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个人发展的原因和工作上的变动,产生了想出来看看机会的想法,在决定要换工作后就开始复习准备。从年前就开始看面经,系统复习自己使用的技术栈,把自己项目中的技术梳理清楚。3月初开始在招聘网站上投简历,到三月下旬总共拿到4个offer。有了满意的offer后,打算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一是方便自己后期回顾,二是希望给有同样境遇的朋友一些参考借鉴。
个人情况
先大概介绍一下本人的基本情况,毕业于普通二本学校,毕业后就到了上一家公司工作,直到今年离职。在上一家公司从事ERP系统的开发,因为进入公司较早是从零开始接触搭建项目,离职前担任项目负责人。而且最开始我进入公司不是Java开发,是20年初才开始转行做Java。嵌入式和Java开发,我选择了Java。这个决定我现在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大概总结一下自身的优劣势,网友们可以结合自身有一个参考标准:
劣势:
- 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方面高并发,大数据的业务,工作经验都是关于后台管理系统的研发,QPS基本不超过500,在现在的市场环境这个劣势其实蛮大的
- 技术深度不够深,因为工作中更多工作还是基于业务层面的,技术层面会用就够了,就会导致自己不想去深究底层。而且工作中事情也比较多,忙起来就不想去研究底层的东西,而且你研究了大概率也用不上
- 自己的表达能力也不属于那种很会说的,在面试中还是比较吃亏
- 学历很差劲,算法不行,再加上技术一般,好的公司也基本没希望。
优势
- 因为是从0搭建项目的,对项目的整体开发,部署,运维都有经验,也有过大量的生产环境问题排查解决的经验,这个在简历上算是一个优势吧。
- 在公司做的是全栈开发,对有些有这个需求的公司勉强算是优势
- 在公司干的比较久,自己也属于那种比较拼的,公司上对自己的看法还是比较好,自己也担任过主管和项目负责人,勉强算是优势。
- 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认为还是不错,不过面试时也很难体现出来。不过我觉得长远来看的话这个才是自己最大的优势。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劣势在这个市场环境下其实挺明显的。现在的市场要么你上一家公司很牛逼可以给你贴金,要么你有相关的项目经验,不然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很难。我对自己也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在决定离职之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学习,春节放假也都是在电脑前学习复习,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拿到满意的offer。
如果你还在职建议最好还是先找到工作再离职,或者先投一下简历,看一下自己的简历的反馈情况再考虑离职。
如何准备面试
学习过程就不赘述了,网上资料也很多,如果后面有空再考虑整理一下复习的资料。我这里就送《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给大家: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如果你想进中厂,就要做进大厂的准备;如果想找月薪1W+的工作,就要做月薪1W5+的准备;如果你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工作,那起码得做好冲击中小厂的准备;如果你的目标是找个小公司混日子,那大概率找不到工作。
一碗鸡汤送给大家:
要么学历牛逼,要么技术牛逼,要么都牛逼
如果学历无法改变,请让技术牛逼,其他都是扯淡~
面试形式
越好的公司面试流程越复杂,不仅仅考察专业技能,还有综合素质、个人品性等,如果你遇到了多轮面试,那说明这家公司流程制度还是比较规范,这种公司一般都不会太差。如果你很简单的一轮面试就过了,那就要谨慎了,说不定就是一个坑。
自我介绍
在自我介绍和项目介绍时,可以通过抛出亮点来引导面试官提问,但同时,你更需要准备其它常见问题,因为有些面试官依然会问其它问题。对此大家可以在Spring Boot框架,数据库和Java核心开发这三个方面多刷些面试题,甚至可以多准备些笔试题。那么这样一说,你抛出亮点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真有些面试官在顺着你言辞提问后,发现你回答很好(因为你事先准备过,想不好回答都难),然后他们就不再提问了。
第二,面试官多少会问及些你提到的亮点,这样你就能最大程度避免面试官问及你不熟悉的点。
第三,其实大多数初级开发在项目中只是做增删改查,但一方面你根据上文描述准备了若干常稳点,另一方面你能很好证明你熟悉设计模式,有JVM和数据库调优经验,那么你就有可能在面试中表现比其它人强。
面试心得
-
每次面试后,都把面试问的问题记录下来,把没有回答好的问题研究透,调整好心态为下一次面试做准备
-
把每一次面试当作是一次提升,因为面试上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你在面试完搞清楚后印象会特别深刻,下次再遇到就能很好的回答。所以面试是越面试越厉害的,刚开始的失利并没有什么。
-
刚开始面试时,最好先拿几家自己意愿不是很强烈的公司练练手,等面试状态好的时候再投自己意愿的公司。
-
面试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核心需求:离家近、工资高、加班少等,再把核心需求能接受的最低限度设置好,在前期一定要先投符合自己核心需求的公司,如果一段时间(看每个人的接受层度)面试都不通过再考虑降低自己的需求,投其他公司。这点很重要,如果你先投了不是很满意的通过了你又不想去,到时候会很纠结痛苦
-
不要把面试官想的太厉害,面试官不一定比面试者强,他问的问题一般只是他熟悉的问题而已,回答不上来也不代表什么
-
面试过程不只看回答了多少问题,也要看哪些问题没有回答上以及回答的重点是否抓住,这个往往比回答上更重要
-
大公司和小公司面试的区别?
- 大公司面试严工作松,小公司面试宽工作紧
- 大公司要螺丝刀,小公司要六边形(面试时对大公司要说特别会什么,对小公司要说你什么都会)
- 大公司重软实力,小公司重硬实力
- 大公司流程多会议多,更注重团队配合(面试时说协调能力强)
- 小公司单打独斗,更看重你能带来什么价值(面试时说工作能力强)
-
如何让面试成功率增加?
如果你已经拿到面试机会,说明学历,经验等硬实力已经够了。面试就是考察你的软实力,像精神面貌啊(微笑,眼神,声音,服装),保持自信,把面试当作一场交流提升。
-
面试谈薪的注意事项
- 不要怂也不要刚
- 不要被画大饼和PUA(一年两次涨薪,年中奖,期权)
- 不要过早亮底牌,先问清楚薪资结构
-
面试如何介绍自己的项目?
- start法则,背景、目标,行动,结果。但是不要讲的像白开水一样,要注意方式
- 不要一上来就讲背景,用简短的话语大概概况项目。(比如通过什么实现了什么样的效果),给面试官一个浅貌吸引他继续听下去
- 背景不要讲项目的来龙去脉,不要讲的太多,只是一个辅助。背景要学会卖惨,时间紧,任务重,资源少,这样的项目难度你的能力才能凸显
- 不要上来就说行动,先说自己的思考,基于你的思考决策再说行动123,区分你和别人的不是你的行动而是你的思考,行动都大同小异
- 细节不要多,但要关键。如果细节过多会显得偏执行或啰嗦,但关键的细节不要少。比如是体现沟通协调能力,就不要只讲你通过沟通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而是说我先后沟通了四五个部门,几十个人,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比如说技术能力,就不要只说我会什么,而是说刚开始是因为项目需要做什么需要这个技术,自己就通过询问前辈或者网上自己专研掌握了这个技术的基本使用,自己在空闲时候还专门去深入研究技术的原理和底层实现。
- 介绍项目要有高度,深度,广度。高度就是你的项目或业务在公司的布局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果只说全栈开发,那就是单纯会什么技术。而从公司的视角,开发的系统能实现什么效果,规范流程,数据共享,数据记录可追查。提升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收据收集汇总,分析,为公司人才战略企业战略提供参考。深度方面,两个方面:一是细节,二是背后的本质。细节就是你实现了什么样的功能,上线问题少,性能高(采用缓存,异步处理等)。本质就是你运用了什么样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理念,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稳定性。有广度,就是你的积累,知识面广
-
简历中要有重点,方便引导面试官提问,把面试官拉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再击败对方。
-
面试前的冲刺
- 自己做的项目的业务流程和自己负责的模块的梳理(重点项目为主,形态–>前端后端–>重点技术)。(如果被问到自己不是很会的知识,可以说目前确实没接触过,记录下来等到面试结束后请教面试官给讲讲,然后每面试一家公司,自己没有回答上的都记录下来,有可能下一家面试也会被问到如果碰到不会的问题,就大胆的说不会或者没接触过吧,不要回避或者引到别的问题的上,个人建议。不要说上一家公司不好,也不要透露太多上一家公司的项目技术,只说自己负责的功能模块)
- 面试的深度和广度牛客网(多刷题,很多java基础题哦,java基础框架技术都很重要的,总之都很重要),leetcode(编程、算法题)
-
对于那种实习期6个月还打8折的公司,除非你没有其他选择了,否则不要去。
-
面试回答模板:
- 对方,自己, 加未来(期望),举例: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先列举对方的优点,再说自己的技能或经验或职业发展和对方的需求非常匹配,最后说看重对方公司的发展和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符合,等。再例如:你为什么离职,先说公司的原因,再说自己的原因,最后从自己的长期发展或未来等
- 总分结构,先概要总结,再细分阐述过程细节。举例:我负责的功能模块1.2.3,再说每个模块的主要实现及自己的考虑。
面试注意事项
- 接到面试通知后查企业
最好再接到面试邀请之后,去公司官网或者企业查查查等软件查一下企业的信用度(本人比较喜欢直接用百度),一方面是查询该公司正常营业(自己不容易上当受骗)。二是多了解一下公司从事的项目以及有没有企业文化。(有的面试官可能会问) - 面试前提前规划好路线,带好简历,不要迟到!
离职时间点
提离职不能草率,也讲究时间点,否则影响职业发展,下面整理了六个适合离职的时间点:
年度月度最佳时间点
- 年后辞职,奖金工资到手
- 过完十五号离职,社保不断缴
自我发展的时间点
- 行业旺季后辞职,一别两宽找到下家后,无缝对接
- 个人发展受限,另谋高就
企业发展阶段的时间点
- 公司的项目完成后,好聚好散
提离职除了看时机,具体也需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