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1. TCP通信时序

下图是一次TCP通讯的时序图。TCP连接建立断开。包含大家熟知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端响应请求,然后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两条竖线表示通讯的两端,从上到下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注意,数据从一端传到网络的另一端也需要时间,所以图中的箭头都是斜的。双方发送的段按时间顺序编号为1-10,各段中的主要信息在箭头上标出,例如段2的箭头上标着SYN, 8000(0), ACK1001, ,表示该段中的SYN位置1,32位序号是8000,该段不携带有效载荷(数据字节数为0),ACK位置1,32位确认序号是1001,带有一个mss(Maximum Segment Size,最大报文长度)选项值为1024。(传递数据的上限

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

1. 客户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器。这是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段1。

客户端发出段1,SYN位表示连接请求序号1000,这个序号在网络通讯中用作临时的地址,每发一个数据字节,这个序号要加1序号指的是包号,后面的括号表示所携带数据的字节数。这样在接收端可以根据序号排出数据包的正确顺序,也可以发现丢包的情况,另外,规定SYN位和FIN位也要占一个序号,这次虽然没发数据,但是由于发了SYN位,因此下次再发送应该用序号1001。mss表示最大段尺寸,如果一个段太大,封装成帧后超过了链路层的最大帧长度,就必须在IP层分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客户端声明自己的最大段尺寸,建议服务器端发来的段不要超过这个长度。

2. 服务器端回应客户端,是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段,同时带ACK标志和SYN标志。它表示对刚才客户端SYN的回应;同时又发送SYN给客户端,询问客户端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通讯。

服务器发出段2,也带有SYN位,同时ACK位表示确认,确认序号是1001,表示“我接收到序号1000及其以前所有的段,请你下次发送序号为1001的也就是段”,应答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同时也给客户端发出一个连接请求,同时声明最大尺寸为1024。

段1序号为1000,其中SYN为1位,但实际上最小的发送单位应该位1字节,因为ACK确认序号为1001,而不是1000,SYN占了1字节。确认收到的包是不包含1001的。

3. 客户必须再次回应服务器端一个ACK报文,这是报文段3。

客户端发出段3,对服务器的连接请求进行应答,确认序号是8001。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分别给对方发了连接请求,也应答了对方的连接请求,其中服务器的请求和应答在一个段中发出,因此一共有三个段用于建立连接,称为“三方握手(three-way-handshake)”。在建立连接的同时,双方协商了一些信息,例如双方发送序号的初始值、最大段尺寸等。

在TCP通讯中,如果一方收到另一方发来的段,读出其中的目的端口号,发现本机并没有任何进程使用这个端口,就会应答一个包含RST位的段给另一方。例如,服务器并没有任何进程使用8080端口,我们却用telnet客户端去连接它,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SYN段就会应答一个RST段,客户端的telnet程序收到RST段后报告错误Connection refused:

$ telnet 192.168.0.200 8080

Trying 192.168.0.200...

telnet: Unable to connect to remote host: Connection refused

数据传输的过程:

1. 客户端发出段4,包含从序号1001开始的20个字节数据。

2. 服务器发出段5,确认序号为1021,对序号为1001-1020的数据表示确认收到,同时请求发送序号1021开始的数据,服务器在应答的同时也向客户端发送从序号8001开始的10个字节数据,这称为piggyback。

3. 客户端发出段6,对服务器发来的序号为8001-8010的数据表示确认收到,请求发送序号8011开始的数据。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ACK和确认序号是非常重要的,应用程序交给TCP协议发送的数据会暂存在TCP层的发送缓冲区中,发出数据包给对方之后,只有收到对方应答的ACK段才知道该数据包确实发到了对方,可以从发送缓冲区中释放掉了,如果因为网络故障丢失了数据包或者丢失了对方发回的ACK段,经过等待超时后TCP协议自动将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包重发。

关闭连接(四次握手)的过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1. 客户端发出段7,FIN位表示关闭连接的请求客户端半关闭,关闭了客户端的写缓存区,此时客户端能接收数据(读缓冲区没关闭)但没法发送数据(写缓冲区关闭)。

2. 服务器发出段8,应答客户端的关闭连接请求。

3. 服务器发出段9,其中也包含FIN位,向客户端发送关闭连接请求。

4. 客户端发出段10,应答服务器的关闭连接请求。

建立连接的过程是三方握手,而关闭连接通常需要4个段,服务器的应答和关闭连接请求通常不合并在一个段中,因为有连接半关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关闭连接之后就不能再发送数据给服务器了,但是服务器还可以发送数据给客户端,直到服务器也关闭连接为止。

2. 滑动窗口(TCP流量控制)

介绍UDP时我们描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发送端发送的速度较快,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处理的速度较慢,而接收缓冲区的大小是固定的,就会丢失数据。TCP协议通过“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机制解决这一问题。看下图的通讯过程:

1. 发送端发起连接,声明最大段尺寸是1460,初始序号是0,窗口大小是4K(win,指的是发送端自己的缓冲区大小),表示“我的接收缓冲区还有4K字节空闲,你发的数据不要超过4K”。接收端应答连接请求,声明最大段尺寸是1024,初始序号是8000,窗口大小是6K。发送端应答,三方握手结束。

2. 发送端发出段4-9,每个段带1K的数据,发送端根据窗口大小知道接收端的缓冲区满了,因此停止发送数据。

3.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提走2K数据,接收缓冲区又有了2K空闲,接收端发出段10,在应答已收到6K数据的同时声明窗口大小为2K(剩余的空间)。

4.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又提走2K数据,接收缓冲区有4K空闲,接收端发出段11,重新声明窗口大小为4K。

5. 发送端发出段12-13,每个段带2K数据,段13同时还包含FIN位。

6. 接收端应答接收到的2K数据(6145-8192),再加上FIN位占一个序号8193,因此应答序号是8194,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接收端同时声明窗口大小为2K。

7.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提走2K数据,接收端重新声明窗口大小为4K。

8.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提走剩下的2K数据,接收缓冲区全空,接收端重新声明窗口大小为6K。

9. 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在提走全部数据后,决定关闭连接,发出段17包含FIN位,发送端应答,连接完全关闭。

上图在接收端用小方块表示1K数据,实心的小方块表示已接收到的数据,虚线框表示接收缓冲区,因此套在虚线框中的空心小方块表示窗口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应用程序提走数据,虚线框是向右滑动的,因此称为滑动窗口。

从这个例子还可以看出,发送端是一K一K地发送数据,而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可以两K两K地提走数据,当然也有可能一次提走3K或6K数据,或者一次只提走几个字节的数据。也就是说,应用程序所看到的数据是一个整体,或说是一个流(stream),在底层通讯中这些数据可能被拆成很多数据包来发送,但是一个数据包有多少字节对应用程序是不可见的,因此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而UDP是面向消息的协议,每个UDP段都是一条消息,应用程序必须以消息为单位提取数据,不能一次提取任意字节的数据,这一点和TCP是很不同的。

3. TCP状态转换

netstat -apn | grep clinet:查看客户端的网络状态

netstata -apn | grep 端口号:查看指定端口的进程的网络状态

这个图N多人都知道,它排除和定位网络或系统故障时大有帮助,但是怎样牢牢地将这张图刻在脑中呢?那么你就一定要对这张图的每一个状态,及转换的过程有深刻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之中。下面对这张图的11种状态详细解析一下,以便加强记忆!不过在这之前,先回顾一下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以及 关闭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

CLOSED:表示初始状态。

LISTEN:该状态表示服务器端的某个SOCKET处于监听状态,可以接受连接。

SYN_SENT:这个状态与SYN_RCVD遥相呼应,当客户端SOCKET执行CONNECT连接时,它首先发送SYN报文,随即进入到了SYN_SENT状态,并等待服务端的发送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SYN_SENT状态表示客户端已发送SYN报文。(中间态,一般不太容易见到这个状态)

SYN_RCVD: 该状态表示接收到SYN报文,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状态是服务器端的SOCKET在建立TCP连接时的三次握手会话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很短暂。此种状态时,当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后,会进入到ESTABLISHED状态。

ESTABLISHED:表示连接已经建立。

FIN_WAIT_1:  FIN_WAIT_1和FIN_WAIT_2状态的真正含义都是表示等待对方的FIN报文。区别是:

  • FIN_WAIT_1状态是当socket在ESTABLISHED状态时,想主动关闭连接,向对方发送了FIN报文,此时该socket进入到FIN_WAIT_1状态。
  • FIN_WAIT_2状态是当对方回应ACK后,该socket进入到FIN_WAIT_2状态,正常情况下,对方应马上回应ACK报文,所以FIN_WAIT_1状态一般较难见到,而FIN_WAIT_2状态可用netstat看到。

FIN_WAIT_2:主动关闭链接的一方,发出FIN收到ACK以后进入该状态。称之为半连接或半关闭状态。该状态下的socket只能接收数据,不能发。

TIME_WAIT: 表示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并发送出了ACK报文,等2MSL后即可回到CLOSED可用状态。如果FIN_WAIT_1状态下,收到对方同时带 FIN标志和ACK标志的报文时,可以直接进入到TIME_WAIT状态,而无须经过FIN_WAIT_2状态。

CLOSING: 这种状态较特殊,属于一种较罕见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当你发送FIN报文后,按理来说是应该先收到(或同时收到)对方的 ACK报文,再收到对方的FIN报文。但是CLOSING状态表示你发送FIN报文后,并没有收到对方的ACK报文,反而却也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此种情况呢?如果双方几乎在同时close一个SOCKET的话,那么就出现了双方同时发送FIN报文的情况,也即会出现CLOSING状态,表示双方都正在关闭SOCKET连接。

CLOSE_WAIT: 此种状态表示在等待关闭。当对方关闭一个SOCKET后发送FIN报文给自己,系统会回应一个ACK报文给对方,此时则进入到CLOSE_WAIT状态。接下来呢,察看是否还有数据发送给对方,如果没有可以 close这个SOCKET,发送FIN报文给对方,即关闭连接。所以在CLOSE_WAIT状态下,需要关闭连接。

LAST_ACK: 该状态是被动关闭一方在发送FIN报文后,最后等待对方的ACK报文。当收到ACK报文后,即可以进入到CLOSED可用状态。

2.1 主动端(一般是客户端)

主动发起连接请求端:

CLOSE

--发送SYN-->

SYN_SENT

--接收SYN、ACK -->

SYN_SENT

--发送ACK-->

ESTABLISHED(数据通信态)

主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ESTABLSHED

--发送FIN-->

FIN_WAIT1

--接收AKC-->

FIN_WAIT2

--接收对端发送的FIN

FIN_WAIT2

--发送ACK-->

TIME_WAIT(只有主动关闭连接方,会经历该状态)

--等2MSL时长 --CLOSE

先关客户端(主动方),再关服务器,TIME_WAIT是客户端的状态,需要等到2MSL时长CLOSE,2MSL未到,客户端还占用着端口号,TIME_WAIT是属于客户端的

2MSL未到,此时再启动服务器、客户端,然后先关服务器(主动方),再关客户端

第二个TIME_WAIT是服务器的,此时要去重新启动服务器是不行的,显示:bind error:Address already in use,因为服务器的启动是需要绑定地址结构的,而此时服务器处于TIME_WAIT状态还占用着地址结合未CLOSE,所以会出错

主动关闭连接端可以是服务器先关闭,也能有TIME_WAIT状态,因此就会出现再次重新启动服务器可能会造成bind error。不要只局限认为主动关闭方一定是客户端这边的

2.3 接收端(一般是服务器)

被动接收连接请求端:

CLOSE

---->

LISTEN

--接收SYN-->

LISTEN

--发送SYN、ACK-->

SYN_RCVD

--接收ACK-->

ESTABLISHED(数据通信态)

被动关闭连接请求端:

ESTABLISHED(数据通信态)

--接收FIN-->

ESTABLISHED

--发送ACK-->

CLOSE_WAIT(对端处于半关闭FIN_WAIT2状态)

--发送FIN-->

LAST_WAIT

--接收ACK-->

CLOSE

2.4 重点记忆

ESTABLISHED、FIN_WAIT2 -- CLOSE_WATI、TIME_WAIT(2MSL)

3. 半关闭(FIN_WAIT2)

当TCP链接中A发送FIN请求关闭,B端回应ACK后(A端进入FIN_WAIT_2状态),B没有立即发送FIN给A时,A方处在半链接状态,此时A可以接收B发送的数据,但是A已不能再向B发送数据。

从程序的角度,可以使用API来控制实现半连接状态。

#include <sys/socket.h>
int shutdown(int sockfd, int how);  //shutdown关闭的是指向同一个的多个文件描述符,close只能关闭其中一个文件描述符,做--操作
sockfd: 需要关闭的socket的描述符
how:	允许为shutdown操作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SHUT_RD(0):关闭sockfd上的读功能,此选项将不允许sockfd进行读操作。
                    该套接字不再接收数据,任何当前在套接字接受缓冲区的数据将被无声的丢弃掉。
        SHUT_WR(1):关闭sockfd的写功能,此选项将不允许sockfd进行写操作。进程不能在对此套接字发出写操作。
        SHUT_RDWR(2):关闭sockfd的读写功能。相当于调用shutdown两次:首先是以SHUT_RD,然后以SHUT_WR。

使用close中止一个连接,但它只是减少描述符的引用计数,并不直接关闭连接,只有当描述符的引用计数为0时才关闭连接。

shutdown不考虑描述符的引用计数,直接关闭描述符。也可选择中止一个方向的连接,只中止读或只中止写。

注意:

1. 如果有多个进程共享一个套接字,close每被调用一次,计数减1,直到计数为0时,也就是所用进程都调用了close,套接字将被释放。

2. 在多进程中如果一个进程调用了shutdown(sfd, SHUT_RDWR)后,其它的进程将无法进行通信。但,如果一个进程close(sfd)将不会影响到其它进程。

4. 2MSL

2MSL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 TIME_WAIT状态的存在有两个理由:

(1)让4次握手关闭流程更加可靠;4次握手的最后一个ACK是是由主动关闭方发送出去的,若这个ACK丢失,被动关闭方会再次发一个FIN过来。若主动关闭方能够保持一个2MSL的TIME_WAIT状态,则有更大的机会让丢失的ACK被再次发送出去。保证最后一个ACK能成功被对端接收(等待期间,对端没收到主动端发的ACK,对端会再次发送FIN请求,超过2MSL后对端还是没收到ACK就结束)

(2)防止lost duplicate对后续新建正常链接的传输造成破坏。lost uplicate在实际的网络中非常常见,经常是由于路由器产生故障,路径无法收敛,导致一个packet在路由器A,B,C之间做类似死循环的跳转。IP头部有个TTL,限制了一个包在网络中的最大跳数,因此这个包有两种命运,要么最后TTL变为0,在网络中消失;要么TTL在变为0之前路由器路径收敛,它凭借剩余的TTL跳数终于到达目的地。但非常可惜的是TCP通过超时重传机制在早些时候发送了一个跟它一模一样的包,并先于它达到了目的地,因此它的命运也就注定被TCP协议栈抛弃。

另外一个概念叫做incarnation connection,指跟上次的socket pair一摸一样的新连接,叫做incarnation of previous connection。lost uplicate加上incarnation connection,则会对我们的传输造成致命的错误。

TCP是流式的,所有包到达的顺序是不一致的,依靠序列号由TCP协议栈做顺序的拼接;假设一个incarnation connection这时收到的seq=1000, 来了一个lost duplicate为seq=1000,len=1000, 则TCP认为这个lost duplicate合法,并存放入了receive buffer,导致传输出现错误。通过一个2MSL TIME_WAIT状态,确保所有的lost duplicate都会消失掉,避免对新连接造成错误。

该状态为什么设计在主动关闭这一方:

(1)发最后ACK的是主动关闭一方。

(2)只要有一方保持TIME_WAIT状态,就能起到避免incarnation connection在2MSL内的重新建立,不需要两方都有。

如何正确对待2MSL TIME_WAIT?

RFC要求s ocket pair在处于TIME_WAIT时,不能再起一个incarnation connection。但绝大部分TCP实现,强加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在2MSL等待期间,socket中使用的本地端口在默认情况下不能再被使用。

若A 10.234.5.5 : 1234和B 10.55.55.60 : 6666建立了连接,A主动关闭,那么在A端只要port为1234,无论对方的port和ip是什么,都不允许再起服务。这甚至比RFC限制更为严格,RFC仅仅是要求socket pair不一致,而实现当中只要这个port处于TIME_WAIT,就不允许起连接。这个限制对主动打开方来说是无所谓的,因为一般用的是临时端口;但对于被动打开方,一般是server,就悲剧了,因为server一般是熟知端口。比如http,一般端口是80,不可能允许这个服务在2MSL内不能起来。

解决方案是给服务器的socket设置SO_REUSEADDR选项,这样的话就算熟知端口处于TIME_WAIT状态,在这个端口上依旧可以将服务启动。当然,虽然有了SO_REUSEADDR选项,但sockt pair这个限制依旧存在。比如上面的例子,A通过SO_REUSEADDR选项依旧在1234端口上起了监听,但这时我们若是从B通过6666端口去连它,TCP协议会告诉我们连接失败,原因为Address already in use.

RFC 793中规定MSL为2分钟,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是30秒,1分钟和2分钟等。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是一系列以编号排定的文件。收集了有关因特网相关资讯,以及UNIX和因特网社群的软件文件。

4.1 程序设计中的问题

做一个测试,首先启动server,然后启动client,用Ctrl-C终止server,马上再运行server,运行结果:

itcast$ ./server
bind error: Address already in use 

这是因为,虽然server的应用程序终止了,但TCP协议层的连接并没有完全断开,因此不能再次监听同样的server端口。我们用netstat命令查看一下:

itcast$ netstat -apn |grep 6666
tcp        1      0 192.168.1.11:38103      192.168.1.11:6666       CLOSE_WAIT  3525/client     
tcp        0      0 192.168.1.11:6666       192.168.1.11:38103      FIN_WAIT2   -   

server终止时,socket描述符会自动关闭并发FIN段给client,client收到FIN后处于CLOSE_WAIT状态,但是client并没有终止,也没有关闭socket描述符,因此不会发FIN给server,因此server的TCP连接处于FIN_WAIT2状态。

现在用Ctrl-C把client也终止掉,再观察现象:

itcast$ netstat -apn |grep 6666
tcp        0      0 192.168.1.11:6666       192.168.1.11:38104      TIME_WAIT   -
itcast$ ./server
bind error: Address already in use

client终止时自动关闭socket描述符,server的TCP连接收到client发的FIN段后处于TIME_WAIT状态。TCP协议规定,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要处于TIME_WAIT状态,等待两个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的时间后才能回到CLOSED状态,因为我们先Ctrl-C终止了server,所以server是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在TIME_WAIT期间仍然不能再次监听同样的server端口。

MSL在RFC 1122中规定为两分钟,但是各操作系统的实现不同,在Linux上一般经过半分钟后就可以再次启动server了。至于为什么要规定TIME_WAIT的时间,可参考UNP 2.7节。

4.2 端口复用

在server的TCP连接没有完全断开之前不允许重新监听是不合理的。因为,TCP连接没有完全断开指的是connfd(127.0.0.1:6666)没有完全断开,而我们重新监听的是lis-tenfd(0.0.0.0:6666),虽然是占用同一个端口,但IP地址不同,connfd对应的是与某个客户端通讯的一个具体的IP地址,而listenfd对应的是wildcard address。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setsockopt()设置socket描述符的选项SO_REUSEADDR为1,表示允许创建端口号相同但IP地址不同的多个socket描述符。

在server代码的socket()和bind()调用之间插入如下代码:

使用:
int opt = 1;  //设置端口复用
setsockopt(listen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void*)&opt,   // 根据参三的数据类型来决定是否需要强转
           sizeof(opt));
注:需要在bind绑定地址结构之前将端口复用的属性设置进去才行

函数原型:
int setsockopt(int sockfd, 
               int level,
               int optname,
               const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
    参数:
    level为SOL_SOCKET:
        参三:SO_REUSEADDR   //允许重用本地地--int 
              SO_REUSEPORT  //允许重用本地端口--int
    返回值:
        若成功则返回0,若出错则返回-1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88549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车视界系统小程序的设计

管理员账户功能包括&#xff1a;系统首页&#xff0c;个人中心&#xff0c;汽车品牌管理&#xff0c;汽车颜色管理&#xff0c;用户管理&#xff0c;汽车信息管理&#xff0c;汽车订单管理系统管理 微信端账号功能包括&#xff1a;系统首页&#xff0c;汽车信息&#xff0c;我…

算法打卡:第十一章 图论part11

今日收获&#xff1a;Floyd 算法&#xff0c;A * 算法&#xff0c;最短路算法总结 1. Floyd 算法 题目链接&#xff1a;97. 小明逛公园 思路&#xff1a;Floyd用于解决多源最短路问题&#xff0c;对边的正负权值没有要求。核心是动态规划 &#xff08;1&#xff09;dp数组的…

Springboot-多数据源

文章目录 一、架构二、实现过程2.1 第一步&#xff1a;引入依赖pom2.2 第二步&#xff1a;创建application.yml配置2.3 第三步&#xff1a;创建架构的文件夹MybatisPlusConfigFirstDataSourceConfigSecondDataSourceConfig 实现功能&#xff0c;在不同的文件夹使用不同的库 一、…

基于Hive和Hadoop的电商消费分析系统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商消费分析系统&#xff0c;旨在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电商消费信息和深入的消费行为分析。系统采用 Hadoop 平台进行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xff0c;利用 MapReduce 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xff0c;通过 Sqoop 实现数据的导入导出&#xff0c;以 S…

Updates were rejected because the tip of your current branch is behind 的解决方法

1. 问题描述 当我们使用 git push 推送代码出现以下问题时&#xff1a; 2. 原因分析 这个错误提示表明当前本地分支落后于远程分支&#xff0c;因此需要先拉取远程的更改。 3. 解决方法 1、拉取远程更改 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xff0c;拉取远程分支的更新并合并到本地…

基于Arduino的L298N电机驱动模块使用

一.简介&#xff1a; L298N作为电机驱动芯片&#xff0c;具有驱动能力强&#xff0c;发热量低&#xff0c;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一个模块可同时驱动两个直流电机工作&#xff0c;能够控制电机进行正转、反转、PWM调速。 说明&#xff1a; 1&#xff09;12V输入端口接入供电电压…

cpp,git,unity学习

c#中的? 1. 空值类型&#xff08;Nullable Types&#xff09; ? 可以用于值类型&#xff08;例如 int、bool 等&#xff09;&#xff0c;使它们可以接受 null。通常&#xff0c;值类型不能为 null&#xff0c;但是通过 ? 可以表示它们是可空的。 int? number null; // …

数据分析-28-交互式数据分析EDA工具和低代码数据科学工具

文章目录 1 数据分析的七步指南1.1 第一步:问题定义和数据采集1.2 第二步:数据清洗和预处理1.3 第三步:数据探索和分析1.4 第四步:模型建立和分析1.5 第五步:数据可视化1.6 第六步:结果解释和报告1.7 第七步:部署和维护1.8 基础的数据分析库1.9 低代码数据科学工具2 EDA…

Linux网络操作命令与函数全面总结

1. 引言 Linux作为服务器和开发平台&#xff0c;网络操作是其核心功能之一。本文旨在全面总结Linux系统中的网络操作方法&#xff0c;包括命令行工具和编程接口&#xff0c;帮助读者深入理解Linux网络管理的机制。 2. 命令行工具 2.1 ping 命令 ping 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和…

css的背景background属性

CSS的background属性是一个简写属性&#xff0c;它允许你同时设置元素的多个背景相关的子属性。使用这个属性可以简化代码&#xff0c;使其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background属性可以设置不同的子属性。 background子属性 定义背景颜色 使用background-color属性 格式&#x…

了解Webpack并处理样式文件

目录 引入定义安装和使用配置文件命令配置单独文件指定文件 处理样式css-loader使用 style-loaderless-loaderPostCSSpostcss-loaderpostcss-preset-env 引入 随着前端的快速发展&#xff0c;目前前端的开发已经变的越来越复杂了&#xff1a; 比如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模块化…

python UNIT 3 选择与循环(2)

目录 1。循环的优化 经典优化分析&#xff1a; 未优化的代码&#xff1a; 细节分析&#xff1a; 优化后的代码&#xff1a; 优化的细节&#xff1a; 性能对比 优化的关键在于&#xff1a; 经典习题讲解&#xff1a;(紫色的解析请重点关注一下) 1。例三 个人代码解析…

Qt网络编程——QTcpServer和QTcpSocket

文章目录 核心APITCP回显服务器TCP回显客户端 核心API QTcpServer用于监听端口和获取客户端连接 名称类型说明对标原生APIlisten(const QHostAddress&, quint16 port)方法绑定指定的地址和端口号&#xff0c;并开始监听bind和listennextPendingConnection()方法从系统中获…

大数据-155 Apache Druid 架构与原理详解 数据存储 索引服务 压缩机制

点一下关注吧&#xff01;&#xff01;&#xff01;非常感谢&#xff01;&#xff01;持续更新&#xff01;&#xff01;&#xff01; 目前已经更新到了&#xff1a; Hadoop&#xff08;已更完&#xff09;HDFS&#xff08;已更完&#xff09;MapReduce&#xff08;已更完&am…

Java-IO模型

所谓I/O就是计算机内存与外部设备之间拷贝数据的过程。由于CPU访问内存的速度远远高于外部设备&#xff0c;因此CPU是先把外部设备的数据读到内存里&#xff0c;然后再进行处理。对于一个网络I/O通信过程&#xff0c;比如网络数据读取&#xff0c;会涉及两个对象&#xff0c;一…

Ubuntu 开机自启动 .py / .sh 脚本,可通过脚本启动 roslaunch/roscore等

前言 项目中要求上电自启动定位程序&#xff0c;所以摸索了一种 Ubuntu 系统下开机自启动的方法&#xff0c;开机自启动 .sh 脚本&#xff0c;加载 ROS 环境的同时启动 .py 脚本。在 . py 脚本中启动一系列 ROS 节点。 一、 .sh 脚本的编写 #!/bin/bash # gnome-terminal -- …

javaWeb,Maven

前端打包的程序放在nginx中 查看哪个程序占用了80端口号 Maven&#xff1a;

rk3399开发环境的介绍

零. 前言 由于Bluez的介绍文档有限&#xff0c;以及对Linux 系统/驱动概念、D-Bus 通信和蓝牙协议都有要求&#xff0c;加上网络上其实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Bluez系列的文档&#xff0c;所以不管是蓝牙初学者还是蓝牙从业人员&#xff0c;都有不小的难度&#xff0c;学习曲线也相…

生产绩效考核管理的六大指标

生产绩效考核管理的六大指标 绩效考核是指生产部所有人员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xff0c;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机会&#xff0c;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员工士气、降低成本以及保证交期和安全生产的结果和行为…

极狐GitLab 17.4 升级指南

GitLab 是一个全球知名的一体化 DevOps 平台&#xff0c;很多人都通过私有化部署 GitLab 来进行源代码托管。极狐GitLab https://dl.gitlab.cn/6y2wxugm 是 GitLab 在中国的发行版&#xff0c;专门为中国程序员服务。可以一键式部署极狐GitLab。 本文分享极狐GitLab 17.4 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