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用常规函数时,我们会在它的汇编代码中看到call指令。
如果我们继续调试,如果我们继续调试,会发现执行call会跳转到其他地方,之后会再调用一堆其他的指令,在我的测试(vs2022)下:
//int add(int x, int y)
//{
// return x + y;
//}
int ret=add(1, 1); //29行汇编指令
int tmp = 1 + 1; // 1行汇编指令
差了整整29倍!这实在是不妥啊!
对于一些函数,比如判断结构体大小,交换结构体值之类没有调用其他函数;函数本身是十分简短的并且不是很常用的。如果能在调用他们时不执行call命令而直接使用函数本体,即可提高代码运行效率,内联函数便是启这个作用。
只需在函数名前加上inline即可。(编译器可以拒绝内联的要求)
//对比实验
int add(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inline int Add(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int main()
{
int ret1=add(1, 1);
int ret2 = 1 + 1;
int ret3=Add(1, 1);
return 0;
}
可以看出,内联函数已经由原来的29行汇编代码变为了3行汇编代码,运行效率会高很多。不过毕竟有创建变量和销毁变量的操作,运行效率会略低于直接调用。
使用内联函数本质上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操作,因为非内联函数每次调用时只需要call一个地址即可,而理论上内联函数会把所有的汇编代码都移过来,汇编再转成二进制文件,如果函数代码量很大,最终的可执行程序也会很大(有没有想到一些动不动更新几个G的神仙游戏)
需要注意:编译器为了优化程序性能,会对内联函数进行检测,如果代码较为复杂,将拒绝内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