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核心原理第一弹——更新中

架构原理

一、高性能读写架构原理——顺序写+零拷贝

首先了解两个专业术语,研究kafka这个东西,你必须得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吞吐量,延迟。

写数据请求发送给kafka一直到他处理成功,你认为写请求成功,假设是1毫秒,这个就说明性能很高,这个就是延迟。

kafka,每毫秒可以处理1条数据,每秒可以处理1000条数据,这个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多少条数据,就叫做吞吐量,1000条数据,每条数据10kb,10mb,吞吐量相当于是每秒处理10mb的数据

1. Kafka是如何利用顺序磁盘写机制实现单机每秒几十万消息写入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afka的特点:高吞吐低延迟

直接写入os的page cache中

文件,kafka仅仅是追加数据到文件末尾,磁盘顺序写,性能极高,几乎跟写内存是一样高的。磁盘随机写,你要随机在文件的某个位置修改数据,这个叫做磁盘随机写,性能是很低的,磁盘顺序写,仅仅追加数据到文件末尾

而且写磁盘的方式是顺序写,不是随机写,性能跟内存写几乎一样。就是仅仅在磁盘文件的末尾追加写,不能在文件随机位置写入

假设基于上面说的os cache写 + 磁盘顺序写,0.01毫秒,低延迟,高吞吐,每毫秒可以处理100条数据,每秒可以处理10万条数据,不需要依托类似spark straeming那种batch微批处理的机制

正是依靠了这个超高的写入性能,单物理机可以做到每秒几十万条消息写入Kafka

这种方式让kafka的写性能极高,最大程度减少了每条数据处理的时间开销,反过来就大幅度提升了每秒处理数据的吞吐量,一般kafka部署在物理机上,单机每秒写入几万到几十万条消息是没问题的

这种方式是不是就兼顾了低延迟和高吞吐两个要求,尽量把每条消息的写入性能压榨到极致,就可以实现低延迟的写入,同时对应的每秒的吞吐量自然就提升了

所以这是kafka非常核心的一个底层机制

而且这里很关键的一点,比如rabbitmq这种消息中间件,他会先把数据写入内存里,然后到了一定时候再把数据一次性从内存写入磁盘里,但是kafka不是这种机制,他收到数据直接写磁盘

只不过是先写的page cache,然后是磁盘顺序写,所以写入的性能非常高,而且这样不需要让kafka自身的jvm进程占用过多内存,可以更多的把内存空间留给os的page cache来缓存磁盘文件的数据

只要能让更多的磁盘数据缓存在os cache里,那么后续消费数据从磁盘读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走os cache读数据了,性能是非常高的

2. Kafka是如何利用零拷贝和页缓存技术实现高性能读取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在消费数据的时候,需要从磁盘文件里读取数据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这个时候怎么提升性能呢?

首先就是利用了page cache技术,之前说过,kafka写入数据到磁盘文件的时候,实际上是写入page cache的,没有直接发生磁盘IO,所以写入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停留在os层的page cache里的

这个本质其实跟elasticsearch的实现原理是类似的

然后在读取的时候,如果正常情况下从磁盘读取数据,先尝试从page cache读,读不到才从磁盘IO读,读到数据以后先会放在os层的一个page cache里,接着会发生上下文切换到系统那边,把os的读缓存数据拷贝到应用缓存里

接着再次发生上下文二切换到os层,把应用缓存的数据拷贝到os的socket缓存中,最后数据再发送到网卡上

这个过程里,发生了好几次上下文切换,而且还涉及到了好几次数据拷贝,如果不考虑跟硬件之间的交互,起码是从os cache到用户缓存,从用户缓存到socket缓存,有两次拷贝是绝对没必要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如果用零拷贝技术,就是linux的sendfile,就可以直接把操作交给os,os看page cache里是否有数据,如果没有就从磁盘上读取,如果有的话直接把os cache里的数据拷贝给网卡了,中间不用走那么多步骤了

对比一下,是不是所谓的零考别了?

所以呢,通过零拷贝技术来读取磁盘上的数据,还有page cahce的帮助,这个性能就非常高了

3. Kafka的底层数据存储结构:日志文件以及offse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本上可以认为每个partition就是一个日志文件,存在于某台Kafka服务器上,然后这个日志里写入了很多消息,每个消息在partition日志文件里都有一个序号,叫做offset,代表这个消息是日志文件里的第几条消息

但是在消费消息的时候也有一个所谓的offset,这个offset是代表消费者目前在partition日志文件里消费到了第几条消息,是两回事儿

4. Kafka是如何通过精心设计消息格式节约磁盘空间占用开销的?

kafka的消息格式如下:
crc32,magic,attribute,时间戳,key长度,key,value长度,value

kafka是直接通过NIO的ByteBuffer以二进制的方式来保存消息的,这种二级制紧凑保存格式可以比使用Java对象保存消息要节约40%的内存空间

然后这个消息实际上是封装在一个log entry里的,你可以认为是一个日志条目吧,在kafka里认为每个partition实际上就是一个磁盘上的日志文件,写到parttion里去的消息就是一个日志,所以log entry就是一个日志

这个日志条目包含了一个offset,一个消息的大小,然后是消息自身,就是上面那个数据结构,但是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个message里可能会包含多条消息压缩在一起,所以可能找一条消息,需要从这个压缩数据里遍历搜索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就是消息集合,一个消息集合里包含多个日志,最新名称叫做RecordBatch

后来消息格式演化为了如下所示:
(1)消息总长度
(2)属性:废弃了,已经不用
(3)时间戳增量:跟RecordBatch的时间戳的增量差值
(4)offset增量:跟RecordBatch的offset的增量差值
(5)key长度
(6)key
(7)value长度
(8)value
(9)header个数
(10)header:自定义的消息元数据,key-value对

通过时间戳、offset、key长度等都用可变长度来尽可能减少空间占用,v2版本的数据格式比v1版本的数据格式要节约很多磁盘开销

5. 如何实现TB量级的数据在Kafka集群中分布式的存储?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可能说把TB量级的数据都放在一台Kafka服务器上吧?这样肯定会遇到容量有限的问题,所以Kafka是支持分布式存储的,也就是说你的一个topic,代表了逻辑上的一个数据集

你大概可以认为一个业务上的数据集合吧,比如说用户行为日志都走一个topic,数据库里的每个表的数据分别是一个topic,订单表的增删改的变更记录进入一个topic,促销表的增删改的变更记录进入一个topic

每个topic都有很多个partition,你认为是数据分区,或者是数据分片,大概这些意思都可以,就是说这个topic假设有10TB的数据量需要存储在磁盘上,此时你给他分配了5个partition,那么每个partition都可以存放2TB的数据

然后每个partition不就可以放在一台机器上,通过这个方式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了,每台机器上都运行一个Kafka的进程,叫做Broker,以后大家记住,broker就是一个kafka进程,在一台服务器上就可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高可用架构原理——异步复制+ISR列表

1. 如何基于多副本冗余机制保证Kafka宕机时还具备高可用性?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如果此时Kafka某台机器宕机了,那么一个topic就丢失了一个partition的数据,此时不就导致数据丢失了吗?所以啊,所以对数据做多副本冗余,也就是每个parttion都有副本

比如最基本的就是每个partition做一个副本,副本放在另外一台机器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呢kafka自动从一个partition的多个副本中选举出来一个leader partition,这个leader partition就负责对外提供这个partiton的数据读写,接收到写过来的数据,就可以把数据复制到副本partition上去

这个时候如果说某台机器宕机了,上面的leader partition没了,此时怎么办呢?通过zookeeper来维持跟每个kafka的会话,如果一个kafka进程宕机了,此时kafka集群就会重新选举一个leader partition,就是用他的某个副本partition即可

通过副本partition可以继续体统这个partition的数据写入和读取,这样就可以实现容错了,这个副本partition的专业术语叫做follower partition,所以每个partitino都有多个副本,其中一个是leader,是选举出来的,其他的都是follower partition

多副本冗余的机制,就可以实现Kafka高可用架构

2. 保证写入Kafka的数据不丢失:ISR机制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是依靠多副本机制能保证Kafka的高可用性,但是能保证数据不丢失吗?不行,因为如果leader宕机,但是leader的数据还没同步到follower上去,此时即使选举了follower作为新的leader,当时刚才的数据已经丢失了

ISR是:in-sync replica,就是跟leader partition保持同步的follower partition的数量,只有处于ISR列表中的follower才可以在leader宕机之后被选举为新的leader,因为在这个ISR列表里代表他的数据跟leader是同步的

如果要保证写入kafka的数据不丢失,首先需要保证ISR中至少有一个follower,其次就是在一条数据写入了leader partition之后,要求必须复制给ISR中所有的follower partition,才能说代表这条数据已提交,绝对不会丢失,这是Kafka给出的承诺

3. 如何让Kafka集群处理请求的时候实现负载均衡的效果?

假如说很多partition的leader都在一台机器上,那么不就会导致大量的客户端都请求那一台机器?这样是不对的,kafka集群会自动实现负载均衡的算法,尽量把leader partition均匀分布在集群各个机器上

然后客户端在请求的时候,就会尽可能均匀的请求到kafka集群的每一台机器上去了,假如出现了partition leader的变动,那么客户端会感知到,然后下次就可以请求最新的那个leader partition了

4. 基于ZooKeeper实现Kafka无状态可伸缩的架构设计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Kafka集群是如何基于Zookeeper实现节点发现与故障感知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再看ISR机制:Leader宕机时只能选举同步的Follower

7. Partition的几个核心offset:高水位offset、LEO代表了什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来说,每次leader接收到一条消息,都会更新自己的LEO,也就是log end offset,把最后一位offset + 1,这个大家都能理解吧?接着各个follower会从leader请求同步数据,这是持续进行的

offset = 0 ~ offset = 4,LEO = 5,代表了最后一条数据后面的offset,下一次将要写入的数据的offset,LEO,你一定要明白他的名词

然后follower同步到数据之后,就会更新自己的LEO

并不是leader主动推送数据给follower,他实际上是follower主动向leader尝试获取数据,不断的发送请求到leader来fetch最新的数据

然后对于接收到的某一条数据,所有follower的LEO都更新之后,leader才会把自己的HW(High Water Mark)高水位offset + 1,这个高水位offset表示的就是最新的一条所有follower都同步完成的消息

partition中最开始的一条数据的offset是base offset

LEO和HW分别是干什么的呢?

LEO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负责用来更新HW的,就是如果leader和follower的LEO同步了,此时HW就可以更新

所有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只能看到base offset到HW offset之间的数据因为只有这之间的数据才表明是所有follower都同步完成的,这些数据叫做“已提交”的,也就是committed,是可以被消费到的

HW offset到LEO之间的数据,是“未提交的”,这时候消费者是看不到的

HW offset表示的是当前已经提交的数据offset,LEO表示的是下一个要写入的数据的offset

8. 深入探究Leader与Follower上的LEO是如何更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leader接收到数据字后就会更新自己的LEO值

接着follower会不断的向leader发送fetch请求同步数据,然后每次一条数据同步到follower之后,他的LEO就会更新,同时leader发送数据给follower的时候,在leader端会维护所有follower的LEO值

follower发送fetch请求给leader的时候会带上自己的LEO值,然后leader每次收到一个fetch请求就会更新自己维护的每个follower的LEO值

所以这里大家要知道的是,leader上是会保存所有follower的LEO值的,这个是非常关键和核心的一点

9. 深入探究Leader与Follower上的高水位offset是如何更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次leader发送数据给follower的时候,都会发送自己的HW值,然后follower获取到leader HW之后,就会跟自己的LEO比较一下,取里面小的那个值作为自己的HW值,换句话说,如果follower的LEO比leader HW大了,那么follower的HW就是leader HW

但是如果follower的LEO比leader HW小,说明自己明显落后于leader,那么follower的HW就是自己的LEO值

然后leader上的HW就很明显了,那就是主要是他在接收follower的fetch请求的时候,就会在更新自己维护的所有follower的LEO之后,判断一下当前自己的LEO是否跟所有follower都保持一致,那么就会自动更新自己的HW值

这个leader partition的HW值,代表了从这个partition的哪个offset之前可以被消费数据

10. 用真实场景图解剖析Leader与Follower的LEO与高水位如何更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leader收到第一条数据,此时leader LEO = 1,HW = 0,因为他发现其他follower的LEO也是0,所以HW必须是0

接着follower来发送fetch请求给leader同步数据,带过去follower的LEO = 0,所以leader上维护的follower LEO = 0,更新了一下,此时发现follower的LEO还是0,所以leader的HW继续是0

接着leader发送一条数据给follower,这里带上了leader的HW = 0,因为发现leader的HW = 0,此时follower LEO更新为1,但是follower HW = 0,取leader HW

接着下次follower再次发送fetch请求给leader的时候,就会带上自己的LEO = 1,leader更新自己维护的follower LEO = 1,此时发现follower跟自己的LEO同步了,那么leader的HW更新为1

接着leader发送给follower的数据里包含了HW = 1,此时follower发现leader HW = 1,自己的LEO = 1,此时follower的HW有更新为1

5个数据:全部都要往前推进更新,需要2次请求,第一次请求是仅仅是更新两边的LEO,第二次请求是更新另外leader管理的follower LEO,以及两个HW

11. 高水位机制可能导致leader切换时发生数据丢失问题

基于之前说的高水位机制,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数据丢失

假如说生产者的min.insync.replicas设置为1,这个就会导致说生产者发送消息给leader,leader写入log成功后,生产者就会认为写成功了,此时假设生产者发送了两条数据给leader,leader写成功了

此时leader的LEO = 1,HW = 0,因为follower还没同步,HW肯定是0

接着follower发送fetch请求,此时leader发现follower LEO = 0,所以HW还是0,给follower带回去的HW也是0,然后follower开始同步数据也写入了两条数据,自己的LEO = 1,但是HW = 0,因为leader HW为0

接着follower再次发送fetch请求过来,自己的LEO = 1,leader发现自己LEO = 1,follower LEO = 1,所以HW更新为1,同时会把HW = 1带回给follower,但是此时follower还没更新HW的时候,HW还是0

这个时候假如说follower机器宕机了,重启机器之后,follower的LEO会自动被调整为0,因为会依据HW来调整LEO,而且自己的那两条数据会被从日志文件里删除,数据就没了

这个时候如果leader宕机,就会选举follower为leader,此时HW = 0,接着leader那台机器被重启后作为follower,这个follower会从leader同步HW是0,此时会截断自己的日志,删除两条数据

这种场景就会导致数据的丢失

非常极端的一个场景,数据可能会莫名其妙的丢失

12. 高水位机制可能导致leader切换时发生数据不一致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min.insync.replicas = 1,那么只要leader写入成功,生产者而就会认为写入成功

如果leader写入了两条数据,但是follower才同步了一条数据,第二条数据还没同步,假设这个时候leader HW = 2,follower HW = 1,因为follower LEO小于leader HW,所以follower HW取自己的LEO

这个时候如果leader挂掉,切换follower变成leader,此时HW = 1,就一条数据,然后生产者又发了一条数据给新leader,此时HW变为2,但是第二条数据是新的数据。接着老leader重启变为follower,这个时候发现两者的HW都是2

所以他们俩就会继续运行了

这个时候他们俩数据是不一致的,本来合理的应该是新的follower要删掉自己原来的第二条数据,跟新leader同步的,让他们俩的数据一致,但是因为依赖HW发现一样,所以就不会截断数据了

13. Kafka 0.11.x版本引入leader epoch机制解决高水位机制弊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谓的leader epoch大致理解为每个leader的版本号,以及自己是从哪个offset开始写数据的,类似[epoch = 0, offset = 0],这个就是epoch是版本号的意思,接着的话,按照之前的那个故障场景

假如说follower先宕机再重启,他会找leader继续同步最新的数据,更新自己的LEO和HW,不会截断数据,因为他会看看自己这里有没有[epoch, offset]对,如果有的话,除非是自己的offset大于了leader的offset,才会截断自己的数据

而且人家leader的最新offset = 1,自己的offset = 0,明显自己落后于人家,有什么资格去截断数据呢?对不对,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还会去从leader同步最新的数据过来,此时自己跟Leader数据一致。

如果此时leader宕机,切换到follower上,此时就会更新自己的[epoch = 1, offset = 2],意思是自己的leader版本号是epoch = 1,自己从offset = 2开始写数据的

然后接着老leader恢复变为follower,从新leader看一下epoch跟自己对比,人家offset = 2,自己的offset = 0,也不需要做任何数据截断,直接同步人家数据就可以了

然后针对数据不一致的场景,如果说老leader恢复之后作为follower,从新leader看到[epoch = 1, offset = 1],此时会发现自己的offset也是1,但是人家新leader是从offset = 1开始写的,自己的offset = 1怎么已经有数据了呢?

此时就会截断掉自己一条数据,然后跟人家同步保持数据一致

14. Kafka为Partition维护ISR列表的底层机制是如何设计的?

很多公司比较常用的一个kafka的版本,是0.8.2.x系列,这个系列的版本是非常经典的,在过去几年相当大比例的公司都是用这个版本的kafka。当然,现在很多公司开始用更新版本的kafka了,就是0.9.x或者是1.x系列的

我们先说说在0.9.x之前的版本里,这个kafka到底是如何维护ISR列表的,什么样的follower才有资格放到ISR列表里呢?

在之前的版本里,有一个核心的参数:replica.lag.max.messages。这个参数就规定了follower如果落后leader的消息数量超过了这个参数指定的数量之后,就会认为follower是out-of-sync,就会从ISR列表里移除了

咱们来举个例子好了,假设一个partition有3个副本,其中一个leader,两个follower,然后replica.lag.max.messages = 3,刚开始的时候leader和follower都有3条数据,此时HW和LEO都是offset = 2的位置,大家都同步上来了

现在来了一条数据,leader和其中一个follower都写入了,但是另外一个follower因为自身所在机器性能突然降低,导致没及时去同步数据,follower所在机器的网络负载、内存负载、磁盘负载过高,导致整体性能下降了,此时leader partition的HW还是offset = 2的位置,没动,但是LEO变成了offset = 3的位置

依托LEO来更新ISR的话,在每个follower不断的发送Fetch请求过来的时候,就会判断leader和follower的LEO相差了多少,如果差的数量超过了replica.lag.max.messages参数设置的一个阈值之后,就会把follower给踢出ISR列表

但是这个时候第二个follower的LEO就落后了leader才1个offset,还没到replica.lag.max.messages = 3,所以第二个follower实际上还在ISR列表里,只不过刚才那条消息没有算“提交的”,在HW外面,所以消费者是读不到的

而且这个时候,生产者写数据的时候,如果默认值是要求必须同步所有follower才算写成功的,可能这个时候会导致生产者一直卡在那儿,认为自己还没写成功,这个是有可能的

一共有3个副本,1个leaderr,2个是follower,此时其中一个follower落后,被ISR踢掉了,ISR里还有2个副本,此时一个leader和另外一个follower都同步成功了,此时就可以让那些卡住的生产者就可以返回,认为写数据就成功了

min.sync.replicas = 2,ack = -1,生产者要求你必须要有2个副本在isr里,才可以写,此外,必须isr里的副本全部都接受到数据,才可以算写入成功了,一旦说你的isr副本里面少于2了,其实还是可能会导致你生产数据被卡住的

假设这个时候,第二个follower fullgc持续了几百毫秒然后结束了,接着从leader同步了那条数据,此时大家LEO都一样,而且leader发现所有follower都同步了这条数据,leader就会把HW推进一位,HW变成offset = 3

这个时候,消费者就可以读到这条在HW范围内的数据了,而且生产者认为写成功了

但是要是此时follower fullgc一直持续了好几秒钟,此时其他的生产者一直在发送数据过来,leader和第一个follower的LEO又推进了2位,LEO offset = 5,但是HW还是停留在offset = 2,这个时候HW后面的数据都是消费不了的,而且HW后面的那几条数据的生产者可能都会认为写未成功

现在导致第二个follower的LEO跟leader的LEO差距超过3了,此时触发阈值,follower认为是out-of-sync,就会从ISR列表里移除了

一旦第二个follower从ISR列表里移除了,世界清静了,此时ISR列表里就leader和第一个follower两个副本了,此时leader和第一个follower的LEO都是offset = 5,是同步的,leader就会把HW推进到offset = 5,此时消费者就可以消费全部数据了,生产者也认为他们的写操作成功了

那如果第二个follower后来他的fullgc结束了,开始大力追赶leader的数据,慢慢LEO又控制在replica.lag.max.messages限定的范围内了,此时follower会重新加回到ISR列表里去

上面就是ISR的工作原理和机制,一般导致follower跟不上的情况主要就是以下三种:

(1)follower所在机器的性能变差,比如说网络负载过高,IO负载过高,CPU负载过高,机器负载过高,都可能导致机器性能变差,同步 过慢,这个时候就可能导致某个follower的LEO一直跟不上leader,就从ISR列表里移除了

我们生产环境遇到的一些问题,kafka,机器层面,某台机器磁盘坏了,物理机的磁盘有故障,写入性能特别差,此时就会导致follower,CPU负载太高了,线程间的切换太频繁了,CPU忙不过来了,网卡被其他的程序给打满了,就导致网络传输的速度特别慢

(2)follower所在的broker进程卡顿,常见的就是fullgc问题

kafka自己本身对jvm的使用是很有限的,生产集群部署的时候,他主要是接收到数据直接写本地磁盘,写入os cache,他一般不怎么在自己的内存里维护过多的数据,主要是依托os cache(缓存)来提高读和写的性能的

(3)kafka是支持动态调节副本数量的,如果动态增加了partition的副本,就会增加新的follower,此时新的follower会拼命从leader上同步数据,但是这个是需要过程的,所以此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跟leader同步

replica.lag.max.messages主要是解决第一种情况的,还有一个replica.lag.time.max.ms是解决第二种情况的,比如设置为500ms,那么如果在500ms内,follower没法送请求找leader来同步数据,说明他可能在fullgc,此时就会从ISR里移除

15. Kafka 0.8.2.x版本的ISR机制在生产环境有什么缺陷?

之前说的那套ISR机制是kafka 0.8.x系列的机制,其实是有缺陷的,那个参数默认的值是4000,也就是follower落后4000条数据就认为是out-of-sync,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数字是固定死的

如果说现在生产端突然之间涌入几万条数据呢?是不是有可能leader瞬间刚接收到几万条消息,然后所有follower还没来得及同步过去,此时所有follower都会被踢出ISR列表?然后同步了之后,再回到ISR列表

所以这种依靠固定参数判断的机制,会导致可能在系统高峰时期,follower会频繁的踢出ISR列表再回到ISR列表,这种完全无意义的事情

一般来说在kafka 0.8.2.x系列版本上生产的时候,一遍都会把这个ISR落后 判定阈值设置的大一些,避免上述的情况出现,你可以设置个几万,10万,4000,如果你公司里没那么大的高峰并发量,每秒就是几千的并发,那就没问题了

16. Kafka 0.9x版本之后的ISR机制做了哪些优化适应生产环境?

kafka 0.9.x之后去掉了原来的replica.lag.max.messages参数,引入了一个新的replica.lag.time.max.ms参数,默认值是10秒,这个就不按照落后的条数来判断了,而是说如果某个follower的LEO一直落后leader超过了10秒,那么才判定这个follower是out-of-sync的

这样假如说线上出现了流量洪峰,一下子导致几个follower都落后了不少数据,但是只要尽快追上来,在10秒内别一直落后,就不会认为是out-of-sync,这个机制在线上实践会发现效果要好多了

三、稀疏索引文件底层原理

1. 深入看看Kafka在磁盘上是如何采用分段机制保存日志的?

每个分区对应的目录,就是“topic-分区号”的格式,比如说有个topic叫做“order-topic”,那么假设他有3个分区,每个分区在一台机器上,那么3台机器上分别会有3个目录,“order-topic-0”,“order-topic-1”,“order-topic-2”

每个分区里面就是很多的log segment file,也就是日志段文件,每个分区的数据会被拆分为多个段,放在多个文件里,每个文件还有自己的索引文件,大概格式可能如下所示:

00000000000000000000.index
00000000000000000000.log
00000000000000000000.timeindex

00000000000005367851.index
00000000000005367851.log
00000000000005367851.timeindex

00000000000009936472.index
00000000000009936472.log
00000000000009936472.timeindex

这个9936472之类的数字,就是代表了这个日志段文件里包含的起始offset,也就说明这个分区里至少都写入了接近1000万条数据了

kafka broker有一个参数,log.segment.bytes,限定了每个日志段文件的大小,最大就是1GB,一个日志段文件满了,就自动开一个新的日志段文件来写入,避免单个文件过大,影响文件的读写性能,这个过程叫做log rolling

正在被写入的那个日志段文件,叫做active log segment

2. 引入索引文件之后如何基于二分查找快速定位数据?

日志段文件,.log文件会对应一个.index和.timeindex两个索引文件

kafka在写入日志文件的时候,同时会写索引文件,就是.index和.timeindex,一个是位移索引,一个是时间戳索引,是两种索引

默认情况下,有个参数log.index.interval.bytes限定了在日志文件写入多少数据,就要在索引文件写一条索引,默认是4KB,写4kb的数据然后在索引里写一条索引,所以索引本身是稀疏格式的索引,不是每条数据对应一条索引的

而且索引文件里的数据是按照位移和时间戳升序排序的,所以kafka在查找索引的时候,会用二分查找,时间复杂度是O(logN),找到索引,就可以在.log文件里定位到数据了

.index

44576 物理文件(.log位置)
57976 物理文件(.log位置)
64352 物理文件(.log位置)

offset = 58892 => 57976这条数据对应的.log文件的位置

接着就可以从.log文件里的57976这条数对应的位置开始查找,去找offset = 58892这条数据在.log里的完整数据

.timeindex是时间戳索引文件,如果要查找某段时间范围内的时间,先在这个文件里二分查找找到offset,然后再去.index里根据offset二分查找找对应的.log文件里的位置,最后就去.log文件里查找对应的数据

3. 磁盘上的日志文件是按照什么策略定期清理腾出空间的?

大家可以想,不可能说每天涌入的数据都一直留存在磁盘上,本质kafka是一个流式数据的中间件,不需要跟离线存储系统一样保存全量的大数据,所以kafka是会定期清理掉数据的,这里有几个清理策略

kafka默认是保留最近7天的数据,每天都会把7天以前的数据给清理掉,包括.log、.index和.timeindex几个文件,log.retention.hours参数,可以自己设置数据要保留多少天,你可以根据自己线上的场景来判断一下

只要你的数据保留在kafka里,你随时可以通过offset的指定,随时可以从kafka楼出来几天之前的数据,数据回放一遍,下游的数据,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是特别核心的数据,在kafka这个层面,可以保留7天,甚至是15天的数据

下游的消费者消费了数据之后,数据丢失了,你需要从kafka里楼出来3天前的数据,重新来回放处理一遍

在大数据的实时分析的项目里,其实就会涉及到这个东西的一个使用,如果你今天实时分析的一些数据出错了,此时你就需要把过去几天的数据重新楼出来回放一遍,重新来算一遍。实时数据分析的结果和hadoop离线分析的结果做一个比对

你每天都会从kafka里搂出来几天前的数据,算一下,跟离线数据的结果做一个比对

kafka broker会在后台启动线程异步的进行日志清理的工作

四、Reactor网络模型

1. Kafka是如何自定义TCP之上的通信协议以及使用长连接通信的

kafka的通信主要发生于生产端和broker之间,broker和消费端之间,broker和broker之间,这些通信都是基于TCP协议进行的,大家自己看看网络课程,底层基于TCP连接和传输数据,应用层的协议,是Kafka自己自定义的

所谓自定义协议,就是定好传输数据的格式,请求格式、响应格式,这样大家就可以统一按照规定好的格式来封装、传输和解析数据了

生产端发送数据到kafka broker来,此时发送的数据是这样子的:

sent data: 一大串数据

kafka broker直接就从sent data:截取一大段数据就可以用了,如果你没有自定义一套完整的协议,是没办法进行通信的

http协议,生产端也可以发送http协议的数据给kafka broker,http请求,http响应。应用层的协议,规定了数据请求和响应的种种复杂的格式,大家全部按照这个格式和规范来走,不要乱来

request v1.1

isCache: true

一大串数据

对于生产端和broker,消费端和broker来说,还会基于TCP建立长连接(具体见网络课程),也就是维护一批长连接,然后通过固定的连接不断的传输数据,避免频繁的创建连接和销毁连接的开销

broker端会构造一个请求队列,然后不停的获取请求放入队列,后台再搞一堆的线程来获取请求进行处理

2. Broker是如何基于Reactor模式进行多路复用请求处理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broker上都有一个acceptor线程和很多个processor线程,可以用num.network.threads参数设置processor线程的数量,默认是3,client跟一个broker之间只会创建一个socket长连接,他会复用

然后broker就用一个acceptor来监听每个socket连接的接入,分配这个socket连接给一个processor线程,processor线程负责处理这个socket连接,监听socket连接的数据传输以及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acceptor线程会不停的轮询各个processor来分配接入的socket连接

proessor需要处理多个客户端的socket连接,就是通过java nio的selector多路复用思想来实现的,用一个selector监听各个socket连接,看其是否有请求发送过来,这样一个processor就可以处理多个客户端的socket连接了

processor线程会负责把请求放入一个broker全局唯一的请求队列,默认大小是500,是queued.max.requests参数控制的,所以那几个processor会不停的把请求放入这个请求队列中

接着就是一个KafkaRequestHandler线程池负责不停的从请求队列中获取请求来处理,这个线程池大小默认是8个,由num.io.threads参数来控制,处理完请求后的响应,会放入每个processor自己的响应队列里

每个processor其实就是负责对多个socket连接不停的监听其传入的请求,放入请求队列让KafkaRequestHandler来处理,然后会监听自己的响应队列,把响应拿出来通过socket连接发送回客户端

五、Controller选举与故障转移原理剖析

1. 如何对Kafka集群进行整体控制:Controller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Kafka集群中某个broker宕机之后,是谁负责感知到他的宕机,以及负责进行Leader Partition的选举?如果你在Kafka集群里新加入了一些机器,此时谁来负责把集群里的数据进行负载均衡的迁移?

包括你的kafka集群的各种元数据,比如说每台机器上有哪些partition,谁是leader,谁是follower,是谁来管理的?如果你要删除一个topic,那么背后的各种partition如何删除,是谁来控制?

还有就是比如kafka集群扩容加入一个新的broker,是谁负责监听这个broker的加入?如果某个broker崩溃了,是谁负责监听这个broker崩溃?

这里就需要一个kafka集群的总控组件,Controller。他负责管理整个kafka集群范围内的各种东西

2. 如何基于Zookeeper实现Controller的选举以及故障转移

在kafka集群启动的时候,会自动选举一台broker出来承担controller的责任,然后负责管理整个集群,这个过程就是说集群中每个broker都会尝试在zk上创建一个/controller临时节点

zk的一些基础知识和临时节点是什么,百度一下zookeeper入门

但是zk会保证只有一个人可以创建成功,这个人就是所谓controller角色

一旦controller所在broker宕机了,此时临时节点消失,集群里其他broker会一直监听这个临时节点,发现临时节点消失了,就争抢再次创建临时节点,保证有一台新的broker会成为controller角色

3. 创建Topic时Kafka Controller是如何完成Leader选举的呢?

如果你现在创建一个Topic,肯定会分配几个Partition,每个partition还会指定几个副本,这个时候创建的过程中就会在zookeeper中注册对应的topic的元数据,包括他有几个partition,每个partition有几个副本,每个partition副本的状态,此时状态都是:NonExistentReplica

然后Kafka Controller本质其实是会监听zk上的数据变更的,所以此时就会感知到topic变动,接着会从zk中加载所有partition副本到内存里,把这些partition副本状态变更为:NewReplica,然后选择的第一个副本作为leader,其他都是follower,并且把他们都放到partition的ISR列表中

比如说你创建一topic,order_topic,3个partition,每个partition有2个副本,写入zk里去

/topics/order_topic

partitions = 3, replica_factor = 2

[partition0_1, partition0_2]
[partition1_1, partition1_2]
[partition2_1, partition2_2]

从每个parititon的副本列表中取出来第一个作为leader,其他的就是follower,把这些东西给放到partition对应的ISR列表里去

每个partition的副本在哪台机器上呢?会做一个均匀的分配,把partition分散在各个机器上面,通过算法来保证,尽可能把每个leader partition均匀分配在各个机器上,读写请求流量都是打在leader partition上的

同时还会设置整个Partition的状态:OnlinePartition

接着Controller会把这个partition和副本所有的信息(包括谁是leader,谁是follower,ISR列表),都发送给所有broker让他们知晓,在kafka集群里,controller负责集群的整体控制,但是每个broker都有一份元数据

4. 删除Topic时又是如何通过Kafka Controller控制数据清理?

如果你要是删除某个Topic的话,Controller会发送请求给这个Topic所有Partition所在的broker机器,通知设置所有Partition副本的状态为:OfflineReplica,也就是让副本全部下线,接着Controller接续将全部副本状态变为:ReplicaDeletionStarted

然后Controller还要发送请求给broker,把各个partition副本的数据给删了,其实对应的就是删除磁盘上的那些文件,删除成功之后,副本状态变为:ReplicaDeletionSuccessful,接着再变为NonExistentReplica

而且还会设置分区状态为:Offline

5. Kafka Controller是如何基于ZK感知Broker的上线以及崩溃的?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9173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WOFOST模型与PCSE模型应用

目录 第一章 理论基础 农作物生长模型概述 第二章 数据准备 第三章 WOFOST模型基础 第四章 PythonCropSimulationEnvironment 第五章 案例拓展 更多应用 实现作物产量的准确估算对于农田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科学粮食政策制定、粮食安全维护都至关重要。传…

怎么把pdf转换成jpg格式?

怎么把pdf转换成jpg格式?在我们日常的办公过程中,PDF文件是一个经常被使用来传输文件的格式。它能够确保我们的文件内容不会混乱,并以更加完美的方式呈现出来。然而,PDF文件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它无法直接编辑&#…

linux和python轻松实现短信和邮件的秒发!四大实战脚本大揭秘!

引言 作为Linux和Python技术持续学习者,我们不仅要了解基础知识,还需要实际运用技术解决问题。本文将分享四个实用的Python和Linux运维脚本,帮助我们轻松实现短信和邮件的秒发功能。 要求环境 一台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可以…

SQL Server软件安装包分享(附安装教程)

目录 一、软件简介 二、软件下载 一、软件简介 SQL Server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美国微软公司开发。它被设计用于存储、管理和查询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等场景。 以下是SQL Server软件的主要特点和功能&#xff1…

面试题-React(六):React组件和生命周期

一、React组件 React组件简介: React组件是构建用户界面的基本单元。它们将界面拆分成独立、可重用的部分,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可维护性更高。React组件可以是函数组件或类组件,它们接收输入的数据(称为props)并返回…

Dockerfile制作LAMP环境镜像

文章目录 使用Dockerfile制作LAMP环境镜像编写Dockerfile不修改默认页面修改默认页面 Start Script目录结构及文件登录私有仓库给镜像打标签上传镜像页面检查检测镜像可用性 使用Dockerfile制作LAMP环境镜像 编写Dockerfile 不修改默认页面 FROM centos:7 MAINTAINER "…

数据结构--递归与分治

汉诺塔分析&#xff1a; 以三层进行分析&#xff0c;大于三层分析情况是一样的。 #include <stdio.h>void move(int n,char x,char y,char z) {if(1 n){printf("%c---------->%c\n",x,z);}else{move(n-1,x,z,y);//将第n-1个盘子从x借助z移动到y printf(&q…

nmon的安装与使用

一、Linux服务器配置信息 操作系统&#xff1a;CentOS 7.6 64位&#xff08;可用命令&#xff1a;cat /etc/redhat-release和uname -a查看&#xff09; CPU&#xff1a;1核&#xff08;可用命令top查看&#xff09; 内存&#xff1a;2GB&#xff08;可用命令free查看&#xff…

修改Jupyter Notebook默认打开路径

这里我是重新下载的anaconda&#xff0c;打开Jupyter之后是默认在C盘的一个路径的&#xff0c;现在我们就来修改一下它的一个默认打开路径&#xff0c;这样在我们后续学习过程中&#xff0c;可以将ipynb后缀的文件放在这个目录下就能查看了。 1、先打开Anaconda Prompt&#x…

【大模型】基于 LlaMA2 的高 star 的 GitHub 开源项目汇总

【大模型】基于 LlaMA2 的高 star 的 GitHub 开源项目汇总 Llama2 简介开源项目汇总NO1. FlagAlpha/Llama2-ChineseNO2. hiyouga/LLaMA-Efficient-TuningNO3. yangjianxin1/FireflyNO4. LinkSoul-AI/Chinese-Llama-2-7bNO5. wenge-research/YaYiNO6. michael-wzhu/Chinese-LlaM…

jmeter 性能测试用 csv

⏩很多人在使用 jmeter 做接口测试、自动化测试和性能测试时&#xff0c;都喜欢用 CSV 数据文件设置功能&#xff0c;来读取准备好的测试数据。虽然这种方法并不是最优方案&#xff0c;在我们的性能测试课程中&#xff0c;讲解了更优的方案&#xff0c;但是&#xff0c;没有上过…

Elasticsearch算分优化方案之rescore_query

简介 今天来说一说Elasticsearch 的重新评分&#xff0c;即在检索出来一次结果的基础上在进行检索提升数据排序效果&#xff0c;但是仅对查询或者post_filter阶段返回的前多少条进行二次查询。在每个分片上进行二次检索的文档数量时可以通过window_size 控制的&#xff0c;该参…

对《VB.NET通过VB6 ActiveX DLL调用PowerBasic及FreeBasic动态库》的改进

《VB.NET通过VB6 ActiveX DLL调用PowerBasic及FreeBasic动态库》使用的Activex DLL公共对象是需要先注册的。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07491/article/details/132437502?spm1001.2014.3001.5501 Activex DLL事前注册&#xff0c;一次多用说起来也不是啥大问题&#x…

[C++] STL_vector 迭代器失效问题

文章目录 1、前言2、情况一&#xff1a;底层空间改变的操作3、情况二&#xff1a;指定位置元素的删除操作4、g编译器对迭代器失效检测4.1 扩容4.2 erase删除任意位置&#xff08;非尾删&#xff09;4.3 erase尾删 5、总结 1、前言 **迭代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算法能够不用关心底…

Python通过matplotlib动态绘图实现中美GDP历年对比趋势动图

随着中国的各种实力的提高&#xff0c;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中国与各个国家历年的各种指标数据的对比&#xff0c;为了更清楚的展示历年的发展趋势&#xff0c;有的还做成了动图&#xff0c;看到中国各种指标数据的近年的不断逆袭&#xff0c;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天通过Py…

Eagle for Mac图片素材管理工具

Eagle for Mac是专门为mac用户设计的一款非常专业的图片素材管理软件&#xff0c;支持藏网页图片&#xff0c;网页截屏&#xff0c;屏幕截图和标注&#xff0c;自动标签和筛选等功能&#xff0c;让设计师方便存储需要的素材和查找&#xff0c;提供工作效率。 使用 Eagle 强大的…

【ulimit 命令】LINUX单进程能够打开的最大文件句柄数

Linux系统如何查看修改最大打开文件数&#xff0c;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刚刚学习linux的小伙伴来说觉得有点奇怪。Linux系统和windows不同之处在于更强的多任务多线程&#xff0c;由于文件系统结构的不同linux针对不同进程不同用户都可以设置最打打开文件数。 查看当前系统最大的文…

_数字矩阵

题目&#xff1a;一个3阶的数字矩阵如下&#xff1a; 1 2 3 8 9 4 7 6 5 现在给定数字n(1<n≤20)&#xff0c;输出n阶数字矩阵。 思路&#xff1a; 放出一条好玩的贪吃蛇&#xff0c;按照右下左上的顺序吃蛋糕&#xff0c;一边吃蛋糕&#xff0c;一边拉数字&#xff1b…

小区物业业主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xff0c;网络技术的发展变得极其重要&#xff0c;所以依靠计算机处理业务成为了一种社会普遍的现状。管理方式也自然而然的向着现代化技术方向而改变&#xff0c;所以纯人工管理方式在越来越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比较之下也就显得过于繁琐&#x…

在ubuntu上部署label-studio

1. 安装label-studio 由于服务器的默认python3版本太低&#xff0c;尝试了很多方法&#xff0c;没有升级。因此采用annaconda方式安装label-studio. a.安装anaconda: 参照如下链接&#xff0c;安装anaconda。 Ubuntu安装Anaconda详细步骤&#xff08;Ubuntu22.04.1&#x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