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区域详解
⭐⭐⭐⭐⭐⭐
Github主页👉https://github.com/A-BigTree
笔记链接👉https://github.com/A-BigTree/Code_Learning
⭐⭐⭐⭐⭐⭐
如果可以,麻烦各位看官顺手点个star~😊
文章目录
- Java内存区域详解
- 1 线程私有
- 1.1 虚拟机栈
- 1.2 本地方法栈
- 1.3 程序计数器
- 2 线程共享
- 2.1 堆
- 2.1.1 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
- 2.1.2 老年代(Old Generation/Tenured Generation)
- 2.1.3 元空间(Metaspace)
- 2.1.4 大对象区(Large Object Space / Humongous Objects)
- 2.2 方法区
- 2.3 运行时常量池
- 2.4 字符串常量池
- 2.5 直接内存
根据 JVM8 规范,JVM 运行时内存共分为虚拟机栈、堆、元空间、程序计数器、本地方法栈五个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存叫直接内存,属于操作系统的本地内存,也是可以直接操作的。
Java 虚拟机规范对于运行时数据区域的规定是相当宽松的。以堆为例:堆可以是连续空间,也可以不连续。堆的大小可以固定,也可以在运行时按需扩展 。虚拟机实现者可以使用任何垃圾回收算法管理堆,甚至完全不进行垃圾收集也是可以的。
1 线程私有
1.1 虚拟机栈
每个线程有一个私有的栈,随着线程的创建而创建。栈里面存着的是一种叫“栈帧”的东西,每个方法会创建一个栈帧,栈帧中存放了局部变量表(基本数据类型和对象引用)、操作数栈、方法出口等信息。栈的大小可以固定也可以动态扩展。
局部变量表 主要存放了编译期可知的各种数据类型(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long、double)、对象引用(reference 类型,它不同于对象本身,可能是一个指向对象起始地址的引用指针,也可能是指向一个代表对象的句柄或其他与此对象相关的位置)。
栈空间虽然不是无限的,但一般正常调用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不过,如果函数调用陷入无限循环的话,就会导致栈中被压入太多栈帧而占用太多空间,导致栈空间过深。那么当线程请求栈的深度超过当前 Java 虚拟机栈的最大深度的时候,就抛出 StackOverFlowError
错误。
Java 方法有两种返回方式,一种是 return 语句正常返回,一种是抛出异常。不管哪种返回方式,都会导致栈帧被弹出。也就是说, 栈帧随着方法调用而创建,随着方法结束而销毁。无论方法正常完成还是异常完成都算作方法结束。
除了 StackOverFlowError
错误之外,栈还可能会出现OutOfMemoryError
错误,这是因为如果栈的内存大小可以动态扩展, 如果虚拟机在动态扩展栈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空间,则抛出OutOfMemoryError
异常。
程序运行中栈可能会出现两种错误:
StackOverFlowError
: 若栈的内存大小不允许动态扩展,那么当线程请求栈的深度超过当前 Java 虚拟机栈的最大深度的时候,就抛出StackOverFlowError
错误。OutOfMemoryError
: 如果栈的内存大小可以动态扩展, 如果虚拟机在动态扩展栈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空间,则抛出OutOfMemoryError
异常。
1.2 本地方法栈
和虚拟机栈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相似,区别是: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 Java 方法 (也就是字节码)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为虚拟机使用到的 Native 方法服务。 在 HotSpot 虚拟机中和 Java 虚拟机栈合二为一。
本地方法被执行的时候,在本地方法栈也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放该本地方法的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出口信息。
方法执行完毕后相应的栈帧也会出栈并释放内存空间,也会出现 StackOverFlowError
和 OutOfMemoryError
两种错误。
1.3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可以看成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时刻,一个处理器(对于多内核来说是一个内核)都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因此,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内存。
程序计数器主要有两个作用:
- 字节码解释器通过改变程序计数器来依次读取指令,从而实现代码的流程控制,如:顺序执行、选择、循环、异常处理。
- 在多线程的情况下,程序计数器用于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位置,从而当线程被切换回来的时候能够知道该线程上次运行到哪儿了。
程序计数器是唯一一个不会出现
OutOfMemoryError
的内存区域,它的生命周期随着线程的创建而创建,随着线程的结束而死亡。
2 线程共享
2.1 堆
堆内存是 JVM 所有线程共享的部分,在虚拟机启动的时候就已经创建。所有的对象和数组都在堆上进行分配。这部分空间可通过 GC 进行回收。当申请不到空间时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堆是JVM内存占用最大,管理最复杂的一个区域。其唯一的用途就是存放对象实例:所有的对象实例及数组都在对上进行分配。jdk1.8后,字符串常量池从永久代中剥离出来,存放在堆中。
Java 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因此也被称作 GC 堆(Garbage Collected Heap)。从垃圾回收的角度,由于现在收集器基本都采用分代垃圾收集算法,所以 Java 堆还可以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再细致一点有:Eden、Survivor、Old 等空间。进一步划分的目的是更好地回收内存,或者更快地分配内存。
2.1.1 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
新生代分为Eden Space和Survivor Space。在Eden Space中, 大多数新创建的对象首先存放在这里。Eden区相对较小,当Eden区满时,会触发一次Minor GC(新生代垃圾回收)。在Survivor Spaces中,通常分为两个相等大小的区域,称为S0(Survivor 0)和S1(Survivor 1)。在每次Minor GC后,存活下来的对象会被移动到其中一个Survivor空间,以继续它们的生命周期。这两个区域轮流充当对象的中转站,帮助区分短暂存活的对象和长期存活的对象。
2.1.2 老年代(Old Generation/Tenured Generation)
存放过一次或多次Minor GC仍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老年代。老年代中的对象生命周期较长,因此Major GC(也称为Full GC,涉及老年代的垃圾回收)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但其执行时间通常比Minor GC长。老年代的空间通常比新生代大,以存储更多的长期存活对象。
2.1.3 元空间(Metaspace)
从Java 8开始,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被元空间取代,用于存储类的元数据信息,如类的结构信息(如字段、方法信息等)。元空间并不在Java堆中,而是使用本地内存,这解决了永久代容易出现的内存溢出问题。
2.1.4 大对象区(Large Object Space / Humongous Objects)
在某些JVM实现中(如G1垃圾收集器),为大对象分配了专门的区域,称为大对象区或Humongous Objects区域。大对象是指需要大量连续内存空间的对象,如大数组。这类对象直接分配在老年代,以避免因频繁的年轻代晋升而导致的内存碎片化问题。
2.2 方法区
方法区属于是 JVM 运行时数据区域的一块逻辑区域,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方法区是JVM规定的抽象概念,而 元空间 就是方法区的一种实现, JDK 1.8 之前的方法区实现是永久代。
为什么要将永久代 (PermGen) 替换为元空间 (MetaSpace) 呢?
- 整个永久代有一个 JVM 本身设置的固定大小上限,无法进行调整(也就是受到 JVM 内存的限制),而元空间使用的是本地内存,受本机可用内存的限制,虽然元空间仍旧可能溢出,但是比原来出现的几率会更小。
- 元空间里面存放的是类的元数据,这样加载多少类的元数据就不由
MaxPermSize
控制了, 而由系统的实际可用空间来控制,这样能加载的类就更多了。- 永久代会为 GC 带来不必要的复杂度,并且回收效率偏低。
2.3 运行时常量池
常量池表(Constant Pool Table)
在class文件中,除了有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用于存放编译期生成的各种字面量(Literal)和符号引用(Symbolic Reference) 的常量池表。
- 字面量是源代码中的固定值的表示法,即通过字面我们就能知道其值的含义。字面量包括整数、浮点数和字符串字面量。
- 常见的符号引用包括类符号引用、字段符号引用、方法符号引用、接口方法符号。
常量池表会在类加载后存放到 方法区 的运行时常量池中。运行时常量池的功能类似于传统编程语言的符号表,尽管它包含了比典型符号表更广泛的数据。
2.4 字符串常量池
字符串常量池 是 JVM 为了提升性能和减少内存消耗针对字符串(String 类)专门开辟的一块区域,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字符串的重复创建。
// 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字符串对象 ”tree“
// 将字符串对象 ”tree“ 的引用赋值给给 tree1
String tree1 = "tree";
// 直接返回字符串常量池中字符串对象 ”tree“,赋值给引用 tree2
String tree2 = "tree";
System.out.println(tree1==tree2); // true
JDK1.7 之前,字符串常量池存放在永久代。JDK1.7 字符串常量池和静态变量从永久代移动了 Java 堆 中。
JDK 1.7 为什么要将字符串常量池移动到堆中?
主要是因为永久代(方法区实现)的 GC 回收效率太低,只有在整堆收集 (Full GC)的时候才会被执行 GC。Java 程序中通常会有大量的被创建的字符串等待回收,将字符串常量池放到堆中,能够更高效及时地回收字符串内存。
2.5 直接内存
直接内存并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也不是Java 虚拟机规范中农定义的内存区域。在JDK1.4 中新加入了NIO(Non-Blocking I/O,New I/O)类,引入了一种基于通道(Channel)与缓冲区(Buffer)的I/O 方式,它可以使用native 函数库直接分配堆外内存,然后通脱一个存储在Java堆中的DirectByteBuffer 对象作为这块内存的引用进行操作。这样能在一些场景中显著提高性能,因为避免了在Java堆和Native堆中来回复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