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让机器理解语言か
专栏🎇:机器学习sklearn
描述🎨:本专栏主要分享博主学习机器学习的笔记和一些心得体会。
寄语💓:🐾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0、介绍💬
监督学习(英语:Supervised learning)是机器学习中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支之一。本次实验将带你了解监督学习中较为基础的线性模型,并学会使用 scikit-learn 来构建预测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
- 线性回归模型
- 感知机分类模型
1、线性回归模型
scikit-learn 中包含的线性模型有最小二乘回归、感知机、逻辑回归、岭回归,贝叶斯回归等,由 sklearn.linear_model
模块导入。对于线性模型而言,即通过拟合线性函数(下式)去完成样本分类或回归预测。
其中,最小二乘回归、岭回归、贝叶斯回归等是用于解决回归问题。而感知机、逻辑回归被用于解决分类问题。
这里,我们从比较基础的 最小二乘法 回归说起。最小二乘法是线性回归中最经典的方法之一,最小二乘的取名即来自于其选择了平方损失函数。在 scikit-learn 中,最小二乘法的实现方法如下:
名称 | 方法 |
---|---|
最小二乘回归 | sklearn.linear_model.LinearRegression( ) |
使用 scikit-learn 去解决一个机器学习相关的问题时,我们的代码都大同小异,主要是由三步走组成:
- 调用一个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相应的模型
model
,并设置模型参数。- 使用该机器学习模型提供的
model.fit()
方法训练模型。- 使用该机器学习模型提供的
model.predict()
方法用于预测。
请注意,上面的 3 个步骤大家多读几遍增强印象,后续我们就可以遵循这 3 步走的套路使用 scikit-learn 完成各类算法的建模了。
下面,我们尝试通过最小二乘回归去拟合二维平面上的一些点。首先,执行上面的第一步,载入方法并构建模型。
import warnings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 忽略代码警告,仅供教学方便,自行书写代码时警告也很重要,不建议忽略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 调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第 1 步)
model
# 输出结果
# LinearRegression(copy_X=True, fit_intercept=True, n_jobs=1, normalize=False)
model
模型输出的参数,即为相应算法类的默认参数。当然,你可以参考 官方文档 中的说明来自定义参数。
接下来,使用模型带有的 fit()
方法去拟合 3 个点。三个点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0,0], [1,1], [2,2],对应的目标值为 [1,2,3]。
model.fit([[0, 0], [1, 1], [2, 2]], [1, 2, 3]) # 模型训练(第 2 步)
# 输出结果:
# LinearRegression(copy_X=True, fit_intercept=True, n_jobs=None, normalize=False)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一步看到模型返回的参数。
训练时,选择的 [0,0], [1,1], [2,2] 这三个点恰好在一条直线上,再结合目标值想象一下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输出拟合直线 w 项和常数项值。
model.coef_, model.intercept_
# (array([0.5, 0.5]), 1.0000000000000002)
如上所示,即实验拟合的函数应该为:
当我们输入新的数值,例如 [3,3] 时,根据上面的函数,因变量的值为 4。那么,我们使用模型来预测,看一看结果是否为 4。
model.predict([[3, 3]]) # 模型预测(第 3 步)
# array([4.])
结果的确和我们预想的一致,也标志着我们通过 scikit-learn 完成了一个基础的线性回归问题,而建模的过程仅仅需要简单的 3 步。
上面的例子比较简单,下面我们导入 scikit-learn 内置的 diabetes
糖尿病数据集来训练一个复杂一点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第一步:导入数据,并将其划分为 70% 的训练集和 30% 的测试集。机器学习中,我们习惯采用这样的比例来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用来训练模型,而测试集则用来评估模型的质量。测试集的数据不会出现在训练数据中,这也就类似我们使用了新的数据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估,以保证模型质量真实可靠。
下面,我们会使用到 scikit-learn 提供的数据集切分函数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 导入内置数据集模块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导入数据集切分模块
import numpy as np # 导入数值计算模块
diabetes = datasets.load_diabetes() # 载入糖尿病数据集
diabetes_feature = diabetes.data[:, np.newaxis, 2] # 该数据集的特征较多,这里只选取其中一个
diabetes_target = diabetes.target # 设定目标值
# 切分数据集为 70% 的训练集和 30% 的预测集
# random_state 随机数种子用于保证每次执行结果一致
train_feature, test_feature, train_target, test_target = train_test_split(
diabetes_feature, diabetes_target,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56)
第二步:载入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训练数据。这一步想必通过上面的例子已经清楚了,注意这里传入的是训练数据。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 构建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
model.fit(train_feature, train_target) # 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模型
# LinearRegression(copy_X=True, fit_intercept=True, n_jobs=None, normalize=False)
第三步:使用测试集进行预测,并将结果绘图。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导入 matplotlib 绘图模块
%matplotlib inline
# 绘图
plt.scatter(train_feature, train_target, color='black') # 绘制训练集散点图
plt.scatter(test_feature, test_target, color='red') # 绘制测试集散点图
plt.plot(test_feature, model.predict(test_feature),
color='blue', linewidth=3) # 绘制拟合直线
# 绘制图例
plt.legend(('Fit line', 'Train Set', 'Test Set'), loc='lower right')
plt.title('LinearRegression Example')
# Text(0.5, 1.0, 'LinearRegression Example')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绘制的图像,更加直观地看出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线性拟合的结果。
对于其他常见的线性回归模型,它们和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非常相似,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损失函数。
例如,岭回归采用了带 L2 惩罚项的平方和损失函数。
而另一种常见的 Lasso 回归,同样采用了带 L1 惩罚项的平方损失函数。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及它们在 scikit-learn 中对应的方法。
名称 | 方法 |
---|---|
贝叶斯岭回归 | sklearn.linear_model.BayesianRidge() |
Lasso 回归 | sklearn.linear_model.Lasso() |
岭回归 | sklearn.linear_model.Ridge() |
随机梯度下降回归 | sklearn.linear_model.SGDRegressor() |
鲁棒回归 | sklearn.linear_model.HuberRegressor() |
这些方法相对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而言,均增加了一些惩罚项。这样会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2、线性分类模型
除了线性回归,scikit-learn 还提供了一些解决线性分类的方法。其中,感知机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线性分类模型。
感知机 是一个经典的二分类方法,由 Rosenblatt 于 1957 年时提出。它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感知机模型非常简单,输入为一些特征向量,输出则由正类和负类组成。而输入和输出之间,则是由符号函数连接。
感知机的损失函数是错误分类点到分离超平面之间的距离总和,其学习策略同样也是损失函数最小化。
在 scikit-learn 中,实现感知机通过调用 sklearn.linear_model.Perceptron()
方法完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示感知机的分类过程。首先,使用 scikit-learn 提供的 make_classification 方法生成一组可被二分类的二维数组作为数据集。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classification # 导入分类数据生成模块
# 随机生成一组可以被二分类的数据
X, y = make_classification(n_features=2, n_redundant=0,
n_informative=1, n_clusters_per_class=1, random_state=1)
X.shape, y.shape # 查看数组形状
# ((100, 2), (100,))
这里,我们可以使用 Matplotlib 将该数据集绘制出来。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o', c=y) # 绘制数据集散点图
# <matplotlib.collections.PathCollection at 0x7fffc2c25c10>
其中,y 即相当于人为给数据添加的标签。
我们可以看到,数据集分为 2 种颜色的样本点,并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界线。接下来,我们使用感知机对该数据集进行分类训练。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Perceptron
# 将数据集划分为 70% 训练集和 30% 测试集
train_feature, test_feature, train_target, test_target = train_test_split(
X, y,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56)
# 建立感知机模型,使用默认参数
model = Perceptron()
# 使用训练集训练模型
model.fit(train_feature, train_target)
# Perceptron(alpha=0.0001, class_weight=None, early_stopping=False, eta0=1.0,
# fit_intercept=True, max_iter=1000, n_iter_no_change=5, n_jobs=None,
# penalty=None, random_state=0, shuffle=True, tol=0.001,
# validation_fraction=0.1, verbose=0, warm_start=False)
训练结束后,我们用测试数据进行预测。请注意,由于测试数据与训练数据完全不同,也是算法之前完全没有见过的数据。我们后续可以通过模型对测试数据的预测结果,然后与真实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模型的分类准确度。
preds = model.predict(test_feature) # 使用测试集预测
准确度表示正确预测的样本占全部样本的比例,是用于评估分类模型的常用指标之一,我们得到的 preds
是模型的预测结果,而真实结果为 test_target
。接下来,可以通过 scikit-learn 提供的 accuracy_score 计算出分类准确度。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accuracy_score(test_target, preds) # 先传入真实值,再传入预测值
# 1.0
返回的结果即是测试集预测分类准确度,如果为 1.0
则表示预测全部正确,分类准确度为 100%。下面,我们使用 Matplotlib 将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绘制在原图上,并绘制出感知机分类时的决策边界。
# 创建一个绘图矩阵方便显示决策边界线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02),
np.arange(y_min, y_max, 0.02))
fig, ax = plt.subplots()
# 绘制决策边界
Z = model.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Z = Z.reshape(xx.shape)
ax.contourf(xx, yy, Z, cmap=plt.cm.Paired)
# 绘制训练和测试数据
ax.scatter(train_feature[:, 0], train_feature[:, 1])
ax.scatter(test_feature[:, 0], test_feature[:, 1])
# <matplotlib.collections.PathCollection at 0x7fffc2b9cc50>
现在,我们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感知机分类实验。可以看出来,对于二分类问题,感知机的预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小练习
尝试通过 make_classification()
方法随机生成 300 条可用于二分类的数据,并通过 sklearn.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
调用线性模型中的逻辑回归方法完成分类。最后通过 Matplotlib 将训练集和测试集绘制出来。
3、实验总结
线性模型是机器学习中十分简单基础的模型。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只能用于二分类问题。对于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多分类及非线性分类问题,无法适用。但对于刚刚入门机器学习的朋友来说,线性分类模型是不错范例。希望大家能掌握本次试验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