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I/O)
输入/输出(I/O)控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涉及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计算机系统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用户输入,通过输出设备向用户显示结果。输入/输出控制包括管理和协调这些数据传输的过程,确保数据能够正确、有效地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流动。
从硬件角度看,输入/输出(I/O)设备是电子芯片、导线、电源、电子控制设备、电机等组成的物理设备
从软件角度只关注输入/输出设备的编程接口
以下是输入/输出控制的一些重要内容:
I/O端口: 计算机系统通过I/O端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每个I/O设备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端口地址,计算机通过这些端口地址向设备发送命令或接收数据。I/O端口通常由计算机的I/O控制器或I/O接口芯片管理。
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是一种软件,用于与特定类型的硬件设备进行通信。它允许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之间进行交互,以便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传输。设备驱动程序负责将操作系统的请求转换为硬件可以理解的命令。
中断处理: 输入/输出设备通常通过中断机制与计算机系统通信。当设备准备好执行某个操作时,它会发送一个中断信号给处理器,使得处理器中断当前执行的任务,转而处理与设备相关的事务。中断机制允许设备与处理器异步地进行通信。
缓冲区管理: 为了提高性能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计算机系统通常使用缓冲区来临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输入数据被存储在输入缓冲区中,而输出数据则从输出缓冲区中发送。缓冲区管理确保数据能够以适当的速度传输,同时允许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速度差异。
DMA(直接内存访问): DMA是一种机制,允许输入/输出设备直接访问系统内存,而无需通过处理器的干预。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减轻处理器的负担。
设备状态检测: 操作系统需要监控和管理设备的状态。设备可能处于忙碌状态、就绪状态或错误状态,而操作系统需要适时地进行处理。设备状态检测确保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正确性。
I/O设备概述
I/O设备(Input/Output Device)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数据输入和输出的硬件设备。这些设备允许计算机与用户、其他设备或网络进行通信。I/O设备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块设备(Block Device)和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
I/O设备概述:
输入设备: 接收来自外部环境的数据,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 将计算机系统产生的数据传递到外部环境,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频扬声器等。
块设备(Block Device)
块设备以数据块(block)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每个数据块的大小通常为固定值,例如磁盘上的一个扇区。块设备的特点包括:
随机访问: 可以随机访问数据块,无需按照顺序读取或写入。
缓存: 块设备通常具有缓存机制,可以在内存中缓存数据块,提高读写效率。
文件系统: 块设备通常用于存储文件系统,例如硬盘驱动器。文件系统将数据组织成块,以便进行管理和访问。
示例: 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SSD)等。
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
字符设备以字符流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每个字符可以是一个字节。字符设备的特点包括:
顺序访问: 字符设备通常按照顺序进行读取或写入,无法直接进行随机访问。
无缓存或较小的缓存: 字符设备通常没有大的缓存,因为它们通常处理连续的字符流。
不需要文件系统: 字符设备通常不需要文件系统,因为它们没有像块设备那样的文件结构。
示例: 键盘、鼠标、串口设备、打印机等。
在实际系统中,许多设备可能同时具有块设备和字符设备的特性。例如,硬盘驱动器既可以被用作块设备(存储文件系统数据),也可以被用作字符设备(访问原始数据块)。选择使用块设备还是字符设备取决于设备的特性和应用程序的需求。
程序控制I/O方式
在计算机编程中,程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控制输入/输出(I/O)操作。主要的程序控制I/O方式有两种:轮询(Polling)和中断(Interrupt)。这两种方式在处理I/O操作时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轮询(Polling)方式
工作原理: 在轮询方式中,程序通过循环不断地查询I/O设备的状态,以确定设备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当设备准备好时,程序才会执行相应的I/O操作。
优点: 实现简单,易于理解和调试。适用于简单的I/O操作和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情况。
缺点: 轮询会占用处理器的时间,效率较低。对于大量I/O设备的系统,轮询方式可能导致处理器过度占用。
中断(Interrupt)方式
工作原理: 在中断方式中,I/O设备通过发送中断信号通知处理器,表明设备已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或发生了特定事件。处理器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中断当前执行的程序,转而执行与中断相关的处理程序,即中断服务程序(ISR)。
优点: 节省处理器的时间,提高系统效率。适用于需要及时响应设备事件和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缺点: 实现较为复杂,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中断处理程序需要及时完成,以防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选择轮询还是中断方式取决于应用的要求和系统的性能特征。大多数现代操作系统结合了这两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例如,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任务,可以使用中断方式,而对于简单的I/O操作,可以使用轮询方式。
中断控制I/O方式
中断方式
在计算机系统中,中断方式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输出(I/O)控制方式,用于实现异步的设备通信。
中断机制: 中断是一种硬件或软件生成的信号,用于中断正在执行的程序,将控制权转移到处理中断的程序(中断服务程序,ISR)上。当I/O设备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发生错误或完成任务时,它会生成一个中断信号。
中断控制器: 中断控制器是一个硬件组件,用于管理和协调系统中的各种中断。它可以接收来自多个设备的中断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传递给处理器。流行的中断控制器包括Intel的8259A芯片,而在现代系统中,APIC(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已经取代了传统的8259A。
中断服务程序(ISR): 中断服务程序是一段程序代码,用于处理特定中断事件。当中断发生时,处理器会跳转到相应的ISR,执行与中断相关的任务。ISR通常是短小而高效的,以确保快速响应中断。
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是一种软件,负责与特定设备进行通信。当设备发出中断信号时,中断服务程序会调用相应设备的驱动程序,以完成与设备的交互操作。
中断向量表: 中断向量表是一个包含中断服务程序地址的表格,用于确定特定中断号对应的ISR。当中断发生时,中断控制器根据中断号查找中断向量表,找到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地址。
中断方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实现异步的设备通信,无需程序不断轮询设备状态。这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允许处理器在等待I/O操作完成时执行其他任务。中断方式尤其适用于需要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场景,如实时操作系统和交互性强的应用程序。
常见的中断处理方法
中断处理方法是计算机系统用于处理中断事件的不同策略和机制。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中断处理方法:
多中断信号线法
描述: 在这种方法中,不同的中断信号通过系统总线的不同中断信号线传递。每个中断信号线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中断类型或设备。
优点: 直观简单,易于硬件实现。
缺点: 随着系统中断数量的增加,所需的中断信号线也相应增加,可能导致总线复杂性和资源竞争。
中断软件查询法
描述: 处理器通过轮询的方式查询各个中断源,确定是否有中断发生。中断请求被软件查询,并且按照优先级来处理。
优点: 实现相对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
缺点: 效率较低,因为需要不断查询中断源的状态,可能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较长。
菊花链法
描述: 菊花链法是一种中断处理的级联方式,其中一个设备的中断处理程序完成后,会触发下一个设备的中断处理程序,形成一个链状结构。
优点: 支持级联中断处理,可以有效地管理多个中断源。
缺点: 复杂性较高,容易出现死锁等问题,需要精心设计。
总线仲裁法
描述: 在多设备共享同一总线的情况下,通过仲裁机制决定哪个设备有权使用总线,从而决定中断的优先级。
优点: 支持多设备的共享总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中断处理方式。
缺点: 需要额外的硬件仲裁支持,可能引入总线竞争问题。
中断向量表法
描述: 中断向量表是一个存储中断服务程序地址的表格,每个中断号对应一个中断服务程序。中断处理程序通过中断号查找中断向量表来确定要执行的处理程序地址。
优点: 灵活,支持不同类型的中断处理。
缺点: 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来存储中断向量表,增加了系统开销。
这些中断处理方法在不同的系统架构和应用场景中选择使用,取决于系统的需求、性能要求和硬件支持。
DMA控制I/O方式
直接内存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DMA)是一种用于管理输入/输出(I/O)数据传输的方式,它允许外部设备直接访问系统内存而无需处理器的干预。DMA方式相对于中断方式和轮询方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减轻处理器的负担。
工作原理: DMA通过专门的DMA控制器或DMA通道来管理数据传输。当一个I/O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它向DMA控制器发出请求,请求获得总线控制权。DMA控制器在获得总线控制权后,直接与系统内存进行数据传输,绕过了处理器。
DMA控制器: DMA控制器是负责管理DMA操作的硬件组件。它通常包含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可以与一个特定的I/O设备相连。DMA控制器负责分配总线控制权,指定数据传输的起始地址和目的地址,以及传输的数据量。
减轻处理器负担: DMA方式可以显著减轻处理器的负担,因为数据传输过程无需处理器的介入。处理器只需在数据传输完成后接收一个中断通知,而不需要逐字节或逐位地处理数据传输。
高效性能: DMA方式在大量数据传输的情况下效率更高,特别是在批量数据传输或流式数据传输的场景中。它允许系统利用总线的带宽,实现更快速的数据传输速度。
适用场景: DMA方式特别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情况,如磁盘I/O、网络数据传输等。它在图形处理、音频处理等需要大量数据流的应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DMA方式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机制,但它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并且配置较为复杂。系统中需要有足够的DMA通道来支持多个设备的并发传输。因此,DMA通常用于需要高性能数据传输的场景,而不是所有类型的I/O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