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BO,PO,DO,DTO的区别
1、PO:Persistant Object(持久对象),基本上,PO对象中的属性就是对应着数据库中表的字段,加上⼀些get和set⽅法的组成。例:个⼈信息表中分别有:id,name,age,sex,birthday
,则PO对象中的属性有:id,name,age,sex,birthday {“id”: 1,“name”: “张三”,“age”: 20,“sex”: “男”,“birthday”: “2000-03-24”}
2、BO:Business Object(业务对象),相⽐于PO来说,BO的信息则是在PO信息的基础上进⾏扩充,也可以理解为多个PO对象的信息按照业务流程必要的拼凑在⼀起形成的对象。例:个⼈信息表中分别有:id,name,age,sex,birthday
,个⼈学历表中分别有:id,school,educational_background
,按照个⼈信息表与学历表进⾏关联,将⽤户的个⼈信息集合在⼀起。则BO对象中可以是两个表信息的组合:id,name,age,sex,birthday,school,educational_background {“id”: 1,“name”: “张三”,“age”: 20,“sex”: “男”,“birthday”: “2000-03-24”,“school”:“XXX⼤学”,“educational_background”:“本科”}
3、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顾名思义,dto的作⽤是传递数据。但是我们按照业务流程处理得到的数据,并不是全部都要进⾏显⽰,或者并不能完全都按照当前形势进⾏展⽰,按照业务要求,还要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进⾏过滤删减。例:个⼈信息表中分别有:id,name,age,sex,birthday
,我们可能只需要⽤户的名字、年龄和性别来显⽰,像⽣⽇这样的信息就没有必要进⾏传输了,所以对已有的数据进⾏删减,只传输需要的信息。则DTO对象中的信息为:id,name,age,sex {“id”: 1,“name”:“张三”,“age”: 20,“sex”: “男”}
4、VO:Value Object(值对象),可以理解为展⽰要⽤的数据,传递到前端页⾯上,直接进⾏展⽰。为了保证数据可以直接展⽰使⽤,就要对数据进⾏处理。例:个⼈信息表中分别有:id,name,age,sex,birthday
,我们需要展⽰的是⽤户的当前状态,像年龄和性别则没有必要分开显⽰,可以进⾏合并。则vo对象中的信息为:id,name,type,birthday {“id”: 1,“name”: “张三”,“type”:“少年”,“birthday”: “2000-03-24”}
5、DAO:Data Access Object(数据访问对象),存储访问数据库完成数据处理操作的⽅法的对象。
1. VO(Value Object)
值对象,通常用于表示一个不可变的对象,其主要目的是传递数据。值对象通常没有唯一标识,两个值对象如果其属性相同,则认为它们是相等的。
- 用途:用于数据传递,通常在视图层和服务层之间。
- 特点:不可变、无唯一标识。
- 示例:
public class AddressVO {
private final String street;
private final String city;
private final String zipcode;
public AddressVO(String street, String city, String zipcode) {
this.street = street;
this.city = city;
this.zipcode = zipcode;
}
// Getters and other methods
}
2. BO(Business Object)
业务对象,用于封装业务逻辑。BO通常包含业务方法和业务规则,是业务层的核心对象。
- 用途:封装业务逻辑,通常在服务层和业务层之间。
- 特点:包含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则。
- 示例:
public class OrderBO {
private Long orderId;
private List<OrderItem> items;
public void addItem(OrderItem item) {
// 业务逻辑
items.add(item);
}
// Other business methods
}
3. PO(Persistent Object)
持久化对象,用于表示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PO通常与数据库表结构一一对应,用于持久化数据。
- 用途:表示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通常在数据访问层(DAO层)使用。
- 特点:与数据库表结构对应,有唯一标识(主键)。
- 示例:
public class UserPO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 Getters and setters
}
4. DO(Data Object)
数据对象,用于表示数据源中的数据。DO和PO有时可以互换使用,但DO更广泛,可以表示任何数据源中的数据,而不仅仅是数据库。
- 用途:表示数据源中的数据,通常在数据访问层使用。
- 特点:与数据源结构对应,有唯一标识。
- 示例:
public class ProductDO {
private Long productId;
private String productName;
private Double price;
// Getters and setters
}
5. DTO(Data Transfer Object)
数据传输对象,用于在不同层之间传输数据。DTO通常用于远程调用或跨进程通信,以减少网络开销。
- 用途:在不同层之间传输数据,通常在服务层和控制层之间,或者在远程调用时使用。
- 特点:用于传输数据,通常是可序列化的。
- 示例:
public class UserDTO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 Getters and setters
}
总结
- VO(Value Object):用于数据传递,不可变、无唯一标识。
- BO(Business Object):封装业务逻辑,包含业务方法和业务规则。
- PO(Persistent Object):表示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与数据库表结构对应,有唯一标识。
- DO(Data Object):表示数据源中的数据,与数据源结构对应,有唯一标识。
- DTO(Data Transfer Object):用于在不同层之间传输数据,通常是可序列化的。
DEV、SIT、UAT、PET、SIM、PRD/PROD
-
DEV(Development)
是开发环境,用于软件的开发和编码阶段。在DEV环境中,开发人员可以进行代码编写、功能实现和单元测试。 -
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
是系统集成测试环境,用于集成不同模块和组件的测试。在SIT环境中,测试人员会测试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集成,验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能。 -
UAT(User Acceptance Testing)
是用户验收测试环境,用于用户对系统进行测试和确认。在UAT环境中,真实用户或代表用户的人员会执行测试用例,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
PET(Pre-production Environment Testing)
是预生产环境测试,用于在系统上线之前进行最后的测试和确认。在PET环境中,模拟生产环境的配置和数据,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
SIM(System Integration and Maintenance)
是系统集成和维护环境,用于系统的集成、部署和维护。在SIM环境中,会进行系统的集成测试、部署和运维操作。 -
PRD/PROD(Production)
是生产环境,也称为正式环境,用于系统的正式运行和提供服务。在PRD环境中,系统已经上线,供用户使用。
Redis
为什么比MySQL
高效?
Redis 和 MySQL 都是常用的数据库系统,但它们的设计目标和使用场景不同,这导致了它们在性能上的差异。以下是 Redis 比 MySQL 快的几个主要原因:
-
内存存储:
- Redis:Redis 是一个内存数据库,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内存中,读写速度非常快。
- MySQL:MySQL 是一个磁盘数据库,数据主要存储在磁盘上,虽然有缓存机制,但读写速度相对较慢。
-
数据结构:
- Redis:Redis 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如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有序集合等,这些数据结构在内存中操作非常高效。
- MySQL:MySQL 主要使用关系型数据结构,操作复杂查询时需要进行磁盘 I/O 操作,速度较慢。
-
单线程模型:
- Redis:Redis 使用单线程模型,避免了多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充分利用了现代 CPU 的单线程性能。
- MySQL:MySQL 使用多线程模型,虽然可以并行处理多个请求,但也带来了线程切换和锁竞争的开销。
-
无磁盘 I/O:
- Redis:由于数据全部在内存中,Redis 避免了磁盘 I/O 的开销。
- MySQL:MySQL 需要频繁进行磁盘 I/O 操作,特别是在数据量较大时,性能会受到影响。
-
简化的持久化机制:
- Redis:Redis 提供了 RDB 和 AOF 两种持久化机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持久化策略,持久化操作可以异步进行,不影响主线程的性能。
- MySQL:MySQL 的持久化机制较为复杂,需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写操作的性能相对较低。
-
高效的网络协议:
- Redis:Redis 使用了高效的二进制协议,减少了网络传输的开销。
- MySQL:MySQL 使用了文本协议,虽然通用性强,但网络传输的开销较大。
总结来说,Redis 通过内存存储、单线程模型、高效的数据结构和网络协议等设计,使得它在读写性能上远远超过了 MySQL。然而,Redis 适用于需要快速读写和缓存的场景,而 MySQL 适用于需要复杂查询和事务处理的场景。选择使用哪种数据库,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
MongoDB
和MySQL
的区别和联系
MongoDB 和 MySQL 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各自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区别
-
数据模型:
- MongoDB:MongoDB 是一个文档型数据库,使用 BSON(类似 JSON)格式存储数据。数据以文档的形式存储在集合中,文档之间没有固定的模式(Schema-less)。
- MySQL: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使用表格形式存储数据。数据存储在行和列中,表之间有固定的模式(Schema)。
-
查询语言:
- MongoDB:MongoDB 使用 MongoDB 查询语言(MQL),支持丰富的查询和聚合操作。
- MySQL:MySQL 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一种标准化的查询语言,广泛应用于关系型数据库。
-
事务支持:
- MongoDB:MongoDB 在 4.0 版本之后开始支持多文档事务,但其事务支持相对较新,适用于需要事务的场景。
- MySQL:MySQL 原生支持 ACID 事务,适用于需要强一致性和复杂事务处理的场景。
-
扩展性:
- MongoDB:MongoDB 天生支持水平扩展(Sharding),可以轻松扩展到多个节点,适合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场景。
- MySQL:MySQL 主要通过主从复制和分区来实现扩展,水平扩展相对复杂。
-
数据一致性:
- MongoDB:MongoDB 默认提供最终一致性,适用于对一致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可以通过配置实现强一致性。
- MySQL:MySQL 默认提供强一致性,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高的场景。
-
性能:
- MongoDB:MongoDB 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读写操作时表现优异,适合实时分析和大数据处理。
- MySQL:MySQL 在复杂查询和事务处理方面表现优异,适合传统的业务系统和数据分析。
联系
-
数据存储:
- MongoDB 和 MySQL 都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的持久化存储。
-
索引:
- MongoDB 和 MySQL 都支持索引,可以通过创建索引来提高查询性能。
-
备份和恢复:
- MongoDB 和 MySQL 都提供了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复制和高可用性:
- MongoDB 和 MySQL 都支持复制机制,可以通过主从复制或集群来实现高可用性。
-
社区和生态系统:
- MongoDB 和 MySQL 都有庞大的社区和丰富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大量的工具和资源支持。
总结
MongoDB 和 MySQL 各有优势,选择使用哪种数据库,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MongoDB 适用于需要灵活数据模型、高并发读写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场景,而 MySQL 适用于需要复杂查询、事务处理和强一致性的场景。两者可以结合使用,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事务中开启子线程,会导致@Transactional
注解的事务失效吗?
在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管理事务时,事务的范围通常是当前线程。
在Spring
中,事务管理是通过 @Transactional
注解和事务传播机制来实现的。事务传播机制定义了事务在不同方法调用之间的传播行为。然而,事务上下文是与当前线程绑定的,因此在事务中开启子线程会导致子线程无法继承主线程的事务上下文。这意味着子线程中的数据库操作不会参与主线程的事务管理。
详细解释
-
事务上下文与线程绑定:
Spring
的事务管理器(如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通过ThreadLocal
变量来管理事务上下文。ThreadLocal
变量是线程私有的,因此事务上下文只能在当前线程中访问和管理。
-
子线程无法继承事务上下文:
- 当你在事务中开启子线程时,子线程无法继承主线程的事务上下文。子线程中的数据库操作将不会受到主线程事务的控制,可能会在主线程事务提交或回滚之前独立提交。
示例
假设你有一个带有 @Transactional
注解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开启了一个子线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Transactional;
@Service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performTransactionalOperation() {
// 主线程中的数据库操作
// ...
// 开启子线程
new Thread(() -> {
// 子线程中的数据库操作
// 这些操作不会参与主线程的事务管理
// ...
}).start();
}
}
在这个示例中,子线程中的数据库操作不会参与主线程的事务管理,因此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
解决方案
如果你需要在事务中执行并发操作,可以考虑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
使用同步操作:
- 尽量避免在事务中开启子线程,改为使用同步操作,确保所有数据库操作都在同一个事务上下文中执行。
-
手动管理事务:
- 在子线程中手动管理事务,确保子线程中的数据库操作在独立的事务中执行。
总结
- 事务上下文与线程绑定:
Spring
的事务管理器通过ThreadLocal
变量管理事务上下文,事务上下文只能在当前线程中访问。 - 子线程无法继承事务上下文:在事务中开启子线程会导致子线程无法继承主线程的事务上下文,子线程中的数据库操作不会参与主线程的事务管理。
- 解决方案:尽量避免在事务中开启子线程,或者在子线程中手动管理事务。
@Transactional
注解中连接到多个数据库,会导致事务失效吗?
在Spring
中,@Transactional
注解用于声明事务管理。默认情况下,Spring
的事务管理器(如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只能管理单个数据源的事务。如果你在一个事务中操作多个数据源,而没有正确配置分布式事务管理器,可能会导致事务失效或无法正确回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