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算法(第10篇):叉堆“功夫熊猫”的速成之路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smart哥,前中兴通讯、美团架构师,现某互联网公司CTO

联系qq:184480602,加我进群,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对抗互联网寒冬

学习必须往深处挖,挖的越深,基础越扎实!

阶段1、深入多线程

阶段2、深入多线程设计模式

阶段3、深入juc源码解析


阶段4、深入jdk其余源码解析


阶段5、深入jvm源码解析

码哥源码部分

码哥讲源码-原理源码篇【2024年最新大厂关于线程池使用的场景题】

码哥讲源码【炸雷啦!炸雷啦!黄光头他终于跑路啦!】

码哥讲源码-【jvm课程前置知识及c/c++调试环境搭建】

​​​​​​码哥讲源码-原理源码篇【揭秘join方法的唤醒本质上决定于jvm的底层析构函数】

码哥源码-原理源码篇【Doug Lea为什么要将成员变量赋值给局部变量后再操作?】

码哥讲源码【你水不是你的错,但是你胡说八道就是你不对了!】

码哥讲源码【谁再说Spring不支持多线程事务,你给我抽他!】

终结B站没人能讲清楚红黑树的历史,不服等你来踢馆!

打脸系列【020-3小时讲解MESI协议和volatile之间的关系,那些将x86下的验证结果当作最终结果的水货们请闭嘴】

引言

上一篇文章《菜鸟也能“种”好二叉树!》提到:树是一种分层分类的数据结构,用途是查找和排序。而与查找和排序密切相关的就是求最值(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个与最值相关的数据结构——二叉堆。

尽管网上或者相关的算法书均有对二叉堆算法的介绍,但大部分只停留在how的阶段,并未对一些关键细节进行why的深究。比如:

  1. 为什么二叉堆的算法都使用数组作为数据结构,而不是链表?
  2. 为什么要引入二叉堆的调整算法来构造堆?相对于插入法构造堆,为什么更优?
  3. 为什么不论是调整法还是插入法来构造堆,都是自底向上进行遍历,而不是自顶向下?
  4. 采用调整法来构造堆,为什么时间复杂度是O(N)?

本文旨在填补这个空白,“授人鱼更授人以渔”,让你真正精通二叉堆,成为此领域的“功夫熊猫”!

二叉堆是个什么鬼

二叉堆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它实际上就是在完全二叉树的定义上增加了一条规则:

若每个节点都比它的两个子节点的值大,那么这个完全二叉树就是一个大顶堆;

若每个节点都比它的两个子节点的值小,那么这个完全二叉树就是一个小顶堆。

图1 大顶堆

图2 小顶堆

二叉堆有什么鬼用

根据上面大顶堆的定义,求一组元素的最大值,只要我们能把这组元素按照大顶堆的形式组织起来,那么根节点就是最大值所在的节点。

同理,求一组元素的最小值,只要按照小顶堆的形式组织起来,那么根节点就是最小值所在节点。

如何描述二叉堆

了解了堆有什么用之后,接下来就要讲如何来描述一个堆——换言之,堆的数据结构如何表达?

既然堆本质是完全二叉树,所以堆也可以像完全二叉树那样,用链表或者数组来表达。唯一的区别是:在用链表或者数组来表达时,要时刻保证当前节点的值比两子节点的值要大(或者小)。那么实操时,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先对所有的元素进行排序,然后按照顺序依次从根节点位置往下填。

且不谈这个方法要涉及到全排序,耗时耗空间,它最大的问题是:

你都排好序了,那么最值也就知道了,还跑回来构造个啥堆啊?

那么还有什么好方法呢?想想我们还有什么武器没有使用过?对了,还有在《再不会"降维打击"你就Out了!》一文中提到的“核武器”——递归没有使用呢!

递归构造二叉堆

为了简化起见,下面我们以大顶堆为例,小顶堆可以对称推导。

根据《再不会"降维打击"你就Out了!》一文中讲到的递归套路:

先分析规模因子:很明显规模因子就是元素个数

再分析状态转移函数:假设构造规模为n-1的堆的算法是f(n-1),那么构造规模为n的堆,就相当于在f(n-1)的堆上插入第n个节点。如果设插入算法是g,那么状态转移的表达式:
f(n)=g(f(n-1))

图3 递归构造二叉堆

接下来看看初始问题状态:显然就是只有一个元素的情况。

在看看边界问题状态:显然就是一个元素都没有的情况。

还是根据《神力加身!动态编程》中讲到的老套路,看看能否用动态规划来优化递归。

该问题的递归展开树如下:

这种简单结构应用自底向上的动态规划不要太爽:)

先用插入算法g()生成一个节点的堆、再叠加用一次g()生成两个节点的堆,以此类推,直到生成覆盖所有节点的堆。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递归构造堆的核心在于堆的插入算法。

链表 vs. 数组

既然要向已有堆插入新节点,那么首先要定位插入的位置。

最朴素的想法就是:从根节点开始,逐层依次比较各节点,精确找到插入的位置。

图4 插入新节点——广度遍历二叉堆

图5 插入新节点——广度遍历二叉堆

图6 插入新节点——广度遍历二叉堆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插入之后,原有节点的坑被新元素占了,它就只能去占子节点的坑了,这种“霸占”行为逐层传导下去,直到原叶子节点只能委屈求全再向下挪一层——“打不过你,我跑总可以了吧”。

看到这里似乎一切都很美好,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在图6的广度遍历中,如何从值为20的节点跳到值为3的节点?

如果整棵树是用链表形式来存储各节点的话:

由于值为3的节点不是值为20的节点的子节点,从值为20的节点根本无法直接得知值为3的节点的位置,除非回溯到值为9的节点,用值为9的节点的子节点链接才能抵达值为3的节点。根据在《史上最猛之递归屠龙奥义》一文中学到的知识,这个回溯需要用到堆栈。不仅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而且也耽误时间。

第二:如果只是逐一下挪,那么产生的新二叉树,可能都不是一棵完全二叉树了(如图5所示),也就不符合堆的定义。此时可能还需要进行水平调整。想想这个过程就很复杂。

那么往下挪会破坏完全二叉树的结构,是否可以向上挪呢?

图7 二叉堆的后插

如图7所示,如果将新节点插入到完全二叉树的“尾部”(值为13的节点),那么向上逐层比较、进行必要位置调换,就可以完美避开上述的第二个问题。

这个新方法的关键在于:

(1)识别出完全二叉树的“尾部”位置

(2)向上回溯的链接信息

对于第(2)点,采用双向链表就可以解决;但是对于第(1)点就比较麻烦。

除了上图这种一般情况外,还有下图这种满二叉树的情况。不同的情况,“尾部”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在靠近树的右边,有时在靠近树的左边。

图8 二叉堆的后插

因为没有现成的数据结构或者特征能标识“尾部”位置,需要开发相应算法来解决。这个算法我们留在下一篇文章详细来讲。

综上所述,用链表来描述堆不方便。

如果整棵树是用数组形式来存储各节点的话,看看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是否方便。

在图7所示的一般完全二叉树中,除开待插入的值为8的节点,节点总数为12。插入位置是值为13的节点位置。用数组存储时,值为13的节点是数组的第6号元素。6=12/2。

在图8所示的满二叉树中,除待插入的值为8的节点之外,节点总数为15。插入位置是值为1的节点位置。用数组存储时,值为1的节点是数组的第8号元素。8=15/2的值向上取整。

看出什么规律了吗?

无论是一般完全二叉树还是满二叉树,插入的位置都可以由数组元素总数唯一决定!

这个规律其实隐含在上一篇文章《菜鸟也能“种”好二叉树!》的推论5.2.1中:

数组第n号元素所代表的节点,它的左子节点是数组的第(2n+1)号元素,它的右子节点是数组的第2(n+1)号元素

用floor_round(a)表示对a向下取整的话,那么把上面推论反过来用就是:

数组第n号元素所代表的节点,它的父节点是数组的第floor_round(n/2)号元素。

当n可被2整除时,说明第n号元素所代表的节点是其父节点的左孩子;

当n不被2整除时,说明第n号元素所代表的节点是其父节点的右孩子。

这样,我们就完美地解决了问题(1)。

至于问题(2),对数组就更不是问题了——还记得《小白也能玩转数组和链表啦!》一文中的比喻吗?数组就是电梯,电梯既可以上也可以下!

堆的插入算法

看到这里,相信最大堆的插入算法已经一目了然了:

注意:为了方便地利用上述父子元素的序号关系,我们把数组的第一个下标空出来不放实际元素,只作为一个临时单元使用。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class BinaryHeap {
    private ArrayList arrayNodes;
   public BinaryHeap() {
this.arrayNodes=new ArrayList(1);
}

public void heapInsert(int newItem) {
int count=this.arrayNodes.size();
if(count<=1) {
this.arrayNodes.add(newItem);
return;
}
int i=count>>1;
this.arrayNodes.add(newItem);
int j=count;
do {
this.arrayNodes.set(0,this.arrayNodes.get(i));
if((int)(this.arrayNodes.get(0))>1;}
else {break;}}
while(i>0);
}
}

有了堆的插入算法,根据前面的分析,循环对节点调用heapInsert()就可以生成完整的堆。

堆的构造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显然,有多少个元素,就需要调用多少次heapInsert()。

heapInsert()本身的时间复杂度f与while循环执行的次数有关。很显然,最坏情况下,while循环的次数就是堆(完全二叉树)的高度H。

根据上一篇《菜鸟也能“种”好二叉树!》中讲到的二叉树的性质:

H=up_round(log(M+1))=O(logM),其中M是当前堆中的节点总数。

设最终堆的节点总数为N,则M从1变化到N。

设堆的构造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K,则根据《KO!大O——时间复杂度》一文的推论3.1有:

``` K=O(log1)+O(log2)+……+O(logN)=O(log1+log2+……+logN)=O(log1x2x……xN)=O(logN!)

还能更快吗?

整个算法的主体是heapInsert(),对它分析如下:

(1)每个新节点都要挨个与“尾部”到堆顶这条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做比较;

(2)每个节点必然和它子树中的所有节点进行过比较

图9 二叉堆节点插入算法分析

图10 二叉堆节点插入算法分析

图11 二叉堆节点插入算法分析

将节点A被比较的总次数记为C(A),则:

C(A)=A的子树节点总数M(A)(式2)  

显然假设最终二叉堆由n个节点构成,则总比较次数N为:

N=C(A1)+C(A2)+…+C(An)  
=M(A1)+M(A2)+…+M(An)(式3)  

显然这个过程是应该被优化的——如果每个节点不用和它子树中的所有节点进行比较,算法速度不就提升了吗?

那么如何减少这个比较次数呢?

上面算法是将节点一个一个地往数组里添加调整,那么如果把所有节点一次性全部扔进数组进行调整,是否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呢?

全部扔进数组后,相当于一次性创建了一个完全二叉树,现在开始对其进行调整。

调整动作涉及两方面:

(1)调整的方向

(2)要调整的节点

自顶向下调整 vs. 自底向上调整

调整方向到底采用自顶向下还是自底向上呢?

根据《神力加身!动态编程》一文所讲到的,为了利用动态规划,最好采用自底向上。

为了证明这个预判是正确的,我们作如下分析。

假设我们采用自顶向下的调整策略,那么会遭遇下图13~图15所示的“回溯”问题,而破坏递归下降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如果子树里有值非常大的节点,那么这个节点最终不仅仅是取代其父节点位置,它还要“篡位”祖父节点甚至曾祖父节点!

图13 二叉堆自顶向下调整分析

图14 二叉堆自顶向下调整分析

图15 二叉堆自顶向下调整分析

一旦发生上述的“回溯”,那么就会带来两方面问题:

(1)算法逻辑的复杂性增加;

(2)根据《史上最猛之递归屠龙奥义》一文所提到的,回溯就要用堆栈来防止“失忆”,这会增加存储的开销。

自顶向下的递归式调整算法如下:

public void heap_fixdown_recursive(int index, int[] arrayNodes) {
    if(arrayNodes == null) {
        return;
    }
    int count = arrayNodes.length - 1;
    if(index <= 0 || index > count) {
        return;
    }
    
    int left_index = index << 1;
    int right_index = left_index + 1;
    
    boolean left_valid = left_index <= count;
    boolean right_valid = right_index <= count;
    
    heap_fixdown_recursive(right_index, arrayNodes);
    
     if(right_valid) {
        heap_fixdown_recursive(left_index, arrayNodes);
    }
    
    int current = arrayNodes[index];
    int left = left_valid ? arrayNodes[left_index] : 0;
    int right = right_valid ? arrayNodes[right_index] : 0;
    int max = left_valid ? left : 0;
    if(right_valid && right > max) {
        max = right;
    }
    
    if(left_valid) {
        if(max > current) {
            if(max == left) {
                arrayNodes[left_index] = current;
                arrayNodes[index] = max;
                heap_fixdown_recursive(left_index, arrayNodes);
            } else if(right_valid) {
                arrayNodes[right_index] = current;
                arrayNodes[index] = max;
                heap_fixdown_recursive(right_index, arrayNodes);
            }
        }
    }
}

public void heapBuild_recursive(int[] list_nodes) {
    if(list_nodes == null) {
        return;
    }
    if(list_nodes.length <= 1) {
        return;
    }
    heap_fixdown_recursive(1, list_nodes);
}   

二叉堆调整算法

既然有了上述的递归算法,那么按照《史上最猛之递归屠龙奥义》一文介绍的“人肉消除递归”套路,可以轻松写出对应的非递归算法。

下面我们换个角度、“一题多解”,看看能不能直接用动态规划来推出非递归算法。

自底向上调整关键就是以下几点:

(1)自底向上,先将父节点的左右子树调整成堆;

(2)再来比较父节点与其孩子的值:如果当前父节点的值小于孩子的值,那么就交换两者的位置,将父节点下推。

先来分析一下自底向上调整的轨迹:

图16 二叉堆自底向上调整算法

图17 二叉堆自底向上调整算法

上图中紫色箭头表示向上调整的轨迹。可以看出:

(1)整个轨迹分为两个维度——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

垂直维度:方向向上。紫色箭头表示向上调整到父节点一层;

水平维度:方向向左。紫色箭头表示向左调整到相邻的兄弟节点。

(2)每一层水平方向的遍历距离=对应父子节点在数组中的下标之差。

(3)由于对当前节点下推之后,要能返回到之前的位置继续向上调整,所以需要记忆返回位置。这个已经老生常谈多次,用堆栈保留即可。其实从《史上最猛之递归屠龙奥义》一文中讲到的递归消除技巧也可以推导出来这个结论:

画出上面递归式二叉堆调整算法的递归展开树如下,递归实现体中有3个子递归调用:

图18 递归展开树

根据《史上最猛之递归屠龙奥义》一文中讲到的:为了区别子递归调用返回时的“微观地址”,需要增加标记保存到堆栈中。

由前一章节的结论:父节点在数组中的下标=子节点在数组中的下标/2。

根据上面的分析(1)和(2),可以得出如下的堆调整算法与优化后的堆构造算法:

public void heap_fixdown_nonrecursive(int[] arrayNodes) {
    if(arrayNodes == null) {
        return;
    }
    int count = arrayNodes.length;
    if(count <= 1) {
        return;
    }
    
    int index = count - 1;
    while(index > 1) {
        int layer_cursor = index >> 1;
        while(index > layer_cursor) {
            //swap father and child if the value of child is bigger
            int father_index = index >> 1;
            int left_index = father_index << 1;
            int right_index = left_index + 1;
            int push_down_start_index = -1;
            int max = arrayNodes[father_index];
            int father = max;
            int left = (left_index <= index) ? arrayNodes[left_index] : 0;
            if(left > max) {
                max = left;
            }
            int right = (right_index <= index) ? arrayNodes[right_index] : 0;
            if(right > max) {
                max = right;
            }
            
            if(max > father) {
                if(max == left) {
                    arrayNodes[left_index] = father;
                    arrayNodes[father_index] = max; 
                    push_down_start_index = left_index;
                } else {
                    arrayNodes[right_index] = father;
                    arrayNodes[father_index] = max; 
                    push_down_start_index = right_index;
                }
            }
            //Push down father node
            if(push_down_start_index != -1) {
                father_index = push_down_start_index;
                left_index = father_index << 1;
                right_index = left_index + 1;
            } else {
                break;
            } 
        }
        father_index = index >> 1;
        index -= 2;
    }
    index = layer_cursor;
}  

public void heapBuild_nonrecursive(int[] list_nodes) {
    if(list_nodes == null) {
        return;
    }
    if(list_nodes.length <= 1) {
        return;
    }
    heap_fixdown_nonrecursive(list_nodes);
}

通过堆调整算法来构造堆的时间复杂度

从上面的堆调整算法可以看出,在最坏情况下:

高度为h的每个节点k都被进行了如下操作:

  1. 左右孩子做了一次比较
  2. 该节点与孩子中最大的那个做了一次比较
  3. 交换父子节点位置
  4. 下推到叶子节点

其中第1步和第2步都是1个简单的比较语句,第3步涉及一次交换,第4步共需要做(H-h)次交换(设H是整个二叉堆的高度),所以对于节点k的时间开销为O(H-h)。

设高度h的节点数目为m,则:

``` h

高度h的所有节点的构建时间开销为

``` mxO(H-h)=O(m(H-h))(式5) ```

若设M=叶子节点总数,则M<=2^(H-1),整个二叉堆构建的时间复杂度K为:

``` K=O(2^(1-1)x(H-1))+O(2^(2-1)x(H-2))+...O(2^(h-1)x(H-h))+...+O(Mx(H-H))<=O(2^(1-1)x(H-1))+O(2^(2-1)x(H-2))+...O(2^(h-1)x(H-h))+...+O(2^(H-1)x(H-H))=O(2^(1-1)x(H-1)+2^(2-1)x(H-2)+...+2^(H-1)x(H-H))=O(H(2^0+2^1+...+2^(H-1))-(1x2^0+2x2^1+...+Hx2^(H-1)))(式6) ```

令s=2^0+2^1+…+2^(H-1),t=1×2^0+2×2^1+…+Hx2^(H-1),则上式简记为:

``` K<=O(Hxs-t)(式7) ```

s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其值:

``` s=2^H-1(式8) ```

t式右边可写成如下形式:

``` [1^2^0+1x2^1+1x2^2+...+1x2^(H-1)]+[1x2^1+1x2^2+...+1x2^(H-1)]+[1x2^2+...+1x2^(H-1)]+...+[1x2^(H-1)] ```

每个中括号里都是一个等比数列,其值分别是2^H-2^0,2^H-2^1,…,2^H-2^(H-1),所以:

``` t=(2^H-2^0)+(2^H-2^1)+...+(2^H-2^(H-1))=(2^H+2^H+...+2^H)-(2^0+2^1+...+2^(H-1)) ```

上式第一个括号里共有H个2^H,其值等于Hx2^H;

上式第二个括号里是一个等比数列,其值等于2^H-1。所以:

``` t=Hx2^H-(2^H-1)=1-2^H+Hx2^H(式9) ```

将式8、式9代入式7可得:

``` K<=O(sH-t)=O(Hx(2^H-1)-(1-2^H+Hx2^H)=O(2^H-H-1)(式10) ```

根据《菜鸟也能“种”好二叉树!》的5.1章节的结论:

``` H<=logN(N代表二叉堆的节点总数)(式11) ```

代入式10可得:

``` K<=O(2^logN-logN-1)=O(N-logN-1)=O(N)(式12) ```

这表示:通过堆调整算法来构造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仅仅与元素数目线性相关。

Top N问题

求最大值时,构造大顶堆,堆顶就是最大值;

求最小值时,构造小顶堆,堆顶就是最小值。

求次大(小)值时,可以将堆顶元素拿走,再把最后一个元素换到堆顶,从堆顶进行调整,调整结束后的堆顶就是次大(小)值。

依次类推,可以求出Top N元素。

One More Thing

笔者原创连载《算法素颜》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打消一些朋友对算法高深莫测的印象,还原算法的本质。“素颜”一词源自日语,意为“本质、真面目”。

现在很多朋友学习算法的动机在于求职应聘找高薪,为了追求短时间的速成,大量地刷题。其实这并不是真正提高算法素养的正道。

这种方式相当于将自己退化成机器,采用机器学习的强化学习算法——利用海量的刷题来“喂数据”。但是人相对于机器,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少量样本、进行深度思考,直接发现本质的规律,进而举一反三、扩大应该用边界,效率高下之分立竿见影。

后面笔者会写一篇文章,详细来讲讲学习算法的“正确姿势”。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36481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Elasticsearch:集群故障排除和优化综合指南

Elasticsearch 是一个强大的搜索和分析引擎&#xff0c;是许多数据驱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核心。 它实时处理、分析和存储大量数据的能力使其成为当今快节奏的数字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xff0c;与任何复杂的系统一样&#xff0c;Elasticsearch 可能会遇到影响其性能和…

【ACL 2023】Enhancing Document-level EAE with Contextual Clues and Role Relevance

【ACL 2023】Enhancing Document-level Event Argument Extraction with Contextual Clues and Role Relevance 论文&#xff1a;https://aclanthology.org/2023.findings-acl.817/ 代码&#xff1a;https://github.com/LWL-cpu/SCPRG-master Abstract 与句子级推理相比&…

linux中的静态库和共享库

库&#xff1a;库是二进制文件&#xff0c;是源代码文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xff0c;是加了密的源代码&#xff1b;是一些功能相近或者相似函数的集合体 库的使用&#xff1a; 头文件--包含了库函数的声明 库文件--包含了库函数的代码实现 注意&#xff1a;库不能单独使用…

应用智能家居领域中的低功耗蓝牙模块

智能家居&#xff08;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xff09;是以住宅为平台&#xff0c;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xff0c;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xff0c;提升家居安…

某零售公司竞聘上岗项目成功案例纪实

——建立科学选人标准、评价方法&#xff0c;实现人岗匹配 【客户行业】零售业&#xff1b;销售行业 【问题类型】竞聘上岗 【客户背景】 半月&#xff08;化名&#xff09;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xff0c;以母婴零售为基础&#xff0c;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xff0c;…

Stable diffusion使用和操作流程

Stable Diffusion是一个文本到图像的潜在扩散模型,由CompVis、Stability AI和LAION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创建。它使用来自LAION-5B数据库子集的512x512图像进行训练。使用这个模型,可以生成包括人脸在内的任何图像,因为有开源的预训练模型,所以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它…

第1章 简单使用 Linux

第1章 简单使用 Linux 1.1 Linux 的组成 1.2 远程连接 首先以 root 用户登录到 Linux 系统&#xff0c;然后在 Terminal 终端上输入 ip add 命令&#xff0c;来查看 IP 地址。 上图中的 192.168.72.128 就是 IP 地址。 然后打开 XShell 远程连接工具。 然后在命令提示符下输…

C++ Webserver从零开始:基础知识(七)——多进程编程

前言 在学习操作系统时&#xff0c;我们知道现代计算机往往都是多进程多线程的&#xff0c;多进程和多线程技术能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xff0c;因此在web服务器的设计中&#xff0c;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多进程多线程技术。 这一章将简要讲解web服务器中的多进程编程&#x…

养猫家庭必备猫用空气净化器哪款牌子好?宠物空气净化器值得推荐的品牌

养宠家庭的朋友们都知道&#xff0c;猫咪的浮毛无处不在&#xff0c;每天都会在空气中飘荡。无论是沙发、地板还是衣服&#xff0c;都成了浮毛的重灾区。这些浮毛不仅难以清理&#xff0c;而且对于呼吸道敏感的人来说&#xff0c;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为了除去猫毛&#xff0c;…

Zoho Mail 2023: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断进化的企业级邮箱解决方案

当我们告别又一个非凡的一年时&#xff0c;我们想回顾一下Zoho Mail如何融合传统与创新。我们迎来了成立15周年&#xff0c;这是一个由客户、合作伙伴和我们的敬业团队共同庆祝的里程碑。与我们一起回顾这段旅程&#xff0c;探索定义Zoho Mail历史篇章的敏捷性、精确性和创新性…

2024美赛预测算法 | 回归预测 | Matlab基于WOA-LSSVM鲸鱼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

2024美赛预测算法 | 回归预测 | Matlab基于WOA-LSSVM鲸鱼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 目录 2024美赛预测算法 | 回归预测 | Matlab基于WOA-LSSVM鲸鱼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预测效果基本介绍程序设计参考资料 预测效果…

vit细粒度图像分类(八)SIM-Trans学习笔记

1.摘要 细粒度视觉分类(FGVC)旨在从相似的从属类别中识别物体&#xff0c;这对人类准确的自动识别需求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大多数FGVC方法侧重于判别区域挖掘的注意机制研究&#xff0c;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组成的整体对象结构&#xff0c;而这些对模型的判别信…

防御保护---防火墙双机热备直路部署(上下三层接口)

防御保护---防火墙双机热备直路部署&#xff08;上下三层接口&#xff09; 一、根据网段划分配置IP地址和安全区域二、配置动态路由OSPF三、配置双机热备四、测试&#xff1a;4.1 测试一&#xff1a;查看状态和路由器路由表&#xff08;双机热备&#xff09;前后对比4.2 测试二…

2024年美赛数学建模B题思路分析 - 搜索潜水器

# 1 赛题 问题B&#xff1a;搜索潜水器 总部位于希腊的小型海上巡航潜艇&#xff08;MCMS&#xff09;公司&#xff0c;制造能够将人类运送到海洋最深处的潜水器。潜水器被移动到该位置&#xff0c;并不受主船的束缚。MCMS现在希望用他们的潜水器带游客在爱奥尼亚海底探险&…

2024年美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CEF题思路解析+代码+论文

下文包含&#xff1a;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xff08;美赛&#xff09;A- F题思路解析、选题建议、代码可视化及如何准备数学建模竞赛&#xff08;2号发&#xff09; 将会第一时间发布选题建议、所有题目的思路解析、相关代码、参考文献、参考论文等多项资料&#x…

配网故障预警定位装置_故障预警_故障定位_深圳恒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xff0c;电力需求不断增长&#xff0c;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xff0c;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设备故障、线路跳闸等问题时有发生&#xff0c;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隐患。为了解决…

前后端分离,RSA加密传输方案

1.原理 RSA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生成密钥对&#xff0c;用公钥加密&#xff0c;用私钥解密。对于前后端分离的项目&#xff0c;让前端获取到公钥对敏感数据加密&#xff0c;发送到后端&#xff0c;后端用私钥对加密后的数据进行解密即可。 2.实现 RSA工具类&#xff1…

ffmpeg合成mp3音频,解决音频属性不一致问题

1. 需求&#xff0c;amr转成mp3&#xff0c;再将此mp3和其他mp3合成 2. 问题&#xff1a;拼接后的第一段音频可以播放&#xff0c;第二段自动跳过&#xff0c;无法播放。 3. 解决&#xff1a; 3.1 查看各文件属性 # 查看amr转为mp3文件的属性&#xff1a;ffprobe 文件名&am…

网络空间测绘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上)

近年来&#xff0c;网络空间测绘已经跻身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地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前沿领域。 该领域聚焦于构建网络空间信息的“全息地图”&#xff0c;致力于建立面向全球网络的实时观测、准确采样、映射和预测的强大基础设施。 通过采用网络探测、数据采集、信…

少儿编程 中国电子学会图形化编程2022年6月等级考试Scratch三级真题解析(选择题、判断题)

1.点击绿旗&#xff0c;舞台上的角色会说出&#xff1f; A&#xff1a;2022年5月1日 B&#xff1a;1日5月2022年 C&#xff1a;2022年05月01日 D&#xff1a;05月01日2022年 2.观察规律&#xff0c;请问橙色方块应填写的数字是&#xff1f; A&#xff1a;4 B&#xff1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