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0. 前言
- 1. 以太网的帧格式
- 2. 再谈局域网原理
- 3. 汇总整体通信流程,补全细节
- 3-1 理解MAC地址和IP地址
- 3-2 MTU
- 1. 认识MTU
- 2. MTU对IP协议的影响
- 3. MTU对UDP协议的影响
- 4. MTU对于TCP协议的影响
- 3-3 ARP协议
- 1. 基本概念
- 2. ARP协议的作用
- 3. ARP数据报的格式
- 4. 简述arp协议的工作过程
0. 前言
上一篇我们了解了网络层;我们知道了网络层确定了数据报传送的逻辑路线;而具体数据链接层具体去落实的。
文章链接
https://blog.csdn.net/Dingyuan0/article/details/129626027?spm=1001.2014.3001.5502
数据链接层:用于两个设备(同一种数据链路节点)之间进行传递。
1. 以太网的帧格式
(来自相关教材资料)
-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指网卡的硬件地址(也叫MAC地址), 长度是48位- - -6字节,是在网卡出厂时固化的;
- 帧协议类型字段有三种值,分别对应IP、ARP、RARP;
- 帧末尾是CRC校验码。
2. 再谈局域网原理
- 我们H1主机给H6主机发送你好吗???;其它主机也可以收到,不过根据目的地址发现不是发给自己的就直接丢弃了。
- 此时我们就可以把局域网理解为一份临界资源,大家都共享的。
- 我们发数据时,别人也在发;就有可能发生数据碰撞问题。
- 碰撞避免算法:发生碰撞后发送主机休息随机时间,然后再发送数据。
- 发送数据时所有主机都可以收到,也包括发送数据的主机。发送主机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数据是否发生碰撞了。
- 局域网中主机当然是越少越好。
- 主机少了不容易发生数据碰撞
- 局域网的数据帧发送的时候,数据帧长度要适中。
- 太短了了影响效率
- 太长了容易发送数据碰撞
(图片来源于百度)
当然局域网中存在交换机
- 它划分碰撞区域,减少影响。
- 很容易理解,1号主机向5号主机发送数据出现了碰撞问题,发生在交换机左边;那么交换机就不让它通过;交换机右面部分还可以正常通信。
3. 汇总整体通信流程,补全细节
3-1 理解MAC地址和IP地址
- 1 在网络转发的过程中,目的IP不会变。
- IP地址描述的是路途总体的 起点 和 终点
- 唐僧从东土大唐去往西天拜佛求经(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 2 MAC帧报头会发生变化。
- MAC地址描述的是路途上的每一个区间的起点和终点
- 例如:唐僧从女儿国去往狮驼岭(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3-2 MTU
1. 认识MTU
MTU相当于发快递时对包裹尺寸的限制. 这个限制是不同的数据链路对应的物理层, 产生的限制。
- 以太网帧中的数据长度规定最小46字节,最大1500字节,ARP数据包的长度不够46字节,要在后面补填充位
- 最大值1500称为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不同的网络类型有不同的MTU
- 如果一个数据包从以太网路由到拨号链路上,数据包长度大于拨号链路的MTU了,则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fragmentation)
-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标准的MTU是不同的
2. MTU对IP协议的影响
分片过程网络层已经具体讲过了。
- 由于数据链路层MTU的限制, 对于较大的IP数据包要进行分包
- 将较大的IP包分成多个小包, 并给每个小包打上标签
- 每个小包IP协议头的 16位标识(id) 都是相同的
- 每个小包的IP协议头的3位标志字段中, 第2位置为0, 表示允许分片, 第3位来表示结束标记(当前是否是最后一个小包, 是的话置为1, 否则置为0)
- 到达对端时再将这些小包, 会按顺序重组, 拼装到一起返回给传输层
- 一旦这些小包中任意一个小包丢失, 接收端的重组就会失败. 但是IP层不会负责重新传输数据
3. MTU对UDP协议的影响
- 一旦UDP携带的数据超过1472(1500 - 20(IP首部) - 8(UDP首部)), 那么就会在网络层分成多个IP数据报
- 这多个IP数据报有任意一个丢失, 都会引起接收端网络层重组失败. 那么这就意味着, 如果UDP数据报在网络层被分片, 整个数据被丢失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4. MTU对于TCP协议的影响
- TCP的一个数据报也不能无限大, 还是受制于MTU. TCP的单个数据报的最大消息长度, 称为MSS(Max
Segment Size) - TCP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 通信双方会进行MSS协商
- 最理想的情况下, MSS的值正好是在IP不会被分片处理的最大长度(这个长度仍然是受制于数据链路层的MTU)
- 双方在发送SYN的时候会在TCP头部写入自己能支持的MSS值
- 然后双方得知对方的MSS值之后, 选择较小的作为最终MSS
- MSS的值就是在TCP首部的40字节变长选项中(kind=2)
查看硬件地址和MTU
3-3 ARP协议
1. 基本概念
虽然我们在这里介绍ARP协议, 但是需要强调, ARP不是一个单纯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而是一个介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协议。
2. ARP协议的作用
ARP协议建立了主机 IP地址和 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 在网络通讯时,源主机的应用程序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却不知道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 数据包首先是被网卡接收到再去处理上层协议的,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硬件地址与本机不符,则直接丢弃
- 因此在通讯前必须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3. ARP数据报的格式
- 注意到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在以太网首部和ARP请求中各出现一次,对于链路层为以太网的情况是多余的,但如果链路层是其它类型的网络则有可能是必要的
- 硬件类型指链路层网络类型,1为以太网
- 协议类型指要转换的地址类型,0x0800为IP地址
- 硬件地址长度对于以太网地址为6字节
- 协议地址长度对于和IP地址为4字节
- op字段为1表示ARP请求,op字段为2表示ARP应答
注意: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 IP地址 获取物理地址 的一个TCP/IP协议 。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4. 简述arp协议的工作过程
-
每个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建立一个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
当源主机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ARP列表中是否有对应IP地址的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如果有,直接发送数据,如果没有,向本网段的所有主机发送ARP数据包(在这个过程中目的MAC地址填全1,也就是广播号),该数据包包括的内容有:源主机IP地址,源主机MAC地址,目的主机的IP地址
-
当本网络的所有主机收到该ARP数据包时,首先检查数据包中目的MAC地址是否是广播号,如果是mac就交付给ARP;然后再看OP字段是否为一(op字段为1表示ARP请求,op字段为2表示ARP应答);是的话再看ARP中的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不是,则忽略该数据包,如果是,则首先从数据包中取出源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到ARP列表中。如果已经存在,则覆盖,然后将自己的MAC地址写入到ARP响应包中,告诉源主机自己是它想要找的MAC地址。
-
源主机收到ARP响应包后,将目的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ARP列表,并利用此信息发送数据。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
(图片来源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