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格雷编码
观察一下n不同时的格雷编码有什么特点
n=1 [0,1]
n=2 [0,1,3,2]
n=3 [0,1,3,2,6,7,5,4]
……
可以看到n=k时,编码数量是n=k-1的数量的一倍
同时n=k编码的前半部分和n=k-1一模一样
n=k编码的最后一位是2k-1
后半部分的编码是其对应的前半部分的对称的位置的数字+2k-1
如图可以看出原理,为了增加长度后,使得隔着中轴线相邻的第2k-1位和第2k-1+1位差一位,那么就要在新增加的位上由0变1(因为前半部分出现过在原有的位上是1的编码了)
也就是数字上增加了2k-1
至于其他的位,因为按照前面的编码放置1的顺序是唯一的,所以只要在最高位都填1,然后对称着顺序来就好了
因此代码为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grayCode(int n) {
vector<int> gray;
gray.push_back(0);
gray.push_back(1);
if(n==1)
return gray;
for(int i=2;i<=n;i++)
{
for(int j=pow(2,i-1)-1;j>=0;j--)
{
gray.push_back(gray[j]+pow(2,i-1));
}
}
return gray;
}
};
格雷编码有相当多的生成方法
还有一种,比如说G(i)=(i ^ (i >> 1))也就是G(i)=i^(i/2)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如果二进制码字的第 i 位和 i+1 位(从右边开始数)相同,则对应的格雷码的第i位为0,否则为1(当i+1=n时,二进制码字的第n位被认为是0,即第n-1位不变)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grayCode(int n) {
vector<int> gray;
for(int i=0;i<pow(2,n);i++)
gray.push_back(i^i>>1);
return gray;
}
};