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找往期文章包括但不限于本期文章中不懂的知识点):我要学编程(ಥ_ಥ)-CSDN博客
目录
方法的使用
方法定义
实参和形参的关系
方法重载
方法签名
递归
方法的使用
方法就是一个代码片段. 类似于 C 语言中的 "函数"。方法存在的意义(不要背, 重在体会): 1. 是能够模块化的组织代码(当代码规模比较复杂的时候). 2. 做到代码被重复使用, 一份代码可以在多个位置使用. 3. 让代码更好理解更简单. 4. 直接调用现有方法开发, 不必重复造轮子。
比如:现在要开发一款日历,在日历中经常要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则有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year = scanner.nextInt();
if(((year % 4 == 0)&&(year % 100 != 0))||(year % 400 == 0)){
System.out.println(year+"是闰年");
}else {
System.out.println(year+"不是闰年");
}
}
}
但是当我们要重复使用的时候,我们就得重新写一份这样的代码,我们就会觉得很不方便,因此就有了方法。把判断是否为闰年的代码分装成一个方法。
方法定义
方法语法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类型 形参 ...]){
方法体代码;
[return 返回值];
}
现在我们现阶段用的修饰符都是public static ,等我们学习到后面的时候,就会在来学习这个。
返回值类型就是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来给。
方法名称虽然可以随意给,但是我们默认都是要能够表达这个方法的用法。例如:我们要创建一个有整数加法功能的方法,虽然这个方法名,可以是a,b……但是我们默认都是写成sumInt。
练习:实现一个方法,检测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isLeapYear(int year) {
if(((year % 4 == 0)&&(year % 100 != 0))||(year % 400 == 0)){
System.out.println(year+"是闰年");
}else {
System.out.println(year+"不是闰年");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year = scanner.nextInt();
//当然也可以根据返回值来判断是否为闰年,这也就说明实现同一个功能的方法有多种
isLeap(year);
}
}
练习:实现一个两个整数相加的方法。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int x, int y){
return x+y;//也可以在这里直接算出和再打印出来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 scanner.nextInt();
int b = scanner.nextInt();
int ret = sumInt(a,b);
System.out.println(a+"+"+b+"的和:"+ret);
}
}
参数列表:如果方法没有参数,()中什么都不写,如果有参数,需指定参数类型,多个参数之间使用逗号隔开。在Java当中,方法必须写在类当中。方法不能嵌套定义。在java当中,没有方法声明一说。
实参和形参的关系
和C语言一样,形参是实参的一份临时拷贝。
例子:交换两个整型变量。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 int b){
int tmp = a;
a = b;
b = tm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 scanner.nextInt();
int b = scanner.nextInt();
System.out.println("交换前:"+a+" "+b);
swap(a,b);
System.out.println("交换后:"+a+" "+b);
}
}
可以看到,在swap函数交换之后,形参x和y的值发生了改变,但是main方法中a和b还是交换之前的值,即没有交换成功。
实参a和b是main方法中的两个变量,其空间在main方法的栈(一块特殊的内存空间)中,而形参x和y是swap方法中的两个变量,x和y的空间在swap方法运行时的栈中,因此:实参a和b 与形参x和y是两个没有任何关联性的变量, 在swap方法调用时,只是将实参a和b中的值拷贝了一份传递给了形参x和y,因此对形参x和y操作不会对实参a和b 产生任何影响。 注意:对于基础类型来说, 形参相当于实参的拷贝。即传值调用。 那就有小伙伴提出了用指针的方式来解决,但可惜的是Java中不能拿到局部变量的地址。
【解决办法】: 传引用类型参数 (例如数组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我们在后面学习数组的时候再来详细学习。
方法重载
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个词语如果有多重含义,那么就说该词语被重载了,具体代表什么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场景。 在Java中方法也是可以重载的。如果多个方法的名字相同,参数列表不同,则称该种方法被重载了。
那为什么要重载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x,int y){
return x+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 scanner.nextInt();
int b = scanner.nextInt();
int ret = add(a,b);
System.out.println(a+"+"+b+"的和:"+ret);
float a1 = scanner.nextFloat();
float b1 = scanner.nextFloat();
int ret2 = add(a1, b1);//编译器会报错
System.out.println(a1+"+"+b1+"的和:"+ret2);
}
}
编译器之所以会报错,是因为add的参数是int类型,而我们传过去的参数是float的类型。那要计算float类型数据的和,就得写一个方法来计算float类型的和,另外再取一个方法名。如果是在一个大型的项目里,我们会发现太多的方法名,记不住。这时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方法重载。我们把方法名取一样的,用参数类型来区别两个方法。就好比现在不管是float类型的加法,还是int类型的加法,都去add这个方法名,参数取不一样的就行了。
方法重载要注意的是: 1. 方法名必须相同 2. 参数列表必须不同(参数的个数不同、参数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次序必须不同) 3. 与返回值类型是否相同无关。
现在我们就根据方法重载来重新写这个求和的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float add(float x, float y){
return x+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 scanner.nextInt();
int b = scanner.nextInt();
int ret = add(a,b);
System.out.println(a+"+"+b+"的和:"+ret);
/*float a1 = scanner.nextFloat();
float b1 = scanner.nextFloat();
int ret2 = add(a1, b1);*/
float a1 = scanner.nextFloat();
float b1 = scanner.nextFloat();
float ret1 = add(a1, b1);
System.out.println(a1+"+"+b1+"的和:"+ret1);
}
}
方法签名
在同一个作用域中不能定义两个相同名称的标识符。比如:方法中不能定义两个名字一样的变量,那为什么类中就可以定义方法名相同的方法呢?其实是因为有一个方法签名。方法签名即:经过编译器编译修改过之后方法最终的名字。具体方式:方法全路径名+参数列表+返回值类型,构成方法完整的名字。
递归
一个方法在执行过程中调用自身, 就称为递归。递归是把一个问题简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但规模较小的问题。
递归有两个特点:1. 递归存在一个限制条件,当满足这个限制条件的时候,递归就会停止,不再继续。;2. 每一次递归之后,就会越来越接近这个限制条件。
具体的可以去看下面这篇博客:函数递归知识点与经典例题-CSDN博客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题来体验递归的思想。
练习1:递归求 N 的阶乘。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fact(int n){
if(n == 1){
return 1;
}
return n*fact(n-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例如:5!=5*4!=5*4*3!=……=5*4*3*2*1!=5*4*3*2*1
int ret = fact(n);
System.out.println(n+"的阶乘为:"+ret);
}
}
我们是把5!转换为5*4!。这个就把问题简化了,这个限制条件是n为1。
练习2:按顺序打印一个数字的每一位(例如 1234 打印出 1 2 3 4) 。
4是最容易拿到的,%10就可以了,要顺序打印每一位的话,就得先拿到1,那么我们就得不断的/10,%10,知道拿到1,我们就可以停止递归了。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n){
if(n < 10){
System.out.print(n+" ");
return ;
}
print(n/10);
System.out.print(n%10+"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例如:5!=5*4!=5*4*3!=……=5*4*3*2*1!=5*4*3*2*1
print(n);
}
}
练习3:递归求 1 + 2 + 3 + ... + 10 .
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1+2+……+9)+10,就可以简化为到1.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
if(n==0){
return 0;
}else {
return n + sum(n-1);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ret = sum(n);
System.out.println(ret);
}
)
练习4:写一个递归方法,输入一个非负整数,返回组成它的数字之和. 例如,输入 1729, 则应该返回 1+7+2+9,它的和是19 。
这个和顺序打印每一位是差不多的。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print(int n){
if(n<10){
return n;
}else {
return n%10 + print(n/10);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ret = print(n);
System.out.println(ret);
}
}
练习5:求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N 项
斐波那契数列,大概分为两种:一部分认为第一个和第二个斐波那契数都是1。
但是又有一部分认为是上面这个。
我们以第一个和第二个斐波那契数为1,这个为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fib(int n){
if(n == 1){
return 1;
} else if (n == 2) {
return 1;
}else {
return fib(n-1) + fib(n-2);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ret = fib(n);
System.out.println(ret);
}
}
当我们要求第40个斐波那契数的时候,单独看第三个斐波那契数被计算了几次。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这个是类的成员变量. 后面会详细介绍到.
public static int fib(int n){
if(n == 3){
count++;
}
if(n == 1){
return 1;
} else if (n == 2) {
return 1;
}else {
return fib(n-1) + fib(n-2);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求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N 项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ret = fib(n);
System.out.println(ret);
System.out.println("第三个斐波那契数被重复计算的次数:"+count);
}
}
我们发现光是第三个斐波那契数就被计算了三千多万次。可想而知递归求斐波那契数的效率有多低。
我们就可以换成迭代的方法来求。(循环)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fib(int n){
if(n == 1 || n == 2){
return 1;
}
int a = 1;
int b = 1;
int c = 0;
for (int i = 3; i <= n; i++) {
c = a + b;
a = b;
b = c;
}
return 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ret = fib(n);
System.out.println(r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