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最近,许多读者私信我,问到这个问题。

恰好又要推送了,索性分享一些心得。

说实话,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要彻底讲透,大概得写一整本书。

所以,我尝试用尽量简洁的篇幅,将这个问题说清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图片

这是我总结的「知识体系矩阵」。

它有 9 个元素,分别代表了「建立知识体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9 个要素。

我们一个个来探讨。

图片

一、我们学什么:三种知识

什么是知识体系?

在我的定义中,知识体系是跟碎片知识相对应的概念,指高度有序的知识集合。也就是说,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量的知识点,二是有序的结构。

什么是「有序」?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对某个领域非常精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从你的话题切入,旁征博引,将大量的原理、机制、知识点……一一娓娓道来,清晰而严谨。

这就是「有序」—— 在他脑海中,所有的知识点都链接在一起。他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里」,也知道「它会通向何方」。

如果说碎片知识是一张张街景的速写,那知识体系就是一副完整的地图。

那么,如何实现知识的体系化呢?

我们需要从三个层次切入,分别是通识、应用和资讯。

图片

1. 通识

知识体系的根基,是「大量的知识点」。缺乏这一点,就不成其为体系。没有量的支撑,再精巧、复杂的结构,也是无意义的。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足够的基础知识 —— 我将其称为「通识」。

这一点至关重要,但许多人却往往在这一步就走错了路。

举个例子:

学哲学,去看心灵鸡汤、人生哲理;

学心理学,去看微表情、性格分析、《梦的解析》;

学社会学,去看《乌合之众》;

学经济学,去看《国富论》《资本论》……

这些,都是不恰当的例子。

以及知乎著名的三大流派:Legal High法学,三体政治学,货币战争经济学。

为什么呢?很简单。好的通识,必须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1)范式

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目前有哪些普遍认可的原理?—— 这就是范式,亦即一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它可以将你的思维方式,调整到这个领域的「公认模式」。

好的通识教材,必须是具备专业范式的。它未必一定要「严肃」,但必须足够「专业」。

譬如某些艺术史,从艳情、宫闱等角度去解读名画,这就不是一个好的范式 —— 它会将你带偏。

2)广博

任何领域在发展中,必然都会不断经历「正-反-合」的过程。

在入门初期,过多接触某个人、某个流派的观点,乃至于拥有立场,不是一个好的做法。这会束缚你的视野,让你先入为主,再也难以看到整个领域的全景。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不断地去追求「合」,寻求最新、最广博的成果。

比如,比起读《国富论》《资本论》,读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后者会站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前者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你会知道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哪些是可以扬弃的。

3)客观

不用多解释了。带着立场和倾向的内容,会导致许多恶果 —— 譬如故意选择有利论据,丑化和批判对立流派,以偏概全,等等。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煌煌巨著,但就是在这一点上广受诟病。包括某些教科书,也多少有不够客观的嫌疑。不展开讲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通识是入门的必要条件,但尚未入门的人,哪里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分辨?

这确实是一个悖论。

不用急,我们后面会聊。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层次:应用。

2. 应用

如果说通识是构成知识体系的原料,那么,应用,就是让这些原料发光发热、建立有序结构的方式。

人类是由意义驱动的族群。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艺术是为了表达,哲学是为了探索自然,历史是为了认识自己,等等。不存在没有源头、没有意义的「知识」。

在研究和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是问题驱动。

一定是你先有了一个问题,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你再去探索它,去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试着解决问题。

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所以,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同样有3个层次:

1)使命:这个领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2)大问题: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哪些推动领域发展的「大问题」?前人们是如何思考、回答的?

3)小问题: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哪些方面有兴趣?我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如何组织和思考这些问题?

大问题是就某个领域的发展和演化而言。举个例子:以心理学来说,情绪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大脑的机制是什么?这些,就是心理学家所面临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大问题」。

哲学的入门书,我一直推荐《大问题》和《哲学的门槛》,就是因为它们采用了这样的结构 —— 不是照搬流派和历史,而是告诉你:哲学的发展是要回答什么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历来的哲学家们做出过什么努力?分别有了哪些进展?

这是非常好的入门方式,也是将通识「点石成金」的方法。

小问题,则是针对个人的学习而言。学习这个领域,是为了回答自己哪方面的疑问?解答哪些实际问题?

只有采取问题导向,用这种方式去思考,才能更好地激发和活化你所学到的知识。

举个例子:时间管理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工具和方法论,学完这些之后呢?不是照搬,而是看你的背景和需求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从这些大量的方法论中,抽离出它们的精髓和骨架,重新进行组织结合,演化出一套最适合个人的管理法。

这就是一种「有序的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对学到的知识赋予意义和价值,让它们体系化。

一张地图画出来,不是放在那里积灰,而是要用来指引道路的。

知识也是如此。

3. 资讯

前面两点,通识和应用,共同构造了知识体系的绝大部分。

剩下的一部分,就是资讯。

什么是资讯?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前两者的更新 —— 亦即一个个小的更新包。

任何一个领域都在发展之中,不断地修正之前的小错误、在某些方向进行探索。它们的形式,可能是论文,杂志,网络文章,书籍,等等。

重点是什么呢?知识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的。必须有新的水流进来,再将沉渣冲洗掉,才能不断维持它的生机。

举个简单的例子:上个世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短时记忆可以保持7个单位左右」,这就是经典的「神奇数字7」。它是一个「通识」。

但21世纪初的最新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其实只有 4 ,不是 7 —— 这就是一个「更新包」。那么你就会知道:喔,我的知识需要更新了。

现在,你去看近几年出版的心理学科普书,基本全都改过来了 —— 这就是「资讯」经过时间检验,变成了新的「通识」。

如果你不关注这些前沿成果,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你的知识已经变得陈旧,已经无法跟上时代,也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了。

所以,求知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知识不是终点,而是在路上。

图片

二、我们从哪里学:三种方式

图片

1. 导师

我在「通识」中讲过,这其实是一个悖论:要想入门一个领域,你需要好的通识材料;但尚未入门的人,又如何去分辨,什么才是好的通识材料?

这就是答案:你需要一位「导师」。

导师未必是老师,他可以是你的朋友,同事,名人,任何一个人。甚至,也可以不是一个人 —— 一个网站,一个服务,一个在线教育平台,都可以。

他的作用,是为你提供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

什么是学习路径?你该从什么地方入门,然后学什么,再然后学什么,接着学什么,等等。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书单。

列书单谁都会,但好的书单,非常难得,因为必须考虑许多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梯度:一条好的学习路径,必定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广至专的。

入门时,挑选哪些通识书籍,能最大限度地平衡趣味性和专业性?入门后,该如何挑选不同流派、立场、观点的内容?如何引导一个人,慢慢延伸向更专业、更深入的部分?

这些,都非常考验导师的功力和积累。

另一点是难度

我们知道,学习有一个「舒适区」理论。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舒适区),是学不到东西的,你只是在不断重复;离舒适区太远(危险区),也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你完全不懂。

最好的状态,是找到舒适区的边缘,向前一步,我们叫做「成长区」—— 既给自己一个挑战,又不至于太难。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东西。

如果你身边缺乏足够专业的人选,不妨考虑像 Coursera、EDX 等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它们往往有比较成熟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延伸阅读,这些都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2. 输出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

输出是最好的内化方式。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更好地记住一个知识点?答案很简单:把它用你的话说出来,教给别人。

同样,如何确保100%掌握一个知识点?把它写成文章,发出来,让别人去挑刺。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太注重输入,而忽视了输出。

我们每一天刷朋友圈、看新闻、看视频、读书、看公众号、聊天,都是在输入,但输入之后呢?真正能够记住、能够纳入知识体系的,有多少?

可能10%都不到。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输出 —— 我们不断地用「输入」的新鲜感来刺激大脑,却一直害怕思考和付出。

这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这一点,已经讲了太多,可以参考: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起来?

3. 渠道

渠道,在这里专指信息渠道,亦即我们获取一切「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许多人问我:您如何看待碎片化学习?它跟知识体系是不是相悖的?

其实不是。碎片化学习有其作用,但它的意义在于「更新」和「补充」,而不是「建造」。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对一个领域一无所知,那么,碎片化信息有害无益。因为它们往往简单、片面、直观,难以构建有效的逻辑和结构。你所得到的只是一堆砂砾,而不是一座房子。

但如果你已经有了成型的体系,那么,碎片化信息就相当有用了 —— 它可以成为有益的补充。

看到任意一条信息,你会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哪里」,应该如何去批判、吸收,应该如何去溯源。

这时,你就是在「将碎片信息体系化」。

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对这个领域的充分认知和积累。

这方面,我常用的渠道是这些:

1)Google:无论任何领域、任何时刻,Google都是最好用、最全面的信息来源;

2)论文:国内用知网,国外用Google学术+Sci-hub,可以获取某个领域的前沿信息;

3)数据库:包括Useit知识库、各大咨询公司官网、官方统计部门等等,能够帮你获取足够的实证数据。

4)媒体:各类知名博客(如medium.com)、网络媒体(如NYT)、杂志(HBR、Fast Company)、聚合平台(Solidot、Techcrunch)等。

5)社群:各类行业微信群,等等。

以上这 6 点(三种知识+三种方式),基本从两个维度,剖析了知识体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三部分。

图片

三、我们怎么学:三种心态

图片

1. 联系

我在学习任何一个知识点时,必然会问三个问题:

1)它是什么?

2)它从哪里来?

3)它往哪里去?

不要笑,这是严肃的。

第一个问题,我会去找「同类项」。亦即,从记忆里找到与其相似的概念,弄清楚,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这个新的知识点属于什么,不属于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会去往上溯源,找到这个知识点的来源:谁提出的?怎么来的?原本是为了解决/解释什么的?造成它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我会不断地问「为什么」,来逼近整个逻辑链条的起源。

第三个问题,我会去往下拓展,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应用情景。我会去思考,把它放到这个场合下,会怎么样;把它放到那个语境下,又会怎么样。

这就是我的「包围式学习」。

你会看到,包围式学习的核心,就是「联系」:尽可能找到并建立起,这个新的知识点,和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原因,之前的文章中也讲过许多了,可以参考:读书最大的误区是什么?

孤立地去理解一个知识点,是没有意义的,你记不住它,也无法将它纳入体系中。只有不断去寻求联系,去建立接点和连线,才能将这个知识点,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里面。

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2. 系统

系统和联系,非常像,但又有不同之处。

联系是以新的知识点为核心,对其进行发散关联;而系统的思维方式,则是「拔高一个层次」,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眼前的「整张网络」,关注它本身的结构、所在的位置和接触点。

这说起来有点玄,我举个例子:

打开你手边的一本书,翻到42页,你会看到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它们构成了某种表达。

现在翻到目录,你会发现,整个42页的内容,都浓缩成了目录上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你就会在脑海里将其「展开」,恢复成原本的内容,你会知道,它大概是讲什么的,提供了什么信息。

现在,将这本书放到书架上,再退后两步,看着你的整个书架。于是,这条目录又跟其他的目录一起,隐藏到整面书架当中,就像一滴水汇入一片海域。

但你会知道,当你要找某个内容时,你可以打开哪本书,找到哪条目录,翻到哪一页,将你要的信息找出来。

这就是一个最最简单的「系统」。

上面所说的,是这个系统中的不同层级。具体内容是一个层级,目录是一个层级,书是一个层级。

再往上延伸,书架、各种知识载体,等等,又是整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层级。

每一个层级,就是一个子系统,也是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当你的视野拔高时,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东西会完全不一样,你的思维方式,也会完全不一样。

某个局部战役可能输了,但从整体战略来看,却赢了 —— 就是这个道理。

下围棋,连续三四步无理手,走到后面,却连成了一整片大势,也是一样的道理。

时刻注意「系统」,将自己的思维和视角不断拔高,能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知识体系。

3. 开放

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心态,是开放。

前面讲过,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必然不断重复「正-反-合」的过程 —— 旧的「合」,会成为新的「正」,再进行循环,不断螺旋上升。

这就是一次「迭代」。

许多人的弱点就在这里:

笃信自己的「正」,却不敢直视「反」,更不敢推翻自己。

这就无异于断绝了知识的来源,只会一直抱残守缺。

所以,我们说「科学精神」是什么?不是追捧某个理论,认为某个理论「永远正确」,而是求证、探索和质疑。

当一个人坚定自己代表真理时,真理就已经离他而去了。

最后,我们再看这个「知识体系矩阵」。

你会发现,纵向看,它们也是一一对应的:

图片

学什么?通识。怎么学?通过导师。什么心态?联系。

学什么?应用。怎么学?输出。什么心态?系统思维。

学什么?资讯。怎么学?信息渠道。什么心态?开放。

知识体系的本质,就在这里。

当然,从这里开始,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一个领域,还有着遥远的道路要走。

一起死磕深度思考和终身学习吧。

知识永远不在某处,知识是在路上。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386978.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Redis进阶(二):事务

redis事务特点 弱化的原子性 redis事务的原子性不像MySQL原子性一样,执行不成功的话,redis事务不会进行回滚操作 不具备一致性 redis没有约束,也没有回滚机制,因此事务执行的过程中如果某个修改操作出现失败,就可能引起…

研究多态恶意软件,探讨网络安全与AI

前言 近期ChatGPT火遍全球,AI技术被应用到了全球各行各业当中,国内外各大厂商也开始推出自己的ChatGPT,笔者所在公司在前段时间也推出了自研的安全GPT,AI技术在网络安全行业得到了很多的应用,不管是网络安全研究人员、…

ClickHouse--05--MergeTree 表引擎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MergeTree 系列表引擎前言MergeTree 系列表引擎 --功能MergeTree 系列表引擎 --种类 1.MergeTree1.1MergeTree 建表语句:1.2 MergeTree 引擎表目录解析查…

vscode-python的debug 教学(最全)

vscode中的python-debugger的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 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其强大的调试支持。VS Code 的内置调试器有助于加速编辑、编译和调试循环。 一、 安装python-debugger插件 在插件库内搜索python Debugger,安装插件 三、 进行debug(不带参数…

Linux查看日志的几种方法总结

摘要 Linux系统中查看日志的命令确实多种多样,每个命令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优势。常用的命令有:tail、cat、tac、head、echo,grep、less、awk、sed。 下面我会详细解释这些命令在查看日志时的用法和特点: tail命令: ta…

ELAdmin 部署

后端部署 按需修改 application-prod.yml 例如验证码方式、登录状态到期时间等等。 修改完成后打好 Jar 包 执行完成后会生成最终可执行的 jar。JPA版本是 2.6,MyBatis 版本是 1.1。 启动命令 nohup java -jar eladmin-system-2.6.jar --spring.profiles.active…

【AI视野·今日CV 计算机视觉论文速览 第292期】Thu, 18 Jan 2024

AI视野今日CS.CV 计算机视觉论文速览 Thu, 18 Jan 2024 Totally 102 papers 👉上期速览✈更多精彩请移步主页 Daily Computer Vision Papers GARField: Group Anything with Radiance Fields Authors Chung Min Kim, Mingxuan Wu, Justin Kerr, Ken Goldberg, Matt…

CTFshow web(文件上传151-154)

web151 哈,都直接送嘴边了,前端检测领域的问题,那就改前端啊,作者都直接提示了! 第一种方法也是最好用的就是直接把前端内容的png改成php就好 这里教大家一个非常好用的技巧,可以极大节省你的时间&#xf…

C++,stl,函数对象,谓词,内建函数对象

目录 1.函数对象使用 2.谓词 1.一元谓词 2.二元谓词 3.内建函数对象 1.算术仿函数 2.关系仿函数 3.逻辑仿函数 1.函数对象使用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add { public:int operator()(int v1,int v2){return v1 v2;} };class print { p…

每日五道java面试题之java基础篇(八)

第一题.CopyOnWriteArrayList的底层原理是怎样的 ⾸先CopyOnWriteArrayList内部也是⽤过数组来实现的&#xff0c;在向CopyOnWriteArrayList添加元素时&#xff0c;会复制⼀个新的数组&#xff0c;写操作在新数组上进⾏&#xff0c;读操作在原数组上进⾏并且&#xff0c;写操作…

Java学习第十三节之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声明创建

数组的定义 数组声明创建 package array;public class ArrayDemo01 {//变量的类型 变量的名字 变量的值//数组类型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ums;//1.声明一个数组nums new int[10];//2.创建一个数组int[] nums2 new int[10];//声明和创建数组一块…

深度学习从入门到不想放弃-7

上一章的内容 深度学习从入门到不想放弃-6 (qq.com) 今天讲的也算基础(这个系列后来我一寻思,全是基础 ),但是可能要着重说下,今天讲前向计算和反向传播,在哪儿它都永远是核心,不管面对什么模型 前向计算: 有的叫也叫正向传播,正向计算的,有的直接把前向的方法梯度下…

js toFixed函数精度问题

在使用toFixed函数会出现精度缺失问题&#xff0c;如下图 在2.55与1.45保留1位小数时&#xff0c;正常情况下应该为2.6与1.5&#xff0c;而toFixed函数得出的是2.5与1.4。这和计算机中小数存储有关。 小数运算不精确其实与下面三方面有关&#xff1a; 1、存储 2、运算 3、显示…

控制台打印进度条

引言 进度条是用户界面中常见的组件&#xff0c;尤其是在执行长时间操作时。虽然在控制台应用程序中没有图形用户界面那样的视觉组件&#xff0c;但我们可以使用字符来模拟进度条&#xff0c;为用户提供任务执行的视觉反馈。 执行开始… 当前进度: 0% [ ] 当前进度: 1% [ ] 当…

电子元器件基础2---电容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xff0c;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xff0c;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xff0c;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

《区块链公链数据分析简易速速上手小册》第5章:高级数据分析技术(2024 最新版)

文章目录 5.1 跨链交易分析5.1.1 基础知识5.1.2 重点案例&#xff1a;分析以太坊到 BSC 的跨链交易理论步骤和工具准备Python 代码示例构思步骤1: 设置环境和获取合约信息步骤2: 分析以太坊上的锁定交易步骤3: 跟踪BSC上的铸币交易 结论 5.1.3 拓展案例 1&#xff1a;使用 Pyth…

QMainWindow

QMainWindow QMainWindow是一个为用户提供主窗口程序的类&#xff0c;包含一个菜单栏&#xff08;menu bar&#xff09;、多个工具栏(tool bars)、多个停靠部件(dock widgets)、一个状态栏(status bar)及一个中心部件(central widget)&#xff0c;是许多应用程序的基础&#x…

力扣 第 384 场周赛 解题报告 | 珂学家 | 贪心构造 + KMP板子

前言 整体评价 因为是新春过年&#xff0c;所以题目出的相对简单一些&#xff0c;T4和上周一样&#xff0c;是字符串匹配模板题。 T1. 修改矩阵 思路: 模拟 按要求模拟即可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modifiedMatrix(int[][] matrix) {int h matrix.length;int w m…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333)--- F - Bomb Game 2 --- 题解

F - Bomb Game 2&#xff1a; 题目大意&#xff1a; 思路解析&#xff1a; 这道题一读题面就知道他是个概率dp&#xff0c;假如有 i 个人我们要输出这i个人每个人最后能够留下的概率。 设状态dp[i][j] 表示当前有i个人&#xff0c;目标人物位于这i个人中的第j个位置。如果我们通…

【JavaEE Spring】Spring 原理

Spring 原理 1. Bean的作⽤域1.1 概念1.2 Bean的作⽤域 2. Bean的⽣命周期 1. Bean的作⽤域 1.1 概念 在Spring IoC&DI阶段, 我们学习了Spring是如何帮助我们管理对象的. 通过 Controller , Service , Repository , Component , Configuration ,Bean 来声明Bean对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