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二进制部署k8s集群(中)搭建node节点

连接上文

在上文已经成功部署了etcd分布式数据库、master01节点,

本文将承接上文的内容,继续部署Kubernetes集群中的 worker node 节点和 CNI 网络插件

 1.  部署 Worker Node 组件

 1.1 work node 组件部署前需了解的节点注册机制


kubelet 采用 TLS Bootstrapping 机制,自动完成到 kube-apiserver 的注册,在 node 节点量较大或者后期自动扩容时非常有用。  

Master apiserver 启用 TLS 认证后,node 节点 kubelet 组件想要加入集群,必须使用CA签发的有效证书才能与 apiserver 通信,当 node 节点很多时,签署证书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因此 Kubernetes 引入了 TLS bootstraping 机制来自动颁发客户端证书,kubelet 会以一个低权限用户自动向 apiserver 申请证书,kubelet 的证书由 apiserver 动态签署。

 ​  kubelet 首次启动通过加载 bootstrap.kubeconfig 中的用户 Token 和 apiserver CA 证书发起首次 CSR 请求,这个 Token 被预先内置在 apiserver 节点的 token.csv 中,其身份为 kubelet-bootstrap 用户和 system:kubelet-bootstrap 用户组;想要首次 CSR 请求能成功(即不会被 apiserver 401 拒绝),则需要先创建一个 ClusterRoleBinding,将 kubelet-bootstrap 用户和 system:node-bootstrapper 内置 ClusterRole 绑定(通过 kubectl get clusterroles 可查询),使其能够发起 CSR 认证请求。
 

TLS bootstrapping 时的证书实际是由 kube-controller-manager 组件来签署的,也就是说证书有效期是 kube-controller-manager 组件控制的;kube-controller-manager 组件提供了一个 --experimental-cluster-signing-duration 参数来设置签署的证书有效时间;默认为 8760h0m0s,将其改为 87600h0m0s,即 10 年后再进行 TLS bootstrapping 签署证书即可。  ​

 也就是说 kubelet 首次访问 API Server 时,是使用 token 做认证,通过后,Controller Manager 会为 kubelet 生成一个证书,以后的访问都是用证书做认证了。
 

 1.2 Worker Node 组件部署步骤

//在所有 node 节点上操作
#创建kubernetes工作目录
mkdir -p /opt/kubernetes/{bin,cfg,ssl,logs}
 
#上传 node.zip 到 /opt 目录中,解压 node.zip 压缩包,获得kubelet.sh、proxy.sh
cd /opt/
unzip node.zip
chmod +x kubelet.sh proxy.sh
 

//在 master01 节点上操作
#把 kubelet、kube-proxy 拷贝到 node 节点
cd /opt/k8s/kubernetes/server/bin
scp kubelet kube-proxy root@192.168.50.21:/opt/kubernetes/bin/
scp kubelet kube-proxy root@192.168.50.22:/opt/kubernetes/bin/
 
#上传 kubeconfig.sh 文件到 /opt/k8s/kubeconfig 目录中,生成 kubeconfig 的配置文件
mkdir /opt/k8s/kubeconfig
 
cd /opt/k8s/kubeconfig
chmod +x kubeconfig.sh
./kubeconfig.sh 192.168.50.20 /opt/k8s/k8s-cert/
 
scp bootstrap.kubeconfig kube-proxy.kubeconfig root@192.168.50.21:/opt/kubernetes/cfg/
scp bootstrap.kubeconfig kube-proxy.kubeconfig root@192.168.50.22:/opt/kubernetes/cfg/
 
#RBAC授权,使用户 kubelet-bootstrap 能够有权限发起 CSR 请求
kubectl create clusterrolebinding kubelet-bootstrap --clusterrole=system:node-bootstrapper --user=kubelet-bootstrap
 

//在 node01 节点上操作
#启动 kubelet 服务
cd /opt/
./kubelet.sh 192.168.50.21
ps aux | grep kubelet
 
//在 master01 节点上操作,通过 CSR 请求
#检查到 node01 节点的 kubelet 发起的 CSR 请求,Pending 表示等待集群给该节点签发证书
kubectl get csr
 
#通过 CSR 请求
kubectl certificate approve (上面选项中REQUESTOR的值  )
 
#Approved,Issued 表示已授权 CSR 请求并签发证书
kubectl get csr
 
 
#查看节点,由于网络插件还没有部署,节点会没有准备就绪 NotReady
kubectl get node
 
 
//在 node01 节点上操作
#加载 ip_vs 模块
for i in $(ls /usr/lib/modules/$(uname -r)/kernel/net/netfilter/ipvs|grep -o "^[^.]*");do echo $i; /sbin/modinfo -F filename $i >/dev/null 2>&1 && /sbin/modprobe $i;done
 
#启动proxy服务
cd /opt/
./proxy.sh 192.168.50.21
ps aux | grep kube-proxy
 

注意:这里的notready是因为node节点上的网络插件还没有部署好,所以会这样显示,

接下来会重点介绍k8s的网络插件,再继续部署 

node02节点同样的操作

 2. k8s的CNI网络插件模式

2.1 k8s的三种网络模式 

K8S 中 Pod 网络通信:


(1)Pod 内容器与容器之间的通信


在同一个 Pod 内的容器(Pod 内的容器是不会跨宿主机的)共享同一个网络命令空间,相当于它们在同一台机器上一样,可以用 localhost 地址访问彼此的端口。

(2)同一个 Node 内 Pod 之间的通信


每个 Pod 都有一个真实的全局 IP 地址,同一个 Node 内的不同 Pod 之间可以直接采用对方 Pod 的 IP 地址进行通信,Pod1 与 Pod2 都是通过 Veth 连接到同一个 docker0 网桥,网段相同,所以它们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3)不同 Node 上 Pod 之间的通信


Pod 地址与 docker0 在同一网段,docker0 网段与宿主机网卡是两个不同的网段,且不同 Node 之间的通信只能通过宿主机的物理网卡进行。

要想实现不同 Node 上 Pod 之间的通信,就必须想办法通过主机的物理网卡 IP 地址进行寻址和通信。因此要满足两个条件:Pod 的 IP 不能冲突;将 Pod 的 IP 和所在的 Node 的 IP 关联起来,通过这个关联让不同 Node 上 Pod 之间直接通过内网 IP 地址通信。

Overlay Network:

叠加网络,在二层或者三层基础网络上叠加的一种虚拟网络技术模式,该网络中的主机通过虚拟链路隧道连接起来(类似于VPN)。

VXLAN:

将源数据包封装到UDP中,并使用基础网络的IP/MAC作为外层报文头进行封装,然后在以太网上传输,到达目的地后由隧道端点解封装并将数据发送给目标地址。
 

2.2  Flannel 插件

Flannel 的功能是让集群中的不同节点主机创建的 Docker 容器都具有全集群唯一的虚拟 IP 地址。

Flannel 是 Overlay 网络的一种,也是将 TCP 源数据包封装在另一种网络包里面进行路由转发和通信,目前支持 udp、vxlan、 host-GW 3种数据转发方式。

UDP(默认方式,基于应用转发,配置简单,性能最差)
VXLAN(基于内核转发)
Host-gw(性能最好、配置麻烦)

 

(1)Flannel UDP 模式(端口8285) 


udp模式的工作原理:(基于应用进行转发,Flannel提供路由表,Flannel封装、解封装)

数据从 node01 上 Pod 的源容器中发出后,经由所在主机的 docker0 虚拟网卡转发到 flannel0 虚拟网卡,flanneld 服务监听在 flannel0 虚拟网卡的另外一端。

Flannel 通过 Etcd 服务维护了一张节点间的路由表。源主机 node01 的 flanneld 服务将原本的数据内容封装到 UDP 中后根据自己的路由表通过物理网卡投递给目的节点 node02 的 flanneld 服务,数据到达以后被解包,然后直接进入目的节点的 flannel0 虚拟网卡,之后被转发到目的主机的 docker0 虚拟网卡,最后就像本机容器通信一样由 docker0 转发到目标容器。

ETCD 之 Flannel 提供说明:

  • 存储管理Flannel可分配的IP地址段资源
  • 监控 ETCD 中每个 Pod 的实际地址,并在内存中建立维护 Pod 节点路由表

(2) vxlan 模式(端口4789)


vxlan 是一种overlay(虚拟隧道通信)技术,通过三层网络搭建虚拟的二层网络,跟 udp 模式具体实现不太一样:

1)udp模式是在用户态实现的,数据会先经过tun网卡,到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再做隧道封装,再进一次内核协议栈,而vxlan是在内核当中实现的,只经过一次协议栈,在协议栈内就把vxlan包组装好。

2)udp模式的tun网卡是三层转发,使用tun是在物理网络之上构建三层网络,属于ip in udp,vxlan模式是二层实现, overlay是二层帧,属于mac in udp。

3)vxlan由于采用mac in udp的方式,所以实现起来会涉及mac地址学习,arp广播等二层知识,udp模式主要关注路由
 

Flannel VXLAN模式跨主机的工作原理:(Flannel提供路由表,由内核封装、解封装)

1、数据帧从主机A上Pod的源容器中发出后,经由所在主机的docker0/cni0 网络接口转发到flannel.1 接口

2、flannel.1 收到数据帧后添加VXLAN 头部,封装在UDP报文中

3、主机A通过物理网卡发送封包到主机B的物理网卡中

4、主机B的物理网卡再通过VXLAN 默认端口8472转发到flannel.1 接口进行解封装

(官方给出的预设接口为4789,而实际运用的其实为8472端口)

5、解封装以后,内核将数据帧发送到Cni0, 最后由Cni0 发送到桥接到此接口的容器B中。
 

3) UDP和VXLAN的区别 


由于UDP模式是在用户态做转发(即基于应用进行转发,由应用程序进行封装和解封装),会多一次报文隧道封装,因此性能上会比在内核态做转发的VXLAN模式差。

UDP和VXLAN的区别:

UDP基于应用程序进行转发,由应用程序进行封装和解封装;VXLAN由内核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内核效率比应用程序要高,所以VXLAN比UDP要快。
UDP是数据包,VXLAN是数据帧。
UDP的网卡Flannel0,VXLAN的网卡Flannel.1。

 

(4)知识延申:vlan和vxlan的区别 


1)vxlan支持更多的二层网络

vlan使用12位bit表示vlan ID,因此最多支持2^12=4096个vlan(可用数量为4094)

vxlan使用的ID使用24位bit,最多可以支持2^24个

2)vxlan对已有的网络路径利用效率更高

vlan使用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避免环路,会将一半的网络路径阻塞。

vxlan的数据包封装成UDP通过网络层传输,可以使用所有的网络路径。

3)vxlan可以防止物理交换机Mac表耗尽

vlan需要在交换机的Mac表中记录Mac物理地址。

vxlan采用隧道机制,Mac物理地址不需记录在交换机。

4)VXLA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逻辑网络拓扑和物理网络拓扑的解耦

VXLAN技术通过隧道技术在物理的三层网络中虚拟二层网络,处于VXL AN网络的终端无法察觉到VXL AN的通信过程,这样也就使得逻辑网络拓扑和物理网络拓扑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解耦,网络拓扑的配置对于物理设备的配置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配置更灵活更方便。

5)VXLAN技术还具有多租户支持的特性

VLAN技术仅仅解决了二层网络广播域分割的问题,而VXL AN技术还具有多租户支持的特性,通过VXLAN分割,各个租户可以独立组网、通信,地址分配方面和多个租户之间地址冲突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2.3  Calico 插件

(1) k8s组网方案对比 

1)flannel 方案:

需要在每个节点_上把发向容器的数据包进行封装后,再用隧道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到运行着目标Pod的node节点上。目标node节点再负责去掉封装,将去除封装的数据包发送到目标Pod上。数据通信性能则大受影响。

2)calico方案:

Calico不使用隧道或NAT来实现转发,而是把Host当作Internet中的路由器,使用BGP同步路由,并使用iptables来做安全访问策略,完成跨Host转发来。

采用直接路由的方式,这种方式性能损耗最低,不需要修改报文数据,但是如果网络比较复杂场景下,路由表会很复杂,对运维同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Calico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基于三层路由表进行转发,不需要封装和解封装。

Calico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 Calico CNI插件:主要负责与kubernetes对接,供kubelet 调用使用。
  • Felix:负责维护宿主机上的路由规则、FIB转发信息库等。
  • BIRD:负责分发路由规则,类似路由器。
  • Confd:配置管理组件。

Calico工作原理:

1 Calico是通过路由表来维护每个pod的通信。
2 Calico 的CNI插件会为每个容器设置一个 veth pair设备,然后把另一端接入到宿主机网络空间,由于没有网桥,CNI插件还需要在宿主机上为每个容器的veth pair设备配置一条路由规则,用于接收传入的IP包。
3 有了这样的veth pair设备以后,容器发出的IP包就会通过veth pair设备到达宿主机,然后宿主机根据路由规则的下一跳地址,发送给正确的网关,然后到达目标宿主机,再到达目标容器
4 这些路由规则都是Felix 维护配置的,而路由信息则是Calico BIRD 组件基于BGP(动态路由协议,可以选路)分发而来。
5 calico实际上是将集群里所有的节点都当做边界路由器来处理,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全互联的网络,彼此之间通过BGP交换路由,这些节点我们叫做BGP Peer。

 

2.4  flannel和calico对比 

flannel
配置方便,功能简单,是基于overlay叠加网络实现的(在原有数据包中再封装一层),由于要进行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对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不具备网络策略配置能力。
三种模式:UDP、 VXLAN、HOST-GW
默认网段是:10.244.0.0/16


calico
功能强大,基于路由表进行转发,没有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对性能影响较小,具有网络策略配置能力,但是路由表维护起来较为复杂。
模式:BGP、IPIP
默认网段192 .168.0.0/16


目前比较常用的CNI网络组件是flannel和calico,flannel的功能比较简单,不具备复杂的网络策略配置能力,calico是比较出色的网络管理插件,但具备复杂网络配置能力的同时,往往意味着本身的配置比较复杂,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小而简单的集群使用flannel,考虑到日后扩容,未来网络可能需要加入更多设备,配置更多网络策略,则使用calico更好。

(flannel在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中,会有性能损耗。calico没有封装解封装过程,没有性能损耗)
 

3. 部署网络组件

 3.1 部署 flannel

//在node1节点上操作
#上传 cni-plugins-linux-amd64-v0.8.6.tgz 和 flannel.tar 到 /opt 目录中
cd /opt/
docker load -i flannel.tar
 
mkdir /opt/cni/bin -p
tar zxvf cni-plugins-linux-amd64-v0.8.6.tgz -C /opt/cni/bin
 
//在node2节点上操作
#上传 cni-plugins-linux-amd64-v0.8.6.tgz 和 flannel.tar 到 /opt 目录中
cd /opt/
docker load -i flannel.tar
 
mkdir /opt/cni/bin -p
tar zxvf cni-plugins-linux-amd64-v0.8.6.tgz -C /opt/cni/bin
 
 
//在 master01 节点上操作
#上传 kube-flannel.yml 文件到 /opt/k8s 目录中,部署 CNI 网络
cd /opt/k8s
kubectl apply -f kube-flannel.yml 
 
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kubectl get nodes

 

3.2   部署 Calico 

  该网络插件和flannel插件  选择其一部署即可(由于yaml文件过于复杂,本次就不再展示)


//在 master01 节点上操作
#上传 calico.yaml 文件到 /opt/k8s 目录中,部署 CNI 网络
cd /opt/k8s
vim calico.yaml
#修改里面定义Pod网络(CALICO_IPV4POOL_CIDR),与前面kube-controller-manager配置文件指定的cluster-cidr网段一样
    - name: CALICO_IPV4POOL_CIDR       #3878行
      value: "192.168.0.0/16"                      #3879行     10.244.0.0/16
  
kubectl apply -f calico.yaml

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calico-kube-controllers-659bd7879c-4h8vk   1/1     Running   0          58s
calico-node-nsm6b                          1/1     Running   0          58s
calico-node-tdt8v                          1/1     Running   0          58s

#等 Calico Pod 都 Running,节点也会准备就绪
kubectl get nodes

 4.部署 CoreDNS

 CoreDNS:可以为集群中的 service 资源创建一个域名与 IP 的对应关系解析。

service发现是k8s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其基本功能为:在集群内通过服务名对服务进行访问,即需要完成从服务名到ClusterIP的解析。

k8s主要有两种service发现机制:环境变量和DNS。没有DNS服务的时候,k8s会采用环境变量的形式,但一旦有多个service,环境变量会变复杂,为解决该问题,我们使用DNS服务。
 

//在所有 node 节点上操作
#上传 coredns.tar 到 /opt 目录中
cd /opt
docker load -i coredns.tar
 
 

 

//在 master01 节点上操作
#上传 coredns.yaml 文件到 /opt/k8s 目录中,部署 CoreDNS 
cd /opt/k8s
kubectl apply -f coredns.yaml
 
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DNS 解析测试
kubectl run -it --rm dns-test --image=busybox:1.28.4 sh
 
/ # nslookup kubernetes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3227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设计模式-05.01-行为型-观察者模板

观察者模式【常用】 我们常把 23 种经典的设计模式分为三类:创建型、结构型、行为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创建型和结构型,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行为型设计模式。我们知道,创建型设计模式主要解决“对象的创建”问题,…

JavaWeb之tomcarHTTP

1 DOM4j Xml解析 1.1 JAXP  JDK内置,不需要导入第三方jar包,简单工具优先选择。  支持两种解析方式:DOM、SAX 1.1.1 JAXP—DOM 加载xml 生成一个DOM树。获得整个文档的描述对象Document 解析 api 获得工厂 DocumentBuilderFactory –》 …

Android adb shell命令捕获systemtrace

Android adb shell命令捕获systemtrace (1)抓取trace文件: adb shell perfetto -o /data/misc/perfetto-traces/trace_file.perfetto-trace -t 20s sched freq idle am wm gfx view binder_driver hal dalvik camera input res memory -t 时长,20s&a…

通过使用Mybatis插件来实现数据的分页功能

目录 背景一、SpringBoot的后端1、手动拼接SQL来实现2、使用Mybatis插件来实现 二、Vue-cli的前端:请求响应跟踪 三、在使用Mybatis插件进行多表查询(表数大于2)出现的问题1. SQL解决2.后端查询方式改变成嵌套查询 四、 分页总结 背景 分页: 如果一次性的查询全部数据, 响应时…

高级数据结构——平衡二叉树(AVL树)

目录 1. 底层结构 2. AVL数的概念 3. AVL树节点的定义 4. 基本框架 5. AVL树的插入 6. AVL树的旋转 6.1 左单旋 6.2 右单旋 6.3 左右双旋 6.4 右左双旋 7. AVL树的验证 8. AVL树的查找 9. AVL树的删除 10. AVL树的性能 11. 总代码 11.1 AVLTree 11.2 Test.c…

SuperMap GIS基础产品移动GIS FAQ集锦(3)

SuperMap GIS基础产品移动GIS FAQ集锦(3) 【iMobile】网络分析中设置权值字段,如何添加多个权值字段? 【解决办法】通过权值字段集合类(WeightFieldInfos)设置,该类是权值字段信息对象&#x…

【AI】Stable-Diffusion-WebUI使用指南

注:csdn对图片有审核,审核还很奇葩,线稿都能违规,为保证完整的阅读体验建议移步至个人博客阅读 最近AI绘画实现了真人照片级绘画水准,导致AI绘画大火,公司也让我研究研究,借此机会正好了解一下…

django旅游推荐系统-计算机毕设 附源码82884

django旅游推荐系统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能够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也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增加。大量未经过滤的信息在展示给用户的同时,也淹没了用户真正感兴趣的信…

配置NIS服务器及客户端

在服务端安装所需软件包 设置主机名和NIS域名 编辑 NIS服务器主配置文件 最下面编辑访问控制 建立测试用户 配置NFS,否则客户端切换用户时,用户没有家目录 安装NFS所需软件包 Nfs-utils 给两个共享目录权限,编辑NFS配制文件 共享两个目录 重…

【从零开始学习C++ | 第二十一篇】C++新增特性 (上)

目录 前言: 委托构造函数: 类内初始化: 空指针: 枚举类: 总结: 前言: C的学习难度大,内容繁多。因此我们要及时掌握C的各种特性,因此我们更新本篇文章,向…

【数据管理架构】什么是 OLTP?

OLTP(在线事务处理)支持在 ATM 和在线银行、收银机和电子商务以及我们每天与之交互的许多其他服务背后进行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 什么是 OLTP? OLTP 或在线事务处理允许大量人员(通常通过 Internet)实时执行大量数据…

【SpringCloud-5】gateway网关

网关是干啥用的就不用再说了。 sringcloud中的网关,第一代是zuul,但是性能比较差(1.x是阻塞式的,2.x是基于Netty的),然后有了第二代GateWay,基于Reactor模型 异步非阻塞。 springcloud网关就是一…

C++智能指针

RAII 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是一种利用对象生命周期来控制程序资源的技术 不需要显示的释放资源对象的资源在其生命周期类保持有效 通常控制的资源:动态申请的内存、文件描述符、互斥量、网络连接等 在对象构造时…

多线程/std::thread线程退出方式详解

文章目录 概述不 join 也不 detach执行了detach并不能万事大吉建议使用 join 函数 概述 这里默认你已经了解 std::thread 类的基本使用,和WinAPI多线程编程中 “如何优雅的退出线程” 等相关知识。阅读该文前,建议先看看《多线程 /C 11 std::thread 类深…

python、pyqt5实现人脸检测、性别和年龄预测

摘要:这篇博文介绍基于opencv:DNN模块自带的残差网络的人脸、性别、年龄识别系统,系统程序由OpenCv, PyQt5的库实现。如图系统可通过摄像头获取实时画面并识别其中的人脸表情,也可以通过读取图片识别,本文提供完整的程…

【IIS建站教程】windows本地搭建web服务,内网穿透发布公网访问

✨个人主页:bit me👇 目 录 🐾1.前言💐2.Windows网页设置🌸2.1 Windows IIS功能设置🌷2.2 IIS网页访问测试 🍀3. Cpolar内网穿透🌹3.1 下载安装Cpolar🌻3.2 Cpolar云端设…

【Leetcode60天带刷】day36——56. 合并区间,738.单调递增的数字

​ 题目: 56. 合并区间 以数组 intervals 表示若干个区间的集合,其中单个区间为 intervals[i] [starti, endi] 。请你合并所有重叠的区间,并返回 一个不重叠的区间数组,该数组需恰好覆盖输入中的所有区间 。 示例 1:…

菜鸡shader:L4三色环境光原理妙用并在ue4中实现

三色环境光的拓展运用 我的上一篇博客写了关于三色环境光的原理,这次就来简单拓展一下。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取法线向量的第二个分量,因为它控制方法是指向xz平面的上或者下。 所以这次要用这个原来来单独摘出上层环境光,乘上菲涅尔&a…

ASP.NET Core Web API之Token验证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外提供接口以便客户获取数据,由于数据属于私密信息,并不能随意供其他人访问,所以就需要验证客户身份。那么如何才能验证客户的身份呢?今天以一个简单的小例子,简述ASP.NET Core…

交叉熵、Focal Loss以及其Pytorch实现

交叉熵、Focal Loss以及其Pytorch实现 本文参考链接:https://towardsdatascience.com/focal-loss-a-better-alternative-for-cross-entropy-1d073d92d075 文章目录 交叉熵、Focal Loss以及其Pytorch实现一、交叉熵二、Focal loss三、Pytorch1.[交叉熵](https://py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