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是对ESP32S3的SPI使用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讲解基于ESP-IDF的四线标准SPI的简单使用。并不涉及非固定长度结构体、dummy位的使用、高速SPI以及其它类型的SPI工作模式。
更加专业的内容可以参考:SPI 主机驱动程序
SPI简介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串行外设接口的简称,是一种高速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
ESP32S3一共有4个spi外设。
- SPI0,供 ESP32-S3 的 GDMA 控制器与 Cache 访问封装内或封装外 flash/PSRAM
- SPI1,供 CPU 访问封装内或封装外 flash/PSRAM
- SPI2,通用 SPI 控制器,通过 GDMA 分配 DMA 通道进行访问
- SPI3,通用 SPI 控制器,通过 GDMA 分配 DMA 通道进行访问
具体相关内容可以访问ESP32S3数据手册查看。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四线SPI及其使用。
四线标准SPI
四线标准SPI接口一般使用4条线用于通信
- SCLK:时钟信号,由主设备产生
- CS:从设备片选信号,由主设备控制
- MOSI(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
- MISO(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
根据时钟极性CPOL和时钟相位CPHA的不同,SPI的工作模式共有4种。
其中CPOL和CPHA的含义分别为:
- CPOL: SCLK的有效电平。0:高电平有效;1:低电平有效。
- CPHA: 数据采样、输出方式。0:表示时钟第一个跳变沿开始采样(输入),第二个跳变沿输出。1表示第一个跳变沿输出,第二个跳变沿开始采样。
四种工作模式根据(CPOL,CPHA)的不同,分别如下:
- mode 0 (0,0): 上升沿采样,下降沿输出,第一个跳变沿为上升沿
- mode 1 (0,1): 上升沿输出,下降沿采样,第一个跳变沿为上升沿
- mode 2 (1,0): 上升沿输出,下降沿采样,第一个跳变为下降沿
- mode 3 (1,1): 上升沿采样,下降沿输出,第一个跳变沿为下降沿
其中mode0和mode3比较常用,都是在上升沿采样,下降沿输出,唯一不同的是,spi空闲时,mode 0的sclk电平为低,mode 3的sclk电平为高。
SPI通讯过程
SPI 总线传输事务由五个阶段构成,详见下表(任意阶段均可跳过)
阶段名称 | 描述 |
---|---|
命令阶段 (Command) | 在此阶段,主机向总线发送命令字段,长度为 0-16 位。 |
地址阶段 (Address) | 在此阶段,主机向总线发送地址字段,长度为 0-64 位。 |
Dummy 阶段 | 此阶段可自行配置,用于适配时序要求。 |
写入阶段 (Write) | 此阶段主机向设备传输数据,这些数据在紧随命令阶段(可选)和地址阶段(可选)之后。从电平的角度来看,数据与命令没有区别。 |
读取阶段 (Read) | 此阶段主机读取设备数据。 |
实际SPI设备读写时,主机发送一字节数据,其MISO就会收到一字节的数据,若数据没有用,应将数据读取忽略。而主机若想读取数据,应发一个空字节数据,才能收到一字节数据。
配置SPI
总线初始化
首先配置“spi_bus_config_t”结构体。
spi_bus_config_t buscfg={ //总线配置结构体
.miso_io_num = GPIO_NUM_12, //gpio12->miso
.mosi_io_num = GPIO_NUM_13, //gpio13->mosi
.sclk_io_num = GPIO_NUM_14 //gpio14-> sclk
};
buscfg.max_transfer_sz = 40 * sizeof(uint8_t);
//设置传输数据的最大值。非DMA最大64bytes,DMA最大4096bytes
//buscfg.intr_flags = 0; //这个用于设置SPI通讯中相关的中断函数的中断优先级,0是默认。
//这组中断函数包括SPI通讯前中断和SPI通讯后中断两个函数。
之后调用函数对SPI总线进行初始化。
esp_err_t spi_bus_initialize(spi_host_device_t host_id, const spi_bus_config_t *bus_config, spi_dma_chan_t dma_chan);
各形参的含义:
- host_id:选择使用的SPI
- bus_config:spi_bus_config_t结构体
- dma_chan:选择DMA通道。“SPI_DMA_DISABLED”、“SPI_DMA_CH_AUTO”。
spi_bus_initialize(SPI2_HOST, &buscfg, SPI_DMA_CH_AUTO);
设备初始化
初始化SPI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设备初始化了。
首先需要配置 设备配置结构体。
spi_device_interface_config_t interface_config={ //设备配置结构体
.address_bits = 0,
.command_bits = 0,
.clock_speed_hz = 3 *1000 * 1000,
.mode = 0, //设置SPI通讯的相位特性和采样边沿。包括了mode0-3四种。要看从设备能够使用哪种模式
// interface_config.spics_io_num = 25; //配置片选线
.duty_cycle_pos = 0,
.queue_size = 6 //传输队列的长度,表示可以在通讯的时候挂起多少个spi通讯。在中断通讯模式的时候会把当前spi通讯进程挂起到队列中
};
之后调用函数进行设备初始化。
esp_err_t spi_bus_add_device(spi_host_device_t host_id, const spi_device_interface_config_t *dev_config, spi_device_handle_t *handle);
各形参的含义:
- host_id:选择使用的SPI
- dev_config:设备初始化结构体的指针
- handle:是获取驱动设备的句柄,后面用于指定通过哪个设备发送数据、设备使用哪个中断函数、向中断函数内传递数据都有用途。
spi_device_handle_t spi2_handle;
spi_bus_add_device(SPI2_HOST, &interface_config, &spi2_handle);
固定长度数据收发
在上文的interface_config结构体中,我们已经定义了命令位、地址位和dummy位的长度,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数据的收发。
定义spi_transaction_t结构体
uint8_t data_buff[4]; //定义要发送的数据缓存
spi_transaction_t transaction_config; //定义数据结构体
memset(&transaction_config, 0, sizeof(transaction_config)); //为数据结构体分配内存
//transaction_config.cmd = 0x9F; //因为是固定内存地址,使用的是nterface_config的配置,也就是8bit cmd,0bit address
transaction_config.length = 4 * 8; //要发送或者接收的数据的长度,不算前面的cmd/address/dummy的长度
transaction_config.tx_buffer = data_buff; //发送没有指定内部空间,使用的是外部区域,因此要自己指定
transaction_config.rx_buffer = NULL; //接收定义了SPI_TRANS_USE_RXDATA,使用的是内部空间。
transaction_config.flags = SPI_TRANS_USE_RXDATA;
其中“SPI_TRANS_USE_RXDATA”说明使用结构体内部的“rx_data”,因此就不用在外部额外定义rx_buffer。
发送数据
数据发送有两种方式:分别为中断方式发送、轮询方式发送。
- 以中断方式发送
esp_err_t spi_device_transmit(spi_device_handle_t handle, spi_transaction_t *trans_desc);
中断传输事务将阻塞传输事务程序,直至传输事务完成,以使 CPU 运行其他任务程序。
应用任务中可以将多个传输事务加入到队列中,驱动程序将在中断服务程序 (ISR) 中自动逐一发送队列中的数据。在所有传输事务完成以前,任务可切换到其他程序中。
- 以轮询方式发送
esp_err_t spi_device_polling_transmit(spi_device_handle_t handle, spi_transaction_t *trans_desc);
轮询传输事务不依赖于中断,程序将不断轮询 SPI 主机的状态位,直到传输事务完成。
所有执行中断传输事务的任务都可能被队列阻塞。在此情况下,用户需要等待 ISR 和传输事务传输完成。轮询传输事务节省了原本用于队列处理和上下文切换的时间,减少了传输事务持续时间。传输事务类型的缺点是在这些事务进行期间,CPU 将被占用而处于忙碌状态。
接收数据
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