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感知机介绍
1.1 背景
1.2 定义
1.2.1 权重
1.2.2 阈值
1.2.3 偏置
1.3 逻辑处理:与门、非门、或门
2. 感知机实现
2.1 与门的 Python 实现
2.2 非门的 Python 实现
2.3 或门的 Python 实现
1. 感知机介绍
1.1 背景
感知机1957年由Rosenblatt提出,是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的基础。它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处理最简单的二分类任务,并且模型和学习算法都十分简单。
1.2 定义
感知机是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算法。给定一个或者输入之后,将输出一个既定的值。
感知机接收多个输入信号,输出一个信号。输入信号可以用 0 或者 1 表示,0 表示 “不传递信号”,1 表示 “传递信号”。从多个输入信号到一个输出信号,即感知机算法。
最简单的感知机算法可以理解为 1 个输入信号 x,输出 y;算法即 y = x
1.2.1 权重
前面说了,感知机能接收多个输入信号,但是多个输入信号在感知机那边的权重可能是不一样的,即同样的信号传到感知机,感知机处理的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 x1,x2 两个信号,则有对应的权重 w1,w2。
y= w1 * x1+w2 * x2
1.2.2 阈值
1.2.1 说了加上权重之后的感知机算法 “y= w1 * x1+w2 * x2”,事实上感知机并非简单的将输入信号合并,它绝大多数时候是按照阈值来输出 0 或 1 这个信号的。
假设存在一个阈值 θ,那么
y={0 (w1 * x1+w2 * x2 ≤ θ)
1 (w1 * x1+w2 * x2 > θ)
1.2.3 偏置
事实上上述加了阈值的算法,还可以理解为如下表达方式,其中 b 即 - θ
y={0 ( w1 * x1+w2 * x2 +b ≤ 0)
1 ( w1 * x1+w2 * x2 +b > 0)
这时候 b 可以称之为偏置。
1.3 逻辑处理:与门、非门、或门
相信大家都熟悉编程语言中的与、非、或三种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此处就不再赘述。感知机也可以用来处理这三种逻辑关系。
2. 感知机实现
2.1 与门的 Python 实现
下面是与门的 Python 实现。权重分别是 w1 0.1、w2 0.2;阈值即 0.7。
def AND(x1,x2):
w1,w2,theta = 0.1,0.2,0.7
tmp=w1*x1+w2*x2
if(tmp<=theta):
return(0)
else:
return(1)
print(AND(0,0))
print(AND(0,2))
print(AND(0,4))
print(AND(1,3))
print(AND(2,4))
print(AND(5,0))
print(AND(7,0))
结果显示程序正确
2.2 非门的 Python 实现
下面是非门的 Python 实现。权重分别是 w1 0.1、w2 0.2;偏置即 -0.7。
def NAND(x1,x2):
w1,w2 = -0.1,-0.2
w=np.array([w1,w2]) # 权重转换成 array 方便计算
x=np.array([x1,x2]) # 输入信号转换成 array 方便计算
b=0.7 #设置偏置
tmp=np.sum(w*x)+b
if(tmp<=0):
return(0)
else:
return(1)
print(NAND(0,0))
print(NAND(0,2))
print(NAND(0,4))
print(NAND(1,3))
print(NAND(2,4))
结果显示程序正确
2.3 或门的 Python 实现
或门的 Python 实现请大家自行实现,也许眼尖的同学已经发现了,与门、非门本质上代码是一致的,区别只是权重和偏置的值是正或者负了。
'''
要是大家觉得写得还行,麻烦点个赞或者收藏吧,想给博客涨涨人气,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