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raid基本知识
1、RAID磁盘阵列概述
磁盘阵列的全名(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RAID),中文简称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RAID可以通过技术(软件或者硬件)将多个独立的物理硬盘整合成为一个较大的硬盘组(逻辑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这个逻辑硬盘功能除了存储之外,它还具有数据保护的功能,提供数据备份技术,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RAID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整个RAID由于选择的级别(level)不同,而使得整合后的硬盘读写性能上有些不同
常用的level有以下几种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RAID0,RAID1,RAID5,RAID6 ,RAID1+0等。
2、RAID磁盘阵列详解
RAID0(条带化存储)
RAID 0
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进行分割数据,将数据分段存储在各个硬盘中,n块硬盘并行读/写数据,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可以达到单个硬盘的N倍,但它没有数据冗余;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因此并不能算真正的RAID结构;
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RAID 1(镜像存储)
1)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2)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 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3)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 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4)N(偶数)块硬盘组成镜像,容量为N/2。
RAID5
1)N (N>=3) 块盘组成阵列,一份数据产生N-1个条带,同时还有1份校验数据,共N份数据在N块盘上循环均衡存储;
2)N块盘同时读写,读性能很高,但由于有校验机制的问题,写性能相对不高;
3)(N-1) /N磁盘利用率(有一块是用来校验的);
4)可靠性高,允许坏1块盘,不影响所有数据。
RAID6
1)N (N>=4) 块盘组成阵列,(N-2) /N容量利用率;
2)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
3)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
4)需要更大的磁盘空间,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较差。
RAID 1+0(先做镜像,再做条带)
1)读写性能与RAID 1+0相同;
2)安全性低于RAID 1+0;
3)使用较少。
3、磁盘阵列
3.1阵列卡介绍
阵列卡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处理器、硬盘控制器、硬盘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 例如支持RAID0、RAID1、 RAID5、 RAID10等。
RAID卡的接口类型:
IDE接口(并行接口,价格低廉,兼容性强)
SCSI接口(串行接口,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支持热拔插,CPU占用率低,但是价格高)
SATA接口(串行接口)
SAS接口(新一代scsi接口,向下兼容SATA)
3.2阵列卡的缓存
缓存(Cache)是RAID卡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RAID卡先将数据传送到缓存,再由缓存和外边数据总线交换数据。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RAID卡的实际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大缓存可以提高命中率不同的RAID卡出厂时配备的内存容量不同,一般为几兆到数百兆容量不等。
二、服务器配置raid
以530-8i阵列卡配置RAID 0为例:
1、远程启动服务器控制台。
回车进入下一步
回车进入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