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题基础篇

1. 二分查找

要求

  •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二分查找算法

  • 能够手写二分查找代码

  • 能够解答一些变化后的考法

算法描述

  1. 前提:有已排序数组 A(假设已经做好)

  2. 定义左边界 L、右边界 R,确定搜索范围,循环执行二分查找(3、4两步)

  3. 获取中间索引 M = Floor((L+R) /2)

  4. 中间索引的值 A[M] 与待搜索的值 T 进行比较

    ① A[M] == T 表示找到,返回中间索引

    ② A[M] > T,中间值右侧的其它元素都大于 T,无需比较,中间索引左边去找,M - 1 设置为右边界,重新查找

    ③ A[M] < T,中间值左侧的其它元素都小于 T,无需比较,中间索引右边去找, M + 1 设置为左边界,重新查找

  5. 当 L > R 时,表示没有找到,应结束循环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binary_search.html

算法实现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 int t) {
    int l = 0, r = a.length - 1, m;
    while (l <= r) {
        m = (l + r) / 2;
        if (a[m] == t) {
            return m;
        } else if (a[m] > t) {
            r = m - 1;
        } else {
            l = m + 1;
        }
    }
    return -1;
}

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1, 5, 8, 11, 19, 22, 31, 35, 40, 45, 48, 49, 50};
    int target = 47;
    int idx = binarySearch(array, target);
    System.out.println(idx);
}

解决整数溢出问题

当 l 和 r 都较大时,l + r 有可能超过整数范围,造成运算错误,解决方法有两种:

int m = l + (r - l) / 2;

还有一种是:

int m = (l + r) >>> 1;

其它考法

  1. 有一个有序表为 1,5,8,11,19,22,31,35,40,45,48,49,50 当二分查找值为 48 的结点时,查找成功需要比较的次数

  2. 使用二分法在序列 1,4,6,7,15,33,39,50,64,78,75,81,89,96 中查找元素 81 时,需要经过( )次比较

  3. 在拥有128个元素的数组中二分查找一个数,需要比较的次数最多不超过多少次

对于前两个题目,记得一个简要判断口诀:奇数二分取中间,偶数二分取中间靠左。对于后一道题目,需要知道公式:

$$n = log_2N = log{10}N/log{10}2$$

其中 n 为查找次数,N 为元素个数

2. 冒泡排序

要求

  •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冒泡排序算法

  • 能够手写冒泡排序代码

  • 了解一些冒泡排序的优化手段

算法描述

  1. 依次比较数组中相邻两个元素大小,若 a[j] > a[j+1],则交换两个元素,两两都比较一遍称为一轮冒泡,结果是让最大的元素排至最后

  2.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bubble_sort.html

算法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int[] a) {
    for (int j = 0; j < a.length - 1; j++) {
        // 一轮冒泡
        boolean swapped = false; // 是否发生了交换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 1 - j; i++) {
            System.out.println("比较次数" + i);
            if (a[i] > a[i + 1]) {
                Utils.swap(a, i, i + 1);
                swapped = true;
            }
        }
        System.out.println("第" + j + "轮冒泡"
                           + Arrays.toString(a));
        if (!swapped) {
            break;
        }
    }
}
  • 优化点1:每经过一轮冒泡,内层循环就可以减少一次

  • 优化点2:如果某一轮冒泡没有发生交换,则表示所有数据有序,可以结束外层循环

进一步优化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_v2(int[] a) {
    int n = a.length - 1;
    while (true) {
        int last = 0; // 表示最后一次交换索引位置
        for (int i = 0; i < n; i++) {
            System.out.println("比较次数" + i);
            if (a[i] > a[i + 1]) {
                Utils.swap(a, i, i + 1);
                last = i;
            }
        }
        n = last;
        System.out.println("第轮冒泡"
                           + Arrays.toString(a));
        if (n == 0) {
            break;
        }
    }
}
  • 每轮冒泡时,最后一次交换索引可以作为下一轮冒泡的比较次数,如果这个值为零,表示整个数组有序,直接退出外层循环即可

3. 选择排序

要求

  •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选择排序算法

  • 能够比较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

  • 理解非稳定排序与稳定排序

算法描述

  1. 将数组分为两个子集,排序的和未排序的,每一轮从未排序的子集中选出最小的元素,放入排序子集

  2.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selection_sort.html

算法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ion(int[] a) {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 1; i++) {
        // i 代表每轮选择最小元素要交换到的目标索引
        int s = i; // 代表最小元素的索引
        for (int j = s + 1; j < a.length; j++) {
            if (a[s] > a[j]) { // j 元素比 s 元素还要小, 更新 s
                s = j;
            }
        }
        if (s != i) {
            swap(a, s,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 优化点:为减少交换次数,每一轮可以先找最小的索引,在每轮最后再交换元素

与冒泡排序比较

  1. 二者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 $O(n^2)$

  2. 选择排序一般要快于冒泡,因为其交换次数少

  3. 但如果集合有序度高,冒泡优于选择

  4. 冒泡属于稳定排序算法,而选择属于不稳定排序

    • 稳定排序指,按对象中不同字段进行多次排序,不会打乱同值元素的顺序

    • 不稳定排序则反之

稳定排序与不稳定排序

System.out.println("=================不稳定================");
Card[] cards = getStaticCards();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cards));
selection(cards, Comparator.comparingInt((Card a) -> a.sharpOrder).reversed());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cards));
selection(cards, Comparator.comparingInt((Card a) -> a.numberOrder).reversed());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cards));
​
System.out.println("=================稳定=================");
cards = getStaticCards();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cards));
bubble(cards, Comparator.comparingInt((Card a) -> a.sharpOrder).reversed());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cards));
bubble(cards, Comparator.comparingInt((Card a) -> a.numberOrder).reversed());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cards));

都是先按照花色排序(♠♥♣♦),再按照数字排序(AKQJ...)

  • 不稳定排序算法按数字排序时,会打乱原本同值的花色顺序

    [[♠7], [♠2], [♠4], [♠5], [♥2], [♥5]]
    [[♠7], [♠5], [♥5], [♠4], [♥2], [♠2]]

    原来 ♠2 在前 ♥2 在后,按数字再排后,他俩的位置变了

  • 稳定排序算法按数字排序时,会保留原本同值的花色顺序,如下所示 ♠2 与 ♥2 的相对位置不变

    [[♠7], [♠2], [♠4], [♠5], [♥2], [♥5]]
    [[♠7], [♠5], [♥5], [♠4], [♠2], [♥2]]

4. 插入排序

要求

  •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插入排序算法

  • 能够比较插入排序与选择排序

算法描述

  1. 将数组分为两个区域,排序区域和未排序区域,每一轮从未排序区域中取出第一个元素,插入到排序区域(需保证顺序)

  2.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insertion_sort.html

算法实现

// 修改了代码与希尔排序一致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int[] a) {
    // i 代表待插入元素的索引
    for (int i = 1; i < a.length; i++) {
        int t = a[i]; // 代表待插入的元素值
        int j = i;
        System.out.println(j);
        while (j >= 1) {
            if (t < a[j - 1]) { // j-1 是上一个元素索引,如果 > t,后移
                a[j] = a[j - 1];
                j--;
            } else { // 如果 j-1 已经 <= t, 则 j 就是插入位置
                break;
            }
        }
        a[j] = t;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 + j);
    }
}

与选择排序比较

  1. 二者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 $O(n^2)$

  2. 大部分情况下,插入都略优于选择

  3. 有序集合插入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4. 插入属于稳定排序算法,而选择属于不稳定排序

提示

插入排序通常被同学们所轻视,其实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小数据量排序,都会优先选择插入排序

5. 希尔排序

要求

  •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希尔排序算法

算法描述

  1. 首先选取一个间隙序列,如 (n/2,n/4 … 1),n 为数组长度

  2. 每一轮将间隙相等的元素视为一组,对组内元素进行插入排序,目的有二

    ① 少量元素插入排序速度很快

    ② 让组内值较大的元素更快地移动到后方

  3. 当间隙逐渐减少,直至为 1 时,即可完成排序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shell_sort.html

算法实现

private static void shell(int[] a) {
    int n = a.length;
    for (int gap = n / 2; gap > 0; gap /= 2) {
        // i 代表待插入元素的索引
        for (int i = gap; i < n; i++) {
            int t = a[i]; // 代表待插入的元素值
            int j = i;
            while (j >= gap) {
                // 每次与上一个间隙为 gap 的元素进行插入排序
                if (t < a[j - gap]) { // j-gap 是上一个元素索引,如果 > t,后移
                    a[j] = a[j - gap];
                    j -= gap;
                } else { // 如果 j-1 已经 <= t, 则 j 就是插入位置
                    break;
                }
            }
            a[j] = t;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gap:" + gap);
        }
    }
}

6. 快速排序

要求

  •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快速排序算法

  • 掌握手写单边循环、双边循环代码之一

  • 能够说明快排特点

  • 了解洛穆托与霍尔两种分区方案的性能比较

算法描述

  1. 每一轮排序选择一个基准点(pivot)进行分区

    1. 让小于基准点的元素的进入一个分区,大于基准点的元素的进入另一个分区

    2. 当分区完成时,基准点元素的位置就是其最终位置

  2. 在子分区内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子分区元素个数少于等于 1,这体现的是分而治之的思想 (divide-and-conquer)

  3.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一个关键在于分区算法,常见的有洛穆托分区方案、双边循环分区方案、霍尔分区方案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quick_sort.html

单边循环快排(lomuto 洛穆托分区方案)

  1. 选择最右元素作为基准点元素

  2. j 指针负责找到比基准点小的元素,一旦找到则与 i 进行交换

  3. i 指针维护小于基准点元素的边界,也是每次交换的目标索引

  4. 最后基准点与 i 交换,i 即为分区位置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int[] a, int l, int h) {
    if (l >= h) {
        return;
    }
    int p = partition(a, l, h); // p 索引值
    quick(a, l, p - 1); // 左边分区的范围确定
    quick(a, p + 1, h); // 左边分区的范围确定
}
​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 int l, int h) {
    int pv = a[h]; // 基准点元素
    int i = l;
    for (int j = l; j < h; j++) {
        if (a[j] < pv) {
            if (i != j) {
                swap(a, i, j);
            }
            i++;
        }
    }
    if (i != h) {
        swap(a, h,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i=" + i);
    // 返回值代表了基准点元素所在的正确索引,用它确定下一轮分区的边界
    return i;
}

双边循环快排(不完全等价于 hoare 霍尔分区方案)

  1. 选择最左元素作为基准点元素

  2. j 指针负责从右向左找比基准点小的元素,i 指针负责从左向右找比基准点大的元素,一旦找到二者交换,直至 i,j 相交

  3. 最后基准点与 i(此时 i 与 j 相等)交换,i 即为分区位置

要点

  1. 基准点在左边,并且要先 j 后 i

  2. while( i < j && a[j] > pv ) j--

  3. while ( i < j && a[i] <= pv ) i++

private static void quick(int[] a, int l, int h) {
    if (l >= h) {
        return;
    }
    int p = partition(a, l, h);
    quick(a, l, p - 1);
    quick(a, p + 1, h);
}
​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 int l, int h) {
    int pv = a[l];
    int i = l;
    int j = h;
    while (i < j) {
        // j 从右找小的
        while (i < j && a[j] > pv) {
            j--;
        }
        // i 从左找大的
        while (i < j && a[i] <= pv) {
            i++;
        }
        swap(a, i, j);
    }
    swap(a, l, j);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j=" + j);
    return j;
}

快排特点

  1. 平均时间复杂度是 $O(nlog_2⁡n )$,最坏时间复杂度 $O(n^2)$

  2. 数据量较大时,优势非常明显

  3. 属于不稳定排序

洛穆托分区方案 vs 霍尔分区方案

  • 霍尔的移动次数平均来讲比洛穆托少3倍

  • 快速排序分区:Hoare与Lomuto

补充代码说明

  • day01.sort.QuickSort3 演示了空穴法改进的双边快排,比较次数更少

  • day01.sort.QuickSortHoare 演示了霍尔分区的实现

  • day01.sort.LomutoVsHoare 对四种分区实现的移动次数比较

7. ArrayList

要求

  • 掌握 ArrayList 扩容规则

扩容规则

  1. ArrayList() 会使用长度为零的数组

  2.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会使用指定容量的数组

  3. public Array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会使用 c 的大小作为数组容量

  4. add(Object o) 首次扩容为 10,再次扩容为上次容量的 1.5 倍

  5. addAll(Collection c) 没有元素时,扩容为 Math.max(10, 实际元素个数),有元素时为 Math.max(原容量 1.5 倍, 实际元素个数)

其中第 4 点必须知道,其它几点视个人情况而定

提示

  • 测试代码见 day01.list.TestArrayList ,这里不再列出

  • 注意的是,示例中用反射方式来更直观地反映 ArrayList 的扩容特征,但从 JDK 9 由于模块化的影响,对反射做了较多限制,需要在运行测试代码时添加 VM 参数 --add-opens java.base/java.util=ALL-UNNAMED 方能运行通过,后面的例子都有相同问题

代码说明

  • day01.list.TestArrayList#arrayListGrowRule 演示了 add(Object) 方法的扩容规则,输入参数 n 代表打印多少次扩容后的数组长度

8. Iterator

要求

  • 掌握什么是 Fail-Fast、什么是 Fail-Safe

Fail-Fast 与 Fail-Safe

  • ArrayList 是 fail-fast 的典型代表,遍历的同时不能修改,尽快失败

  • CopyOnWriteArrayList 是 fail-safe 的典型代表,遍历的同时可以修改,原理是读写分离

提示

  • 测试代码见 day01.list.FailFastVsFailSafe,这里不再列出

9. LinkedList

要求

  • 能够说清楚 LinkedList 对比 ArrayList 的区别,并重视纠正部分错误的认知

LinkedList

  1. 基于双向链表,无需连续内存

  2. 随机访问慢(要沿着链表遍历)

  3. 头尾插入删除性能高

  4. 占用内存多

ArrayList

  1. 基于数组,需要连续内存

  2. 随机访问快(指根据下标访问)

  3. 尾部插入、删除性能可以,其它部分插入、删除都会移动数据,因此性能会低

  4. 可以利用 cpu 缓存,局部性原理

代码说明

  • day01.list.ArrayListVsLinkedList#randomAccess 对比随机访问性能

  • day01.list.ArrayListVsLinkedList#addMiddle 对比向中间插入性能

  • day01.list.ArrayListVsLinkedList#addFirst 对比头部插入性能

  • day01.list.ArrayListVsLinkedList#addLast 对比尾部插入性能

  • day01.list.ArrayListVsLinkedList#linkedListSize 打印一个 LinkedList 占用内存

  • day01.list.ArrayListVsLinkedList#arrayListSize 打印一个 ArrayList 占用内存

10. HashMap

要求

  • 掌握 HashMap 的基本数据结构

  • 掌握树化

  • 理解索引计算方法、二次 hash 的意义、容量对索引计算的影响

  • 掌握 put 流程、扩容、扩容因子

  • 理解并发使用 HashMap 可能导致的问题

  • 理解 key 的设计

1)基本数据结构

  • 1.7 数组 + 链表

  • 1.8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

更形象的演示,见资料中的 hash-demo.jar,运行需要 jdk14 以上环境,进入 jar 包目录,执行下面命令

java -jar --add-exports java.base/jdk.internal.misc=ALL-UNNAMED hash-demo.jar

2)树化与退化

树化意义

  • 红黑树用来避免 DoS 攻击,防止链表超长时性能下降,树化应当是偶然情况,是保底策略

  • hash 表的查找,更新的时间复杂度是 $O(1)$,而红黑树的查找,更新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_2⁡n )$,TreeNode 占用空间也比普通 Node 的大,如非必要,尽量还是使用链表

  • hash 值如果足够随机,则在 hash 表内按泊松分布,在负载因子 0.75 的情况下,长度超过 8 的链表出现概率是 0.00000006,树化阈值选择 8 就是为了让树化几率足够小

树化规则

  • 当链表长度超过树化阈值 8 时,先尝试扩容来减少链表长度,如果数组容量已经 >=64,才会进行树化

退化规则

  • 情况1:在扩容时如果拆分树时,树元素个数 <= 6 则会退化链表

  • 情况2:remove 树节点时,若 root、root.left、root.right、root.left.left 有一个为 null ,也会退化为链表

3)索引计算

索引计算方法

  • 首先,计算对象的 hashCode()

  • 再进行调用 HashMap 的 hash() 方法进行二次哈希

    • 二次 hash() 是为了综合高位数据,让哈希分布更为均匀

  • 最后 & (capacity – 1) 得到索引

数组容量为何是 2 的 n 次幂

  1. 计算索引时效率更高:如果是 2 的 n 次幂可以使用位与运算代替取模

  2. 扩容时重新计算索引效率更高: hash & oldCap == 0 的元素留在原来位置 ,否则新位置 = 旧位置 + oldCap

注意

  • 二次 hash 是为了配合 容量是 2 的 n 次幂 这一设计前提,如果 hash 表的容量不是 2 的 n 次幂,则不必二次 hash

  • 容量是 2 的 n 次幂 这一设计计算索引效率更好,但 hash 的分散性就不好,需要二次 hash 来作为补偿,没有采用这一设计的典型例子是 Hashtable

4)put 与扩容

put 流程

  1. HashMap 是懒惰创建数组的,首次使用才创建数组

  2. 计算索引(桶下标)

  3. 如果桶下标还没人占用,创建 Node 占位返回

  4. 如果桶下标已经有人占用

    1. 已经是 TreeNode 走红黑树的添加或更新逻辑

    2. 是普通 Node,走链表的添加或更新逻辑,如果链表长度超过树化阈值,走树化逻辑

  5. 返回前检查容量是否超过阈值,一旦超过进行扩容

1.7 与 1.8 的区别

  1. 链表插入节点时,1.7 是头插法,1.8 是尾插法

  2. 1.7 是大于等于阈值且没有空位时才扩容,而 1.8 是大于阈值就扩容

  3. 1.8 在扩容计算 Node 索引时,会优化

扩容(加载)因子为何默认是 0.75f

  1. 在空间占用与查询时间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

  2. 大于这个值,空间节省了,但链表就会比较长影响性能

  3. 小于这个值,冲突减少了,但扩容就会更频繁,空间占用也更多

5)并发问题

扩容死链(1.7 会存在)

1.7 源码如下: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boolean rehash) {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 {
        while(null != e) {
            Entry<K,V> next = e.next;
            if (rehash) {
                e.hash = null == e.key ? 0 : hash(e.key);
            }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e.next = newTable[i];
            newTable[i] = e;
            e = next;
        }
    }
}
  • e 和 next 都是局部变量,用来指向当前节点和下一个节点

  • 线程1(绿色)的临时变量 e 和 next 刚引用了这俩节点,还未来得及移动节点,发生了线程切换,由线程2(蓝色)完成扩容和迁移

  • 线程2 扩容完成,由于头插法,链表顺序颠倒。但线程1 的临时变量 e 和 next 还引用了这俩节点,还要再来一遍迁移

  • 第一次循环

    • 循环接着线程切换前运行,注意此时 e 指向的是节点 a,next 指向的是节点 b

    • e 头插 a 节点,注意图中画了两份 a 节点,但事实上只有一个(为了不让箭头特别乱画了两份)

    • 当循环结束是 e 会指向 next 也就是 b 节点

  • 第二次循环

    • next 指向了节点 a

    • e 头插节点 b

    • 当循环结束时,e 指向 next 也就是节点 a

  • 第三次循环

    • next 指向了 null

    • e 头插节点 a,a 的 next 指向了 b(之前 a.next 一直是 null),b 的 next 指向 a,死链已成

    • 当循环结束时,e 指向 next 也就是 null,因此第四次循环时会正常退出

数据错乱(1.7,1.8 都会存在)

  • 代码参考 day01.map.HashMapMissData,具体调试步骤参考视频

补充代码说明

  • day01.map.HashMapDistribution 演示 map 中链表长度符合泊松分布

  • day01.map.DistributionAffectedByCapacity 演示容量及 hashCode 取值对分布的影响

    • day01.map.DistributionAffectedByCapacity#hashtableGrowRule 演示了 Hashtable 的扩容规律

    • day01.sort.Utils#randomArray 如果 hashCode 足够随机,容量是否是 2 的 n 次幂影响不大

    • day01.sort.Utils#lowSameArray 如果 hashCode 低位一样的多,容量是 2 的 n 次幂会导致分布不均匀

    • day01.sort.Utils#evenArray 如果 hashCode 偶数的多,容量是 2 的 n 次幂会导致分布不均匀

    • 由此得出对于容量是 2 的 n 次幂的设计来讲,二次 hash 非常重要

  • day01.map.HashMapVsHashtable 演示了对于同样数量的单词字符串放入 HashMap 和 Hashtable 分布上的区别

6)key 的设计

key 的设计要求

  1. HashMap 的 key 可以为 null,但 Map 的其他实现则不然

  2. 作为 key 的对象,必须实现 hashCode 和 equals,并且 key 的内容不能修改(不可变)

  3. key 的 hashCode 应该有良好的散列性

如果 key 可变,例如修改了 age 会导致再次查询时查询不到

public class HashMapMutableKe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Map<Student, Object> map = new HashMap<>();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张三", 18);
        map.put(stu, new Object());
​
        System.out.println(map.get(stu));
​
        stu.age = 19;
        System.out.println(map.get(stu));
    }
​
    static class Student {
        String name;
        int age;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o;
            return age == student.age && Objects.equals(name, student.name);
        }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name, age);
        }
    }
}

String 对象的 hashCode() 设计

  • 目标是达到较为均匀的散列效果,每个字符串的 hashCode 足够独特

  • 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都可以表现为一个数字,称为 $S_i$,其中 i 的范围是 0 ~ n - 1

  • 散列公式为: $S_0∗31^{(n-1)}+ S_1∗31^{(n-2)}+ … S_i ∗ 31^{(n-1-i)}+ …S_{(n-1)}∗31^0$

  • 31 代入公式有较好的散列特性,并且 31 * h 可以被优化为

    • 即 $32 ∗h -h $

    • 即 $2^5 ∗h -h$

    • 即 $h≪5 -h$

11. 单例模式

要求

  • 掌握五种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

  • 理解为何 DCL 实现时要使用 volatile 修饰静态变量

  • 了解 jdk 中用到单例的场景

饿汉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1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ingleton1() {
        if (INSTANCE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单例对象不能重复创建");
        }
        System.out.println("private Singleton1()");
    }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1 INSTANCE = new Singleton1();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1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static void otherMethod() {
        System.out.println("otherMethod()");
    }
​
    public Object readResolve() {
        return INSTANCE;
    }
}
  • 构造方法抛出异常是防止反射破坏单例

  • readResolve() 是防止反序列化破坏单例

枚举饿汉式

public enum Singleton2 {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2() {
        System.out.println("private Singleton2()");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getClass().getName() + "@" + Integer.toHexString(hashCode());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2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static void otherMethod() {
        System.out.println("otherMethod()");
    }
}
  • 枚举饿汉式能天然防止反射、反序列化破坏单例

懒汉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3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ingleton3() {
        System.out.println("private Singleton3()");
    }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3 INSTANCE = null;
​
    // Singleton3.class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3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3();
        }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static void otherMethod() {
        System.out.println("otherMethod()");
    }
​
}
  • 其实只有首次创建单例对象时才需要同步,但该代码实际上每次调用都会同步

  • 因此有了下面的双检锁改进

双检锁懒汉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4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ingleton4() {
        System.out.println("private Singleton4()");
    }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4 INSTANCE = null; // 可见性,有序性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4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4.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4();
                }
            }
        }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static void otherMethod() {
        System.out.println("otherMethod()");
    }
}

为何必须加 volatil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4() 不是原子的,分成 3 步:创建对象、调用构造、给静态变量赋值,其中后两步可能被指令重排序优化,变成先赋值、再调用构造

  • 如果线程1 先执行了赋值,线程2 执行到第一个 INSTANCE == null 时发现 INSTANCE 已经不为 null,此时就会返回一个未完全构造的对象

内部类懒汉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5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ingleton5() {
        System.out.println("private Singleton5()");
    }
​
    private static class Holder {
        static Singleton5 INSTANCE = new Singleton5();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5 getInstance() {
        return Holder.INSTANCE;
    }
​
    public static void otherMethod() {
        System.out.println("otherMethod()");
    }
}
  • 避免了双检锁的缺点

JDK 中单例的体现

  • Runtime 体现了饿汉式单例

  • Console 体现了双检锁懒汉式单例

  • Collections 中的 EmptyNavigableSet 内部类懒汉式单例

  • ReverseComparator.REVERSE_ORDER 内部类懒汉式单例

  • Comparators.NaturalOrderComparator.INSTANCE 枚举饿汉式单例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39216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15套接字编程

套接字编程 Socket编程 Socket编程&#xff1a;应用进程使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才能够交换报文&#xff0c;实现应用协议&#xff0c;实现应用 TCP/IP&#xff1a;应用进程使用Socket API访问传输服务 地点&#xff1a;界面上的SAP 方式&#xff1a;Socket API 目标&#xff1…

鸿蒙开发系列教程(二十四)--List 列表操作(3)

列表编辑 1、新增列表项 定义列表项数据结构和初始化列表数据&#xff0c;构建列表整体布局和列表项。 提供新增列表项入口&#xff0c;即给新增按钮添加点击事件。 响应用户确定新增事件&#xff0c;更新列表数据。 2、删除列表项 列表的删除功能一般进入编辑模式后才可…

stable diffusion webui学习总结(2):技巧汇总

一、脸部修复&#xff1a;解决在低分辨率下&#xff0c;脸部生成异常的问题 勾选ADetailer&#xff0c;会在生成图片后&#xff0c;用更高的分辨率&#xff0c;对于脸部重新生成一遍 二、高清放大&#xff1a;低分辨率照片提升到高分辨率&#xff0c;并丰富内容细节 1、先通过…

Leetcode-429.N叉树的层序遍历

题目&#xff1a; 给定一个 N 叉树&#xff0c;返回其节点值的层序遍历。&#xff08;即从左到右&#xff0c;逐层遍历&#xff09;。 树的序列化输入是用层序遍历&#xff0c;每组子节点都由 null 值分隔&#xff08;参见示例&#xff09;。 示例 1&#xff1a; 输入&#xff…

Rocky Linux 下载安装

一、VMware Workstation下载安装 1、安装教程 VMware Workstation下载安装&#xff08;含密钥&#xff09; 二、VMware Workstation 创建虚拟机 1、创建教程 VMware Workstation 创建虚拟机 三、Rocky Linux 下载 1、下载官网 RockyLinux.org 2、选择X86架构_64位系统_DVD镜…

【C++初阶】第三站:类和对象(中) -- 日期计算器

目录 前言 日期类的声明.h 日期类的实现.cpp 获取某年某月的天数 全缺省的构造函数 拷贝构造函数 打印函数 日期 天数 日期 天数 日期 - 天数 日期 - 天数 前置 后置 前置 -- 后置-- 日期类中比较运算符的重载 <运算符重载 运算符重载 ! 运算符重载 …

JavaScript设计模式与开发实战

JavaScript设计模式与开发实践 第一章、面向对象的JavaScript 1.1 多态 类似java面向对象&#xff0c;通过继承共有特征&#xff0c;来实现不同方法。JavaScript的多态就是把“做什么”和“谁去做”分离&#xff0c;消除类型间的耦合关系。 他的作用就是把过程化的条件分支…

TIM编码器接口(编码器测速)

定时器编码器接口自动计次--------->对应手册14.3.12编码器接口模式 应用场景&#xff1a; 电机控制PWM驱动电机&#xff0c;编码器测电机速度&#xff0c;PID算法闭环控制 ------------------------------------------------------------------------------------------…

【Linux】程序地址空间 -- 详解 Linux 2.6 内核进程调度队列 -- 了解

一、程序地址空间回顾 在学习 C/C 时&#xff0c;我们知道内存会被分为几个区域&#xff1a;栈区、堆区、全局/静态区、代码区、字符常量区等。但这仅仅是在语言层面上的理解&#xff0c;是远远不够的。 如下空间布局图&#xff0c;请问这是物理内存吗&#xff1f; 不是&…

LV.23 D3 STM32 GPIO口操作平台介绍 学习笔记

一、GPIO的基本概念及寄存器介绍 1.1 GPIO接口简介 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开发过程中最常用的接口&#xff0c;用户可以通过编程灵活的对接口进行控制&#xff0c;实现对电路板上LED、数码管、按键等常用设备控制驱动&#xff0c;也可以作为串口的数据收发…

文件上传漏洞--Upload-labs--Pass02--Content-Type绕过

一、什么是 Content-Type 我们在上传文件时利用 Burpsuite 进行抓包&#xff0c;如下图所示&#xff1a; 上传文件后台的源代码可能会对 Content-Type 进行规定&#xff0c;设置白名单 或 黑名单&#xff0c;这时就要利用Content-Type绕过上传含有恶意代码的 php文件。 二、代…

2023年中国数据智能管理峰会(DAMS上海站2023):核心内容与学习收获(附大会核心PPT下载)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xff0c;数据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xff0c;成为驱动企业创新、提升治理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xff0c;2023年中国数据智能管理峰会&#xff08;DAMS上海站2023&#xff09;应运而生&#xff0c;汇聚了众多…

解锁Spring Boot中的设计模式—03.委派模式:探索【委派模式】的奥秘与应用实践!

委派模式 文章目录 委派模式1.简述**应用场景****优缺点****业务场景示例** 2.类图3.具体实现3.1.自定义注解3.2.定义抽象委派接口3.3.定义具体执行者3.4.定义委派者(统一管理委派任务)3.5.定义委派者管理类 4.测试4.1.controller层4.2.测试不同场景4.2.1.测试生产部门计算费用…

排序前言冒泡排序

目录 排序应用 常见的排序算法 BubbleSort冒泡排序 整体思路 图解分析 ​ 代码实现 每趟 写法1 写法2 代码NO1 代码NO2优化 时间复杂度 排序概念 排序&#xff1a;所谓排序&#xff0c;就是使一串记录&#xff0c;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xff0c;递…

python in Vscode

背景 对于后端的语言选择&#xff1a; python&#xff0c;java&#xff0c;JavaScript备选。 选择Python 原因&#xff1a;可能是非IT专业的人中&#xff0c;会Python的人比较多。 目的 之前使用的IDE是VSCODE&#xff0c;在WSL的环境下使用。现在需要在在WSL的VSCODE下使…

【开源】SpringBoot框架开发创意工坊双创管理系统

目录 一、摘要1.1 项目介绍1.2 项目录屏 二、功能模块2.1 管理员端2.2 Web 端2.3 移动端 三、系统展示四、核心代码4.1 查询项目4.2 移动端新增团队4.3 查询讲座4.4 讲座收藏4.5 小程序登录 五、免责说明 一、摘要 1.1 项目介绍 基于JAVAVueSpringBootMySQL的创意工坊双创管理…

鸿蒙(HarmonyOS)项目方舟框架(ArkUI)之NavRouter组件

鸿蒙&#xff08;HarmonyOS&#xff09;项目方舟框架&#xff08;ArkUI&#xff09;之NavRouter组件 一、操作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 10 专业版、IDE:DevEco Studio 3.1、SDK:HarmonyOS 3.1 二、NavRouter组件 导航组件&#xff0c;默认提供点击响应处理&#xff0c;不需要…

MySQL数据库⑪_C/C++连接MySQL_发送请求

目录 1. 下载库文件 2. 使用库 3. 链接MySQL函数 4. C/C链接示例 5. 发送SQL请求 6. 获取查询结果 本篇完。 1. 下载库文件 要使用C/C连接MySQL&#xff0c;需要使用MySQL官网提供的库。 进入MySQL官网选择适合自己平台的mysql connect库&#xff0c;然后点击下载就行…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7)常见问题总结:补光灯以及遮光罩对成像的影响--遮光罩

系列文章目录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Camera成像流程介绍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ISP专用平台调优介绍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图像质量测试介绍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4)常见问题总结&#xff1a;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焦距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5)常见问题总结&#xff1a;光学结构对成…

视频生成模型作为世界模拟器

我们探索了在视频数据上大规模训练生成模型。具体来说&#xff0c;我们联合训练文本条件扩散模型&#xff0c;处理不同持续时间、分辨率和宽高比的视频和图像。我们利用一种在时空补丁上操作视频和图像潜码的transformer架构。我们最大的模型&#xff0c;Sora&#xff0c;能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