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1.1.开源项目的意义
1.2.开源项目对软件行业的促进作用
1.3.小结
2.OpenHarmony
2.1.技术架构
2.2.分布式软总线
2.2.1.架构
2.2.2.代码介绍
2.2.2.1.代码目录
2.2.2.2.说明
2.2.2.3.发现组网和传输
2.2.2.3.1.发现
2.2.2.3.2.组网
2.2.2.3.3.传输
3.开源地址
1.概述
开源项目(Open Source Project)指的是源代码公开、用户可以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的软件项目。开源项目通常以某种开源许可证发布,确保了源代码的自由使用和传播。常见的开源许可证包括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MIT许可证、Apache许可证等。
1.1.开源项目的意义
1. 促进创新:开源项目的源代码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审视、理解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鼓励了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发展。
2. 协同合作: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可以共同协作,贡献他们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推进项目的发展。
3. 教育资源:开源代码是学习编程和软件开发的绝佳资源。学生和新手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代码来提高自己的编程技巧。
4. 透明性和信任:由于源代码是公开的,用户可以检查代码中是否存在恶意行为、漏洞或其他问题,从而增加了对软件的信任度。
5. 降低成本:开源软件通常是免费的,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和个人的使用成本,同时避免各种专利和版权纠纷。
1.2.开源项目对软件行业的促进作用
1. 加速技术进步:开源促进了技术的共享和交流,加速了技术进步。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例如操作系统(如Linux)、数据库系统(如MySQL)、编程语言(如Python)、大数据平台(如Hadoop)等,都有大量成功的开源项目。
2. 增强市场竞争:开源项目降低了进入门槛,让更多的小公司和初创企业能够进入市场。推动了整体行业的进步和创新。
3. 标准化:许多开源项目成为了行业标准,帮助建立和推广了技术标准,减少了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4. 社区支持和生态系统:强大的开源社区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和资源,如文档、论坛和教程,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5. 促进开发者成长:参与开源项目可以帮助开发者积累实际经验,提升技能,增加曝光和就业机会。
6. 推动开源商业模式:虽然开源软件本身是免费的,但推动了包括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定制开发及托管服务等在内的新商业模式。
1.3.小结
开源项目不仅贡献了大量高质量的软件资源,而且还通过打造开放、共享的生态系统,为整个软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2.OpenHarmony
OpenHarmony是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Atom Foundation)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项目,目标是面向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基于开源的方式,搭建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促进万物互联产业的繁荣发展。
基于OpenHarmony的HarmonyOS总装机量已经超过了8亿。HarmonyOS原生应用已超过4000。预计在6月21号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会发布HarmonyOS NEXT版,不再兼容安卓应用。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OpenHarmony发行版KaihongOS,是面向全场景的万物智联技术底座,在OpenHarmony基础上技术创新和系统能力增强,深开鸿打造丰富KaihongOS产品矩阵,助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引领行业变革,构建万物智联新时代。是由原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现任深开鸿CEO)王成录牵头打造。
OpenHarmony在GitCode的地址:GitCode - 全球开发者的开源社区,开源代码托管平台
2.1.技术架构
OpenHarmony整体遵从分层设计,从下向上依次为:内核层、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和应用层。系统功能按照“系统 > 子系统 > 组件”逐级展开,在多设备部署场景下,支持根据实际需求裁剪某些非必要的组件。OpenHarmony技术架构如下所示:
详细介绍可参考第2章的GitCode链接。
2.2.分布式软总线
这里我们选择分布式软总线来进行说明。
分布式软总线在GitCode的链接:GitCode - 全球开发者的开源社区,开源代码托管平台
在现实生活中,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多种多样,比如WIFI和蓝牙等,这些不同的通信方式在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易导致各种通信问题。此外,还面临设备间通信链路融合共享以及冲突无法解决等挑战。分布式软总线通过实现近场设备间统一的分布式通信管理能力,提供一种不区分具体链路的设备发现、连接、组网和传输的通用能力。其主要功能如下:
1. 发现连接:提供基于WIFI、蓝牙等多种通信方式的设备发现和连接能力。
2. 设备组网:提供统一的设备组网和拓扑管理能力,确保在数据传输前已经掌握设备间的连接信息。
3. 数据传输:支持消息和字节数据传输的专用通道。
通过使用分布式软总线提供的API,业务方可以在设备间实现高速通信,无需关注通信的具体细节,从而能够更高效地进行业务平台的部署与运行。
2.2.1.架构
2.2.2.代码介绍
2.2.2.1.代码目录
/foundation/communication/dsoftbus
├── interfaces # 接口代码
├── core # 核心代码
│ ├── common # 通用代码
│ ├── adapter # 适配层代码
│ ├── authentication # 认证代码
│ ├── bus_center # 组网代码
│ ├── connection # 连接代码
│ ├── discovery # 发现代码
│ ├── transmission # 传输代码
│ └── frame # 框架代码
├── sdk # 运行业务进程代码
│ ├── bus_center # 组网代码
│ ├── discovery # 发现代码
│ ├── transmission # 传输代码
│ └── frame # 框架代码
└── components # 依赖组件代码
2.2.2.2.说明
约束:
组网设备需在同一局域网中。
组网之前,需先完成设备绑定,绑定流程参见安全子系统中说明。
须知:
使用跨设备通信时,必须添加权限ohos.permission.DISTRIBUTED_DATASYNC,该权限类型为 dangerous 。
设备主动发现手机时,手机需打开超级终端的允许被“附近设备”发现开关(设置-超级终端-我的设备-允许被发现-附近设备),才能被设备发现。
2.2.2.3.发现组网和传输
2.2.2.3.1.发现
- 发布流程
a.上层应用需要对外发布自身能力时,调用服务发布接口发布自身能力。
// 发布回调
typedef struct {
void (*OnPublishSuccess)(int publishId); //发布成功时回调
void (*OnPublishFail)(int publishId, PublishFailReason reason);//发布失败时回调
} IPublishCallback;
// 发布服务
int PublishService(const char *pkgName, const PublishInfo *info, const IPublishCallback *cb);
b.上层应用不再需要对外发布自身能力时,调用UnpublishService接口注销服务。
// 注销服务
int UnPublishService(const char *pkgName, int publishId);
- 发现流程
a.上层应用需要发现特定能力设备时,调用发现接口启动发现。
// 发现回调
typedef struct {
void (*OnDeviceFound)(const DeviceInfo *device); //发现设备回调
void (*OnDiscoverFailed)(int subscribeId, DiscoveryFailReason failReason); //启动发现失败回调
void (*OnDiscoverySuccess)(int subscribeId); //启动发现成功回调
} IDiscoveryCallback;
// 发现服务
int StartDiscovery(const char *pkgName, const SubscribeInfo *info, const IDiscoveryCallback *cb);
b.当软总线发现到设备时,通过回调接口通知业务所发现的设备信息。
c.上层应用不再需要发现时,调用StopDiscovery接口停止设备发现。
// 停止服务
int StopDiscovery(const char *pkgName, int subscribeId);
2.2.2.3.2.组网
a.发起组网请求,携带组网连接地址信息,并且提供组网执行结果回调函数。
// 组网连接地址
typedef struct {
ConnectionAddrType type;
union {
struct BrAddr {
char brMac[BT_MAC_LEN];
} br;
struct BleAddr {
char bleMac[BT_MAC_LEN];
} ble;
struct IpAddr {
char ip[IP_STR_MAX_LEN];
int port;
} ip;
} info;
} ConnectionAddr;
// 组网连接地址类型
typedef enum {
CONNECTION_ADDR_WLAN = 0,
CONNECTION_ADDR_BR,
CONNECTION_ADDR_BLE,
CONNECTION_ADDR_ETH,
CONNECTION_ADDR_MAX
} ConnectionAddrType;
// 组网请求执行结果回调
typedef void (*OnJoinLNNResult)(ConnectionAddr *addr, const char *networkId, int32_t retCode);
// 发起组网请求
int32_t JoinLNN(ConnectionAddr *target, OnJoinLNNResult cb);
b.等待组网结果,JoinLNN()返回成功表示软总线接受了组网请求,组网结果通过回调函数通知业务;组网回调函数中addr参数内容和JoinLNN()的入参互相匹配;retCode如果为0,表示组网成功,此时networkId为有效值,后续传输、退网等接口均需使用该参数;retCode如果不为0,表示组网失败,此时networkId为无效值。
c.使用传输相关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d.发送退网请求,携带组网成功后返回的networkId,并且提供退网执行结果回调。
// 退网执行结果回调
typedef void (*OnLeaveLNNResult)(const char *networkId, int32_t retCode);
// 退网请求
int32_t LeaveLNN(const char *networkId, OnLeaveLNNResult cb);
e.等待退网完成,OnLeaveLNNResult()的networkId和退网请求接口中的networkId互相匹配;retCode为0表示退网成功,否则退网失败。退网成功后,networkId变为无效值,后续不应该被继续使用。
f.使用节点(即设备)注册和注销接口,监听网络中节点状态变化等事件。
// 事件掩码
#define EVENT_NODE_STATE_ONLINE 0x1
#define EVENT_NODE_STATE_OFFLINE 0x02
#define EVENT_NODE_STATE_INFO_CHANGED 0x04
#define EVENT_NODE_STATE_MASK 0x07
// 节点信息
typedef struct {
char networkId[NETWORK_ID_BUF_LEN];
char deviceName[DEVICE_NAME_BUF_LEN];
uint16_t deviceTypeId;
} NodeBasicInfo;
// 节点状态事件回调
typedef struct {
uint32_t events; // 组网事件掩码
void (*onNodeOnline)(NodeBasicInfo *info); // 节点上线事件回调
void (*onNodeOffline)(NodeBasicInfo *info); // 节点下线事件回调
void (*onNodeBasicInfoChanged)(NodeBasicInfoType type, NodeBasicInfo *info); // 节点信息变化事件回调
} INodeStateCb;
// 注册节点状态事件回调
int32_t RegNodeDeviceStateCb(INodeStateCb *callback);
// 注销节点状态事件回调
int32_t UnregNodeDeviceStateCb(INodeStateCb *callback);
2.2.2.3.3.传输
a.创建会话服务,并设置会话相关回调,用户可在回调中处理打开/关闭和消息接收事件。
// 会话管理回调
typedef struct {
int (*OnSessionOpened)(int sessionId, int result);
void (*OnSessionClosed)(int sessionId);
void (*OnBytesReceived)(int sessionId, const void *data, unsigned int dataLen);
void (*OnMessageReceived)(int sessionId, const void *data, unsigned int dataLen);
} ISessionListener;
// 创建会话服务
int CreateSessionServer(const char *pkgName, const char *sessionName, const ISessionListener* listener);
b.创建会话 ,用于收发数据。
// 创建会话
int OpenSession(const char *mySessionName, const char *peerSessionName, const char *peerDeviceId, const char *groupId, const SessionAttribute* attr);
c.通过sessionId向对端设备发送数据。
// 发送字节数据
int SendBytes(int sessionId, const void *data, unsigned int len);
// 发送消息数据
int SendMessage(int sessionId, const void *data, unsigned int len);
d.通过sessionId关闭会话。
// 关闭会话
void CloseSession(int sessionId);
e.删除会话服务。
// 删除会话服务
int RemoveSessionServer(const char *pkgName, const char *sessionName);
3.开源地址
OpenHarmony-GitCode:GitCode - 全球开发者的开源社区,开源代码托管平台
OpenHarmony-OpenAtom Foundation:OpenAtom OpenHarmony
分布式软总线-GitCode:GitCode - 全球开发者的开源社区,开源代码托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