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零基础介绍卷积神经网络(CNN)

CNN学习

  • 零基础介绍
  • 写个CNN最简单的代码
  • 一. 概述
  • 二. 搭建CNN
    • 1. 输入层
    • 2. 卷积层
    • 3. 激活层
    • 4. 池化层
    • 5. 全连接层
    • 6. 网络搭建小结
    • 7. 损失函数
    • 8. 梯度下降
    • 9. 反向传播
    • 10. 模型评估与正则化
    • 11. 尝试搭建自己的第一个CNN
  • 三. 经典CNN结构
  • 四. 猫狗识别项目实践
    • 1. Paddle实现版本:
    • 2. Keras 和 TensorFlow实现版本
  • 提问检测环节

零基础介绍

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是深度学习中的一种神经网络,特别擅长处理图像和视频等有空间结构的数据。

假设我们在做一个“照片分类”的任务,比如判断一张照片中是猫还是狗。下面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CNN的工作原理。

  1. 看图的方式:模拟人眼
    当我们看一张图片时,并不是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的,而是我们的眼睛会专注于某个小区域,然后逐渐移到其他地方。CNN就是模仿这种“局部视野”的方式来处理图像。它通过滑动一个小窗口(称为“卷积核”)来查看图片的不同部分。

  2. 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
    卷积层的作用就是使用多个卷积核对图像进行扫描。这些卷积核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滤镜,它们能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假设我们有一张猫的照片,卷积核可能会学习到猫的耳朵形状、眼睛的位置、毛发的纹理等特征。每次卷积操作之后,图像会变成一个包含这些特征的“特征图”(feature map)。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张3×3的卷积核(就是一个3×3的小矩阵),它会遍历图像的每个部分,计算卷积核和图片的局部区域的点积,产生一个新的值。这就像你用滤镜滤镜了一小块区域。

  3. 激活函数(ReLU)
    卷积层提取到特征之后,接下来会通过一个叫做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的激活函数。ReLU会把负数变为零,保留正数。简单来说,就是“过滤”掉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保留对分类有帮助的特征。

  4. 池化层(Pooling Layer)
    池化层的作用是将卷积层生成的特征图进行下采样,减少图像的大小和计算量。通常有两种常用的池化方式:

    最大池化(Max Pooling):从每个小区域中选出最大的值。
    平均池化(Average Pooling):从每个小区域中计算平均值。

    池化的作用就是保留图像中最重要的信息,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细节,就像是在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

  5. 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
    在经过多个卷积层和池化层之后,CNN会将图像的特征汇聚起来,传递到全连接层。这个层的作用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最终决策阶段,负责根据之前提取到的特征做出最终的分类决策。比如根据猫耳朵、眼睛、毛发的纹理等信息,最终判断出这是猫还是狗。

  6. 输出层(Output Layer)
    最后,输出层会根据神经网络的结果给出分类结果。如果是猫,输出1;如果是狗,输出0。这个结果就是CNN根据图像学习到的特征做出的决策。

总结:
CNN通过逐层提取图像的特征,模拟人类如何观察图像,最终做出分类决策。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自动学习图像中的有用特征,而不需要人工提取这些特征,这使得CNN特别适合图像处理任务。

比喻:
你可以把CNN想象成一个侦探,它通过从图片的各个细节(耳朵、眼睛、毛发等)收集线索,最终推理出这是一只猫还是狗。每一个卷积核就像是侦探手中的放大镜,帮助他专注于图片中的不同部分,池化层则是帮助侦探筛选出最重要的线索。最终,侦探通过这些线索得出了结论。

写个CNN最简单的代码

假设我们的输入图像是一个 3x3 的矩阵,卷积核(滤波器)是一个 2x2 的矩阵。

  1. 输入:
    1 2 3
    4 5 6
    7 8 9

  2. 卷积核(滤波器)
    1 0
    0 1

  3. 在卷积操作中,卷积核会在输入图像上滑动,并计算卷积核和当前区域的点积

    步骤:
    我们从输入图像的左上角开始,把卷积核放在图像的最左上角,然后计算卷积核与图像覆盖区域的点积。卷积核的每个元素与对应区域的每个元素相乘,然后求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结果
    通过这些卷积操作,我们得到了一个 2x2 的特征图(Feature Ma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 输入图像
image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 卷积核(滤波器)
kernel = np.array([[1, 0],
                   [0, 1]])

# 输出特征图的尺寸
output_height = image.shape[0] - kernel.shape[0] + 1
output_width = image.shape[1] - kernel.shape[1] + 1

# 创建一个空的输出特征图
output = np.zeros((output_height, output_width))

# 执行卷积操作
for i in range(output_height):
    for j in range(output_width):
        # 计算当前区域的点积
        region = image[i:i+kernel.shape[0], j:j+kernel.shape[1]]
        output[i, j] = np.sum(region * kernel)

print("卷积结果(特征图):")
print(output)

输出结果:

卷积结果(特征图):
[[ 6. 8.]
[12. 14.]]


接下来正式介绍CN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 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 搭建CN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输入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卷积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灰度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彩色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激活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池化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全连接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网络搭建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损失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梯度下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反向传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 模型评估与正则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尝试搭建自己的第一个CN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 经典CNN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 猫狗识别项目实践

1. Paddle实现版本:

import paddle
import paddle.fluid as flui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sys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cpu_count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os
BATCH_SIZE = 128
# 用于训练的数据提供器
train_reader = paddle.batch(
    paddle.reader.shuffle(paddle.dataset.cifar.train10(),
                            buf_size = BATCH_SIZE * 100),
    batch_size = BATCH_SIZE)

#用于测试的数据提供器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
    paddle.dataset.cifar.test10(),
     batch_size = BATCH_SIZE
)
def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img):
    # 第一个卷积 - 池化层
    conv1 = fluid.layers.conv2d(input= img, # 输入图像
                        num_filters =20,      #卷积核的大小
                        filter_size = 5,    #卷积核数量,它与输出的通道相同
                        act = 'relu')     #激活函数
    pool1 = fluid.layers.pool2d(
        input = conv1,  # 输入
        pool_size = 2, #池化核大小
        pool_type = 'max', # 池化类型
        pool_stride = 2)  # 池化步长
    conv_pool_1 = fluid.layers.batch_norm(pool1)

    # 第二个卷积 - 池化层
    conv2 = fluid.layers.conv2d(input= conv_pool_1, # 输入图像
                        num_filters =50,      #卷积核的大小
                        filter_size = 5,    #卷积核数量,它与输出的通道相同
                        act = 'relu')     #激活函数
    pool2 = fluid.layers.pool2d(
        input = conv2,  # 输入
        pool_size = 2, #池化核大小
        pool_type = 'max', # 池化类型
        pool_stride = 2)  # 池化步长
    conv_pool_2 = fluid.layers.batch_norm(pool2)

    # 第三个卷积 - 池化层
    conv3 = fluid.layers.conv2d(input= conv_pool_2, # 输入图像
                        num_filters =50,      #卷积核的大小
                        filter_size = 5,    #卷积核数量,它与输出的通道相同
                        act = 'relu')     #激活函数
    pool3 = fluid.layers.pool2d(
        input = conv3,  # 输入
        pool_size = 2, #池化核大小
        pool_type = 'max', # 池化类型
        pool_stride = 2)  # 池化步长
    # 以softmax 为激活函数的全连接输出层,10类数据输出10个数字
    prediction = fluid.layers.fc(input = pool3,size = 10,act = 'softmax')
    return prediction
    
paddle.enable_static()
# 3 代表图像RGB三通道,32✖32的彩色图片
data_shape = [3,32,32]
# 定义全局变量 image 和 label 
images = fluid.layers.data(name = 'images',shape = data_shape,dtype = 'float32')
label = fluid.layers.data(name = 'label',shape=[1],dtype = 'int64')
# 获取分类器,用cnn分类
predict = convolutional_neural_network(images)
cost = fluid.layers.cross_entropy(input=predict,label = label)
avg_cost = fluid.layers.mean(cost)
acc = fluid.layers.accuracy(input=predict,label = label)
optimizer = fluid.optimizer.Adam(learning_rate =0.001)
optimizer.minimize(avg_cost)
place =  fluid.CUDAPlace(0)
exe = fluid.Executor(place)
exe.run(fluid.default_startup_program())
feeder = fluid.DataFeeder(feed_list=[images,label],place = place)
EPOCH_NUM = 15
for pass_id in range(EPOCH_NUM):
    train_cost = 0
    for batch_id,data in enumerate(train_reader()):
        train_cost,train_acc = exe.run(program = fluid.default_main_program(),
                                        feed = feeder.feed(data),
                                        fetch_list =[avg_cost,acc])
        if batch_id % 100 ==0:
            print('Pass: %d, Batch: %d, Cost: %0.5f, Accuarcy: %0.5f'%(pass_id,batch_id,train_cost[0],train_acc[0]))
    
   
    test_costs = []
    test_accs = []
    for batch_id,data in enumerate(test_reader()):
        test_cost,test_acc = exe.run(program = fluid.default_main_program(),
                                            feed = feeder.feed(data),
                                            fetch_list = [avg_cost,acc])
        test_costs.append(test_cost[0])
        test_accs.append(test_acc[0])

    # 求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test_cost = (sum(test_costs) / len(test_costs))                         #计算误差平均值(误差和/误差的个数)
    test_acc = (sum(test_accs) / len(test_accs))                            #计算准确率平均值( 准确率的和/准确率的个数)
    print('Test:%d, Cost:%0.5f, ACC:%0.5f' % (pass_id, test_cost, test_acc))
    model_save_dir = "/home/aistudio/data/catdog.inference.model"
    if not os.path.exists(model_save_dir):
        os.makedirs(model_save_dir)
    fluid.io.save_inference_model(model_save_dir,
                              ['images'],
                              [predict],
                              exe)

        
infer_exe = fluid.Executor(place)
inference_scope = fluid.core.Scope() 
def load_image(file):
        #打开图片
        im = Image.open(file)
        #将图片调整为跟训练数据一样的大小  32*32
        im = im.resize((32, 32), Image.ANTIALIAS)
        #建立图片矩阵 类型为float32
        im = np.array(im).astype(np.float32)
        #矩阵转置 
        im = im.transpose((2, 0, 1))                               
        #将像素值从【0-255】转换为【0-1】
        im = im / 255.0    
        im = np.expand_dims(im, axis=0)
        return im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
    #从指定目录中加载 推理model(inference model)
    [inference_program, # 预测用的program
     feed_target_names,  
     fetch_targets] =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model_save_dir,
                                                    infer_exe)  
    
    infer_path='/home/aistudio/data/cat.png'
    img = Image.open(infer_path)
    plt.imshow(img)   
    plt.show()    
    
    img = load_image(infer_path)

    results = infer_exe.run(inference_program,               
                            feed={feed_target_names[0]: img}, 
                            fetch_list=fetch_targets)        
    
    label_list = [
        "airplane", "automobile", "bird", "cat", "deer", "dog", "frog", "horse",
        "ship", "truck"
        ]
    print("infer results: %s" % label_list[np.argmax(results[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Keras 和 TensorFlow实现版本

完整CNN代码: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Conv2D, MaxPooling2D, Flatten, Dense, Dropout
from tensorflow.keras.optimizers import Adam

# 构建一个简单的CNN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 第一个卷积层:使用32个3x3的卷积核,激活函数为ReLU,输入图像尺寸为64x64x3(RGB图像)
model.add(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64, 64, 3)))

# 第一个池化层:使用2x2的池化窗口,减少空间尺寸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 第二个卷积层:使用64个3x3的卷积核,激活函数为ReLU
model.add(Conv2D(64, (3, 3), activation='relu'))

# 第二个池化层:同样使用2x2的池化窗口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 第三个卷积层:使用128个3x3的卷积核,激活函数为ReLU
model.add(Conv2D(128, (3, 3), activation='relu'))

# 第三个池化层:同样使用2x2的池化窗口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 将3D的卷积输出展平为1D的向量
model.add(Flatten())

# 添加一个全连接层:512个神经元,激活函数为ReLU
model.add(Dense(512, activation='relu'))

# 添加一个Dropout层:随机丢弃30%的神经元,防止过拟合
model.add(Dropout(0.3))

# 添加输出层:2个神经元(分类为猫或狗),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
model.add(Dense(2, activation='softmax'))

# 编译模型:使用Adam优化器,损失函数为交叉熵,评估指标为准确率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打印模型总结,查看模型结构
model.summary()

代码逐行解释:
tensorflow 是深度学习的框架,keras 是其中的高级API,用于构建神经网络。
Sequential 是模型的线性堆叠结构,表示网络各层按顺序堆叠。
Conv2D 是卷积层,用于图像特征提取。
MaxPooling2D 是池化层,用于降维,减少计算量。
Flatten 是将多维数据转换为一维向量,方便进入全连接层。
Dense 是全连接层,用于决策输出。
Dropout 是一种正则化技术,随机丢弃神经元,防止模型过拟合。
Adam 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用于调整网络中的权重。

model = Sequential()

这行代码创建了一个空的 Sequential 模型,表示我们将按顺序添加各个网络层。

model.add(Conv2D(32, (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64, 64, 3)))

Conv2D(32, (3, 3)):这是一个卷积层,使用 32 个 3x3 的卷积核。
activation=‘relu’:激活函数使用 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它可以帮助模型引入非线性。
input_shape=(64, 64, 3):输入图像的大小为 64x64 像素,3 个颜色通道(RGB)。
卷积层的作用是通过卷积核对图像进行扫描,提取局部特征,如边缘、纹理等。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这是一个池化层,使用 2x2 的窗口来对图像进行降维。池化层通常将图像的空间尺寸缩小一半,减少计算量,并保留最重要的特征。

model.add(Flatten())

Flatten():将卷积层和池化层输出的 3D 张量(如 64x64x128)展平成 1D 向量(如 512),准备输入到全连接层。

model.add(Dense(512, activation='relu'))

Dense(512):全连接层,包含 512 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前一层的每个神经元都有连接。
activation=‘relu’:使用 ReLU 激活函数。
全连接层的作用是结合从卷积层提取到的所有特征,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和决策。

model.add(Dropout(0.3))

Dropout(0.3):这是一个 Dropout 层,随机丢弃 30% 的神经元,防止模型过拟合。过拟合是指模型过于依赖训练数据,导致对新数据的预测效果差。

model.add(Dense(2, activation='softmax'))

Dense(2):输出层,包含 2 个神经元,因为我们要分类的是 2 类(比如猫和狗)。
activation=‘softmax’:使用 Softmax 激活函数,它将输出转化为概率值,表示属于每个类别的概率。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optimizer=Adam():使用 Adam 优化器,自动调整学习率以最小化损失。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使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适用于多分类任务。
sparse 表示目标标签是整数。
metrics=[‘accuracy’]:我们会评估模型的准确率。

model.summary()

model.summary():输出模型的结构,显示各层的类型、输出形状和参数数量

提问检测环节

  1. CNN 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2. 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作用是什么?如何提取特征?
  3. 池化层(Pooling Layer):种类、作用及原理(如 MaxPooling 和 AveragePooling)。
  4. 为什么池化层没有参数?
  5.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常见的 ReLU、Sigmoid、Softmax 等作用和区别。
  6. 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为什么需要展平(Flatten)?
  7. Dropout:在什么场景使用?如何防止过拟合?
  8. 简述 CNN 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9. 什么是池化?它对特征图有何作用?
  10. SGD、Adam、RMSprop 的特点与适用场景。
  11. 准确率(Accuracy)、损失(Loss)、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的解读。
  12. 过拟合模型的表现特点。
  13. 为什么 Adam 优化器适合深层网络?

你都答对了吗?

感谢点赞关注👍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93926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eetcode打卡:找到稳定山的下标

执行结果:通过 题目: 3258 找到稳定山的下标 有 n 座山排成一列,每座山都有一个高度。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height ,其中 height[i] 表示第 i 座山的高度,再给你一个整数 threshold 。 对于下标不为 0 的一座山&#xf…

leetcode刷题日记03——javascript

题目3: 回文数https://leetcode.cn/problems/palindrome-number/ 给你一个整数 x ,如果 x 是一个回文整数,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回文数是指正序(从左向右)和倒序(从右向…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Z离线硬盘数超过热备盘数导致阵列崩溃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环境: ZFS Storage 7320存储阵列中有32块硬盘。32块硬盘分为4组,每组8块硬盘,共组建了3组RAIDZ,每组raid都配置了热备盘。 服务器存储故障: 服务器存储运行过程中突然崩溃,排除人为误操…

Tact智能合约安全实践:TON生态系统中的常见错误

TON(The Open Network)以其创新特性和强大的智能合约性能,不断拓宽区块链技术的边界。基于早期的区块链平台(如以太坊等)的经验与教训,TON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且灵活的开发环境。其中推动这一进步的…

C进阶—指针(1)

若是阁下满意的话,可否一键三连呢! 第一篇进阶指针就是先了解各种新的概念(用法我们后面几篇再详细说!先只介绍概念),有疑惑很正常,只是暂时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字符指…

【Python使用】嘿马头条项目从到完整开发教程第9篇:缓存,1 缓存穿透【附代码文档】

本教程的知识点为:简介 1. 内容 2. 目标 产品效果 ToutiaoWeb虚拟机使用说明 数据库 理解ORM 作用 思考: 使用ORM的方式选择 数据库 SQLAlchemy操作 1 新增 2 查询 all() 数据库 分布式ID 1 方案选择 2 头条 使用雪花算法 (代码 toutiao-backend/common/…

谷歌浏览器的扩展程序自动更新设置

谷歌浏览器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网络浏览器之一,其扩展程序更是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展程序需要更新以修复漏洞、提升性能或增加新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Chrome中设置扩展程序的自动更新。(本文由http…

LabVIEW与PLC点位控制及OPC通讯

在工业自动化中,PLC通过标准协议(如Modbus、Ethernet/IP等)与OPC Server进行数据交换,LabVIEW作为上位机通过OPC客户端读取PLC的数据并进行监控、控制与处理。通过这种方式,LabVIEW能够实现与PLC的实时通信&#xff0c…

在Windows Server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中启用L2TP/IPsec VPN

背景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 Services,RRAS)是Windows Server上的一个角色,包含很多功能,可以用来搭建VPN。然而,在什么也不做的初始配置中,它只允许PPTP协议连接。然而…

Android简洁缩放Matrix实现图像马赛克,Kotlin

Android简洁缩放Matrix实现图像马赛克,Kotlin 原理,通过Matrix把一个原图缩小到原先的1/n,然后再把缩小后的小图放大n倍,自然就是马赛克效果(相当于是放大后像素“糊”成一片了)。 import android.content.…

《Posterior Collapse and Latent Variable Non-identifiability》

看起来像一篇很有用的paper,而且还是23年的 没看完 后边看不懂了 Abstract 现有的解释通常将后验崩塌归因于由于变分近似而使用神经网络或优化问题。 而本文认为后验崩塌是潜在变量不可识别性的问题(a problem of latent variable non-identifiability) 本文证明了…

网络视频监控平台/安防监控/视频综合管理Liveweb视频汇聚平台解决方案

一、当前现状分析 当前视频资源面临以下问题: 1)不同单位在视频平台建设中以所属领域为单位,设备品牌众多,存在的标准不一,各系统之间也没有统一标准; 2)各单位视频平台建设分散、统筹性差&am…

【前端爬虫】关于如何获取自己的请求头信息(user-agent和cookie)

注意:由于user-agent和cookie中保存了部分账户信息,所以一定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 1.首先打开某个页面,点击键盘的F12键进入控制台,或者鼠标右键页面选择打开控制台 2.然后点击控制台上方的网…

共创共建!葡萄城 SpreadJS 完成 HarmonyOS NEXT 操作系统兼容认证

最新技术资源(建议收藏) https://www.grapecity.com.cn/resources/ 近日,华为“企业工作必备应用鸿蒙化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论坛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和合作伙伴,聚焦讨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原生鸿蒙生态融合等话题。葡萄…

单项链表的学习

1:链表概念 链表是⼀种物理存储结构上⾮连续、⾮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 1:结点 与顺序表不同的是,链表⾥的每节"⻋厢"都是独⽴申请下来的空间,我们称之为“结点 / 结…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代理下一代制造系统能灵活动态管理制造资源的高效调度方法

摘要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5.16887 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客户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反过来又对制造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这种需求,当生产任务频繁变化时,传统的制造系统往往无法…

FPGA-PS端编程1:

目标 在小梅哥的zynq 7015上,完成以下目标: 读取 S1 按键的电平, 当 S1 按键为按下状态时,驱动 PS LED 以 1S 的频率闪烁(注意理解 1S 的频率闪烁和 1S的时间翻转两种描述之间的差别), 当 S1 释放后,停止…

模型 QFD(质量功能展开/质量屋)

系列文章 分享 模型,了解更多👉 模型_思维模型目录。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 1 模型 QFD(质量功能展开)的应用 1.1 电信服务及网络维护过程质量改进QFD应用案例 背景介绍: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家对电信管制的普遍…

安装@wangeditor/editor-for-vue失败原因

链接: 安装wangeditor/editor-for-vue失败原因 或者下述命令行: 安装成功可到packa.json里面查看:

敏捷多模态微型机器人:独特的被动变形轮设计

大家好!今天来了解一种微型机器人——《An agile multimodal microrobot with architected passively morphing wheels》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这个微型机器人,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它带有被动变形轮子,这种轮子的设计灵感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