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二叉树,拿下拿下!

图文详解二叉树

  • 一、树形结构概念特性
  • 二、树形结构基本概念术语
  • 三、树的存储结构
  • 四、二叉树 概念与特性
  • 五、特殊的二叉树
  • 六、二叉树的性质
  • 七、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 八、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 1、二叉树的遍历
      • (1)前中后序遍历
      • (2)经典找序列
      • (3)层序遍历
    • 2、获取树中节点的个数
    • 3、二叉树叶子的结点个数
    • 4、获取第K层节点的个数
    • 5、二叉树的高度
    • 6、检测值为value的元素是否存在
    • 7、判断一棵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


一、树形结构概念特性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是由n(n>=0)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由于它在结构上看起来像一颗倒挂的树,根朝上,而叶朝下,因而叫做树。

结构特性:

  • 有一个特殊的结点,称为根结点,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
  • 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被分成M个互不相交的集合,每个集合又是一棵与树类似的子树。每棵子树的根结点有且只有 1 1 1 个前驱,可以有 0 0 0 个或 多个 后继。

应用场景:
树形结构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于处理层次化的数据和建立关联关系。比较常见的有:

  • 文件系统管理(目录和文件)
  • XML/HTML文档解析

树形结构示意图:

树形结构中,子树之间不能有交集,否则就不是树形结构,其中就包括:

  1. 除根节点外,每个结点有且仅有 1 1 1 个父节点
  2. 一颗 N N N 个结点的树,有 N − 1 N-1 N1 条边

二、树形结构基本概念术语

以下这些概念是需要掌握的,大家一定要理解每个术语的含义:

  • 结点的度:一个结点含有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 如上图:A的度为3
  • 树的度:一棵树中,所有结点度的最大值称为树的度; 如上图:树的度为3
  • 叶子结点或终端结点: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结点; 如上图:F、H、I、K、L 节点为叶结点
  • 双亲结点或父结点:若一个结点含有子结点,则这个结点称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 如上图:A是B的父结点
  • 孩子结点或子结点:一个结点含有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如上图:B是A的孩子结点
  • 根结点:一棵树中,没有双亲结点的结点;如上图:A
  • 结点的层次: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1层,根的子结点为第2层,以此类推
  • 树的高度或深度: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 如上图:树的高度为4

以下概念只需了解,只要知道是什么意思即可:

  • 非终端结点或分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 如上图:B、C、D…等节点为分支结点
  • 兄弟结点:具有相同父结点的结点互称为兄弟结点; 如上图:B、C是兄弟结点
  • 堂兄弟结点:双亲在同一层的结点互为堂兄弟;如上图:F、G互为堂兄弟结点
  • 结点的祖先: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如上图:A是所有结点的祖先
  • 子孙: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如上图:所有结点都是A的子孙
  • 森林:由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组成的集合称为森林

三、树的存储结构

树结构相对线性表就比较复杂了,要存储表示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实际中树有很多种表示方式,如:双亲表示法,
孩子表示法、孩子双亲表示法、孩子兄弟表示法等等。其中常用的是 孩子兄弟表示法,具体结构如下:

class Node {
	int value; // 树中存储的数据
	Node firstChild; // 第一个孩子引用
	Node nextBrother; // 下一个兄弟引用
}

四、二叉树 概念与特性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形结构:

  1. 二叉树不存在度大于 2 2 2 的结点
  2. 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因此二叉树是 有序树

五、特殊的二叉树

  1. 满二叉树: 一棵二叉树,如果每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则这棵二叉树就是满二叉树。也就是说,如果一棵二叉树的层数为 k k k,且结点总数是 2 k − 1 2^{k}-1 2k1,则它就是满二叉树。

  2. 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是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而引出来的。对于深度为 k k k 的,有 n n n 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 k k k 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 0 0 0 n − 1 n-1 n1 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3. 要注意的是 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六、二叉树的性质

  1. 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 1 1 1,则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 2 i − 1 2^{i-1} 2i1 个结点.

  2. 若规定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的深度为 1 1 1,则深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是 2 k − 1 ( k > = 0 ) 2^{k}-1(k>=0) 2k1(k>=0).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如果其叶结点个数为 n 0 n_{0} n0,度为 2 2 2 的非叶结点个数为 n 2 n_{2} n2,则有 n 0 = n 2 + 1 n_{0}=n_{2}+1 n0n21,即度为 0 0 0 的节点比度为 2 2 2 的节点多 1 1 1 个.

  4. 具有 n n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 k k k log ⁡ 2 ( n + 1 ) \log_2(n+1) log2(n+1) 上取整.

  5. 具有 n n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 n n n 为奇数,则度为 1 1 1 的节点个数为 2 2 2;如果 n n n 为偶数,则度为 1 1 1 的节点个数为 1 1 1.

  6. 对于具有 n n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所有节点从 0 0 0 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 i i i 的结点有:
    i = 0 i=0 i=0 i i i 为根结点编号,无双亲结点.
    i > 0 i>0 i>0,双亲序号: ( i − 1 ) / 2 (i-1)/2 (i1)/2.
    2 i + 1 < n 2i+1<n 2i+1<n,左孩子序号: 2 i + 1 2i+1 2i+1,否则无左孩子.
    2 i + 2 < n 2i+2<n 2i+2<n,右孩子序号: 2 i + 2 2i+2 2i+2,否则无右孩子.

注意以上性质都非常重要,并且经常出现在题目当中。


七、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分为:顺序存储 和类似于链表的 链式存储。本节介绍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在优先级队列讲解。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是通过一个一个的节点引用起来的,常见的表示方式有 二叉(孩子表示法)和三叉(孩子双亲表示法)表示方式

// 孩子表示法
class Node {
	int val; // 数据域
	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
	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

// 孩子双亲表示法
class Node {
	int val; // 数据域
	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
	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Node parent; // 当前节点的根节点
}

八、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前置知识: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二叉树是递归定义的,也就是说一个二叉树要么是空树,要么由一个根节点和两个子树组成,而子树本身也符合同样的定义。这种定义方式将整个二叉树的结构递归地分解为更小的二叉树结构。因此后序基本操作中基本都是按照该概念实现的。

1、二叉树的遍历

遍历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是二叉树上进行其它运算之基础。

(1)前中后序遍历

在遍历二叉树时,如果没有进行某种约定,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遍历,得出的结果就比较混乱,如果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约定,则每个人对于同一棵树的遍历结果肯定是相同的。如果 N N N 代表根节点, L L L 代表根节点的左子树, R R R 代表根节点的右子树,则根据遍历根节点的先后次序有以下遍历方式:

  • NLR: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根的左子树—>根的右子树。
  • LNR: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根的左子树—>根节点—>根的右子树。
  • LRN: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根的左子树—>根的右子树—>根节点。

递归遍历示意图:

先序遍历: 1   2   4   3   5   6 1\ 2\ 4\ 3\ 5\ 6 1 2 4 3 5 6
中序遍历: 4   2   1   5   3   6 4\ 2\ 1\ 5\ 3\ 6 4 2 1 5 3 6
后续遍历: 4   2   5   6   3   1 4\ 2\ 5\ 6\ 3\ 1 4 2 5 6 3 1

代码实现:

// 二叉树:孩子表示法
    static class BTNode {
        public BTNode left;
        public BTNode right;
        char val;

        public BTNode(char val) {
            this.val = val;
        }
    }

    //先序遍历:根->左->右
    void preOrder(BTNode root) {
        // 递归终止条件
        if (root == null) {
            return;
        }
        // 打印根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左子树
        preOrder(root.left);
        // 右子树
        preOrder(root.right);

    }

    //中序遍历:左->根->右
    void inOrder(BTNode root) {
        // 递归终止条件
        if (root == null) {
            return;
        }
        // 左子树
        inOrder(root.left);
        // 打印根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右子树
        inOrder(root.right);
    }

    //后序遍历:左->右->根
    void postOrder(BTNode root) {
        // 递归终止条件
        if (root == null) {
            return;
        }
        // 左子树
        postOrder(root.left);
        // 右子树
        postOrder(root.right);
        // 打印根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2)经典找序列

在二叉树序列这里,经常出现一类经典的笔试题目:已知中序遍历序列 和 前(后)序遍历序列,求后(前)序遍历序列?那么这类题目该如何解呢?下面我通过两道例题讲解:

📝例一:已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 5   7   4   9   6   2   1 5\ 7\ 4\ 9\ 6\ 2\ 1 5 7 4 9 6 2 1,中序遍历序列为 4   7   5   6   9   1   2 4\ 7\ 5\ 6\ 9\ 1\ 2 4 7 5 6 9 1 2,则其后序遍历序列为?
解题思路:

  1. 通过前序遍历找到树的根,第一个即为根。
  2. 在中序遍历中找到根的位置,然后确定根左右子树的区间,即根的左侧为左子树中所有节点,根的右侧为右子树中所有节点。
  3. 从前向后看前序遍历序列,递归思想重复步骤 2 2 2,直到确定二叉树结构。

📝例二:设一课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 b   a   d   c   e b\ a\ d\ c\ e b a d c e,后序遍历序列: b   d   e   c   a b\ d\ e\ c\ a b d e c a,则二叉树前序遍历序列为?
解题思路:

  1. 通过后序遍历找到树的根,最后一个即为根。
  2. 在中序遍历中找到根的位置,然后确定根左右子树的区间,即根的左侧为左子树中所有节点,根的右侧为右子树中所有节点。
  3. 从后向前看后序遍历序列,递归思想重复步骤 2 2 2,直到确定二叉树结构。

(3)层序遍历

层序遍历就是从所在二叉树的根节点出发,首先访问第 1 1 1 层的树根节点,然后从左到右访问第 2 2 2 层上的节点,接着是第 3 3 3 层的节点,以此类推,自上而下,自左至右逐层访问树的结点的过程就是层序遍历。

同样以上述二叉树为例,层序遍历的结果为: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E F G H

求解思路:

  1. 使用队列,让根节点入队。
  2. 出队并输出节点 v a l u e value value 值。
  3. 如果出队节点的左节点不为空,左节点入队;右节点不为空,右节点入队。
  4. 重复上述步骤 2 2 2、步骤 3 3 3,直到队列为空,层序遍历完成。

代码实现:

	// 层序遍历
    public void levelOrder(BTNode root) {
        Queue<BT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
        if (root == null) {
            return;
        }
        queue.offer(root);
        while (!queue.isEmpty()) {
            BTNode cur = queue.poll();
            System.out.print(cur.val + " ");
            if (cur.left != null) {
                queue.offer(cur.left);
            }
            if (cur.right != null) {
                queue.offer(cur.right);
            }
        }
    }

2、获取树中节点的个数

思路

  1. 求二叉树叶子结点的个数,就是求左子树和右子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因此使用递归遍历二叉树结点。
  2. 最后,将左子树节点个数、右子树节点个数和当前节点(根节点)的个数相加,得到当前子树的节点个数,并将其作为结果返回。

     // 获取树中节点的个数
    int size(BTNode root) {
    	// 递归终止条件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 左子树结点个数
        int leftTree = size(root.left);
        // 右子树结点个数
        int rightTree = size(root.right);
        // 当前子树的节点个数
        return leftTree + rightTree + 1;
    }

3、二叉树叶子的结点个数

子问题思路:

  1. 求二叉树叶子结点的个数,就是求左子树和右子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因此使用递归遍历二叉树结点。
  2. 如果结点存在且左右子树都为 n u l l null null,则该节点就是叶子结点,返回值 1 1 1 代表当前叶子结点。
  3. 最后,将左子树叶子节点个数 和 右子树叶子节点个数相加,得到当前子树的叶子节点个数,并将其作为结果返回。

    // 二叉树叶子的结点个数
    int getLeafNodeCount(BTNode root) {
        // 空子树回0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 叶子结点的条件:结点左右都为空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return 1;
        }
        // 左子树
        int leftTree = getLeafNodeCount(root.left);
        // 右子树
        int rightTree = getLeafNodeCount(root.right);
        // 返回子树叶子结点个数
        return leftTree + rightTree;
    }

4、获取第K层节点的个数

思路:

  1. 求二叉树的第 k k k 层有多少个结点,就是求二叉树的左子树的第 k − 1 k-1 k1 层,和右子树的第 k − 1 k-1 k1 层有多少个结点。因此使用递归遍历二叉树结点。
  2. 如果递归遍历过程中, k k k 1 1 1,说明当前结点即为二叉树的第k层节点,此时返回值 1 1 1 代表当前第K层结点。
  3. 最后将将左子树第 k − 1 k-1 k1 层节点个数和右子树第 k − 1 k-1 k1 层节点个数相加,得到当前子树第 k k k 层的节点个数,并将其作为结果返回。

     // 获取第K层节点的个数
    int getKLevelNodeCount(BTNode root, int k)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f (k == 1) {
            return 1;
        }
        int leftTree = getKLevelNodeCount(root.left, k - 1);
        int rightTree = getKLevelNodeCount(root.right, k - 1);
        return leftTree + rightTree;
    }

5、二叉树的高度

思路

  1. 二叉树的高度 = M a x Max Max(左树高度,右树高度) + 1 + 1 +1
  2. 使用递归遍历二叉树的左右子树,最后将 M a x Max Max(左树高度,右树高度) + 1 + 1 +1 作为结果返回。

    // 二叉树的高度
    int getHeight(BTNode root) {
    	// 空树高度为 0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 左树高度
        int leftHight = getHeight(root.left);
        // 右树高度
        int righttHight = getHeight(root.right);
        // 子树高度
        return leftHight > righttHight ? leftHight + 1 : righttHight + 1;
    }

6、检测值为value的元素是否存在

思路:

  • 使用前序遍历,找到值为 v a l u e value value 的元素就返回元素地址,否则返回 n u l l null null

	// 检测值为value的元素是否存在
 	BTNode find(BTNode root, int val) {
 		// 空树
        if (root == null) {
            return null;
        }
        // 判断根节点
        if (root.val == val) {
            return root;
        }
		// 左子树
        BTNode leftTree = find(root.left, val);
        if (leftTree != null) {
            return leftTree;
        }
        // 右子树
        BTNode rightTree = find(root.right, val);
        if (rightTree != null) {
            return rightTree;
        }
        // 没找到
        return null;
    }

7、判断一棵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

思路

  1. 使用队列,让根节点入队。
  2. 出队,如果出队节点不为 n u l l null null,出队节点的左右节点入队。
  3. 重复上述步骤 2 2 2,直到出队节点为 n u l l null null.
  4. 继续出队,判断 n u l l null null 节点下是否存在 非 n u l l null null 节点,如果存在,为非完全二叉树,返回 f a l s e false false;否则为完全二叉树,返回 t r u e true true.

    // 判断一棵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
    public boolean isCompleteTree1(BTNode root) {
    	//空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
        if (root == null) {
            return true;
        }
        // 辅助队列
        Queue<BT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
        
        BTNode cur =null;
        // 首先放入根节点
        queue.offer(root);
        // 遇到 null 节点之前的判断
        while(!queue.isEmpty()) {
            cur = queue.poll();
            if (cur!=null) {
                queue.offer(cur.left);
                queue.offer(cur.right);
            } else {
                break;
            }
        }
        // 遇到 null 节点之后的判断
        while (!queue.isEmpty()) {
            cur = queue.poll();
            if (cur!=null) {
            	// 如果队列中 null 后存在非 null 元素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7789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性能优化的重要性

性能优化的重要性 性能优化的重要性摘要引言注意事项代码示例及注释性能优化的重要性 性能优化的重要性在 Java 中的体现响应速度资源利用效率扩展性与可维护性并发性能合理的锁策略线程安全的数据结构并发工具类的应用避免竞态条件和死锁 总结代码示例 博主 默语带您 Go to Ne…

pytest框架快速进阶篇-pytest前置和pytest后置,skipif跳过用例

一、Pytest的前置和后置方法 1.Pytest可以集成unittest实现前置和后置 importunittestimportpytestclassTestCase(unittest.TestCase):defsetUp(self)->None:print(unittest每个用例前置)deftearDown(self)->None:print(unittest每个用例后置)classmethoddefsetUpClass…

01- 中断

中断 中断1.1 NVIC中断优先级分组1.2 外部中断<1> 映射中断线<2> 设置中断触发方式<3> 编写中断服务函数外部中断常用的库函数&#xff1a;中断函数初始化外部中断的一般配置步骤&#xff1a;部分示例&#xff1a; 中断 1.1 NVIC中断优先级分组 《stm32中文…

netty学习分享 二

操作系统IO模型与实现原理 阻塞IO 模型 应用程序调用一个IO函数&#xff0c;导致应用程序阻塞&#xff0c;等待数据准备好。如果数据没有准备好&#xff0c;一直等待….数据准备好了&#xff0c;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IO函数返回成功指示。 当调用recv()函数时&#xff0c;系…

干翻Dubbo系列第十一篇:Dubbo常见协议与通信效率对比

文章目录 文章说明 一&#xff1a;协议 1&#xff1a;什么是协议 2&#xff1a;协议和序列化关系 3&#xff1a;协议组成 &#xff08;一&#xff09;&#xff1a;头信息 &#xff08;二&#xff09;&#xff1a;体信息 4&#xff1a;Dubbo3中常见的协议 5&#xff1a;…

【数据结构与算法】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希尔排序

&#x1f31f;个人博客&#xff1a;www.hellocode.top &#x1f3f0;Java知识导航&#xff1a;Java-Navigate &#x1f525;CSDN&#xff1a;HelloCode. &#x1f31e;知乎&#xff1a;HelloCode &#x1f334;掘金&#xff1a;HelloCode ⚡如有问题&#xff0c;欢迎指正&#…

python爬虫5:requests库-案例3

python爬虫5&#xff1a;requests库-案例3 前言 ​ python实现网络爬虫非常简单&#xff0c;只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库使用技巧即可。本系列目标旨在梳理相关知识点&#xff0c;方便以后复习。 申明 ​ 本系列所涉及的代码仅用于个人研究与讨论&#xff0c;并不会对网…

3.微服务概述

1.大型网络架构变迁 SOA与微服务最大的差别就是服务拆分的细度&#xff0c;目前大多数微服务实际上是SOA架构&#xff0c;真正的微服务应该是一个接口对应一个服务器&#xff0c;开发速度快、成本高&#xff1b; 微服务SOA能拆分的就拆分是整体的&#xff0c;服务能放一起的都…

生活随笔,记录我的日常点点滴滴.

前言 &#x1f618;个人主页&#xff1a;曲终酣兴晚^R的小书屋&#x1f971; &#x1f615;作者介绍&#xff1a;一个莽莽撞撞的&#x1f43b; &#x1f496;专栏介绍&#xff1a;日常生活&往事回忆 &#x1f636;‍&#x1f32b;️每日金句&#xff1a;被人暖一下就高热&…

Xilinx DDR3学习总结——3、MIG exmaple仿真

提示&#xff1a;文章写完后&#xff0c;目录可以自动生成&#xff0c;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Xilinx DDR3学习总结——3、MIG exmaple例程仿真 前言仿真 前言 前面我们直接把exmaple例程稍加修改就进行了抢先上板测试&#xff0c;证明了MIG模块工作时正常的&#xff0…

浏览器控制台调试代码和JavaScript控制台方法介绍

浏览器控制台调试代码和JavaScript控制台方法介绍 浏览器控制台调试代码 浏览器控制台&#xff08;Console&#xff09;是浏览器提供的一个开发工具&#xff0c;用于在浏览器中执行和调试 JavaScript 代码。它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环境&#xff0c;可以输入 JavaScript 代码&#…

视频集中存储/云存储/安防监控/视频汇聚平台EasyCVR新增角色权限功能分配

视频集中存储/云存储/安防视频监控/视频汇聚平台EasyCVR可拓展性强、视频能力灵活、部署轻快&#xff0c;可支持的主流标准协议有国标GB28181、RTSP/Onvif、RTMP等&#xff0c;以及支持厂家私有协议与SDK接入&#xff0c;包括海康Ehome、海大宇等设备的SDK等。 EasyCVR视频集中…

LL库实现SPI MDA发送方式驱动WS2812

1&#xff0c;首先打卡STM32CubeMX&#xff0c;配置一下工程&#xff0c;这里使用的芯片是STM32F030F4P6。 时钟 SPI外设 SPI DMA 下载接口&#xff0c;这个不配置待会下程序后第二次就不好下载调试了。 工程配置&#xff0c;没啥说的 选择生成所有文件 将驱动都改为LL库 然后直…

uniapp中map使用点聚合渲染marker覆盖物

效果如图&#xff1a; 一、什么是点聚合 当地图上需要展示的标记点 marker 过多时&#xff0c;可能会导致界面上 marker 出现压盖&#xff0c;展示不全&#xff0c;并导致整体性能变差。针对此类问题&#xff0c;推出点聚合能力。 点聚合官网教程 二、基本用法 template…

PHP8的字符串操作1-PHP8知识详解

字符串是php中最重要的数据之一&#xff0c;字符串的操作在PHP编程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使用PHP语言开发web项目的过程中&#xff0c;为了实现某些功能&#xff0c;经常需要对某些字符串进行特殊的处理&#xff0c;比如字符串的格式化、字符串的连接与分割、字符串的比较、查找等…

百万奖金、大厂offer请你接收!

第三届中国移动“梧桐杯”大数据创新大赛 火热进行中 报名速来~ 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严峻&#xff1a;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破千万为历年来最多&#xff0c;校招竞争激烈&#xff0c;高薪岗位宁缺毋滥。想弯道超车拿到心仪的offer&#xff1f;仅靠“求神拜佛”对着神明念自己…

空洞卷积学习笔记

文章目录 1. 扩张卷积的提出2. 理解的难点 本片博客的主题思路来自于这篇文章——如何理解Dilated Convolutions(空洞卷积)&#xff0c;但是作者似乎是很久之前写的&#xff0c;文字的排版很混乱&#xff0c;自己来写一个新的。 1. 扩张卷积的提出 Multi-Scale Context Aggre…

节点不连续伽辽金方法在求解线性和非线性平流方程中的一维实现(Matlab代码实现)

&#x1f4a5;&#x1f4a5;&#x1f49e;&#x1f49e;欢迎来到本博客❤️❤️&#x1f4a5;&#x1f4a5; &#x1f3c6;博主优势&#xff1a;&#x1f31e;&#x1f31e;&#x1f31e;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xff0c;逻辑清晰&#xff0c;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a…

Netty+springboot开发即时通讯系统笔记(三)

实现长连接负载均衡策略 登录成功返回登陆的im地址。 1.在公共模块里写个RouteHandle接口&#xff0c;然后他的实现类去实现不同的均衡策略。 2.在业务模块的config文件下的beanConfig中定义一个Bean routeHandle&#xff0c;从配置文件中获取不同的负载均衡策略来初始化Rou…

Linux —— 文件系统

目录 一&#xff0c;背景 二&#xff0c;文件系统 一&#xff0c;磁盘简介 磁盘分为SSD、机械磁盘&#xff1b;机械磁盘&#xff0c;即磁盘高速转动&#xff0c;磁头移动到读写扇区所在磁道&#xff0c;让磁头在目标扇区上划过&#xff0c;即可完成对扇区的读写操作&#x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