这样可能会影响 JavaScript 渲染。因为禁用该属性之后,它的外层 DOM 节点的高度会受影响,进而影响 DOM 节点的位置。当JavaScript 对图片节点执行操作时,就会受到影响。
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Spiash会使用缓存。意味着即使禁用images_enabled属性,一开始加载出来的网页图片也会在重新加载页面后显示出来,这种情况下直接重启Splash 即可。
禁用 images_enabled 属性的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images_enabled=false
assert(splash:go('https://www.jd.com'))
return{png=splash:png()}
end
这样返回的页面截图不会带有任何图片,加载速度也会快很多。
- plugins_enabled 属性
此属性用于控制是否开启浏览器插件(如 Flash 插件 ),默认取 false,表示不开启。可以使用如下代码开启/关闭 plugins_enabled:
splash.plugins enabled = true/false
- scroll_position属性
此属性可以控制页面上下滚动或左右滚动,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属性。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assert(splash:go('https://www.taobao.com'))
splash.scroll_position={y=400}
return {png=splash:png()}
end
这样可以控制页面向下滚动 400 像素值,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如果要让页面左右滚动,可以传入x参数,代码如下:
splash.scroll_position={x=100,y=200}
splash 对象的方法
除了前面介绍的属性,splash对象还有如下方法。
- go 方法
该方法用于请求某个链接,可以模拟 GET 请求和 POST 请求,同时支持传人请求头、表单等数据,其用法如下:
ok, reason = splash:go{url, baseurl=nil, headers=nil, http_method="GET", body=nil, formdata=nil}
对其中各参数的说明如下。
- url:请求 URL。
- baseurl:资源加载的相对路径,是可选参数,默认为空。
- headers:请求头,是可选参数,默认为空。
- http_method:请求方法,是可选参数,默认为GET,同时支持 POST。口 body:http_method为POST时的表单数据,使用的Content-type为application/json,是可选参数,默认为空。
- formdata:http_method 为 POST 时的表单数据,使用的 Content-type 为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是可选参数,默认为空。
该方法的返回值是ok变量和 reason 变量的组合,如果 ok为空,代表页面加载出现了错误,reason中包含错误的原因,否则代表页面加载成功。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local ok, reason = splash:go{"http://www.httpbin.org/post", http_method="PosT", body="name-Germey"}
if ok then
return splash:html()
end
end
这里我们模拟了一个POST请求,并传人了表单数据,如果页面加载成功,就返回页面的源代码。
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成功实现了POST请求并发送了表单数据。
- wait方法
此方法用于控制页面等待时间,其用法如下:
ok, reason=splash:wait{time, cancel_on_redirect=false, cancel_on_error=true}
对其中各参数的说明如下。
- time:等待的时间,单位为秒。
- cancel_on_redirect:如果发生了重定向就停止等待,并返回重定向结果,是可选参数,默认为 false。
- cancel_on_error:如果页面加载错误就停止等待,是可选参数,默认为 false。
其返回值同样是 ok 变量和 reason 变量的组合。
我们用一个实例感受一下:
function main(splash)
splash:go("https://www.taobao.com")
splash:wait(2)
return {html=splash:html()}
end
执行如上代码,可以访问淘宝页面并等待2秒,随后返回页面源代码。
- jsfunc 方法
此方法用于直接调用 JavaScript 定义的方法,但是需要用双中括号把调用的方法包起来,相当于实现了从 JavaScript 方法到 Lua 脚本的转换。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local get_div_count=splash:jsfunc([[function(){
var body = document.body;
var divs =body.getElementsByTagName('div');
return divs.length;}
]])
splash:go("https://www.baidu.com" )
return("There are %s DIVs"):format(get_div_count())
end
这段代码的运行结果如下:
这里我们先声明了一个 JavaScript定义的方法 get div_count,然后在页面加载成功后调用此方法计算出了页面中 div 节点的个数。
关于从 JavaScript方法转换到Lua脚本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官方文档:https://splash.readthedocs.
io/en/stable/scripting-ref.html#splash-jsfunc。
- evaljs 方法
此方法用于执行 JavaScript 代码并返回最后一条 JavaScript 语句的返回结果,其用法如下:
result=splash:evaljs(js)
例如,可以用下面的代码获取页面标题:
local title =splash:evaljs("document.title")
- runjs 方法
此方法用于执行JavaScript代码,它的功能与evalis方法类似,但更偏向于执行某些动作或声明某些方法。例如: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go("https://www.baidu.com")
splash:runjs("foo =function(){return 'bar'}")
local result=splash:evaljs("foo()")
return result
end
这里我们先用 runjs 方法声明了一个 JavaScript 方法 foo,然后通过 evaljs 方法调用 foo 方法得到的结果。
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这里我们成功模拟了发送POST请求,并发送了表单数据。
- html方法
此方法用于获取页面的源代码,是一个非常简单且常用的方法,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go("https://www.httpbin.org/get")
return splash:html()
end
运行结果如下:
- png 方法
此方法用于获取 PNG 格式的页面截图,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go("https://www.taobao.com")
return splash:png()
end
- jpeg 方法
此方法用于获取 JPEG 格式的页面截图,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go("https://www.taobao.com")
return splash:jpeg()
end
- har 方法
此方法用于获取页面加载过程的描述信息,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go("https://www.baidu.com")
return splash:har()
end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张图里显示了百度页面加载过程中的每个请求记录的详情。
- url方法
此方法用于获取当前正在访问的URL,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args)
splash:go("https://www.baidu.com")
return splash:url()
end
运行结果如下:
- set_user_agent 方法
此方法用于设置浏览器的 User-Agent,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splash:set_user_agent('Splash')
splash:go("http://www.httpbin.org/get")
return splash:html()
end
这里我们将浏览器的 User-Agent 属性设置为了 Splash,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我们设置的 User-gent 属性值生效了。
- select 方法
该方法用于选中符合条件的第一个节点,如果有多个节点符合条件,则只返回一个,其参数是CSS选择器。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splash:go("https://www.baidu.com/")
input =splash:select("#kw")
input:send_text('Splash')
splash:wait(3)
return splash:png()
end
这里我们首先访问百度官网,然后用select 方法选中搜索框,随后调用 send_text 方法填写了文本,最后返回网页截图。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我们成功填写了输入框。
- select_all方法
此方法用于选中所有符合条件的节点,其参数是CSS选择器。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local treat =require('treat')
assert(splash:go("http://quotes.toscrape.com/"))
assert(splash:wait(0.5))
local texts = splash:select_all('.quote .text')
local results={}
for index,text in ipairs(texts)do
results[index]= text.node.innerHTML
end
return treat.as_array(results)
end
可以发现,我们成功获取了10个节点的正文内容。
- mouse_click方法
此方法用于模拟鼠标的点击操作,参数为坐标值x、y。我们可以直接选中某个节点直接调用此方法,示例如下:
function main(splash)
splash:go("https://www.baidu.com/")
input = splash:select("#kw")
input:send_text('Splash')
splash:wait(3)
submit=splash:select('#su')
submit:mouse_click()
splash:wait(5)
return splash:png()
end
这里我们首先选中页面的输入框,向其中输人文本 Splash,然后选中提交按钮,调用mouse click方法提交査询,之后等待5秒,就会返回页面截图,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我们成功获取了查询后的页面内容,模拟了百度的搜索操作。
至此,splash对象的常用方法介绍完毕,还有一些方法这里不一一介绍了,更加详细和权威的说明可以参见官方文档 https://splash.readthedocs.io/en/stable/scripting-ref.html,此页面介绍了splash 对象的所有方法。另外,还有针对页面元素的方法,见官方文档 https://splash.readthedocs.io/en/stable/scriptingelement-object.html.
调用 Splash 提供的 API
前面我们介绍了 SplashLua脚本的用法,但这些脚本是在 Splash 页面里测试运行的,如何才能利用 Splash 渲染页面?Splash 怎样才能和 Python 程序结合使用并爬取 JavaScript 渲染的页面?
其实,Splash 给我们提供了一些 HTTP API,我们只需要请求这些 API 并传递相应的参数即可获取页面渲染后的结果,下面我们学习这些 API。
- render.html
此 AP 用于获取 JavaScript 渲染的页面的 HTML代码,API地址是 Splash 的运行地址加上此 API的名称,例如 http://ocalhost:8050/renderhtml,我们可以用 curl 工具测试一下:
curl http://localhost:8050/render.html?url=https://www.baidu.com
我们给此 API传递了一个 ur1 参数,以指定渲染的 URL,返回结果即为页面渲染后的源代码。
import requests
url='http://localhost:8050/render.html?url=https://www.baidu.com'
response =requests.get(url)
print(response.text)
这样就可以成功输出百度页面渲染后的源代码了。
此 API还有其他参数,例如 wait,用来指定等待秒数。如果要确保页面完全加载出来,就可以设置此参数,例如:
import requests
url='http://localhost:8050/render.html?url=https://www.baidu.com&wait=5'
response =requests.get(url)
print(response.text)
增加等待时间后,得到响应的时间会相应变长,如这里我们等待大约5秒钟才能获取 JavaScript 渲染后的淘宝页面源代码。
另外,此API还支持代理设置、图片加载设置、请求头设置和请求方法设置,具体的用法可以参见官方文档 https://splash.readthedocs.io/en/stable/api.html#render-html。
- render.png
此 API用于获取页面截图,其参数比 render.html 要多几个,例如 width 和 height 用来控制截图的宽和高,返回值是 PNG 格式图片的二进制数据。示例如下:
curl http://localhost:8050/render.png?url=https://ww.taobao.com&wait-5&width=1000&height=700
这里我们通过设置 width 和 height 参数,将页面截图的大小缩放为 1000x700 像素。如果用 Python 实现,可以将返回的二进制数据保存为 PNG 格式的图片,代码如下: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localhost:8050/render.png?url=https://www.jd.com&wait=5&width=1000&height=700')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with open('taobao.png', 'wb') as f:
f.write(response.content)
得到的图片如下图所示。
这样我们就成功获取了京东首页渲染完成后的页面截图,详细的参数设置可以参考官网文档https://splash.readthedocs.io/en/stable/api.html#render-png.
- render.jpeg
此 API和 render.png 类似,不过它返回的是 JPEG 格式图片的二进制数据
另外,此API比 render.png 多一个参数quality,该参数可以设置图片质量。
- render.har
此 API用于获取页面加载的 HAR 数据,示例如下:
curl http://localhost:8050/render.har?url=https://www.jd.com&wait=5
运行结果非常多,是一个JSON格式的数据,里面包含页面加载过程中的 HAR 数据。
- render.json
此 API 包含前面介绍的所有 render 相关的 API的功能,返回值是 JSON 格式的数据,示例如下:
curl http://localhost:8050/render.json?url=https://www.httpbin.org
这里返回了 JSON 格式的请求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传入不同的参数控制返回结果。例如,传入html=1,返回结果会增加页面源代码;传人 png=1,返回结果会增加 PNG格式的页面截图;传人 har=1,返回结果会增加页面的 HAR数据。例如:
curl http://localhost:8050/render.json?url=https://www.httpbin.org&html=1&har=1
这样返回的结果中便会包含页面源代码和 HAR 数据。
此外,还有其他参数可以设置,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https://splash.readthedocs.io/en/stable/api.html#render-json.
- execute
此 API才是最为强大的API。之前介绍了很多关于 SplashLua 脚本的操作,用此API即可实现与Lua 脚本的对接。
要爬取一般的 JavaScript 渲染页面,使用前面的 render.html 和 render.png 等 API 就足够了,但如果要实现一些交互操作,这些API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需要使用execute 了。
先实现一个最简单的脚本,直接返回数据:
function main(splash)
return 'hello'
end
然后将此脚本转化为 URL编码后的字符串,拼接到execute后面,示例如下:
curl http://localhost:8050/execute?lua_source=function+main%28splash%29%0D%0A++return+%27he11o%27%0D%0Aend
运行结果如下:
hello
这里我们通过 lua_source 参数传递了转码后的 Lua 脚本,通过 execute 获取了脚本最终的执行结果。我们更加关心的是如何用 Python 实现上述过程,如果用 Python 实现,那么代码如下:
import requests
from urllib.parse import quote
lua = '''
function main(splash)
return 'hello'
end
'''
url = 'http://localhost:8050/execute?lua_source=' + quote(lua)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rint(response.text)
运行结果如下:
hello
这里我们用 Python 中的三引号将Lua脚本括了起来,然后用 urllib.parse模块里的 quote方法对脚本进行 URL转码,之后构造了请求 URL,并将其作为 lua_source 参数传递,这样运行结果就会显示Lua 脚本执行后的结果。
我们再通过实例看一下:
import requests
from urllib.parse import quote
lua = '''
function main(splash)
local treat =require("treat")
local response = splash:http_get("http://www.httpbin.org/get")
return {html=treat.as_string(response.body),
url=response.url,status=response.status
}
end
'''
url = 'http://localhost:8050/execute?lua_source=' + quote(lua)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rint(response.text)
运行结果如下:
{"html": "{\n \"args\": {}, \n \"headers\": {\n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n \"Accept-Language\": \"en,*\", \n \"Host\": \"www.httpbin.org\", \n \"User-Agent\": \"Mozilla/5.0 (X11; Linux x86_64) AppleWebKit/602.1 (KHTML, like Gecko) splash Version/10.0 Safari/602.1\", \n \"X-Amzn-Trace-Id\": \"Root=1-678293a3-209dd02a23aa508c59709099\"\n }, \n \"origin\": \"111.19.92.180\", \n \"url\": \"http://www.httpbin.org/get\"\n}\n", "url": "http://www.httpbin.org/get", "status": 200}
可以看到,返回结果是 JSON 形式的,我们成功获取了请求 URL、状态码和页面源代码。如此一来,之前所讲的 Lua 脚本就都可以用此方式与 Python 对接了,所有网页的动态渲染、模拟点击、表单提交、页面滑动、延时等待后的结果均可以自由控制获取细节,获取页面源代码和截图也都不在话下。
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利用 Python 和 Splash 爬取 JavaScript渲染的页面了。除了 Selenium,Splash同样可以实现非常强大的渲染功能,同时它不需要浏览器便可渲染,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负载均衡配置
用 Splash 爬取页面时,如果爬取的数据量非常大,任务非常多,那么只用一个 Splash 服务就会使压力非常大,此时可以考虑搭建一个负载均衡器把压力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相当于多台机器、多个服务共同参与任务的处理,可以减小单个Splash 服务的压力。
由于篇幅原因,请移步 https://setup.scrape.center/splash-loadbalance 查看具体的配置方法。
总结
本篇博客中,我们全面地了解了 Splash 的基本用法。有了 Splash,可以将 JavaScript 动态渲染的操作完全托管到一个服务器上,爬虫爬取的时候不需要再依赖 Selenium 等库,整个业务逻辑会更加轻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