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人们奉为“私域神器”的微信,如今,变化越来越大了,微信的几次更新,透露出很多不一样的信息,在微信的很多使用场景中,都逐渐在向平台化公域流量分发的方向发展,不断的尝试从私域走向公域,从工具走向平台。
所以接下来,对于在私域生态做生意的朋友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今天,就来看一看微信都基于公域化发生了什么改变。
一、公域分发,多管齐下
1、公众号文章推荐
很多人认为公众号不是纯私域生态,因为它可以裂变,从整个生态里薅到流量。
但之前公众号的流量,全都是通讯录与转发裂变来的,它可以薅流量,但是真的是基于内容本身的裂变产生的,是自发完成的。
最近官方在公众号的推送上做了重大的调整,订阅号主页,不再完全以是否订阅为推送逻辑,而是加入了大量平台流量的推荐。
(1)已订阅的公众号,部分信息被折叠。
(2)每个人接收到的推送顺序不一样,有些号的内容,用户根本收不到推送,就算是关注了的公众号,也可能刷不到。
(3)每篇文章底部加了推荐,用户点击喜欢以后,会有同类型文章被推荐,等于自己的流量被分流了。
(4)订阅号主页出现「看一看」,官方推送周边文章。
(5)公众号文章推送后,有些用户看到的是小图推送显示,点击量再次下降。
目前订阅号主页日活跃量仍有3亿,这个重大改版,意味着官方有了流量分发的能力,打破了「私域订阅」的呈现方式。
2、文章阅读推荐
最近公众号又做了一个功能,博主可以自己设置是否愿意自己的文章被推荐到系统。
微信已经不是私域平台了!这种设置反而对一些优质的公众号没帮助,所以你现在看到一些博眼球的文章到处被推荐。
以前一篇公众号想要涨粉,在微信里只有两个途经。要么用户主动来搜索,要么内容、活动被转发引导了用户关注。
但是现在文章详情有推荐,搜一搜、看一看、问一问、订阅列表都有文章的推荐。
3、视频号推荐
视频号是现在官方的主要发力方向,官方试图通过短视频把在抖音、快手丢掉的用户拉回到微信来。所以近期在视频号的曝光方面,微信下了很大的力气。
(1) 订阅号里面会优先推荐视频号,而且可能是你没有订阅过的视频号,文章都要往后靠。
(2) 「视频号」入口,通过好友推荐诱导进入,但第一入口却是公域「推荐」。
(3) 在“发现”、“我的”页面都默认有视频号的入口。
(4) 在「附近」这个入口,基本都是推送LBS的视频号内容。
(5) 在「搜一搜」、「看一看」里面,视频号的优先级更高。
(6) 在朋友圈里面视频号内容也会被推荐,而且还可能不是你关注的账号。
其实对于视频号,大家也没有把它当成私域产品,这是微信对标抖音的机制,基本上是平台化的流量分发,但是,现在微信已经不断的从私域往视频导入流量了,这就是一个重大的改变信号。
4、微信小绿书
关于微信,大家讨论很多的还有:微信即将变成小绿书了。
因为微信推出了类似图文笔记的内容发布样式,部分用户可以在「看一看」里面找到类似经验、笔记这样的帖子推荐。
以前的公众号就是纯文章,视频号虽然可以发布图集,但是可写的文字内容比较少。但自从公众号可以发布图文合集的样式后,就和小红书的笔记很类似了。
除了公众号外,抖音目前也有笔记这样的内容形式,而且抖音的图文获得的流量倾斜很大。尤其也可以看出微信对流量的可望,以及期望这种图文形式能挽回一些创作者。
5、内容整合,公域分发
自从腾讯在2021年花了80亿把搜狗收购了以后,他就要找到一个可以应用的地方。
无疑微信成了重要的试验场,于是微信基于搜狗搜索、输入法、提问等各项能力,推出了「看一看」、「搜一搜」、「问一问」等三个核心的功能。
「搜一搜」、「看一看」、「问一问」,这几个入口的动作也比较大。
「搜一搜」、「问一问」越来越成为「百度搜索」级别的应用。「看一看」最近的改版也是强势引流,流量的分发是基于关系链的「今日头条」了,内容的筛选算法越来越好。
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微信已经不是单纯的私域平台了。微信对流量的进一步释放,让很多不曾关注的内容和作者也开始被大家看到。
6、视频号同城上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以前微信里「附近的人」、「摇一摇」功能,变成了附近。
点进去以后,也不再是摇人,而是好吃和周边游。而这里面的视频,都是视频号的作者发布的,有个人也有商家。
以前关于同城相关的内容,是放在视频号直播分类中最末尾的位置。而现在已经把同城服务单独拿出来了,其实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一方面微信有流量,又有便捷支付,做同城顺理成章。另一方面作为本地商家,一直觊觎微信流量已久。
微信愿意开放这个入口,商家也就愿意发布,所以无论是商品还是流量都不用担心。而且还会顺带一批做视频号同城探店、好物分享的博主创作和带货的积极性。
以前微信的核心作用就是熟人社交,以及主动式的内容订阅。但是面对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前后夹击,微信也不得已不做出一些妥协。
所以对于继续深耕微信的朋友来说,这些变化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二、微信的「涟漪式」推流
微信公域推流的逻辑是什么?毕竟它不是抖音、小红书,不能依靠用户的使用数据去推断。
「涟漪式」私域关系链,一层层波纹式分发,是微信公域化流量分发的底层。
目前微信内容就两个形式:公众号文章、视频号短视频,我们看官方推荐的一些节点:
1、我关注的号
2、我看过的号
3、朋友关注号
4、朋友看过的文章/短视频
5、朋友分享的文章/短视频
6、阅读量特别大的文章/短视频
7、官方认为你感兴趣的文章/短视频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大部分推流的逻辑,是基于你的微信通讯录的用户行为做推荐。
比如,一个做私域培训的公众号,在一段时间内,增加了几万粉丝,私信加了很多人,这些粉丝就非常精准,基本都是想要在私域渠道带货的品牌方、社群团长、公号玩家。
这就是基于关系链的流量推送带来的红利:创作者更高效获得用户,用户精准找到内容。
说几个点,可以帮助创作者增加流量(不管是公众号、还是短视频):
1、努力提升私域通讯录里“目标人群”的含量,你的好友属性决定推荐机制。
2、增加内容在朋友圈、相关社群渠道的曝光量,点击量、转发量除了带来裂变,也会带来官方的推荐流量。
3、内容尽可能垂直,内容越窄越好,最好做一个细分行业的内容,越垂直粉丝越精准,推荐流量越精准。
三、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悖论
微信,凭什么可以搭建起万亿级的商业生态?
只有土壤、空气、阳光这种级别,才可以滋养生态。土壤不会去干涉生物的多样性,也不会去刻意干预某一个种类的死活好坏。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微信保持克制、理性与开放。每年在微信生态中都会生长出各种各样的新体验、新场景、新商业。
完全工具化,就是完全的去中心化,我只是一把土壤,种什么我不管。去中心化,每个人都是节点,意味着每个人都很难是大节点。去中心化带来的是效率低下:用户积累很慢,不太容易快速赚到钱。
微信为什么要从私域走向公域化流量分发?
去中心化导致吸引流量的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了大量优质内容的出逃:创作者大批流失到抖音、知乎、B站、小红书,在中心化流量分发的催生中,极速成长,重新建立了内容生态。
没有优质内容,就没有用户停留,微信的生存状态也越来越差。
所以,微信也感受到了压力:必须让优质创作者回归。
但官方的介入带来的是生态失衡,有人流量聚集,有人就更难获得流量。
中心化公域运营效率提升但是风险增大,完全私域的工具属性却有可能会丧失用户。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微信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崛起的这几年,应该做了很多思考与痛苦的挣扎。
100多年前,严复《天演论》重「演化」这个词,非常恰当,演化不是进化,也不是后退,就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变化。微信的演化,也在不断适应当下,小碎步一点点来,小心翼翼,疯狂试探。
作为创业者,应该尽快抓住微信公域化分发流量的红利,尽快入局薅流量。
还是反复提的那句话,任何一个公域流量的分发期都会有一些红利节点,这个时候必须要尽快抓住。但流量的红利会迅速消失,而且这个消失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唯一生命力持久的就是私域,你要把所有平台的用户尽可能的薅到微信里来,才有可能持续你的业务,私域是电商的终局。
微信有公域的红利,因为它天然就可以转私域,太容易太方便了!所以,一定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