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中 有评价入库(评估收货)和非评价入库(非评估收货)两种入库方式。
一般来说在库品目会采用评价入库,而消费品目,会采用非评价入库。
其实评价入库,非评价入库对外都无所谓的,人家是给你送一张发票,你公司在MIRO 请求书照合之后,FI 付款。
对公司内部来说,评价入库,非评价入库区别就是计算费用的时机不同。
评价入库:在入库阶段就算好费用了,假勘定,然后 MIRO 请求书照合阶段进行科目的转记。
非评价入库:在入库阶段没计算费用,在MIRO中直接算。
1,消费品目的非评价入库
做个 非评价入库的 消费品目的例子。
1-1,ME21N 购买发注
保存,照会
啊,忘了最重要的事儿,入库(非评价)要勾上。修改,再保存,照会
1-2,MIGO 入库
保存,照会,查看 FI 票
这个 FI 票好像有点儿怪,跟我们平常看到的 FI 票是不一样的,正常应该有个 假勘定,这儿没有
1-3,MIRO 请求书照合
保存,照会
看一下购买发注的履历。
其实跟 评价入库 也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 如果打开 MIGO,查看入库时候的 FI 票就看不到,因为是非评价的,没有生成FI 票。
2,消费品目的 非入库
反正消费品目入不入库的也无所谓,即使入库了,也没有保管场所,马上就拿走消耗了。
做个例子试一下。
2-1,ME21N 购买发注
保存,照会
2-2,MIGO 入库
因为是非入库 ,所以无法入库。
2-3,MIRO 请求书照合
保存,照会
可以看到,请求书照合还是没有问题。
因为是 非入库,ME21N 履历里面只有 请求书照合履历,没有入库履历。
再贴一下这张图。
对于消耗品目,最常用的是 非评价入库 这种方式。
这是因为
1,和 在库品目 的步骤一致,发注 -> 入库 -> 请求书照合, 仓库的人不用特别判断
2,非评价入库,收货时不产生 FI 票(入库/假请求),只在请求书照合的时候产生,使得 消费勘定(消耗品目的过账) 和 债务(应付账款的过账) 同时发生,利于会计,尤其是月末时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