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网划分的需求
1.1 早期的IP地址分类
1.2 产生的问题
1.3 现实的应用场景
2. IP子网划分基础知识
2.1 概念
2.2 子网掩码
3. IP子网划分相关计算
3.1 概述
4. VLSM和CIDR
4.1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小 → 大;
4.2 CIDR(无类域间路由)大 → 小;
5. 常用子网划分对应关系
1. 子网划分的需求
1.1 早期的IP地址分类
“子网掩码”出现的时间比“IP地址”出现的时间晚;
方法:自然分类法(ABCDE类) — 规模
1.2 产生的问题
① IP地址资源严重浪费;
例子:公司A有1个物理网络— 300个IP地址 — C类(254个) — B类(65534);
② IP网络数量不够使用;
例子:公司A有100个物理网络 — 每个网络要10个地址 — 1000个 — 100个C类;
③ 业务扩展缺乏灵活
例子:公司A有1个C类 — 增加 — 申请批准;
1.3 现实的应用场景
上网 — 宽带 — 公网地址 — 独立的网段;
如果10宽带用户在一个网段,一人拨通宽带,其他用户都能上网且都能互相访问;
需求:实现不同宽带用户的隔离;
2. IP子网划分基础知识
2.1 概念
二级结构:网络号(Network-number)+主机号(Host-number);
三级结构:网络号(Network-number)+子网号(Subnet-number)+主机号(Host-number)
现实场景:子网划分 → 内部网络 → 路由器 → 外部网络;
2.2 子网掩码
问题:IP地址本身无法确定子网号的长度;
目的:隔离主机号和子网号;用于指示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表示网络地址,哪些位表示主机地址;
1)组成
① 32位长度;
② 二进制;
③ 1:网络号和子网号;0:主机号;
IP子网地址:子网掩码和IP地址逐位与运算;(二进制)
2)默认掩码
每个网络必须要有一个掩码;
A类地址:255.0.0.0;
B类地址:255.255.0.0;
C类地址:255.255.255.0;
3. IP子网划分相关计算
3.1 概述
网络地址:用于标识一个网络;
主机地址:主机所在位置;
广播地址:向该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的特殊地址;
可用地址:可分配给网络中的节点或网络接口的地址;
4. VLSM和CIDR
4.1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小 → 大;
根据不同子网的需求,为每个子网分配不同的子网掩码,从而实现灵活和高效的网络划分;
掩码变长;
例子:大西瓜切为小块;
4.2 CIDR(无类域间路由)大 → 小;
利用子网掩码缩短,从而把多个网段聚合为一个网段;
例子:球球大作战;
目的:
① 解决资源紧缺问题;B类1994年;
② 防止IP地址的浪费和分配不均;
应用场景:路由选择,合并路由表项;
改进:
① 消除了自然分类地址和子网划分的界限;
② 使用网络前缀进行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