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的单词是
Adapter
,我们在开发时经常碰到叫做XxxAdapter
的类,此时一般就是使用了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非常常用,本文就对适配器模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文章目录
- 1、真实开发场景的问题引入
- 2、适配器模式讲解
- 2.1 核心类及类图
- 2.2 基本代码
- 3、利用适配器模式解决问题
- 4、适配器模式的应用实例
- 5、总结
- 5.1 解决的问题
- 5.2 使用场景
- 5.3 优缺点
1、真实开发场景的问题引入
假设现系统有一个日志接口,但是其实现性能比较低下,开发者想换一个高性能的日志框架时,遇到了新的框架和原先的接口不兼容的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如何让新的日志框架适配原先的日志接口。
其实在不考虑设计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想到解决方式,那就是在原先的接口实现中,使用新框架的接口和方法实现原来的功能。
但是因为使用的是框架,所以修改之前的实现不是个好办法,比较麻烦,此时就可以考虑适配器模式。
2、适配器模式讲解
适配器模式就是在两个层不兼容是采取的方案,简单说就是再加一个层。
2.1 核心类及类图
对于图中的Client
,原先使用的FormerImpl
的实例,现在想使用Adaptee
的对象,没法直接使用因为接口已经固定了,代码中也都使用的是FormerImpl
,不可能再去修改代码,所以定义一个Adapter对象,作为一个中间层,向Client提供Adaptee的功能。
2.2 基本代码
Target.java
:
public interface LogFace {
void logInfo(String info);
}
FormerImpl.java
:
public class FormerImpl implements LogFace{
@Override
public void logInfo(String info) {
System.out.println(info);
}
}
Adaptee.java
:
@Slf4j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logInfo(String info){
log.info("高性能日志实现"+info);
}
}
Adapter.java
: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LogFace{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 new Adaptee();
@Override
public void logInfo(String info) {
adaptee.logInfo(info);
}
}
LogFactory.java
:使用工厂方法获取日志门对象
public class LogFactory {
//更换日志实现,只需要在此处返回new Adapter的对象返回即可
private static LogFace logFace = new Adapter();
public static LogFace getInstance(){
return logFace;
}
}
Client.java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Face logFace = LogFactory.getInstance();
logFace.logInfo("打印日志");
}
}
注意:在实例代码中添加一个工厂方法,用于创建日志门面接口(LogFace)的实现对象,与更换日志实现之前相比,客户端代码没有任何改变。
3、利用适配器模式解决问题
见示例代码。
4、适配器模式的应用实例
适配器模式一个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在SpringMVC中,HandlerAdapter就是扮演的适配器的角色。
当收到客户端请求时,DispatcherServlet首先根据请求的URL等从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中找是否有对应的处理器,然后交给对应的HandlerAdapter去执行其中的处理请求的方法。其中:
- Target:HandlerAdapter接口扮演的适配器模式中的Target的角色,所有的适配器必须实现这个接口中。
- Adapter:HandlerAdapter具体的实现类就是该模式中的Adapter,真正执行对应类型请求的处理方法。
- Adaptee:Adaptee是Controller,例如@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标注的类
- Client:客户端就是SpringMVC框架。当请求到达时,它根据控制器的类型使用适当的HandlerAdapter。然后,HandlerAdapter调用控制器的方法来处理请求并产生响应。
注意:
这里的模式使用思路和上面说的不太一样,这里的Adaptee有很多(Controller一般是有很多),所以更多是为了适配不同的Controller去进行统一的处理器方法执行,和JDBC接口一样的作用。
但是本质就是加一层,屏蔽差异。所以本身面向接口编程就有点适配器模式的味道在里面了。
5、总结
5.1 解决的问题
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常常要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到新的环境中,而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是现对象不能满足的。
5.2 使用场景
- 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此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 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这些源类不一定有一致的接口。
- 通过接口转换,将一个类插入另一个类系中。(比如老虎和飞禽,现在多了一个飞虎,在不增加实体的需求下,增加一个适配器,在里面包容一个虎对象,实现飞的接口。)
5.3 优缺点
- 优点:(1)可以让任何两个没有关联的类一起运行。 (2)提高了类的复用。 (3)增加了类的透明度。 (4)灵活性好。
- 缺点 (1)过多地使用适配器,会让系统非常零乱,不易整体进行把握。例如看到的是这个类,但实际执行的是另一个类。(2)由于 JAVA 至多继承一个类,所以至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而且目标类必须是抽象类。
参考:
[1] 一次性搞懂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 掘金 (juejin.cn)
[2] 适配器模式 | 菜鸟教程 (runoob.com)
[3] 秒懂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 知乎 (zhihu.com)
[4] Spring中的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 知乎 (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