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体系概述:详述其基本概念、多样分类、关键作用及核心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库是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的系统,它按照特定的数据结构和模式组织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高效访问。

数据库(Database, DB)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用来组织、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不仅仅是数据的容器,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手段来处理数据,包括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数据库的设计考虑到了数据的冗余最小化、数据的一致性维护、并发访问控制和数据恢复等方面。

本文详细介绍了五大类(包含区块链数据库)16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多样分类、关键作用及核心特性等,阐述了数据库与AI大模型的关系。包含数据模型分类:层次型数据库、网状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RDBMS)、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处理模式分类:在线事务处理(OLTP)、在线分析处理(OLAP)、混合事务/分析处理(HTAP);数据存储方式分类:集中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内存数据库、时序数据库;应用场景分类:文件系统数据库、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图形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

一. 根据数据模型分类:

1、 层次型数据库

按照层次结构来组织数据,数据结构类似于一棵倒挂的树,每个记录都有一个唯一的父记录(除了根记录没有父记录),且可以有多个子记录。数据间的导航主要通过父子关系链接进行,典型代表是IBM的IMS系统。

1.1、层次型数据库的作用主要包括:

  • 1)、数据组织和管理:层次型数据库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具有层次结构的数据关系,如组织机构、家庭谱系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数据。在这种结构中,数据以一对多的关系存在,每个记录(称为子记录)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父记录,除了最顶层的根记录没有父记录。

  • 2)、高效查询和更新:由于层次数据库中记录之间的关系是预先定义好的,可以通过指针直接定位到相关记录,使得查询和更新操作相对于无结构的数据来说更加高效。尤其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通过沿着层次路径检索数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扫描和比较。

  • 3)、数据完整性保障:层次模型能够自然地支持参照完整性和实体完整性,通过强制每个记录只与上下层级记录建立联系,从而避免了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风险。

1.2、层次型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有序树结构:层次数据库采用有序树的数据结构,数据记录组织成树形结构,从逻辑上呈现自顶向下、逐层细化的特点。

  • 2)、单一父节点:除了根节点外,每个节点(记录)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对应着一对多的关系。

  • 3)、指向父记录的指针:层次数据库通过指针(在物理层面可能是地址引用或其他形式的链接)将子记录链接到父记录,以此实现高效的导航。

  • 4)、数据检索路径固定:查询数据通常需要指定从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查询过程相对固定,这有利于优化查询性能。

  • 5)、数据冗余和局限性:层次模型难以直接表示复杂的数据关系,特别是多对多联系。为了模拟这类关系,可能需要引入冗余数据,增加了数据管理和维护的复杂度。

  • 6)、数据独立性较差:层次数据库的命令通常与数据的物理结构密切相关,对数据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应用程序也需要相应修改。

尽管层次型数据库在过去曾广泛应用,如IBM的IMS系统,但在现代数据库领域,关系型数据库成为主流,不过一些数据库系统仍然提供了层次结构的支持,如SQL Server中的hierarchyid类型可用于存储和查询层次结构数据。

2、 网状型数据库

数据模型比层次型更复杂,记录之间可以有多对多的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记录之间的联系更加灵活,但查询与维护相对复杂。此类数据库较少见,过去的CODASYL DBTG是其中一种代表性产品。

2.1、网状型数据库的作用主要包括:

  • 1)、复杂数据关系建模:网状数据库允许更加灵活和复杂的数据关系建模,它能有效地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多对多关系,这种灵活性使得它可以应用于那些具有复杂关联和交叉引用关系的数据场景。

  • 2)、高效数据访问:通过记录之间的指针连接,网状数据库可以迅速定位和检索数据,因此在早期的大型信息系统中,特别是在需要频繁进行复杂查询和更新操作的情况下,它展现了较高的存取效率。

  • 3)、数据完整性:类似层次型数据库,网状数据库也能通过预先定义的数据结构和指针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尤其是在处理涉及多个实体类型和关联的情况时。

2.2、网状型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网状数据模型:数据以网络形式组织,每个记录(结点)可以有零个、一个或多个父记录,也可以有零个、一个或多个子记录,形成复杂的有向图结构。

  • 2)、多对多关系:网状数据库的最大特点是支持任意两个记录之间的多对多关系,这相比层次型数据库是一大进步,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间的复杂关联。

  • 3)、指针导航:记录之间的关系通过指针(链接)来建立和维护,允许应用程序通过跟随指针来遍历整个数据结构。

  • 4)、动态存取路径:虽然查询路径不像层次数据库那样固定,但需要程序员明确指定存取路径,这也意味着数据访问的效率取决于路径的选择和优化。

  • 5)、数据独立性较低:由于应用程序需要直接处理指针来访问数据,所以网状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较差,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应用程序代码通常也需要调整。

  • 6)、结构复杂性:网状数据库的结构较为复杂,无论是数据定义语言(DDL)还是数据操作语言(DML)都相对难于理解和使用,这导致开发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尽管网状数据库曾经在某些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但随着关系型数据库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成功,尤其是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解决了复杂数据关系问题后,网状数据库的应用逐渐被关系型数据库取代。然而,其概念和设计思想对后来的数据库系统发展仍有影响,比如在对象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中仍能看到其影子。

3、 关系型数据库(RDBMS)

数据以表格的形式组织,通过关系(键)相互联结,使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进行查询和操作。数据结构严格,支持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属性,适用于高度结构化的数据。现代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PostgreSQL等。

3.1、关系型数据库的作用:

  • 1)、数据存储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RDBMS)用于长期稳定、安全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它能够支持企业级应用、电子商务、金融交易、政府系统等各种复杂应用的数据需求。

  • 2)、数据整合与共享:通过将数据组织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表格,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提供一个集中的数据存储环境,允许多个用户或应用程序同时访问和共享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3)、事务处理:关系型数据库支持事务处理,保证了数据库操作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原则),这对于需要高度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的应用至关重要,如银行系统、医疗系统等。

  • 4)、数据安全性与权限管理:关系型数据库提供强大的权限管理机制,可以精确控制用户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访问级别,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 5)、数据查询与分析: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交互语言,它提供了丰富的查询手段,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找、排序、分组、统计数据库中的信息。

3.2、关系型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关系模型:数据以表格形式存储,每个表格都是一个二维结构,由行(记录)和列(字段)组成,表格之间通过主键和外键关联起来,体现了实体间的关系。

  • 2)、数据结构化:数据具有高度结构化的特点,每列都有预定义的数据类型,每一行数据都需要符合表格的结构定义。

  • 3)、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使得数据库设计更改时,无需更改应用程序就可以适应变化。

  • 4)、ACID特性

    •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结束后,数据库状态必须从一个一致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状态。
    • 隔离性(Isolation):并发执行的事务彼此互不影响,如同串行执行一样。
    •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对数据库的修改将永久保存,即使在系统崩溃后也能恢复。
  • 5)、标准化与完整性约束:支持数据标准化以减少数据冗余,同时通过设置约束条件(如主键约束、唯一约束、外键约束、检查约束等)确保数据完整性。

  • 6)、跨表格查询与联接操作:通过JOIN操作,可以将多个表格中的数据结合在一起进行查询和分析,形成更复杂的数据视图。

  • 7)、备份与恢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在遇到意外情况时得以安全保存和快速恢复。

  • 8)、并发控制与锁机制: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各种并发控制技术,如乐观锁、悲观锁、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等,来解决多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时可能出现的数据冲突问题。

4、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不再使用严格的表格结构,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多种数据模型,如键值对存储(Key-Value,如Redis)、列族存储(Column Family,如HBase、Cassandra)、文档存储(Document,如MongoDB)、图形数据库(Graph,如Neo4j)等。这类数据库通常具有横向扩展性好、数据模型灵活、适用于大数据和高并发场景的特点。

4.1、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Database)的作用:

  • 1)、大规模数据存储与处理:非关系型数据库擅长处理海量数据存储和高并发读写场景,尤其是在互联网、社交网络、游戏、物联网等需要处理PB级别的数据规模和百万级乃至更高并发请求的场合。

  • 2)、数据多样性与灵活性:非关系型数据库能够轻松应对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同时也支持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其数据模型更加灵活,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数据结构需求。

  • 3)、高可用与扩展性:非关系型数据库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水平扩展的能力,易于进行分布式部署,能够通过增加硬件资源实现系统的线性扩展,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 4)、响应速度提升:非关系型数据库通常放弃ACID的强一致性保证,转而追求CAP理论中的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能够在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中提供较高的数据读写速度。

  • 5)、简化数据模型与查询:相比于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通常不需要预先定义严格的数据模式,简化了数据建模和查询过程,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快地构建和迭代应用。

4.2、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数据模型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键值对存储(Key-Value)、列族存储(Column-Family)、文档存储(Document-Oriented)、图形数据库(Graph Databases)等多种模型,每种模型都有针对性地优化特定类型的数据处理和查询需求。

  • 2)、弱一致性:大多数非关系型数据库采用了最终一致性模型,牺牲了强一致性,以换取更高的可用性和性能,遵循BASE理论(基本可用、软状态、最终一致性)。

  • 3)、分布式架构:天生支持分布式部署,可以跨越多台服务器甚至多个数据中心,通过复制、分区、分片等技术实现大规模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 4)、水平扩展性:通过添加更多的节点来扩展系统容量,而不是通过升级单个节点的硬件配置,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扩容成本和难度。

  • 5)、动态Schema:许多非关系型数据库允许数据存储时无需预先定义结构,允许数据结构在运行时自动演化和调整,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 6)、高性能:非关系型数据库设计时注重优化读写性能,有的数据库通过缓存、索引优化等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数据访问的速度。

总之,非关系型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高增长、多形态数据,以及要求高可用性、低延迟、易于扩展的应用场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 根据数据处理模式分类:

1、 在线事务处理(OLTP)

设计用于执行日常事务处理操作,例如银行交易、订单处理等,强调数据的快速增删改查操作和并发控制。

1.1、在线事务处理(OLTP, 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数据库的作用:

  • 1)、日常业务处理:OLTP数据库主要用于支持日常的业务操作和交易处理,如银行交易、购物车操作、库存管理、订单处理等,这些操作通常是短小的、频繁发生的,并且需要立即得到确认和响应。

  • 2)、数据录入与更新:OLTP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接收用户输入并实时更新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一致性。

  • 3)、并发控制:由于OLTP系统常常面临高并发访问,所以数据库必须能够有效地管理并发操作,避免数据竞争和不一致,提供事务管理机制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特性)。

  • 4)、数据查询:OLTP数据库不仅要支持大量的数据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还要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查询请求,以便及时获取最新的业务数据。

  • 5)、实时决策支持:OLTP数据库提供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有助于企业做出快速决策,比如实时查看库存状况以决定是否接受新订单。

1.2、在线事务处理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高吞吐率与低延迟:OLTP系统设计时注重高并发下的事务处理速度,力求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事务,保证事务响应时间短,实现高吞吐量。

  • 2)、数据一致性:通过事务机制保证每次操作都能把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变为另一个一致性状态,维持业务逻辑的一致性。

  • 3)、并发控制机制:使用锁定、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等技术,确保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受影响。

  • 4)、索引优化与查询性能:为了应对高频查询,OLTP数据库通常会对热点数据区域创建索引,优化查询性能。

  • 5)、数据完整性约束:内置的数据完整性约束(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 6)、高可用性与容灾恢复:OLTP系统通常会采用集群、镜像、日志同步等技术,以实现高可用性,确保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能迅速恢复服务。

  • 7)、实时数据更新:OLTP数据库侧重于实时数据的更新与管理,数据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数据一般是近期活跃的业务数据。

2、 在线分析处理(OLAP)

专注于复杂的分析查询,支持多维度数据分析,常用于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应用,强调查询速度和数据汇总能力。

2.1、在线分析处理(OLAP,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数据库的作用:

  • 1)、数据分析与挖掘:OLAP数据库主要用于支持复杂的商业智能(BI)应用,如报表生成、多维数据分析、趋势预测等。它帮助企业和组织从大量历史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便进行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

  • 2)、数据汇总与聚合:OLAP系统能够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快速的汇总、聚集和切片操作,提供不同维度的视图,如按时间、地区、产品线等维度查看销售业绩。

  • 3)、多维数据模型:OLAP数据库通常基于多维数据模型(如星型模型、雪花模型),将数据组织成维度和事实表,便于进行灵活的多维度查询。

  • 4)、高效查询响应:OLAP系统设计时关注查询性能,能够快速响应复杂的分析查询,即使面对的是TB甚至PB级别的数据。

  • 5)、预计算与缓存:OLAP数据库可能会预先计算出常见的聚合结果并进行存储,这样在查询时可以直接返回结果,大大提高了查询速度。

2.2、在线分析处理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多维分析:OLAP系统提供对数据的多维度浏览和分析,用户可以灵活地从不同角度观察数据,实现旋转、钻取、切片和切块等操作。

  • 2)、预计算与物化视图:通过创建预计算的汇总表或物化视图,提前计算和存储常用的汇总数据,显著提升查询性能。

  • 3)、数据立方体(Data Cube):数据立方体是一个多维数组,它是OLAP系统的核心概念,可以存储不同粒度的汇总数据,以供快速访问。

  • 4)、MOLAP、ROLAP和HOLAP

    • 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数据存储在多维数据结构中,支持高速查询,但可能不适合非常大的数据集。
    • ROLAP(Relational OLAP):将多维数据映射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利用SQL进行查询,支持大数据量,但查询性能受关系数据库限制。
    • HOLAP(Hybrid OLAP):结合了MOLAP和ROLAP的优点,部分数据以多维形式存储,部分数据则留在关系型数据库中。
  • 5)、高性能查询引擎:OLAP数据库具备高度优化的查询引擎,能快速执行聚合、排序、过滤等复杂查询操作。

  • 6)、批量加载与更新:OLAP系统一般不支持频繁的小规模数据更新,而是定期进行大批量的数据加载和刷新,更适合批处理和分析用途。

  • 7)、数据一致性与历史追踪:虽然OLAP侧重分析而非事务处理,但仍需要确保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一致性,并且可能存储历史数据,以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3、 混合事务/分析处理(HTAP)

结合了OLTP和OLAP的功能,可以在同一系统中同时处理事务处理和分析查询任务。

混合事务/分析处理(HTAP,Hybrid Transactional/Analytical Processing)数据库的作用及其核心特性主要包括:

3.1、混合事务/分析处理数据库的作用:

  • 1)、统一数据存储:HTAP数据库将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用于事务处理,即OLTP)与分析型数据库(用于在线分析处理,即OLAP)的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事务处理和数据分析可以共享同一份实时数据源,避免了数据复制延迟和不一致问题。

  • 2)、实时决策支持:由于能够在单一平台上同时处理事务和分析请求,HTAP数据库允许企业根据最新的事务数据做出实时的商业决策,极大地缩短了从数据产生到洞察获取的时间窗口。

  • 3)、简化架构:采用HTAP数据库的企业可以减少数据迁移、同步、ETL等中间环节,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整体运维效率。

  • 4)、资源优化:通过整合两种类型的工作负载,HTAP数据库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计算和存储资源,尤其在分布式架构下,可以根据负载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3.2、混合事务/分析处理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事务与分析并存:支持ACID事务(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确保数据完整性的同时,也能高效执行复杂的分析查询。

  • 2)、高效混合处理:采用先进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技术,例如行列混存、列式存储、索引优化等,既能满足高并发小事务的需求,又能快速响应大规模数据扫描的分析请求。

  • 3)、实时分析能力:能够实现实时或近实时的数据分析,无需等待数据传输到专门的分析仓库。

  • 4)、分布式架构:许多HTAP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可以水平扩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和处理需求。

  • 5)、兼容性与标准化:支持标准SQL查询语言,兼容多种数据库接口,方便现有应用程序的迁移和集成。

  • 6)、自动分区与负载均衡:为了应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HTAP数据库往往配备智能的分区策略和负载均衡机制,以平衡事务处理与分析查询的压力。

总之,HTAP数据库旨在消除传统数据库架构中的“分析-事务”边界,为企业构建一体化、实时驱动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三. 根据数据存储方式分类:

1、 集中式数据库

所有数据集中存储在一台或多台紧密耦合的服务器上。

集中式数据库的作用及其核心特性如下:

1.1、集中式数据库的作用

  • 1)、数据集中管理:集中式数据库将所有数据存储在单一的中央位置,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简化了数据的维护和更新过程。

  • 2)、数据一致性:由于所有数据都在一处存储和管理,因此更容易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减少了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的问题。

  • 3)、安全性与权限控制:通过集中的安全管理机制,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全面、统一的安全防护和权限管理,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 4)、事务处理: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支持事务处理,可以确保数据在并发环境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满足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特性。

  • 5)、高效查询与数据共享:通过中央服务器的高性能处理能力和优化的查询机制,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端的各种查询请求,并支持多用户共享同一份数据资源。

  • 6)、系统集成与扩展:集中式数据库通常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组件,易于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并通过增加中央服务器的硬件资源来扩展处理能力。

1.2、集中式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中心化控制:数据库的所有操作均通过一个中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进行管理和控制,所有用户和应用程序都必须通过这个服务器访问和修改数据。

  • 2)、数据集中存储:所有数据物理上和逻辑上均集中在一个位置,只需在中央服务器上进行备份、恢复和维护工作。

  • 3)、全局唯一时钟(对于某些系统):集中式数据库可能通过全局唯一时钟实现跨客户端的事务一致性。

  • 4)、系统可靠性:尽管单点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但通过高可用性设计(如备用服务器、集群技术等)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5)、管理便捷:由于数据集中,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实施数据备份、恢复、权限控制、性能调优等管理工作。

  • 6)、标准化与规范性:通常遵循行业标准,支持SQL等标准查询语言和相关的数据库管理协议,使得应用开发和维护更为规范和统一。

综上所述,集中式数据库主要应用于需要数据高度一致、安全可控、易于管理且支持高效查询的场景,但其在大规模并发处理和分布式部署方面的扩展性受限,这也是后续分布式数据库和云计算解决方案发展的原因之一。

2、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分散在多台计算机上,可通过网络协同工作,可以实现水平扩展,提高容错性和性能。

分布式数据库的作用及其核心特性如下:

2.1、分布式数据库的作用

  • 1)、数据分布存储:分布式数据库能够将大量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物理位置的节点上,减轻单一节点的存储压力,同时允许数据就近存储和访问,提高数据存取效率。

  • 2)、高可用性与容错性:通过数据冗余和节点间的协同工作,即使某个节点发生故障,系统依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系统稳定性。

  • 3)、扩展性与伸缩性:分布式数据库能够水平扩展,根据业务需求增加或减少节点,以处理更大的数据量和更高的并发访问请求,实现近乎无限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

  • 4)、地理分布与本地化服务:对于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分布式数据库可以将数据按地理位置分布,支持本地化访问,减少网络延迟,改善用户体验。

  • 5)、资源共享与协作:各个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共同维护全局数据库的完整性,支持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协作。

2.2、分布式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数据分片与复制透明性:分布式数据库能够自动将数据划分为多个片段并在不同节点上存储,同时支持数据复制,用户无需关心数据的具体存储位置,实现了数据分片和复制的透明性。

  • 2)、分布式事务处理:支持跨节点的事务处理,确保在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即使在部分节点失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事务的ACID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 3)、网络通信与协调机制:通过网络通信协议,在分布式数据库节点之间实现数据同步和协调,包括数据的读写、更新通知、冲突检测与解决等。

  • 4)、自治性与负载均衡:每个节点具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数据操作和处理请求,并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将请求合理地分配给各个节点,实现系统性能的最大化。

  • 5)、数据一致性保障:分布式数据库通常采用一致性算法,如Paxos、Raft、两阶段提交等,来保证在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

  • 6)、弹性扩展与性能优化:随着业务需求的增长,分布式数据库可以动态添加节点,通过并行处理、分布式索引、分布式查询优化等技术提高系统性能。

总结而言,分布式数据库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大数据量、高并发访问、地理分布等复杂场景下的数据管理和处理问题,通过分散存储、并行计算、数据冗余等方式提升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性能表现。

3、 内存数据库

将数据主要或全部存储在内存中,以获取极高的读写速度,但需配合持久化策略以防止数据丢失,如Redis、VoltDB等。

内存数据库的作用及其核心特性如下:

3.1、内存数据库的作用:

  • 1)、高性能处理:内存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而非磁盘,从而消除了磁盘 I/O瓶颈,极大提升了数据读写速度,非常适合对响应时间要求极高的实时业务场景,如高频交易、实时风控、电信计费等领域。

  • 2)、快速查询响应:内存数据库支持直接内存访问,无需经过磁盘寻址和数据读取,查询速度相比传统硬盘数据库有数量级的提升,使得复杂查询和数据分析能够瞬间完成。

  • 3)、高并发处理能力:内存数据库由于其内在的并发控制机制和内存访问特性,能够很好地应对高并发请求,有效处理大量并发事务,提高系统吞吐量。

  • 4)、实时分析与决策支持:内存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处理,使得企业能够根据最新、最全的数据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

  • 5)、灾难恢复与数据持久化:尽管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但为了保证数据的持久性,内存数据库通常会采用日志记录、周期性磁盘快照、NVM(非易失性内存)等技术,确保在系统重启或故障时数据能够恢复。

3.2、内存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内存驻留:内存数据库的核心就在于将数据持久地或暂时地存储在内存中,利用内存的高速存取特性,实现亚毫秒级的数据访问速度。

  • 2)、数据结构优化:内存数据库往往采用高度优化的数据结构,如B树、哈希表、堆栈等,进一步加快数据查找和更新的速度。

  • 3)、并发控制与事务处理:内存数据库同样支持事务处理,并且拥有高效的并发控制机制,如乐观锁、悲观锁等,确保在高并发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

  • 4)、数据缓存机制:部分内存数据库支持智能缓存策略,自动识别和存储常用数据至内存中,进一步提高查询性能。

  • 5)、数据持久化策略: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性,内存数据库系统通常会有一套完善的数据落盘和恢复机制,确保在硬件故障或系统重启时数据不丢失。

  • 6)、可扩展性:一些内存数据库还可以通过分布式内存架构进行扩展,进一步增强其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访问的能力。

综上所述,内存数据库主要用于高性能、高并发的实时业务场景,其核心特性围绕着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和访问展开,通过极致优化的内存操作机制,实现了远高于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性能表现。

4、 时序数据库

专门用于存储和检索按照时间顺序生成的数据,如IoT设备的监控数据、日志数据等,如InfluxDB、Prometheus。

时序数据库(Time Series Database, TSDB)的作用及其核心特性如下:

4.1、时序数据库的作用:

  • 1)、高效存储时序数据:时序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数据,如传感器数据、监控指标、日志事件、金融市场数据等,这些数据通常按时间顺序持续生成,有着明显的时序特征。

  • 2)、实时监控与分析:时序数据库可以实时接收和处理海量时序数据,支持实时监控系统性能、设备状态、业务流量等关键指标,便于企业快速发现潜在问题、作出决策和优化系统。

  • 3)、趋势预测与异常检测:通过对历史时序数据的分析,时序数据库可以协助进行趋势预测、异常检测和行为分析,帮助企业了解业务发展趋势,预防潜在风险。

  • 4)、资源优化与成本节约:时序数据库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的特性和访问模式进行了优化,能够高效存储、压缩和查询数据,从而降低存储成本和计算资源消耗。

  • 5)、物联网应用与数据分析:在物联网(IoT)和工业4.0场景中,时序数据库用于收集和分析设备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支持设备远程监控、预防性维护、能耗分析等功能。

4.2、时序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数据模型优化:时序数据模型通常包含时间戳、测量值以及可选的元数据标签(如设备标识、地理位置等),这种数据模型设计利于高效存储和查询。

  • 2)、时间轴索引:时序数据库对时间轴进行了深度优化,查询和聚合操作基于时间维度极其高效,支持按时间区间快速检索数据。

  • 3)、数据压缩与存储优化:由于时序数据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数值上的相似性,时序数据库采用高效的压缩算法减少存储空间占用,如差分压缩、前缀压缩等。

  • 4)、高写入吞吐量:针对大量数据的连续写入场景,时序数据库设计了高并发写入机制,能快速处理大量实时数据流。

  • 5)、时间序列分析支持:提供专门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的查询语言和API,支持时间窗口滑动、采样、插值、降噪、趋势分析等高级分析功能。

  • 6)、多维度筛选与聚合:时序数据库支持通过元数据标签进行多维度筛选,并能快速执行按时间窗口的聚合运算,如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累计值等。

  • 7)、数据保留策略:针对时序数据随着时间推移价值降低的特性,时序数据库通常支持灵活的数据保留策略,如冷热数据分离、过期数据自动删除等。

  • 8)、高可用与可扩展性:许多时序数据库支持分布式部署和水平扩展,确保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场景下依然保持高可用性和良好的性能表现。

四. 根据应用场景分类:

1、 文件系统数据库

直接使用操作系统文件系统作为底层存储,轻便易用,如SQLite。

文件系统数据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据库系统类别,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有人提到“文件系统数据库”这一概念,它可能是指直接使用文件系统作为数据存储方式,而不是使用传统的RDBMS(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或其他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在这种语境下,“文件系统数据库”的作用和核心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1、文件系统数据库的作用:

  • 1)、简单性: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系统作为数据持久化手段,开发和运维相对简单,不需要额外安装和配置复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2)、灵活性:可以直接读写文件,适用于简单的数据存储需求,对于定制性强且数据结构不是很复杂的应用,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决定文件内容的格式和组织方式。
  • 3)、轻量级:尤其适合小型项目或嵌入式系统,无需依赖大型数据库引擎,节省硬件资源。

1.2、文件系统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数据以文件形式存放:数据以文件或一系列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每个文件可能代表一条记录、一组记录或者整个数据集。
  • 2)、数据访问方式直接:应用程序可以直接打开、读取、写入和关闭文件,对数据的操作更加底层和直接。
  • 3)、缺乏内置数据一致性保障:不同于数据库系统,文件系统没有内置事务处理、并发控制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更多依赖于应用程序自身的逻辑。
  • 4)、数据查找和更新效率受限:相比于数据库系统的索引机制,文件系统查询效率较低,尤其是涉及大量数据和复杂查询时,性能瓶颈明显。
  • 5)、数据共享和安全:文件系统级别的权限控制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数据安全,但跨进程或跨应用的数据共享较为困难,需要额外的设计和同步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软件工程实践中,尤其是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实现高效查询以及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的场景下,使用专业的数据库系统更为常见和推荐。不过,在特定应用场景下,比如日志记录、缓存文件、简单的配置文件存储等,文件系统作为“数据库”来使用仍然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2、 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

用于快速索引和检索大量文本信息,如Elasticsearch。

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的主要作用与核心特性如下:

2.1、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的作用:

  • 1)、信息检索: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主要用于快速、准确地从大量文本数据中检索所需信息。它可以对文本进行索引,并在用户输入查询时迅速找到匹配的内容。

  • 2)、数据挖掘:在大量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关键词、短语、同义词等进行深度搜索和关联分析。

  • 3)、知识管理:在企业内部或公开网络环境中提供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方便用户查找、组织和利用文档、文章、报告等各类文本资源。

  • 4)、网站搜索:广泛应用于网站内部搜索功能,如电商产品搜索、新闻网站内容搜索、学术论文索引等。

  • 5)、个性化推荐:结合用户行为和搜索历史,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服务。

2.2、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索引机制: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首先会对存储的文本数据建立索引,索引中包含了词汇、词组及其所在文档的位置信息,使得检索时不必遍历所有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搜索速度。

  • 2)、分词技术:对输入的文本进行智能分词处理,识别单词和短语,确保搜索时能够准确匹配用户意图。

  • 3)、布尔搜索:支持AND、OR、NOT等布尔运算符,允许用户构造复杂的搜索条件。

  • 4)、模糊搜索与同义词处理:支持对拼写错误的纠正,以及对近似词和同义词的识别,提高搜索结果的相关性。

  • 5)、排名算法:根据关键词出现频率、文档长度、反向链接等多种因素,通过复杂的算法(如TF-IDF、PageRank等)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优先显示相关性最高的文档。

  • 6)、可扩展性与分布式处理:优秀的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分布式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和高并发查询请求。

  • 7)、实时索引更新:对于动态更新的数据源,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需要具备实时或准实时的索引更新能力,确保搜索结果始终反映最新内容。

示例技术方案如Apache Lucene、Solr、Elasticsearch等,它们不仅提供了上述核心特性,还能支持复杂查询、高并发访问、集群部署等功能,是现代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的典型代表。

3、 图形数据库

以节点、边和属性构成图的方式存储数据,便于表达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如Neo4j。

图形数据库的作用及核心特性如下:

3.1、图形数据库的作用:

  • 1)、复杂关系建模:图形数据库主要用于表示和处理具有复杂关系的数据,如社交网络、分子结构、家族谱系、组织结构等,能够直观展示实体之间的多对多、递归和非线性关系。

  • 2)、高效关系查询:图形数据库通过点(节点)和边(关系)的结构来存储数据,天然支持复杂路径查询,使得寻找特定路径、查找邻接节点、遍历整个图结构变得高效和直观。

  • 3)、数据探索与可视化:图形数据库能够直观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探索和可视化分析,帮助发现隐藏的模式、联系和洞察。

  • 4)、实时推荐与决策支持:在推荐系统、欺诈检测、网络安全、知识图谱等领域,图形数据库能够实时处理复杂的关联查询,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推荐结果或快速的决策支持。

  • 5)、灵活的数据模型:图形数据库支持灵活、动态的数据模型,允许在运行时添加新的节点和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3.2、图形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节点和边的概念:图形数据库的基础单元是节点和边,节点代表实体,边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带有属性,用于描述节点和边的附加信息。

  • 2)、图查询语言:如Cypher(Neo4j所用)或SPARQL(RDF图数据库所用),它们专门设计用于查询和更新图结构的数据。

  • 3)、索引免费查询:图形数据库通过图结构本身(如邻接列表)来存储关系,使得很多查询可以避免传统数据库索引查找,从而获得更好的查询性能。

  • 4)、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图形数据库内置了对DFS和BFS等图遍历算法的支持,使得查询复杂关系路径时更为便利。

  • 5)、关系强度表示:图形数据库可以轻松表示和查询关系的多重性和方向性,以及关系本身的属性。

  • 6)、可扩展性与并发处理:现代图形数据库通常支持分布式部署和水平扩展,以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查询。

  • 7)、事务支持:部分图形数据库支持ACID事务,确保在并发环境下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总的来说,图形数据库以其强大的关系处理能力和直观的数据表示方式,尤其在处理复杂关联性数据和实时查询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4、 空间数据库

用于存储地理空间数据,支持空间查询和分析,如PostGIS。

4.1、空间数据库的作用:

  • 1)、数据存储:空间数据库用于存储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形状、大小和方向等几何信息,以及与这些空间实体相关的非空间属性数据(如人口统计、植被类型、建筑用途等)。

  • 2)、高效查询:通过空间索引技术,空间数据库可以快速定位并检索满足特定空间关系的对象,例如查找距离某一地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设施,或者找出两个区域的交叠部分。

  • 3)、空间分析:支持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如计算空间对象之间的距离、面积、体积,进行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以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灾害管理、自然资源评估等。

  • 4)、决策支持:为空间决策提供支持,将大量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帮助决策者理解空间模式、关联性和趋势,做出基于地理位置的明智决策。

4.2、空间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大数据容量:空间数据库能够容纳大量的空间数据,包括卫星影像、地形图、矢量图层等多种数据源。

  • 2)、空间数据模型:提供专门的空间数据类型,如点、线、面和栅格,以精确表达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

  • 3)、空间索引:实现高效的查询机制,如R树、Quadtree等空间索引结构,以便快速进行空间查询和邻近搜索。

  • 4)、空间运算能力:内置空间运算函数和方法,可进行空间关系运算(如相交、包含、相邻等)、空间变换和地理编码。

  • 5)、集成化: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属性数据紧密集成,在同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统一管理和维护。

  • 6)、安全性与隐私保护:随着技术发展,空间数据库越来越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用高级加密技术和权限管理策略确保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综上所述,空间数据库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运作至关重要,它不仅为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也为各行业和政府部门开展与地理空间相关的研究、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

五、区块链(数据库)

可以说区块链既是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也是一个特殊的数据库类型。

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块链更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它结合了分布式计算、密码学、共识算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数据管理和交互方式。这种技术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存储,还涵盖了数据验证、共识过程、去中心化信任机制等方面,能够在无需中心权威机构的情况下,保障参与者之间数据交换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区块链与数据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有显著的区别。区块链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数据库,具体来说,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其设计目标在于实现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和交换。

在传统的数据库领域中,数据库可以根据其架构和管理方式分为多种类型,如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键值存储、文档数据库、图形数据库等。而区块链数据库则因其独特性,有时被称为“分布式账本”或“区块链数据库”。

1、区块链数据库的作用:

  • 1)、数据存储与验证:区块链数据库作为一个分布式的存储系统,用于安全地记录和验证各类数据,尤其是那些涉及价值交换、身份验证、所有权证明等关键信息的数据。

  • 2)、去中心化信任:通过共识机制,区块链数据库消除了对单个中心化机构的信任需求,实现了多个网络参与者之间无需相互信任即可进行交易和信息交换。

  • 3)、不可篡改性:由于区块链采用了链式结构,并结合加密算法,一旦数据被写入区块并经过网络共识确认,就很难被篡改或删除,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 4)、透明度与审计性:所有交易和记录在区块链上都是公开可见的,虽然可以通过加密技术保护用户隐私,但每一笔交易的历史记录都能够被追踪和验证,增强了系统的透明度和审计能力。

  • 5)、智能合约:区块链数据库可以承载智能合约,自动执行预定义条件下的事务处理,大大简化流程并降低信任成本。

2、区块链数据库的核心特性:

  • 1)、分布式:数据分布在全网多个节点上,每个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或部分数据副本,增强了数据的可用性和冗余备份。

  • 2)、共识机制:通过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或其他共识算法,确保网络中的参与者对数据更新达成一致意见。

  • 3)、加密安全:运用哈希函数、数字签名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 4)、时间戳和链式结构:每个区块被打上时间戳,并通过哈希指针与前一个区块相连,形成一条不可逆的时间序列,确保数据的时序性和防篡改性。

  • 5)、去中介化:去除传统中介机构,直接在点对点网络中实现信息和价值的转移,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

总之,区块链数据库通过以上作用和特性,特别适合应用于金融、物联网、供应链管理、公共服务、版权保护等多个领域,赋能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信任机制的革新。
因此,区块链虽然具备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存储和管理数据,但它以其特有的分布式、共识驱动和安全机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数据库范式。不过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区块链并不是要替代所有的传统数据库,而是根据特定的需求和场景提供一种补充或替代方案。

六、数据库与AI大模型

大模型与一般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数据存储、处理和利用三个方面来探讨:

1. 数据来源与依赖:

  • 大模型,特别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大型模型,往往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模式和规则。这些训练数据通常来源于各种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系统、数据仓库、甚至是大数据平台等。大模型训练之前,会先从数据库中抽取、清洗和整理所需的数据。

2. 数据处理与服务:

  • 在训练过程中,大模型可能直接对接数据库进行实时或批量的数据读取。而在模型训练完成后,部署的大模型也可能作为数据处理的一个环节,与数据库协同工作,如在接收到查询请求时,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关信息后通过大模型进行推理或预测,然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或应用程序。

3. 集成应用与互补:

  • 湖仓一体架构(Lakehouse Architecture)等现代数据管理方案试图将大数据存储和计算环境与模型训练无缝集成,允许大模型直接访问存储在数据湖或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并且能够持久化模型输出,将其存回数据库供后续分析和应用。

4. 新型数据库技术融合:

  • 随着AI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支持AI原生数据库的概念,比如阿里云提出的DB4AI等技术,这类数据库不仅能存储结构化数据,还能与大模型紧密结合,让模型可以直接运行在数据库内,实现高性能、低延迟的在线预测和分析。

总结来说,大模型与数据库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数据库为大模型提供数据支撑,而大模型则通过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学习和处理,进一步提升数据的价值挖掘能力和业务智能水平。随着技术演进,两者正在朝着更加深度集成的方向发展。

以上是对数据库分类的一个较全面的概述,随着技术发展,还会有更多新的数据库类型和技术出现,满足各种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每个类型的数据库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势,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对于构建高效稳定的应用系统至关重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53830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spispi

数据手册里面有这么一段解释,就是说如果我们开启了看门狗,那么LSI就会跟随强制打开,等待LSI稳定之后就可以自动为独立看门狗提供时钟了。所以这里的第一步开启时钟不需要我们写代码来执行 2.写入预分频器和重装寄存器 在写入这两个寄存器之前…

第十三届蓝桥杯真题:x进制减法,数组切分,gcd,青蛙过河

目录 x进制减法 数组切分 gcd 青蛙过河 x进制减法 其实就是一道观察规律的题。你发现如果a这个位置上的数x&#xff0c;b这个位置上的数是y&#xff0c;那么此位置至少是max(x,y)1进制。一定要把位置找对啊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

题目:建造房屋 (蓝桥OJ3362)

问题描述: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m, k, ans, mod 1e9 7; long long dp[55][2605]; /*dp[i][j]&#xff1a;第i个街道上建j个房屋的总方案数枚举所有的转移&#xff0c;累加到dp[n][k]即总方案数 */ int main() {cin >> n &…

秋招数据库学习2(20240408-20240412共10道)

由于感觉数据库难度可能暂时面试用不到&#xff0c;就先不刷啦 20240408 1.从不订购的客户 SELECT Name AS Customers FROM Customers C LEFT JOIN Orders O ON C.Id O.CustomerId WHERE CustomerId is nullselect customers.name as Customers from Customers wher…

蓝桥杯-最大子矩阵

问题描述 下面是一个 20x20 的矩阵&#xff0c;矩阵中的每个数字是一个1到9之间的数字&#xff0c;请注意显示时去除了分隔符号。 6985924183938786894117615876963131759284373473483266274834855367125655616786474316121686927432329479135474133499627734472797994592984…

导入导出之使用EasyExcel快速进行表格导出

使用 EasyExcel 快速进行表格导入导出操作 在日常工作中&#xff0c;表格的导入和导出是常见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xff0c;EasyExcel 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xff0c;可以快速地实现 Excel 表格的导入和导出操作。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EasyExcel 进行表格导出&#xff0c…

path环境变量的作用

当我把一个运行文件的路径加入到了path环境变量&#xff0c;就可以在cmd命令行随时使用运行。 在path中有两个path上面的是用户的path&#xff0c;下面的是计算机的path

【图像处理】-小议YUV色彩空间-YUV和RGB格式的来由,相互关系以及转换方式,并对编程实现的YUV转为RGB程序进行介绍

小议YUV色彩空间 摘要: 在视频图像处理等相关相关领域&#xff0c;YUV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格式。本文主要以图解的资料形式详细描述YUV和RGB格式的来由&#xff0c;相互关系以及转换方式&#xff0c;并对编程实现的YUV转为RGB程序进行介绍。 1 引言 自然界的颜色千变万化&#xff…

C# Solidworks二次开发:模型中实体Entity相关操作API详解

大家好&#xff0c;今天要讲的一些API是关于实体的相关API。 在开发的过程&#xff0c;很多地方会涉及到实体的相关操作&#xff0c;比如通过实体选中节点。下面就直接开始介绍API&#xff1a; &#xff08;1&#xff09;第一个API为Select4&#xff0c;这个API的含义为选中一…

编译器领域一些特别好的文章

xz​​​​​​​s​​​​​​​cv_note/cv算法工程师成长路线.md at master HarleysZhang/cv_note GitHub记录cv算法工程师的成长之路&#xff0c;分享计算机视觉和模型压缩部署技术栈笔记。https://harleyszhang.github.io/cv_note/ - cv_note/cv算法工程师成长路线.md at…

Llama2模型本地部署(Mac M1 16G)

环境准备 环境&#xff1a;Mac M1 16G、Conda Conda创建环境配置 使用Anaconda-Navigator创建python 3.8环境 切换到新建的conda环境&#xff1a; conda activate llama38 llama.cpp 找一个目录&#xff0c;下载llama.cpp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ggerganov/llama.…

【汇编】计算机系统构成

计算机系统构成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 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包括 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I/O)子系统 三个主要组成部分&#xff0c;用系统总线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计算机硬件组成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软件 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用户软件两大类 …

​​​​网络编程学习探索系列之——广播原理剖析

hello &#xff01;大家好呀&#xff01;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网络编程系列之广播原理剖析&#xff0c;在这篇文章中&#xff0c; 你将会学习到如何在网络编程中利用广播来与局域网内加入某个特定广播组的主机&#xff01;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xff0c;大家要是觉得我写…

集运公司代购系统|轻松为国外客户代购转运中国电商平台货物

做集运的公司会有大量的在国外的客户&#xff0c;客户会有需求购买中国电商平台&#xff0c;如淘宝、1688、京东等的货物。使用代购系统可以实现让客户在系统中搜索查找国内电商平台的货源&#xff0c;自动下单付款&#xff0c;支持多语言多货币支付。 查看演示网站 前台/会员中…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模块(3):数据选择器

数据选择器概述 数据选择&#xff1a;指经过选择&#xff0c;将多路数据中的某一路数据传到公共数据线上。(相当于多个输入的单刀多掷开关) 数据选择器&#xff1a;能实现数据选择功能的逻辑电路。也称多路选择器或多路开关。如下图为4选1数据选择器&#xff1a; 对于4选1数据…

电大搜题:为您解锁学习的新大门

近年来&#xff0c;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化&#xff0c;广大民众对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xff0c;大家对于获取准确、可靠学习资料的渴望日益增长。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xff0c;黑龙江开放大学&#xff08;简称黑开大&#xff09;与广…

Linux学习_进程等待和替换

1.进程等待 概述&#xff1a;父进程通过进程等待的方式&#xff0c;回收子进程资源&#xff0c;获取子进程退出信息 1.1等待方法 wait&#xff1a;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wait.h> pid_t wait(int*status); 返回值&#xff1a; 成功返回被等待进程…

【MATLAB基础】频谱分析

01.引言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用ω表示,单位是赫兹(Hz)。设m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n次,则此事件发生的频率ω为一。又因为周期定义为重复事件发生的最小时间间隔,故频率也可以表示为周期的倒数:ωn/m,T表示周期。频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工程数学中常用于分…

BST:一款功能强大的二进制字符串代码格式转换工具

关于BST BST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二进制字符串代码格式转换工具&#xff0c;该工具可以将二进制字符串转换为能够兼容不同语言源代码的各种格式&#xff0c;以满足各种安全开发领域中的渗透测试或漏洞利用开发场景。 功能介绍 1、将二进制文件转换并转储为二进制字符串格式的标准输…

leaflet 显示地图加载的瓦片的行列号

背景&#xff1a; 在开发过程中&#xff0c;对接wmts服务的时候&#xff0c;调试参数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直观看到当前地图加载的瓦片的行列号。 实现原理&#xff1a; 利用Leaflet的L.GridLayer图层&#xff0c;加载一个网格图层&#xff0c;重写其createTile方法&#xff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